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音樂地圖:現場體驗的60種記憶》

《德國音樂地圖:現場體驗的60種記憶》

《德國音樂地圖:現場體驗的60種記憶》,作者是劉雪楓,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描述的是作者一路走,一路聽,也一路寫下來。從《萊茵的黃金》第一幕前奏曲奏響的時候,作者開始了他的德國音樂朝聖之旅。沒有職業上的約束,一切俱出自我個人的感覺,一切都作為作者的“現場體驗”的一種記憶方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第1版(2006年1月1日)
平裝:19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06335271
條形碼:9787506335270
商品尺寸:23x17x1.1cm
商品重量:381g
ASIN:B0011487YK

內容簡介

《德國音樂地圖:現場體驗的60種記憶》簡介:作者一路走,一路聽,也一路寫下來。從《萊茵的黃金》第一幕前奏曲奏響的時候,作者開始了他的德國音樂朝聖之旅。沒有職業上的約束,一切俱出自我個人的感覺,一切都作為作者的“現場體驗”的一種記憶方式。翻開《德國音樂地圖:現場體驗的60種記憶》,跟隨作者去踏上音樂之途,尋覓音樂地圖中那一個個顯赫的坐標!

編輯推薦

作者一路走,一路聽,也一路寫下來。從《萊茵的黃金》第一幕前奏曲奏響的時候,作者開始了他的德國音樂朝聖之旅。沒有職業上的約束,一切俱出自我個人的感覺,一切都作為作者的“現場體驗”的一種記憶方式。翻開本書,跟隨作者去踏上音樂之途,尋覓音樂地圖中那一個個顯赫的坐標!

作者簡介

劉雪楓,音樂評論家,專欄作家1961年11月生,遼寧大連人。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畢業,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現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工作,曾任《愛樂》主編,現任《人民音樂•留聲機(TheGramophone)》執行主編。出版著作:《西方音樂史話》、《貼近浪漫時代》、《神界的黃昏》、《華格納戲劇全集》、《音樂手冊》、《朝聖華格納的拜羅伊特》、《偉大的音樂:經典收藏》、《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音樂的聆聽經驗》等。

目錄

自序
一、柏林
1.柏林愛樂大廳/001
拉特爾上任的開場演出/001
非常時期親逢巴倫波伊姆/003
“小澤版”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007
拳手、足球、醉鬼、天才/009
柏林愛樂大廳的“免費音樂會”/011
有總統出席的“9.11”紀念音樂會/015
最感人的弗雷《安魂曲》/018
2.柏林音樂廳/020
“柏遼茲年”的紀念音樂會/020
3.柏林節日表演大廳/023
施托克豪森:光之星期三/023
4.柏林德意志歌劇院/027
蒂勒曼指揮的《羅恩格林》/027
兩個世界的《唐豪瑟》/031
可遇不可求的《聖方濟各》/033
瓦莫斯編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035
5.菩提樹下大街的柏林國家歌劇院/037
庫普弗導演的《飄泊的荷蘭人》/037
6.柏林喜歌劇院/040
歡迎光臨柏林喜歌劇院/040
在柏林買唱片/043
二、東部
音樂聖地萊比錫/045
隆施塔特的布商大廈樂團/052
萊比錫國家歌劇院的開幕演出/055
為音樂而去德勒斯登/058
三、拜羅伊特
古風時裝版《唐豪瑟》/063
賽夫特夫婦的《羅恩格林》/066
絕版《紐倫堡的工匠歌手》/068
拜羅伊特也要“反恐”/071
“新千年《指環》”的最後改動/075
物是人非的《唐豪瑟》/081
童貞世界的《飄泊的荷蘭人》/084
拜羅伊特誤場記/086
造訪傳奇歌劇院的理由/088
在拜羅伊特走路/09l
好人蘭德格拉夫/095
四、巴伐利亞州
初到嘉斯台/097
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初記/102
慕尼黑的音樂與啤酒/105
理查·施特勞斯故地及德國“小提琴之鄉”/110
在舒曼的外孫女家中做客/114
帕紹的大管風琴/115
“羅馬之城”與“聖堂之雀”/118
三上紐倫堡/122
精美小城班貝格/124
“大主教之城”維爾茨堡/128
五、西部
現代製作的《奧菲歐》/131
“我們都是紐倫堡人”/134
音樂的富庶之都/136
海德堡短暫的“詩意棲居”/139
有音樂陪伴的情人節/142
卡爾斯魯厄的巴迪什國家劇院/146
巴登一巴登的復活節演出/149
維爾堡與達姆施塔特/151
科隆的落日/155
波恩一日/159
《尼伯龍根之歌》誕生之地/162
舒曼的杜塞道夫/164
令人嚮往的魯爾區/167
六、北部
勃拉姆斯的漢堡/171
最佳歌劇院的《圖蘭多》/175
基爾、呂貝克與奧伊廷/178
七、歌德之路
法蘭克福的兩個歌劇院/183
巴赫的埃森納赫/187
華格納的瓦爾特堡/190
歌德與李斯特的魏瑪/193

