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敗就在剎那間》

《成敗就在剎那間》

在《成敗就在剎那間》中,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隱藏在看似平凡無奇的現象下面的那些奇妙心理學原理,讓我們開始理解,所謂的直覺,蘊含著怎樣的心理機制和生理基礎。書中還穿插了許許多多經典的試驗和真實案例,不會讓人讀起來感覺冗長乏味;在作者的生花妙筆和巧妙布局之下,他將一個個心理學原理在決策領域的套用娓娓道來。如果沒有這本書,你恐怕這輩子也不會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在超市中把手伸向那些最耳熟能詳的商品,也不會想到自己在最終確定終身伴侶的那一刻,大腦究竟做出了怎樣精密的計算。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塵封多年的好奇心,讓我們可以摒棄掉成人世界中的理智和邏輯,重新用一雙充滿疑問的眼睛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待那些自己平時早已見怪不怪的行為,也重新開始思索“為什麼會是這樣”而不再漠然地接受“事實本該如此”。

(圖)《成敗就在剎那間》成敗就在剎那間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頁碼:202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0098296
·條形碼:9787300098296
·包裝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作者簡介

歌德·吉仁澤,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決策管理大師之一、國際著名心理學家、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
他因提出有限理性、生態理性和社會理性的全新思想和研究方案,以及在判斷和決策問題上的開創性研究和理論建樹而聞名全球;他曾於20世紀90年代在《心理學評論》上與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就不確定條件下人類決策和判斷的啟發式問題展開過著名的論戰。
他發表了近百篇論文和研究報告,多次獲得國際獎項。他著有十幾部具有影響力的著作,本書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在他的啟發下誕生了數部暢銷書,《引爆流行》就是一例。赫伯特·西蒙稱“他的研究是認知科學中的一次革命,給理性推理法一個重挫!”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重要的書,滿載了各種人物在面對選擇、未知的未來、變幻莫測的環境時所經歷的焦慮,管理者、員工、商家、醫生、律師、銷售、學生、專家……任何想要為自己的選擇而承擔責任的人,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強有力的決策工具,引導自己到達想去的地方!
——《新科學家》
無數的事實證明,統計學的、邏輯學的決策方法常常是不符合實際的,錯誤的決策方法往往引導人們走向了錯誤的人生道路,難逃失敗的命運。吉仁澤教授提出的一系列快速決斷的策略是應對不確定世界的有效方法,是心理學界最重要的新領域之一,這條研究路徑目前已經產生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劉永芳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管理心理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編輯推薦

諾貝爾獎得主、決策理論大師赫伯·西蒙盛讚推薦
《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專文推薦!
暢銷書《引爆流行》作者格拉德威爾的靈感來源
最具影響力的決策管理大師揭示決策大智慧
人電光一閃中所做的決定和千思萬慮之後的結果相比,非但不差,甚至更好!
·如果你想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成為生活中的智者、工作中的強者,《成敗就在剎那問》是你必須要閱讀的書。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可以結合“閱讀地圖”的第一個餅圖,重點閱讀《成敗就在剎那間》的第一部分。
·如果你已經知道做正確決定無需太多思考,那么請閱讀《成敗就在剎那間》第二部分,用“無意識的行為”指導你進行成功的決策。
·如果你是個理性主義者,對“直覺”毫無感覺,那么請從第1章開始閱讀,這本書將給你帶來一場思維的革命

目錄

第一部分 無意識的智慧
第1章 誰在牽著你的鼻子走
第2章 更少的選擇,才有更好的決定
第3章 直覺如何迅速發揮作用
第4章 高效加工信息的大腦
第5章 多變環境下的多面手
第6章 為什麼正確的判斷不符合邏輯
第二部分 無意識的行為
第7章 你的知識比專家意見更有價值
第8章 好理由,一個就夠
第9章 瞬間決斷拯救生命
第10章 道德行為拒絕推理
第11章 本能讓決斷更高效
譯者後記
……

