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力量》

《心智的力量》

《心智的力量》:一雙看不見的手左右你的人生。本書是一部運用儒釋道等東方哲學智慧、弗洛伊德心理學和量子力學等現代科學知識,揭示心理學的深?奧秘,幫助人們進行自我修行實踐的開創性著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心智的力量》心智的力量
書名:《心智的力量》
作者:包豐源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3-1
版次:1
頁數:214
字數:160000
印刷時間:2011-3-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801686268
包裝:平裝
定價:¥28.00

編輯推薦

當我們有意或無意地在思想中構想匱乏、局限與衝突時,我們就會得到相應的外在境遇,就會在無意識的過程中重複著類似的生活經歷。心智活動的每一種形式,都需要對過經歷和在這上過程中的自我認知來提升精神能量和喚醒生命智慧。

內容簡介

每一個人的生活和命運都被一雙無形的手掌控著,這就是你的心智。心智結構中的意識和潛意識,左右人的行為,進而影響行為的結果,決定著人的成功或失敗、幸福或不幸、快樂或苦悶。心智的力量提升不僅取決於它的道德踐行,還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釋放、化解、清除潛藏在心智中的障礙,才可以掙脫束縛,擺脫負面因素的侵擾,在提升思想境界的過程中享有生命中值得擁有的一切。
本書是一部運用儒釋道等東方哲學智慧、弗洛伊德心理學和量子力學等現代科學知識,揭示心理學的深?奧秘,幫助人們進行自我修行實踐的開創性著作。
心智財富系列叢書,《心智的力量》、《心智的能量》《心智的財富》,將陸續出版面市。

作者簡介

包豐源,心智財富學苑創始人,《決勝右腦》《誰決定孩子的命運》作者。多年來潛心研究心智科學,將東方哲學智慧與西方科學實證進行有效地融合,以先賢聖哲所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進的思想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技術與方法,喚醒、觸碰和穿越潛藏在人們心智中的障礙,洞悉過去、現在和未來相互作用的因果關係,領悟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性,懂得內在精神能量對於外在有形物質的作用和影響,在提升思想境界和獲得更高精神能量的同時,使人擁有直透事物本質的能力和智慧。
包豐源所確立的“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的使命,旨在喚醒和培養人內心世界與外在境遇的和諧,讓更多人享有身體的安適和心靈的喜悅,獲得生命中值得擁有的一切。
這套心智科學的教育體系,包括《心智力量》《心智慧型量》《心智財富》《為人父母》《組織修煉》五項課程。

