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味著》

《心無味著》《心無味著》

折伏懈怠謂坐禪之人。若以不得勝定。令心無味。

含義

【心無味著】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以慧根遲鈍,及少方便,不得寂靜,故於勝定,無所樂著,是為心無味著。

作者三藏法數(明.一如編)來源:三藏法數(明.一如編)

與心無味著相關

坐禪人十種行
若坐禪之人,住於外行,不能得安定,應以如下之十行因緣,令起安定方便,即:

(一)觀處明淨。
謂修行之人,欲修禪定,先須調適飲食,不飢不飽;
次須隨順時節,不先不後;
又當整肅威儀,無有懈怠。
修此三行,用觀分明,則諸緣屏息,心常寂靜,安於禪定,是為觀處明淨。

(二)遍起觀諸根。
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當周遍觀察信等五根,不令消減,與定相應,心無懈怠,即得遠離疑蓋等過,三昧現前,是為遍起觀諸根。

(三)曉了於相。
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必當曉了意識想念之相,令其不急不寬,調適得中,則妄想不生,易入禪定,是為曉了於相。

(四)制令心調。
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當起精進,制伏其心,調停適中,勿使過度,增長亂意,則得定相現前,三昧成就,是為制令心調。

(五)折伏懈怠。
謂坐禪之人,若以不得勝定,令心無味,故成懈怠,而欲睡眠。是時必當諦觀諸禪功德,策勵精進,則定相現前,三昧可得。是為折伏懈怠。

(六)心無味著。
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以慧根遲鈍,及少方便,不得寂靜之樂,故於勝定無所樂著。這種情況出現後,應以“心歡喜”法對治。

(七)心歡喜。
謂坐禪之人,於諸勝定,心若無味,當觀生老病死,及諸惡趣,令生恐怖,然後念佛法僧等諸功德,策進身心,令欣得禪定,是為心歡喜。

(八)心定成舍。
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當調伏諸根,如理思惟,安住寂靜,而舍一切非正之行,是為心定成舍。

(九)近學定人。
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應當遠離不修威儀及不習寂靜之人,而常親近安住寂靜、威儀整肅、心源泯淨者,依其教誡,或就正定道業,是為近學定人。

(十)樂著安定。
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於彼得定、善解緣起、入寂靜處者,即當愛樂恭敬,求其開導,以起定心,是為樂著安定。

[解脫道論卷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