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

<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是建築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學會建築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提高必備的工程實踐能力.

基本信息

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
英文名稱:buildingconstructiontissuesandmanagement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課
學時:45(30+15)
學分:2.5
適用對象:土木工程071-072
考核方式:考試,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
先修課程:管理心理學材料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

課程簡介

本課程講述建築施工組織概述、建築工程流水施工、網路計畫技術、施工準備工作、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總設計、建設項目管理概論、建設工程招標與投標管理、建築工程契約管理、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程施工計畫管理、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建築工程施工管理、建築工程經濟管理等有關內容。
Thiscoursemainlyintroducesrelatedcontentsforbuildingconstructionorganizationsummary、flowingwaterconstructionofbuildingengineering、networkplanningtechnology、constructionpreparation、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ofunitengineering、constructionorganizationtotaldesign、generalityon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constructionengineeringbidandtendermanagement、engineeringconstructioncontractmanagement、engineering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engineeringconstructionplanningmanagement、engineer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management、buildingengineeringconstructionmanagement、buildingengineeringeconomymanagement,etc。

課程性質與教學目的

本課程是為培養土木工程專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所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具有基礎性及較強的實踐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建築工程流水施工、網路計畫技術、施工準備工作、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工程招標與投標管理、建築工程契約管理、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程施工計畫管理、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建築工程施工管理、建築工程經濟管理等內容,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更好地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後從事本專業的監理、施工、管理與科研工作打下基礎。

教學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概論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計畫、施工組織的基本方法等;
2.熟悉自然條件調查、施工資源調查、施工單位能力調查等;
3.了解工程施工的特點、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概念、施工組織設計的任務與作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一般原則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主要內容:工程施工的特點:線性分布工程施工流動性大、固定性的永久建築占用土地多、類型繁多施工協作性要求高、工程形體龐大施工周期長、野外作業受外界干擾和自然因素影響、工程質量影響國民經濟各部門;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概念:控制型施工組織設計、實施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的任務與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線性分布工程施工流動性大、固定性的永久建築占用土地多、類型繁多施工協作性要求高、工程形體龐大施工周期長、野外作業受外界干擾和自然因素影響、工程質量影響國民經濟各部門;施工組織設計的基本概念:控制型施工組織設計、實施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的任務與作用。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工程施工的特點。
第二節基本建設與基本建設程式