序言

不久前,碰到一位在央企系統工作的朋友,他在一家央企的地方企業當總經理。他向我講述了這兩年投資中國A股的經歷。2006年春節後,他所在的公司開始用富餘資金入市,買人長江電力、中國聯通萬科等藍籌股,一路持有,後來又參與了華夏基金公司的專戶理財,總共兩個億左右的投資,到2007年八九月已經浮盈七八個億。一天他出差,在機場上洗手間,聽到兩個拖地的清潔工也在談買什麼股票:“我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要拋,市場已經太熱了。”
出差回來,他命令公司證券部的人員在一個月內拋掉股票。到了10月底,他問拋得怎么樣了,結果只拋了l0%左右。為什麼不拋?因為無論是證券營業部還是基金公司都發來了大量研究報告,從動態市盈率等許多角度充分論證牛市遠遠沒有結束,於是大家捨不得拋。恰逢此時國資委要求央企考慮整體上市,北京方面準備下來檢查資產情況,而按規定不允許炒股票。外部的強制性,加上他對市場走向的擔心,促使他再次下達命令,“再給你們十天時間,到11月10日前,如果不賣光,我就砸你們的飯碗。”
從11月6日到9日,在五個交易日內,他們在上證指數5 500點左右清空了所有股票。

文摘

輕鬆勝任工作
丹·浩然是一名警察,他做警察已經很多年了,卻依然充滿了熱情。他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工作,任務是偵查出毒販子。這些毒販子會攜帶上萬美元的現金進入洛杉磯國際機場,再轉機去其他城市購買毒品。
浩然在執行任務時,通常著便裝混跡在人群中。一次,他與一位拖著行李箱的女士擦肩而過,就在兩人目光接觸的一剎那,他們都對對方的身份產生了直覺。果然,隨後警察們在這位女士的行李箱中發現了20萬美元的現金,這個女人坦白說,這些錢全都是準備用來購買大麻的。
浩然可以從擁擠的人群中一眼看出誰可疑,但是卻無法說出她身上究竟有哪些不同尋常的東西。
儘管浩然敏銳的預感讓他能夠充分信任自己的直覺,但是我們的司法系統卻不能完全同意這種說法。美國的法庭總是喜歡打擊警察的直覺,要求他們明白地說出具體的證據和事實來支持搜查、審問或是逮捕。即便警察只是出於直覺,攔住了一輛車,並從中搜查出了非法的毒品或是槍枝,並據實上報,法官們也常常會駁斥這種“僅僅出於直覺”的說法,從不將它看做是搜查的充分理由。法官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司法機關需要試著阻止這種武斷的搜查來保護公民以及公民的自由權力。但是這種以事實為依據的論證方式,無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良好的專業判斷在很多時候往往具有直覺的本質。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當警察在進行執法前的檢驗的時候,常常發現自己不能使用諸如“靈感”或是“直覺本能”這樣的辭彙,而是必須為事實製造出一些“客觀的”理由。否則的話,依據美國的法律,所有始於直覺而發現的結果都會被查禁,犯人也會因此得到無罪釋放。
儘管很多法官對警察的靈敏嗅覺嗤之以鼻,但是他們卻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就像一位法官這么向我解釋的,“我才不會相信那些警察的預感,因為這些預感不是我的。”同樣,檢察官在否決一位陪審團候選人的時候,並不會表現出絲毫的遲疑,僅僅因為她穿T恤、戴金項鍊,或是因為她的愛好是美食、做頭髮和看演出,就覺得她不夠聰明。但是,問題的重點既不是直覺本身,也不是我們為了掩藏預感的無意識本質而編制種種理由的能力。美國司法系統不得不去研究警察的預感到底是什麼東西,因為這正是一位偵探成功搜尋到犯罪分子的關鍵。即便在其他職業領域內,我們對一位專家工作成功與否的評價也是依據其行為表現,而非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表現所做出的事後解釋。不論是西洋棋棋手、職業棒球運動員、職業作家還是作曲家,通常都無法完整地說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完成
……

相關詞條

文學 勵志 小說 職場 女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