精彩書摘

《心智的力量》《心智的力量》

我上中學的時候讀過一本書:《一雙看不見的手》。書中講到:每個人都會被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所驅策,人的一切都受控於這雙看不見的手,包括事業、財富、婚姻和人際關係等等。但這本書並沒有講述到這雙手是怎樣控制和掌握著人的生活與命運,以及這雙手的作用力來自何處又是怎么產生的。
記得當時看完這本書,我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安睡,一直在苦苦冥想著:那雙手到底是什麼?它是怎樣對人起作用的?從此,我帶著這樣的疑問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地尋找著答案……
我有兩個姐姐,一個比我大七歲,一個比我大八歲。她們兩個雖然只相差一歲,在家吃的是一樣的米,受到的是同樣的教育,生活在同樣的環境中,可是兩個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是對父母叛逆,對人挑剔埋怨,婚姻、事業歷經坎坷與磨難,49歲得癌症故去;另一個對父母孝順,對人友善厚道,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無論什麼總是心想事成。
當我把疑問的目光繼續投向更多的人時,我發現類似“不公”的現象似乎廣泛存在。同樣的社會環境,IQEQ相差無幾,有的人總是順風順水,做什麼都能夠做的很好,相反有的人總是倒霉事兒一籮筐,做什麼都做不成。相似的人命運為何會這般不同?甚至為什麼有的人滿腹經綸卻一事無成,有的人讀書不多卻很有成就?……
我們知道,任何事情的結果都來自於行動,行動來自於選擇,而選擇來自於每個人的思想。當我們所處的外在環境和生存條件相同時,只是由於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理解,也就是思想的不同,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生活與命運的很大差異。
人由於欲望的驅策,會有著對生活、健康、財富和事業的種種渴望和追求,並且為了實現這些理想和目標而不懈努力。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往往忽略了潛藏於生命中的心智障礙,這些障礙如果沒有得到清除和化解,就好像奮力前行的汽車遇到了發動機油路不暢,雖然目標清晰,但卻步履艱難。
心智障礙來自於每個人的成長、教育與社會化的過程中,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失落和恐懼的情緒;無意中受到外界傷害而導致的憤怒和怨恨的情緒;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而形成的擔心和害怕的情緒;由於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情,引發的悔恨和內疚的情緒等等。這些情緒以及因之而產生的感覺,會存儲在人的記憶中,形成人的心智結構,以本能的方式反射在行為表現上。當外在的條件誘發時,這些不良的種子就會像計算機病毒一樣被激活。
這個看不見的一雙手,一隻是人的情緒,另一隻則是人的思想境界。“盲人摸象”的故事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在故事中,有的人摸到象腿就認為大象是一個柱子,有的人摸到象的身體就認為大象是一堵牆,而摸到象的鼻子的則認為大象是一條繩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這些都是來源於現實的反饋,並且感覺起來也都是正確和真實的信息。但是,只有那些能夠看到大象全貌的人才知道這些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信息。看事物的角度、高度和深度決定著人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和掌握的程度。
有的人做一件事就要馬上得到現實的回報,還會常常生活在不愉悅的人生狀態中,而有的人則願意用“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不僅不會覺得辛勞,反而會越做越安樂;有的人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經歷,並從中收穫甚多,而有的人則是虛度光陰並一無所獲;有的人每天都在努力的為他人創造幸福,而有的人每天則是為不斷滿足自己的私慾而無止境的貪婪、索取……
這些差異的形成不僅來自於工作職業、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收入條件等有形的、外在的、物質的影響,最根本和重要的來源則是在於對生命的了解、認識、尊重和有意願改變現狀、超越自我提升價值的思想境界。