1.主要內容:認真貫徹我國基本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程、規範、標準,根據建設期限的要求統籌安排施工進度、採用先進技術實現快速施工、實現連續均衡而緊湊的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增產節約降低工程成本:概算→預算→成本分析→經濟核算。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根據建設期限的要求統籌安排施工進度、採用先進技術實現快速施工、實現連續均衡而緊湊的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增產節約降低工程成本:概算→預算→成本分析→經濟核算。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程、規範、標準。
第三節施工組織設計與項目管理規劃
1.主要內容:初步設計階段編制施工方案、技術設計階段編制修正施工方案、施工圖設計階段編制施工組織計畫、施工階段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說明、人工主要材料及機具設備安排表、工程概略進度圖、臨時工程一覽表、工程臨時用地表;修正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計畫:說明、工程進度圖、主要材料計畫表、主要施工機具設備計畫表、臨時工程數量表、工程臨時用地表;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技術設計階段編制修正施工方案、施工圖設計階段編制施工組織計畫、施工階段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說明、人工主要材料及機具設備安排表、工程概略進度圖、臨時工程一覽表、工程臨時用地表;修正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計畫:說明、工程進度圖、主要材料計畫表、主要施工機具設備計畫表、臨時工程數量表、工程臨時用地表;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施工階段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第四節原始資料的調查分析
1.主要內容:調查的目的和方法:目的:避免盲目性、作出正確的決策,做好施工方案、安排施工進度、各項資源供應和施工現場部署;方法:深入現場、實地勘察、座談訪問、查閱歷史資料、採取必要的測試手段;自然條件調查:地形、地貌、地質、水文地質、氣象、其他自然條件:地震、土石流、滑坡、斷層;施工資源調查:築路材料、交通運輸條件:公路、鐵路、港口碼頭,位置、數量、運力、運距、費用,供水、供電、通訊、勞動力及生活設施、地方施工能力;施工單位能力調查:專業隊伍、當地隊伍,招標、投標→資質審查,總承包→專業分包→勞務分包。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目的:避免盲目性、作出正確的決策,做好施工方案、安排施工進度、各項資源供應和施工現場部署;方法:深入現場、實地勘察、座談訪問、查閱歷史資料、採取必要的測試手段;自然條件調查:地形、地貌、地質、水文地質、氣象、其他自然條件:地震、土石流、滑坡、斷層;施工資源調查:築路材料、交通運輸條件:公路、鐵路、港口碼頭,位置、數量、運力、運距、費用,供水、供電、通訊、勞動力及生活設施、地方施工能力;施工單位能力調查:專業隊伍、當地隊伍,招標、投標→資質審查,總承包→專業分包→勞務分包。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調查的目的和方法。
第五節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
1.主要內容:順序作業法:不能充分利用工作面去爭取時間,工期較長;施工隊不能實現專業化施工,機具、設備不能充分利用,不利於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施工隊和工人不能連續作業,勞動力需用量波動性大;單位時間內需要投入的資源數量比較少,有利於資源供應的組織工作;只有一個施工隊,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工作比較簡單;平行作業法:充分利用了工作面,爭取了施工時間,縮短了工期;施工隊不能實現專業化施工,機具、設備不能充分利用,不利於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施工隊和工人不能連續作業,勞動力需用量出現高峰;單位時間需要投入施工的資源成倍增長,現場臨時設施也相應增加;施工隊多,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工作複雜;流水作業法:科學地利用工作面,爭取了施工時間,工期比較合理;施工隊及工人為專業化施工,可使工人的操作技術水平提高,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獲得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專業施工隊及工人實現連續作業,相鄰專業施工隊之間的搭接緊湊;單位時間需要投入施工的資源較為均衡,有利於資源供應的組織工作;施工有節奏,為文明施工和進行施工現場的科學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網路計畫法。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平行作業法:充分利用了工作面,爭取了施工時間,縮短了工期;施工隊不能實現專業化施工,機具、設備不能充分利用,不利於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施工隊和工人不能連續作業,勞動力需用量出現高峰;單位時間需要投入施工的資源成倍增長,現場臨時設施也相應增加;施工隊多,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工作複雜;流水作業法:科學地利用工作面,爭取了施工時間,工期比較合理;施工隊及工人為專業化施工,可使工人的操作技術水平提高,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獲得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專業施工隊及工人實現連續作業,相鄰專業施工隊之間的搭接緊湊;單位時間需要投入施工的資源較為均衡,有利於資源供應的組織工作;施工有節奏,為文明施工和進行施工現場的科學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網路計畫法。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順序作業法:不能充分利用工作面去爭取時間,工期較長;施工隊不能實現專業化施工,機具、設備不能充分利用,不利於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施工隊和工人不能連續作業,勞動力需用量波動性大;單位時間內需要投入的資源數量比較少,有利於資源供應的組織工作;只有一個施工隊,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工作比較簡單。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熟悉工程施工的特點,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程、規範、標準。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
