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主題歌,由呂其明作曲,蘆芒作詞。該歌曲是我國紅色主題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譜曲的過程中運用了四四拍與四二拍相結合的寫作手法,使鏇律具有典型的山東民歌的風格。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作詞:蘆芒、何彬

作曲:呂其明

原唱:牟青

歌詞簡譜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簡譜《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簡譜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爬上飛快的火車
象騎上賓士的駿馬,
車站和鐵道線上,
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
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
闖火車那個炸橋樑,
就象鋼刀插入敵胸膛,
打得鬼子魂飛膽喪。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哎嗨!嗨!

歌曲賞析

電影《鐵道游擊隊》主題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由呂其明作曲,蘆芒寫詞,是我國紅色主題電影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譜曲的過程中運用了四四拍與四二拍相結合的寫作手法,使鏇律具有典型的山東民歌的風格。每當唱起《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首創作歌曲,就不由得讓人想起山東人民在和日本侵略者鬥爭中的堅強意志和英雄性格,體現了山東民歌質樸、淳厚、強悍、粗獷和詼諧、風趣的特點。

創作背景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作於 1956 年,是故事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該故事片反映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山東 微山湖一帶的鐵道游擊隊的戰鬥生活。曲作者運用山東民歌中富有典型意義的音調創作了這首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現了游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的堅強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隨著影片的放映,這首歌曲贏得了廣大民眾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衰。

簡評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表現了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的性格、情愫,並配以民歌的形式創作而成.這首充滿豪情和浪漫的歌曲被廣為傳唱,歌中自始至終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具有著極強的感染力。
從“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抒情慢板跳進到“爬上飛快的火車”的鏗鏘快板,真使人油然而生“何意繞指柔,化為百鍊鋼”之嘆。

作詞蘆芒資料

蘆芒蘆芒

蘆芒,(1920~1979年) 原姓李,名衍華,小名福榮,生於上海。民國27年(1938年),在上海一所美術學校學畫,生活艱苦,曾當過家庭教師。此時,他接觸了中共黨員,閱讀了《馬克思傳》、魯迅編《蘇聯版畫》、《珂羅惠支版畫》等革命作品,並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參加抗日救亡工作。民國28年,由李一氓介紹參加新四軍,曾在皖南、江南新四軍服務團當團員、組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華中軍區政治部《江淮日報》美術編輯、新四軍第三師政治部文藝股長兼魯藝工作團美術教員、新四軍紀念塔建築委員會委員、《江淮畫報》社總編輯、蘇北和蘇南軍區政治部畫報社社長、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畫報社社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蘆有較多的木刻版畫作品和詩歌發表於《江淮日報》、《鹽阜大眾報》和《先鋒》雜誌上。
以解放前根據地人民革命鬥爭為題材的詩集《東海之歌》,是蘆芒的第一部作品集。其他主要作品有詩歌集《東方升起朝霞》、《奔騰的馬蹄》、《蘆芒詩選》,《蘆芒歌詞選》以及《蘆芒畫冊》等。由其作詞的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我們年輕人有顆火熱的心》等,在民眾中廣為流傳。

作曲呂其明資料

呂其明呂其明

呂其明(1930.5-) 作曲家。
安徽無為人。十歲隨父去淮南抗日根據地參加新四軍,先後在二師抗敵劇 團、七師文工團、華東軍區文工團任 團員。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 年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奏員。1951 年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55年回上 海電影製片廠任作曲。1964年畢業於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歷任上影 樂團團長、上海電影總公司音樂創作 室主任。是中國音協第四、五屆理事 。曾為《鐵道游擊隊》、《家》、《 紅日》、《白求恩大夫》、《廬山戀 》、《南昌起義》、《雷雨》、《非常大總統》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餘 部紀錄片作曲,並曾為《秦王李世民 》、《向警予》、《秋海棠》、《阮玲玉》等十餘部電視連續劇、廣播劇 作曲。其中《廬山戀》的插曲《啊, 故鄉》和歌曲《你應當留下什麼》曾獲全國優秀歌曲獎。在影片《城南舊 事》的創作中,以別具一格的樂思, 富有時代感的鏇律,使影片音樂和畫 面在風格上和諧一致,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其 他音樂作品有交響樂《鄭成功》(與 他人合作)、交響詩《鐵道游擊隊》 、隨想曲《霓虹燈下的哨兵》、序曲 《紅旗頌》、交響敘事詩《白求恩》 等十餘部,以及《彈起我心愛的土琵 琶》、《誰不說俺家鄉好》(與他人 合作)等歌曲百餘首。

視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