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藥》

《愛藥》

《愛藥》以北達科他北部靠近加拿大邊境的齊佩瓦人居留地為背景。是迄今為止厄德里克的所有作品中被研究和討論得最多的一部,也是公認的文學成就最高的一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愛藥愛藥

《愛藥》初版由十四篇短篇小說構成,1993年重版時另加入了四篇分別是《小島》(TheIsland)、《復活》(Resurrection)、《戰斧工廠》(TheTomahawkFactory)和《萊曼的運氣》(LymansLuck)。小說的特殊敘事方式受到幾乎所有評論家的關注。有的評論家認為,這僅僅算得上一部短篇小說集,不能稱為長篇小說,因為它沒有聚集的中心敘述,沒有情節的發展,故事之間沒有內在的統一性;也有評論家認為正如小說1993版的封面上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部由短篇小說構成的長篇小說,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長篇小說,小說的統一性主要體現在主題上,十八篇短篇小說是由“愛的療藥”這一主題連貫而成的。

編輯推薦

《愛藥》作者路易絲·厄德里克女士傾情作序,談瀛洲先生熱情推介並作序。第一部譯成中文的當代姜國印第安長篇小說,1984年全國書評家協會獲獎作品,美國作家托妮·莫里森、菲利普·羅斯、安·泰勒、中國學者虞建華等高度評價。

《愛藥》以北達科他北部靠近加拿大邊境的齊佩瓦人居留地為背景。是迄今為止厄德里克的所有作品中被研究和討論得最多的一部,也是公認的文學成就最高的一部成,為美國族裔文學研究的主要文本之一。

媒體推薦

天資聰穎的厄德里克啼聲初試。與哈克貝利·費恩一樣,她對本族人的洞察和理解與生俱來。她對艱難的生活的描寫細膩冷峻,不落窠臼,令人信服。厄德里克鋒芒初試,就好評如潮。

——菲利普·羅斯

像路易絲·厄德里克這樣目光犀利、富有同情心的作家真是不可多得。《愛藥》是一部力作。

——安·泰勒

《愛藥》也描寫了光明和美好,否則它一定會讓人窒息。

——托妮·莫里森

小說《愛藥》蘊涵的巨大的力量讓人震撼.它的抒寫是真實和精湛的。

——凱·博伊爾

就如同托妮·莫里森寫美國黑人,威廉·福克納寫美國南方,菲利普·羅斯、伯納德·馬拉默德寫美國猶太人一樣,厄德里克的小說同樣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她虛構的文字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記錄都更真實。她的小說的詩一般的語言、魔幻的特質、多角度敘事在《愛藥》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這是一部值得移譯、值得閱讀的文學上品。

——虞建華

作者簡介

路易絲·厄德里克,Louise:Erdrich,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父親是德裔美國人,母親是北美龜山原住民保護區的奧吉布瓦族人,雙親皆長年服務於部落居留地的印第安事務學校,外祖父曾任部落酋長。路易絲·厄德里克是美國當代最多產、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美國印第安文藝復興運動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曾先後獲納爾遜·阿爾格倫短篇小說獎、蘇·考夫曼獎、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全國書評家協會獎、《洛杉磯時報》小說獎和司各特·奧台爾歷史小說獎等文學大獎,目前她已出版了二十餘部作品,她的第一部青少年小說《樺樹皮小屋》曾被台灣有關部門推薦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愛藥》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序言

寫《愛藥》的時候,我覺得誰也不會去讀它,覺得它將湮沒在無人問津的書堆中。這些書會閒放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堆在一眼看不到邊的二手書市場裡,還有作家們存放賣不掉的書的地下室里。我甚至覺得《愛藥》會銷聲匿跡。

真沒想到這本書現在仍在出版。讓我驚訝的是,現在它被移譯成了中文。您現在手捧著這本講述奧吉布瓦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也就是我們族人的小說,這讓我備感榮幸。而本書也受惠於中國的文學大家,因為我時常以陸機享譽東西方的《文賦》一書為指導。

我最喜愛由山姆·漢密爾(SamHamill)翻譯的《文賦》中的這么幾句:

雖茲物之在我,
非餘力之所戮。
故時撫空懷而自惋,
吾未識夫開塞之所由。
衷心感謝張廷儉先生打開了這道門,也感謝您,我親愛的讀者,走進這道門。
謹致以最美好的祝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