第二章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全等節拍流水、成倍節拍流水等;
2.熟悉流水作業的組織形式、流水作業參數、流水作業的基本公式類;
3.了解分別流水、無節拍流水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1.主要內容:流水作業的組織形式:流水作業組織的分級:分項工程流水作業、分部工程流水作業、單位工程流水作業、工程項目流水作業,流水作業的基本組織形式:流水段法、流水線法、分別流水法;流水作業參數:工藝參數、施工過程、流水強度:機械作業流水強度、人工作業流水強度,空間參數:工作面、施工段、施工層,時間參數:流水節拍:定額計算法、經驗估算法、工期反算法,流水步距、流水展開期、平行搭接時間、技術間歇時間、組織管理間歇時間;流水作業的基本公式:流水段法、流水線法。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流水作業的基本組織形式:流水段法、流水線法、分別流水法;流水作業參數:工藝參數、施工過程、流水強度:機械作業流水強度、人工作業流水強度,空間參數:工作面、施工段、施工層,時間參數:流水節拍:定額計算法、經驗估算法、工期反算法,流水步距、流水展開期、平行搭接時間、技術間歇時間、組織管理間歇時間;流水作業的基本公式:流水段法、流水線法。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流水作業組織的分級:分項工程流水作業、分部工程流水作業、單位工程流水作業、工程項目流水作業。
第二節流水施工的主要參數
1.主要內容:全等節拍流水:基本特點、總工期的計算、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數n、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流水節拍ti並確定流水步距k、計算流水作業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確定流水步距k、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總工期、繪製施工進度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數n、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流水節拍ti並確定流水步距k、計算流水作業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確定流水步距k、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總工期、繪製施工進度圖。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全等節拍流水:基本特點、總工期的計算。
第三節流水施工的組織方法
1.主要內容:成倍節拍流水:基本特點、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劃分施工段、計算各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ti、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各施工過程的專業施工隊數bj和專業施工隊總數n1、計算流水作業總工期T、繪製成倍節拍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求各道工序的流水節拍、求流水步距、求專業施工隊數目、計算總工期、繪製施工進度圖,確定流水步距k、確定專業施工隊數目、確定每層的施工段數、計算總工期、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劃分施工段、計算各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ti、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各施工過程的專業施工隊數bj和專業施工隊總數n1、計算流水作業總工期T、繪製成倍節拍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求各道工序的流水節拍、求流水步距、求專業施工隊數目、計算總工期、繪製施工進度圖,確定流水步距k、確定專業施工隊數目、確定每層的施工段數、計算總工期、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成倍節拍流水:基本特點。
第四節分別流水與無節拍流水
1.主要內容:分別流水:基本特點、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數n、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各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ti、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無節拍流水:基本特點、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數n、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求各工序在每個施工段上的流水節拍的累加數列、相鄰兩累加數列錯位相減計算流水步距、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流水作業法總結。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數n、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各施工過程的流水節拍ti、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無節拍流水:基本特點、施工組織要點:確定施工過程數n、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流水步距k、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套用示例:求各工序在每個施工段上的流水節拍的累加數列、相鄰兩累加數列錯位相減計算流水步距、計算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流水作業法總結。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分別流水:基本特點。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確定施工過程數n、確定施工段數m、計算流水節拍ti並確定流水步距k、計算流水作業總工期T、繪製流水作業施工進度圖。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