文摘

書摘

“小澤版”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我必須承認我出席這場音樂會完全是因為想聽聽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布魯克納,是誰指揮倒並未在意。我還從來沒有聽到過小澤征爾指揮布魯克納的錄音,雖抱有一點好奇心,卻隱隱感覺不會太好。這台音樂會要連演三場,入場券已提前半月售罄,主要是被日本人買去太多。我在第二場演出的當天下午四點去柏林愛樂大廳碰運氣時,非常幸運地買到了原本留給音樂學院學生的最便宜票,那是在定音鼓後邊的長條板凳,沒有靠背,坐在那裡很累,卻可以正面欣賞小澤的指揮。那天和我一起坐在這種座席上的是一群義大利人,他們身著正式的大禮服,個個油頭粉面,派頭十足,有幾人手裡還拿著袖珍總譜,看起來是不折不扣的音樂“痴迷者 ”。不過那天我也被他們鬧得夠嗆,大嗓門說話吵吵鬧鬧不說,還猛往座位里呼朋喚友。反正是長條板凳沒有邊界,把我擠得一路溜邊滑去,早離我原來的位置有數尺之遙。
墊場曲目是弗蘭克·馬丁的《七件管樂器、定音鼓、打擊樂與弦樂隊協奏曲》,儘管曲目比較陌生,卻覺得獨奏者(都是柏林愛樂樂團各聲部的首席)每個人的技巧非常過硬,不僅一點瑕疵沒有,音色也好到極點。我還看到久違了的原長笛首席埃曼紐爾·帕胡德,據說他這次是專門應小澤征爾之邀回來幫忙的。帥哥帕胡德從去年開始蓄起絡腮鬍子,現在的鬍子越留越長,真像是要照著貝克漢姆的軌跡往下走了。

這場音樂會的主菜——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說實話比較令我失望,小澤的表情仍一如既往地誇張複雜,對音樂的闡釋照樣大而化之,他的起拍多次出現疑問,導致銅管聲部不很整齊,失去了管風琴般和諧寬廣的效果。柏林愛樂樂團的水平在這個不大稱職的指揮引導下,水平突然下跌得厲害,讓我聽得滿意之處實在太少。特別是作為核心的第二樂章,平平淡淡,松松垮垮,除了離我最近的定音鼓始終全神貫注地小心處理每一小節音符之外,那四把華格納大號的發聲從未齊過,真是叫人扼腕痛惜。弦樂也不再有透明的織體,給人的感覺是有勁兒使不出。這種聽覺印象我想坐在台下觀眾席里也許不太會感受得到,但像我幾乎坐在樂隊裡面,聽這樣的演奏簡直受罪。這次經驗同時也告誡我,今後這樣的票不論多么便宜,都不能碰它一下,特別是你所正對的又是像小澤征爾這樣表情動作都極其做作的指揮。
演出結束後之所以還迎來無止無歇的瘋狂掌聲,實在是因為台下的日本觀眾多得成災的緣故,這個場面很恐怖,卻很讓人羨慕。
我隨樂手們徑直從演奏席走向後台,一位定音鼓手和一位長號手妄圖阻攔我,被我客氣地甩開。結果我在“客座指揮休息室”門口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一個日本少女。小澤簡單沖了個涼,穿著和服披著毛巾出來接見擁躉,照例是簽名合影之類。我正和小澤談起2000年他在北京訓練指揮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的往事,那群義大利人突然忽啦一下沖了進來。他們顯然和小澤是老相識了,小澤趕緊站起來和他們一一擁抱,我呢,只好頭大如斗,望風而逃。
P.7-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