提高思想境界在於認同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距,並且覺悟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互為因緣的關係。生命中的所有果的境遇都有著因的緣起,每一個自己想要與不想要的結果都是由自己的思想所創造的,都是由自己心想而事成的。外在的世界只是一面鏡子,反映著自己的心智狀態和思想境界。
生命中值得擁有的一切,都由每個人思想中對於取捨的選擇交換而來。財富的享有來自功德與福報的積累,善的收穫來自於曾經的付出,不悅的境遇都來自於過往業行,宇宙的規律就是在這種因果平衡中創造著和諧。當我們有了這種思想境界,就不會再試圖從外在世界尋求幫助和解決方案;就不會執著於自己當下的認為;就不會再執著於事物的表象,就不會沉迷於自我意識的煩惱與痛苦中。
當我找到這雙看不見的手——“情緒”和“境界”時,內心的喜悅無法形容,我用這個方法來衡量與對照認識與不認識的人,業已成就者與生活在痛苦中的人,發現全都適用。於是在2005年我開始創辦心智財富學苑,確定使命: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讓更多人擁有人生值得擁有的一切!讓更多人享有身體的安適和心靈的喜悅。
22.心無恐懼便遠離顛倒夢想
當一個人做了一個決定說“這件事我一定會成功”時,在他的身上就會聚集數量可觀的原子核,然後這些原子核會朝他既定的目標形成動力和能量,將此人朝這目標推進。這是用量子檢測儀觀測到的結果。當這個人的腦海出現“現在這樣不景氣,大家都做不成功,我憑什麼會成功”的負面想法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剛剛聚集的那些原子核,全部潰散掉了。
黃山腳下有一位畫師,每天清晨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帶著弟子們順著小路,踏著薄霧,爬上黃山畫日出?再在天亮以後從大路回來。弟子們總是說太陽是動的,畫不好。這時候畫師就會語重心長的說:“繪畫是要靠心態來掌握的,你心態不端正,什麼都畫不好;你要是有著一個很好的心態,即便是畫飛奔的獵豹,也會得心應手。”
有一天,畫師一個人帶著畫夾上了黃山。天依舊灰濛濛的,一切看上去都隱隱約約,時隱時現。嘩嘩,嘩嘩……畫師聽到不遠處有水聲,便知道前面有一條他們天天都能遇見的小溪,窄到他們輕輕一躍便能跨過。畫師便和往常一樣跨了過去。
到了黃山山頭,太陽剛好射出了一抹淡淡的光輝。畫師放下畫夾,自己端坐?一個鵝卵石上,開始畫起來。由於心情大好,龍飛鳳舞的刷刷幾筆,好一幅黃山日出圖便作出了。圍觀的人群發出嘖嘖的讚嘆聲。
過了一會兒,天已經大亮了,畫師收好了畫夾,準備下山。他正欲從大道上下山,轉而一想,為什麼不就從原路回去呢?每次早上來霧氣太濃看不清,這回下山回去便可以看看了。
於是畫師便轉身從小路上返回,一路上似曾相識卻又未被細看過。轉眼間又到了那條小溪旁邊,畫師高興極了,這回他要好好看看這水了。
畫師將頭探到跟前細看,這一看可把畫師嚇壞了,這裡哪是什麼河流小溪啊,明明?黃山上的一線天!那水便是幾百米以下的河流!畫師驚得後退一步,不小心將一顆石頭撞了下去,過了約摸兩分鐘才聽到石頭落水的聲音。畫師又後退一步,再後退一步。回想起以往天天從這么高的地方跨過便後背發涼,這太危險了。畫師連再看一下的勇氣也沒有了,他小心翼翼的轉過身,從大道回去了。
從此畫師再也沒有帶他的學生從這條小路走過,他的畫功也越來越不如從前了。瞬間心態形成了畫師永遠的心障。
有些人做事之前會有很多負面的想法,會想說如果失敗了怎么辦?比如,有人想這個事情我一定會成功,可是心中馬上會躥出一個念頭說:現在金融海嘯,大家都做不好,我憑什麼做得好?這就是夢想成功卻因心存恐懼而底氣不足的典型表現。
科學證明負面的想法會讓我們心想事不成。日本物理學家,用量子檢測儀來檢測一個人的身體狀態的時候,觀測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某個人做了一個決定說“這件事我一定會成功”時,在他的身上立刻就聚集了數量可觀的原子核,然後這些原子核會朝他既定的目標形成動力和能量,將他朝這個目標推進。當這個人的腦海出現“現在這樣不景氣,大家都做不成功,我憑什麼會成功”的負面想法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剛剛聚集的那些原子核,全部潰散掉了。儀器可以測出正面想法所聚集的能量,也可以測出一個負面的想法所潰散的能量,一切都只在一念之間而已。