第三章網路計畫技術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總工期及關鍵線路、工序時間參數、節點時間參數等;
2.熟悉網路圖、繪圖規則、網路圖的編制步驟等;
3.了解施工網路計畫的分類、施工網路計畫的排列方式、網路計畫的最佳化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網路計畫技術概述
1.主要內容:網路計畫概述:網路圖、網路圖的表示方法:箭線、節點、雙代號表示法、單代號表示法,雙代號網路圖的名詞定義:網路始節點、網路終節點、中間節點、工作始節點、工作終節點、緊前工作、緊後工作、線段、線路、先行工作、後續工作、網路圖的三要素:工作、節點、線路,網路計畫法的特點;繪圖規則:基本規則、合理使用虛箭線、節點編號;網路圖的編制步驟:選擇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方法、劃分施工過程或施工工序、劃分施工段和施工層、計算各施工過程(或工序)在各施工段上的施工作業持續時間、將各施工過程在各施工段上的邏輯關係列表、繪製網路圖;繪製示例:兩段流水作業網路圖、三段流水作業網路圖、綜合施工網路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雙代號網路圖的名詞定義:網路始節點、網路終節點、中間節點、工作始節點、工作終節點、緊前工作、緊後工作、線段、線路、先行工作、後續工作、網路圖的三要素:工作、節點、線路,網路計畫法的特點;繪圖規則:基本規則、合理使用虛箭線、節點編號;網路圖的編制步驟:選擇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方法、劃分施工過程或施工工序、劃分施工段和施工層、計算各施工過程(或工序)在各施工段上的施工作業持續時間、將各施工過程在各施工段上的邏輯關係列表、繪製網路圖;繪製示例:兩段流水作業網路圖、三段流水作業網路圖、綜合施工網路圖。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網路圖、網路圖的表示方法:箭線、節點、雙代號表示法、單代號表示法。
第二節雙代號網路計畫
1.主要內容:各工序的作業持續時間、總工期及關鍵線路:總工期、關鍵線路、關鍵工序;工序時間參數:工序最早可能開工時間和最早可能完成時間、工序最遲必須開工時間和最遲必須完成時間、總時差自由時差;節點時間參數:節點最早時間、節點最遲時間。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總工期及關鍵線路:總工期、關鍵線路、關鍵工序;工序時間參數:工序最早可能開工時間和最早可能完成時間、工序最遲必須開工時間和最遲必須完成時間、總時差、自由時差;節點時間參數:節點最早時間、節點最遲時間。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各工序的作業持續時間。
第三節單代號網路計畫
1.主要內容:施工網路計畫的分類:按套用範圍分:局部網路計畫、單位工程網路計畫、總網路計畫,按複雜程度分:簡單網路計畫、複雜網路計畫,按詳略程度分:詳圖、簡圖,按最終目標的多少分:單目標網路計畫、多目標網路計畫,按時間表示方法分:一般網路計畫、時標網路計畫;施工網路計畫的排列方式:混合排列、按流水段排列、按工序(或工種)排列、按施工單位或專業排列、按單位工程排列;網路圖的簡化與連線:工序的組合、網路圖的連線、組合與並圖的聯合使用;時標網路計畫:時標網路計畫的特點、按最早開工時間繪製時標網路計畫、按最遲開工時間繪製時標網路計畫、時標網路圖示例。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按套用範圍分:局部網路計畫、單位工程網路計畫、總網路計畫,按複雜程度分:簡單網路計畫、複雜網路計畫,按詳略程度分:詳圖、簡圖,按最終目標的多少分:單目標網路計畫、多目標網路計畫,按時間表示方法分:一般網路計畫、時標網路計畫;施工網路計畫的排列方式:混合排列、按流水段排列、按工序(或工種)排列、按施工單位或專業排列、按單位工程排列;網路圖的簡化與連線:工序的組合、網路圖的連線、組合與並圖的聯合使用;時標網路計畫:時標網路計畫的特點、按最早開工時間繪製時標網路計畫、按最遲開工時間繪製時標網路計畫、時標網路圖示例。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施工網路計畫的分類。
第四節網路計畫的最佳化
1.主要內容:網路計畫的最佳化:資源有限工期最短、工期規定資源均衡、工期合理成本最低。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資源有限工期最短、工期規定資源均衡、工期合理成本最低。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網路計畫的最佳化。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網路圖的繪製、網路圖的時間參數計算。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
第四章網路計畫最佳化基礎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工程進度圖的作用和內容、工程進度圖的形式、工程進度圖的編制、資源需要量計畫等;
2.熟悉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和編製程序、臨時設施組織等;
3.了解編制運輸計畫、選擇運輸方式、施工平面布置圖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編制依據及編製程序
