《我為WIKI狂》第3期

《我為WIKI狂》第3期

WIKI“未客”體現了人類的協助,友愛,讓接觸到的人都忍不的丟棄。因為他是向善的,團結的,互助的,同樣是資源共享,但這裡共享的是知識,是快樂,是收穫。WIKI不僅僅是對寫作內容的協作,這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對詞條的協作,大家來共同完成一個詞條。它以後的發展就是每個人對內容的建設,每個人都是“未客”。

我也要加入《我為WIKI狂》,萬人共寫一本書!

[本期維客]現在的傻子

說誰傻呢?

第一個自我介紹被小草姐姐斃了,再來!

姓名:現在的傻子
性別:七尺男兒
年齡:風華正茂
籍貫:海市蜃樓
學歷:幼稚園沒文化班畢業
愛好:啃書、啃報、啃電腦
工作單位:馬路上(不是掃大街的喔)
自我評價:生來命苦、捨得付出、頭腦清醒、為人坦誠、忠厚老實、不擅阿諛逢迎。

《我為WIKI狂》第3期《我為WIKI狂》第3期

怎么玩WIKI了?

那天被老闆狠狠的罵了通,傻子的我就跑到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裡找自己的痛快。自己所在的論壇上不去,就想到了從報紙上看到的關於維客的文章,我也不知道維客是什麼東西,其實在這之前我連部落格是什麼我都不知道。我打開百度搜尋維客,互動靠前,我就進到互動去了。仔細看了下bbs,blog,wiki的不同,感覺挺有意思。但當天沒寫多少就去PLAY GAME去了。後來,再上我的論壇的時候又想起維客來了,又仔細看看維客是什麼東西,就自己創建了N多詞條,多了就質量不咋地了,很多都被被人協作了,開始我不會協作啊,就加了維我獨尊從那學會協作就真的喜歡wiki了,幫助人我是最喜歡的咯!

精彩條目推薦
我看WIKI“未客”
我在這裡用的是“未客”,不是“維客”,就象爆米花在《師出有名——給Wiki起名》中寫的樣“維客——針鋒相對,向部落格叫板!”,但我的“未客”不僅是個名字,也是我個人對WIKI未來發展的一個觀點。
我們先來看看Web的發展:從1989年TimBerners-Lee發明出World Wide Web(WWW),通過WEB,網際網路里的各種信息都可以在網頁里比較直觀的表現出來,且很多東西都可以共享。在WEB1.0的發展上NETSCAPE,YAHOO,GOOGLE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WEB1.0是以數據為核心的動態網,同WEB2.0一樣它還在發展著。WEB2.0是以人為出發點的網際網路,說我們熟知的BLOG,SNS,RSS,PODCASTING,WIKI,我們在這些產品的套用中可以感到它的實用性,和個性化,都可以感到網際網路更人性化的功能!
BLOG是大家所熟知的了,BLOG在使得很多人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每個人把自己的作品或說是語言大膽的拿出來共享的時候,爆發了很多的“道德之爭”!瀋陽訴秦塵,周永德罵方興東,韓白之爭,還有近期的追債部落格。我慶幸自己沒早有自己的部落格,要是有,那時肯定吃不好,
喝不好,睡不香。部落格圈圈比娛樂圈還可怕,因為每個人都是這個圈裡的明星!
我也在BLOG里寫了點東西,但看到的越多越不敢上BLOG了。每個人拿出自己的文字與大家共享是一個好事,BLOG精神的核心就是拿來利他的共享精神。但是在共享無數活人的時候就叫人感到可怕了。
互聯的初衷是向善的,人的本性也是向善的!
人類的需求的發展與變化是推動互聯發展的動力,BLOG讓許多人在接近後感到陌生。
WIKI“未客”體現了人類的協助,友愛,讓接觸到的人都忍不的丟棄。因為他是向善的,團結的,互助的,同樣是資源共享,但這裡共享的是知識,是快樂,是收穫。
WIKI不僅僅是對寫作內容的協作,這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對詞條的協作,大家來共同完成一個詞條。它以後的發展就是每個人對內容的建設,每個人都是“未客”。
我個人對“未客”的解釋:未,未來;客,如俠客,說客,劍客等,客為後綴,成為複合名詞。

查看原文

--敬請期待下期《我為Wiki狂》!

加入《我為WIKI狂》賺取我的稿費!

查看《我為WIKI狂》所有精彩內容!

加入《我為WIKI狂》的步驟如下:

1、先加入這個小組,成為我們的一員;

2、寫出你與WIKI的故事,範圍可以很廣,只要牽扯到WIKI都行;或者寫出你對WIKI的認識、使用心得,甚至批評。具體先看這兒,例子請參考這兒

3、創建幾個屬於你的條目,這個很自由,比如條目可以是百科知識,可以是你的某篇blog,可以是你的原創文章,也可以是日記。如不了解創建規則,請看新手幫助

4、寫出自我介紹,推銷你自己或者你喜歡的東西。我們的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成為作者和明星,並與他人形成交友圈子。在此基礎上大家共創最大的百科全書,共享屬於全人類的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