負面想法也會讓人心想什麼就事成什麼,只是事情會朝那個負面的想法去呈現。所以我們要了解:負面想法會讓人心想事不成。既然規劃一個事業,為什麼要規劃好失敗的準備?這代表已經有失敗的想法存在。當一個人計畫成功達成某件事時,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心態,這樣心靈深處就會意識到:只準成功,沒有退路,不能失敗。當懷有這種胸襟與觀念的時候,事業成功的幾率才會增加,否則已經為失敗做好準備,那就準備促成或接受失敗,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負面的想法是心想事成的一個阻礙點,這個道理就好像一腳踩著油門,一腳卻踩著剎車,那這輛車當然原地不動,所以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成為了鏡花水月。
23.清除業障:卸下過去的沉重包袱
“業障把我們這些能力阻礙住,業障要是消除,我們能力就恢復。消除一分就恢復一分,消除兩分就恢復兩分。真的消除了,在佛法里叫修成證果了。”這對於我們俗人來說,即是實現了心想事成。
有一天,一位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來請教南隱禪師,什麼是禪。南隱禪師以茶相待。他將水注入來賓的杯中。杯子滿了,南隱禪師好像沒有發覺,他繼續往杯子裡注水。
望著茶水溢出杯來,滿桌都是,這個人忙著用紙巾拭水,並對南隱禪師說:“杯子滿了,茶水已經漫出來了,禪師不要再倒了。”
南隱禪師停下來。
“你就像這杯子,”他微笑著說:“你的頭腦里裝滿了你對禪的看法和想法,卻來問我什麼是禪。如果你想讓我說如何是禪,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來啊。”
佛教認為業就是造作。佛經中說有三種業如影隨形,身業、語業、意業。身業即是我們身體形骸之種種動作運行,身業無時不在造作,即使我們肢體不動,在睡眠中同樣如此,因為我們的血液、呼吸、脈搏,神經等都沒有止息;我們的每一個身體器官,也沒有停止運作,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仍無休止的代謝循環。口業指我們的言語,也就是說,不只做了不該做的事會形成業障,說了不該說的話也會成為業障。意業則是指我們的思維、念頭,我們的思維,起心動念處,意之所及,無不是業,若起了不正當的念頭,日久也必成業障。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是為善業。殺盜淫妄,是為惡業。非善非惡,是為無記業。種種業均剎那不停的在造,無一刻止息。善業可使人善果不斷,最終成就事業,成就美好人生,而惡業終會結成惡果,如不及時消除,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使我們的人生墮入深淵。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有些人經常感到抑鬱、不安或煩躁,不是因為此刻正經受著什麼事情的折磨,也不是有什麼樣的病痛,而是在反思過去的某件讓他們感到心情不舒暢的事情,或者是在緊張將會發生的事情而引起的情緒不穩定,或許其中的某些事情都已經過去好幾年了,或者是某些根本就不會發生的事情,他們卻一直為這些事情而耿耿於懷。
人皆有靈性,這種靈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論生死輪迴,皆追隨不變。只是我們生的這個境界裡,已隨身帶來太多的恐懼和做過太多不該做的事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業障。它們在人的潛意識中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又如塵埃空氣形影不離,如電腦程式般,無時無刻不在作用於人的生活和命運。很多時候,我們就這樣將自己編入這些程式中卻不自知,在懵懂無知中被錯誤的程式指引著,用各種現實的“潛規則”對待自己和生活,內心的需要被忽略到最小,勞苦奔波中,生命的能量被一點點蠶食,直至全部失去。人的心念總是隨波逐流於對生存狀態和質量的關注與擔憂中,處處受打擾,時時被衝擊,當不能順應心性而總要服從競爭法則時,人的煩惱就往復不斷地產生了,人也隨之開始在無知中掙扎,在煩惱中痛苦。
業障不除,就會阻礙人的思想、智慧、功德、福報。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做事情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在某些時候和某些場合出現一點問題或一些挫折,過去“犯了不該犯下的錯誤”、“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說了不該說的話”、“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動了不該動的念頭,至今想到都可恥”……這些都是正常的,所幸的是,這些都“過去”了,活在當下的我們需要卸下這些歷史包袱,也就是清除業障。有些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把以往的陰影帶入類似的經歷中,恐懼之心排斥之感久久縈繞,自然會心想事不成。