1.主要內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計畫檔案及契約檔案、工程設計檔案、自然條件調查資料、各種定額及技術規範、施工時可能調用的資源、類型相似或相近項目的經驗資料、其它資料;施工組織設計的編製程序:分析設計資料了解工程概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施工整體部署選擇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編制工程進度圖即安排各項工程的進度、計算人工材料機具設備需要量編制人工主要材料和主要機具計畫、編制臨時工程計畫、工地運輸組織、布置施工平面圖、計算技術經濟指標、編寫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注意事項。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施工組織設計的編製程序:分析設計資料了解工程概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施工整體部署選擇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編制工程進度圖即安排各項工程的進度、計算人工材料機具設備需要量編制人工主要材料和主要機具計畫、編制臨時工程計畫、工地運輸組織、布置施工平面圖、計算技術經濟指標、編寫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注意事項。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計畫檔案及契約檔案、工程設計檔案、自然條件調查資料、各種定額及技術規範、施工時可能調用的資源、類型相似或相近項目的經驗資料、其它資料。
第二節工程進度圖
1.主要內容:工程進度圖的作用和內容:主要工程的工程數量及其分布情況、各施工項目的施工期限即施工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各施工項目的施工順序與銜接情況專業施工隊之間的相互配合調動安排、施工平面示意圖、勞動力的動態需要量圖;工程進度圖的形式:水平圖表、垂直圖表、網路圖;工程進度圖的編制:確定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方法、劃分施工項目、計算工程量與勞動量、計算各施工項目的作業持續時間、初步擬定工程進度、檢查和調整工程進度;注意事項。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主要工程的工程數量及其分布情況、各施工項目的施工期限即施工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各施工項目的施工順序與銜接情況專業施工隊之間的相互配合調動安排、施工平面示意圖、勞動力的動態需要量圖;工程進度圖的形式:水平圖表、垂直圖表、網路圖;工程進度圖的編制:確定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方法、劃分施工項目、計算工程量與勞動量、計算各施工項目的作業持續時間、初步擬定工程進度、檢查和調整工程進度;注意事項。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工程進度圖的作用和內容。
第三節資源需要量計畫
1.主要內容:勞動力需要量計畫、主要材料計畫:鋼材、木材、水泥、瀝青、石灰、砂、石料;主要施工機具設備計畫:機械名稱、規格、需用數量、使用的日期。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主要材料計畫:鋼材、木材、水泥、瀝青、石灰、砂、石料;主要施工機具設備計畫:機械名稱、規格、需用數量、使用的日期。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勞動力需要量計畫。
第四節臨時設施組織
1.主要內容:加工場地組織:鋼筋混凝土構件預製廠、木工房、鋼筋加工間;臨時倉庫組織:確定建築材料儲備量、確定倉庫面積;行政生活用臨時房屋、臨時供水供
電供熱:工地臨時供水:用水量計算、水源選擇、臨時供水系統,工地臨時供電:工地總用電量、選擇電源及確定變壓器、選擇導線截面、配電線路的布置要點,工地臨時供熱;其他臨時工程設施。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臨時倉庫組織:確定建築材料儲備量、確定倉庫面積;行政生活用臨時房屋、臨時供水供電供熱:工地臨時供水:用水量計算、水源選擇、臨時供水系統,工地臨時供電:工地總用電量、選擇電源及確定變壓器、選擇導線截面、配電線路的布置要點,工地臨時供熱;其他臨時工程設施。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加工場地組織:鋼筋混凝土構件預製廠、木工房、鋼筋加工間。
第五節工地運輸組織
1.主要內容:編制運輸計畫:差額曲線法、累積曲線法;確定運輸量、選擇運輸方式: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特種運輸(索道、管道);計算運輸工具的需要量。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差額曲線法、累積曲線法;確定運輸量、選擇運輸方式: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特種運輸(索道、管道);計算運輸工具的需要量。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編制運輸計畫。
第六節施工平面布置圖
1.主要內容:施工總平面圖:施工總平面圖的作用、工程施工總平面圖的內容:擬建工程的主要工程施工項目、為工程施工服務的臨時設施及其位置、施工管理機構、工地附近與施工有關的永久性建築設施、重要地形地物、其他與施工有關的內容,施工總平面圖的形式;施工場地布置圖、其它局部平面圖:沿線砂石料場平面布置圖、大型附屬企業平面布置圖、主要施工管理機構的平面布置圖、臨時供水供電供熱基地及管線分布平面圖、大型倉儲基地主要設施及物資存放布置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工程施工總平面圖的內容:擬建工程的主要工程施工項目、為工程施工服務的臨時設施及其位置、施工管理機構、工地附近與施工有關的永久性建築設施、重要地形地物、其他與施工有關的內容,施工總平面圖的形式;施工場地布置圖、其它局部平面圖:沿線砂石料場平面布置圖、大型附屬企業平面布置圖、主要施工管理機構的平面布置圖、臨時供水供電供熱基地及管線分布平面圖、大型倉儲基地主要設施及物資存放布置圖。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施工總平面圖的作用。
第七節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示例
1.主要內容:工程概況:公路技術等級、路線、路基、路面、橋樑、涵洞、互通式立交;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組建工程隊、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程進度圖:劃分施工項目、計算勞動量、組織專業施工隊計算施工作業持續時間、確定施工作業期限、安排工程進度:正式開工時間、重點工程施工進度安排、各項工程的施工進度安排,關於工程進度圖的說明;施工總平面圖、主要材料機具設備計畫。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組建工程隊、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程進度圖:劃分施工項目、計算勞動量、組織專業施工隊計算施工作業持續時間、確定施工作業期限、安排工程進度:正式開工時間、重點工程施工進度安排、各項工程的施工進度安排,關於工程進度圖的說明;施工總平面圖、主要材料機具設備計畫。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公路技術等級、路線、路基、路面、橋樑、涵洞、互通式立交。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熟悉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和編製程序、繪製施工平面布置圖。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
第五章 施工組織總設計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施工計畫的編制原則、計畫的編制步驟、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畫編制方法、運用網路計畫技術編制項目進度計畫等;
2.熟悉計畫執行中調整的必要性和控制原則、網路計畫執行中常見的破網原因、網路計畫執行中的檢查等;
3.了解施工計畫的重要性與任務、計畫管理的特點及基本方針、施工計畫的種類和指標體系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述
1.主要內容:施工計畫的重要性與任務、計畫管理的特點及基本方針:計畫管理的特點:計畫的被動性、計畫的多變性、計畫的可檢驗性、計畫的廣泛性,計畫管理的基本方針:計畫管理的科學性、計畫管理的嚴肅性;施工計畫的種類和指標體系:施工計畫的種類:長遠規劃、項目施工計畫、施工作業計畫,經濟技術指標:數量指標、質量指標。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計畫管理的特點及基本方針:計畫管理的特點:計畫的被動性、計畫的多變性、計畫的可檢驗性、計畫的廣泛性,計畫管理的基本方針:計畫管理的科學性、計畫管理的嚴肅性;施工計畫的種類和指標體系:施工計畫的種類:長遠規劃、項目施工計畫、施工作業計畫,經濟技術指標:數量指標、質量指標。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施工計畫的重要性與任務。
第二節施工計畫的編制原則、程式和方法
1.主要內容:施工計畫的編制原則、計畫的編制步驟:確定目標、計畫準備、計畫草案、計畫評價、計畫定案;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畫編制方法:劃分工序確定各工序間的先後施工順序並計算工程量確定各工序的作業持續時間、組織施工工序組合併劃分流水線、編制單位工程施工進度初始計畫、綜合平衡、審查與調整;運用網路計畫技術編制項目進度計畫:網路計畫編制條件、網路計畫分級編制與管理、網路計畫的最佳化、計算機在制定項目網路計畫中的套用。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計畫的編制步驟:確定目標、計畫準備、計畫草案、計畫評價、計畫定案;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畫編制方法:劃分工序確定各工序間的先後施工順序並計算工程量確定各工序的作業持續時間、組織施工工序組合併劃分流水線、編制單位工程施工進度初始計畫、綜合平衡、審查與調整;運用網路計畫技術編制項目進度計畫:網路計畫編制條件、網路計畫分級編制與管理、網路計畫的最佳化、計算機在制定項目網路計畫中的套用。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施工計畫的編制原則。
第三節施工計畫的執行和調整
1.主要內容:計畫執行中調整的必要性和控制原則:計畫調整的必要性、計畫控制的原則、計畫控制的管理層次;網路計畫執行中常見的破網原因、網路計畫執行中的檢查:跟蹤檢查、定期檢查;網路計畫執行中的調整。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計畫調整的必要性、計畫控制的原則、計畫控制的管理層次;網路計畫執行中常見的破網原因、網路計畫執行中的檢查:跟蹤檢查、定期檢查;網路計畫執行中的調整。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計畫執行中調整的必要性和控制原則。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熟悉施工計畫的編制原則、熟悉計畫執行中調整的必要性和控制原則。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
第六章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建立技術管理組織系統及管理制度、建立以主管工程師為首的各級技術負責制、建立技術管理的標準化體系、收集信息和開展科學技術研究等;
2.熟悉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竣工驗收階段的技術管理等;
3.了解技術管理的作用、任務和內容、技術管理的特點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述
1.主要內容:技術管理的作用、任務和內容:技術管理的作用、技術管理的任務、技術管理的內容;技術管理的特點:因素性特點、效益性特點:先導性、時效性、動態性、規範化、經濟性。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技術管理的作用、技術管理的任務、技術管理的內容;技術管理的特點:因素性特點、效益性特點:先導性、時效性、動態性、規範化、經濟性。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技術管理的作用、任務和內容。
第二節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