24.心想事成:
一個發現、覺悟、修煉、穿越的過程
你的心靈狀態是什麼,你所吸引來的生活狀態就是什麼。達成心想事成,是要改變潛意識中的生命程式,發現、清除、化解、釋放那些阻礙著思想正確的種子。更重要的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多做對他人有意義的事情,多幫助多關心和包容他人。
有一個人,每到晚上都會做一個夢,他夢見自己走在很長的走廊,走到盡頭時,出現了一道門,看見門他全身發抖,直冒冷汗不敢打開門。就這樣,二十?來他每晚都做同樣的夢,也找心理醫師治療了二十年。
後來他換了心理醫師,也把夢的情形跟醫師說明。醫師覺得很奇怪,跟他說:“你為什麼不把門打開看看呢?!最多只是一死而已嘛!”
這人想想很有道理,於是當晚在夢中他便鼓起勇氣把門推開了……。
隔天,他去找心理醫師,醫師問他:“門打開了嗎?”他點點頭回答:“打開了!”醫師問:“結果門後有什麼呢?”他說:“打開門後,呈現眼前的是一片綠油油的柔軟草地,還有燦爛的陽光、耀眼的蝴蝶……”
當一個人缺錢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緊張、急躁、恐懼、擔心、害怕,這就是求財時的心靈狀態;當事業受挫,總是無法到達理想狀態,一波三折的時候,這時的心靈狀態是:情緒低落,沮喪憂心;在求健康的時候,觀念是“我有病”,那如果你病魔纏身,老是生病,老是要看醫生,打針吃藥,就會失去希望甚至絕望。
如果用一顆匱乏的心來求財富、求事業,求趕快讓我賺一塊錢時,代表已經先看到自己沒有一塊錢,所以求予施捨。相反,當以一塊錢做慈善,布施出去的時候,代表已經先看到自己擁有錢。一個看到自己不足,一個看到自己擁有,這樣心靈狀態就顯出真面目了。所以,這個觀點很重要,心靈狀態是什麼,就會吸引相同的生活狀態和品質。當你可以布施一塊錢給別人的時候,代表你是富足的,因為你拿得出來。有的人跟我講:我真的連一塊錢都沒有,你叫我怎么布施?可是你有沒有看到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你有沒有看到自己擁有無上的智慧,你有沒有看到自己擁有去幫助別人的方法和能力?如果你能夠不斷看到自己富足的一面,就代表你的擁有會越來越多;你不斷地看到你是不足的、匱乏的、困頓的,你當然越來越貧窮、越匱乏,財富受不到任何吸引自然不會流到你的面前。
如果以後開車出去千萬不要說:我要去那個地方找停車位。當要找停車位的時候,實際上等於在說已經沒有停車位了,因為沒有才需要找。懂了這個道理就可以這樣想:那邊已經有一個停車位在等著我去停車。每次我出門這樣想之後,不管目的地多么難停車,一到現場一定有一輛車剛好出來,我就剛好插進去,因為它在等我。
希望未能實現心想事成的人,能夠把心態轉變一下,要知道心態轉變可以創造無限的“成事之物”,可以創造永恆的喜悅。否則,就容易心生恐懼,就容易有負面的想法,就容易缺乏行動力,這些都會使人心想事不成。有很多課程要人大聲喊叫:我一定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如果這樣吶喊是必須的話,代表內心是匱乏的,因為匱乏才這樣吶喊!不需要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去檢視自己的內在,內在是富足的還是匱乏的,從心靈的角度可以解讀自己心靈狀態是什麼,然後可以看得出自己目前和今後的生活狀態。
到這裡,我們懂得要想達成心想事成,是要改變潛意識中的生命程式,發現、清除、化解、釋放那些障礙著思想正確的種子。更重要的是,“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心懷感恩,多做對他人有意義的事情,多幫助他人,多關心和包容別人,讓思想境界在生命的經歷中不斷得以淨化和升華。世上本無“空穴來風”,任何學說都不是在真空中產生的,“境隨心轉”也絕非憑空臆造。正所謂“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裡的一粒沙子”,你的心智越成熟,越寬容,越感恩,時光荏苒,這個世上需要計較的就越少,與周圍一切的衝突和摩擦便日趨平和,快樂便越多,順利也與日俱增。但,寬容和圓融是需要勤於持續修養才能得到的。而不要今天想通了,快樂了一天,第二天轉而又忘記了,又被煩惱不安圍裹其中。
所以,要改變境遇,先要修身養性。試想,一個乾淨的水杯,它裝再多的水,水仍然可以保持清澈;而一隻骯髒的杯子,它無論裝多少水,都是渾濁的。在這幾章我們所探討的是情緒對於思想的影響,情緒就好比是水,用杯子來盛水,杯子可以是小到只能盛一口茶的小茶盅,也可以是大到盛下五湖四海之水的大洋。對一個人生活與命運影響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它就像是杯子,決定著生命情緒的容量和質量。
……