1.主要內容:建立技術管理組織系統及管理制度:組織系統:系統結構、企業組織系統、項目組織結構,管理制度:圖紙會審及設計變更技術核定製度、施工日記和施工記錄製度、技術交底制度、材料構配件檢驗制度、工程驗收制度:隱蔽工程驗收、結構中間驗收、竣工驗收;建立以主管工程師為首的各級技術負責制、建立技術管理的標準化體系、收集信息和開展科學技術研究。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組織系統:系統結構、企業組織系統、項目組織結構,管理制度:圖紙會審及設計變更技術核定製度、施工日記和施工記錄製度、技術交底制度、材料構配件檢驗制度、工程驗收制度:隱蔽工程驗收、結構中間驗收、竣工驗收;建立以主管工程師為首的各級技術負責制、建立技術管理的標準化體系、收集信息和開展科學技術研究。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建立技術管理組織系統及管理制度。
第三節施工技術管理
1.主要內容: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組織工作、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編寫格式、基本內容和編寫審批程式、實行標準化管理;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搞好圖紙會審、編制並最佳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做好施工技術資料的積累和整理;竣工驗收階段的技術管理:按單位工程組織預驗收、整理交工報告、向業主及監理工程師辦理竣工驗收和交工技術檔案歸檔。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組織工作、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編寫格式、基本內容和編寫審批程式、實行標準化管理;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搞好圖紙會審、編制並最佳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做好施工技術資料的積累和整理;竣工驗收階段的技術管理:按單位工程組織預驗收、整理交工報告、向業主及監理工程師辦理竣工驗收和交工技術檔案歸檔。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熟悉建立技術管理組織系統及管理制度、熟悉施工準備階段的技術管理。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工地參觀學習。
第七章施工現場管理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等;
2.熟悉因素分析法、頻數分布直方圖法、相關分析法、工序控制方法等;
3.了解質量的定義、質量管理、工程質量形成的規律及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質量管理及其原理
1.主要內容:質量的定義:質量、工程質量、施工質量、工作質量;質量管理:質量策劃:工程策劃、管理和作業策劃、編制質量計畫,質量控制:確定控制計畫與標準、實施控制計畫與標準、糾正不符合計畫與程式的現象,質量保證:提供充分必要的證據和記錄、接受評價,質量體系、質量管理質量保證質量控制質量體系之間的關係、質量職能;工程質量形成的規律及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質量環、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質量管理的環節、程式及基礎工作:管理環節:質量計畫、質量控制、質量改進,工作程式:P階段、D階段、C階段、A階段,基礎工作:質量教育工作、標準化工作、計量工作、質量信息工作、質量責任制。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質量管理:質量策劃:工程策劃、管理和作業策劃、編制質量計畫,質量控制:確定控制計畫與標準、實施控制計畫與標準、糾正不符合計畫與程式的現象,質量保證:提供充分必要的證據和記錄、接受評價,質量體系、質量管理質量保證質量控制質量體系之間的關係、質量職能;工程質量形成的規律及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質量環、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質量管理的環節、程式及基礎工作:管理環節:質量計畫、質量控制、質量改進,工作程式:P階段、D階段、C階段、A階段,基礎工作:質量教育工作、標準化工作、計量工作、質量信息工作、質量責任制。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質量的定義:質量、工程質量、施工質量、工作質量。
第二節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
1.主要內容:質量體系概述:質量體系的意義、質量體系類型: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保證體系,質量體系原理:質量體系結構、質量體系檔案:質量手冊、質量計畫、程式檔案:管理性程式檔案、技術性程式檔案,記錄,質量管理組織;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制定施工質量控制計畫、工序能力的驗證、材料的質量控制、公用設施和環境質量控制、工藝檔案的質量控制;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加強工藝管理嚴格執行工藝規程、嚴格把關強化施工過程中的檢驗工作、堅持文明施工和均衡生產、掌握質量動態進行質量的統計分析、加強不合格項目的控制、驗證狀態的控制、建立健全工序質量控制點:工序質量控制點的設定原則、工序質量控制點的活動內容:質量控制、質量改進,靈活運用工序質量控制方法、施工過程的質量經濟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質量體系原理:質量體系結構、質量體系檔案:質量手冊、質量計畫、程式檔案:管理性程式檔案、技術性程式檔案,記錄,質量管理組織;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制定施工質量控制計畫、工序能力的驗證、材料的質量控制、公用設施和環境質量控制、工藝檔案的質量控制;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加強工藝管理嚴格執行工藝規程、嚴格把關強化施工過程中的檢驗工作、堅持文明施工和均衡生產、掌握質量動態進行質量的統計分析、加強不合格項目的控制、驗證狀態的控制、建立健全工序質量控制點:工序質量控制點的設定原則、工序質量控制點的活動內容:質量控制、質量改進,靈活運用工序質量控制方法、施工過程的質量經濟分析。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質量體系概述:質量體系的意義、質量體系類型: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保證體系。