讀者評論

我從事心理學研究已有十二年了,在這個領域中已經拿到最高資質證書,也帶了很多的學生。在這些年的研究、教學和從事個案處理的過程中,常常看到:一方面從事心理學的工作者自?的能量越來越低,特別是長期從事個案處理和面詢的工作者,身體和心理反而更容易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很多看心理醫生的人和通過課程來做情緒處理的人,只是一時的緩解很難得到時間的考驗,多年來我一直在這方面尋找著答案。
朋友推薦我買了這本書,昨晚讀完,又上網看了作者的部落格,半夜醒來突然有了答案,那就是在這本書中作者所談到的境界,這讓我豁然開朗。你將別人看成什麼人其實你的內心就有著那種人的特質,大多從事心理學個案的人常常會將訪客定義為“病人”或心理有問題的人。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著一定心理提升的需求,只是所?達的方式和方法有所不同,自己心理在那一段時間所出現的狀況或是心結,反而將訪客定義為心理問題,這樣會在意識上形成自我和自大,缺少對來訪者的後續服務與支持,就好象一個商場的售貨員將來買東西的顧客定義為“窮人”一樣,社會工作沒有高低之分只是分工不同。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作者所提出的境界,這讓我豁然開朗,很多來訪者和情緒處理個案,大多缺乏一種境界,特別是心理學工作從業人員更需要提升自身的境界,更應該在心理學的課程中加入思想境界的學習。
我在看到作者的部落格中所談到的能量一下明白了,這些都是能量的缺失,有形的物質都受制無形精神能量所驅使,如果一個人不能提升境界也就是不能使自己的能量有所提升,只是依靠外在的力量那是微不足到的。我對作者提出的境界非常的贊同,更希望早日看到下一本心智慧型量的書籍。在此感謝作者的對境界。

目錄

第一章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
 一、外在與人:心與境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二、物質和精神:物與我到底誰在控制誰
 三、不役於物不役於人,人間正道是中庸
 四、解除奮爭的魔咒:孜孜以求到最後竟徒然迷失
 五、修己與有為同等重要,常為心靈做SPA才不會迷失
 六、在路上的永恆思考: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
 七、人生當如?瑜伽,和諧平衡中方能感知幸福
第二章心智結構
 一、心智究竟是什麼
 二、意識和潛意識
 三、心智結構
第三章情緒是思想的能量
 一、情緒影響著人的生活與命運
 二、情緒像種子一樣深埋在心靈中
 三、情緒是思想的能量
第四章情緒對人生活的影響
 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失落和恐懼的情緒
 二、無意中受到外界傷害而導致憤怒和怨恨的情緒
 三、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而形成負疚和害怕的情緒
 四、因該做而沒做的事所引發的悔?艮和內疚的情緒
 五、時常整理內心,釋放潛藏在生命中的心智障礙
第五章心想事成
 一、吸引力法則之缺陷:目標清晰化為什麼依然不成功
 二、從“心想”到“事成”之間的障礙
 三、心無恐懼便遠離顛倒夢想
 四、清除業障:卸下過去的沉重包袱
 五、心想事成:一個發現、覺悟、修煉、穿越的過程
第六章思想境界
 一、境界制約著思想的寬度和廣度
 二、境界影響著人的個性和行為
 三、要提升自己首先要認識現在的自己
 四、這個世界上沒有巧?
 五、相生相依,認識到萬物共融為一體
 六、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
第七章學習是生命的一部分
 一、人不能用相同的自己創造不同的未來
 二、“知道”是學出來的,“做到”是修出來的
 三、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四、學習從跟隨開始
 五、用心多少才能做到多少
 六、人的一生,是學習和改變的一生
第八章 有錢是一個人的德性
 一、“值得”是移動金錢的唯一力量
 二、錢是個人社會價值的度量衡
 三、賺錢是專業助人
 四、守錢決定最終的結果
 五、有錢是一種德性
 六、花錢有智慧,不做守財奴
第九章生活只是一面鏡子
 一、外在的生活反映著人的內在狀態
 二、什麼樣的人就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三、生活只是人思想動機的試驗場
 ……
第十章 思想創造我們自己的一切
第十一章 心智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