第三?質量管理常用的方法及工具
1.主要內容:質量管理常用的方法及工具:分層法、調查表法、排列圖法因果分析圖法、直方圖法、控制圖法散布圖法;因素分析法:分層法、調查表法、排列圖法:排列圖的概念、作排列圖的注意事項、排列圖的套用範圍,因果分析圖法:因果分析圖的概念、繪製因果分析圖的注意事項;頻數分布直方圖法:統計數據的幾個重要特徵數:表示數據集中位置的特徵數:平均值、中位數,表示數據離散程度的特徵數:極差、標準偏差,直方圖概念、直方圖作法、直方圖的分析判斷與套用;相關分析法:相關的概念、散布圖的作圖方法、作散布圖時應注意的事項、散布圖的判斷與分析、相關係數與相關係數檢驗:相關係數、相關係數檢驗,回歸直線的套用;工序控制方法:工序質量及其波動性、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的基本概念:工序能力的定義、工序能力的作用,工序能力的調查步驟:明確調查目的、制定調查計畫、工序的標準化,工序能力的測定方法、工序能力指數:工序能力指數的定義及計算、工序能力指數的判斷和處置、工序能力指數與廢品率,控制圖法:控制圖的基本概念、控制圖的分類及用途:平均值-極差控制圖、中位數-極差控制圖、單值控制圖、計數值控制圖,控制圖的繪製方法、控制圖的觀察分析:工序穩定狀態的判斷、工序不穩定狀態的判斷。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因素分析法:分層法、調查表法、排列圖法:排列圖的概念、作排列圖的注意事項、排列圖的套用範圍,因果分析圖法:因果分析圖的概念、繪製因果分析圖的注意事項;頻數分布直方圖法:統計數據的幾個重要特徵數:表示數據集中位置的特徵數:平均值、中位數,表示數據離散程度的特徵數:極差、標準偏差,直方圖概念、直方圖作法、直方圖的分析判斷與套用;相關分析法:相關的概念、散布圖的作圖方法、作散布圖時應注意的事項、散布圖的判斷與分析、相關係數與相關係數檢驗:相關係數、相關係數檢驗,回歸直線的套用;工序控制方法:工序質量及其波動性、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的基本概念:工序能力的定義、工序能力的作用,工序能力的調查步驟:明確調查目的、制定調查計畫、工序的標準化,工序能力的測定方法、工序能力指數:工序能力指數的定義及計算、工序能力指數的判斷和處置、工序能力指數與廢品率,控制圖法:控制圖的基本概念、控制圖的分類及用途:平均值-極差控制圖、中位數-極差控制圖、單值控制圖、計數值控制圖,控制圖的繪製方法、控制圖的觀察分析:工序穩定狀態的判斷、工序不穩定狀態的判斷。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質量管理常用的方法及工具:分層法、調查表法、排列圖法、因果分析圖法、直方圖法、控制圖法、散布圖法。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質量管理常用的方法及工具:分層法、調查表法、排列圖法、因果分析圖法、直方圖法、控制圖法、散布圖法。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工地參觀學習。
第八章施工組織設計實例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工程成本及其管理、成本管理的基本程式和內容等;
2.熟悉集成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分析、成本差異與降低成本等;
3.了解經濟核算的內容和方法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成本管理
1.主要內容:工程成本及其管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預算成本、計畫成本、實際成本;成本管理的基本程式和內容:基本程式: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基本內容:確定企業的經濟核算體制和經濟責任制、按工程契約項目及預算編好計畫成本、積累原始記錄和數據及時掌握實際成本、進行成本核算、編製成本報表:日報、旬報(或周報)、月報、中期成本報告、最終成本報告;集成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分析:集成成本管理方法、成本分析;成本差異與降低成本:造成成本差異的原因:設計變更的影響、資源供應的影響、價格變動的影響、現場條件的影響、氣候條件的影響、勞動力或設備功效的影響、質量安全事故的影響、定額與預算差誤的影響、新技術與合理化建議的影響、企業管理的影響、臨時工程的影響、承包任務的影響,降低成本的指導思想和措施:工程量大和工作量多的項目、危險性大的工程、開工與結尾階段的項目、重複作業的項目、加強材料供應與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勞動組織和分包工作、提高施工機械的效率和完好率、力求減少大型臨時設施、嚴格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注意運用信息的功能和價值。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成本管理的基本程式和內容:基本程式: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基本內容:確定企業的經濟核算體制和經濟責任制、按工程契約項目及預算編好計畫成本、積累原始記錄和數據及時掌握實際成本、進行成本核算、編製成本報表:日報、旬報(或周報)、月報、中期成本報告、最終成本報告;集成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分析:集成成本管理方法、成本分析;成本差異與降低成本:造成成本差異的原因:設計變更的影響、資源供應的影響、價格變動的影響、現場條件的影響、氣候條件的影響、勞動力或設備功效的影響、質量安全事故的影響、定額與預算差誤的影響、新技術與合理化建議的影響、企業管理的影響、臨時工程的影響、承包任務的影響,降低成本的指導思想和措施:工程量大和工作量多的項目、危險性大的工程、開工與結尾階段的項目、重複作業的項目、加強材料供應與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勞動組織和分包工作、提高施工機械的效率和完好率、力求減少大型臨時設施、嚴格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注意運用信息的功能和價值。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工程成本及其管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預算成本、計畫成本、實際成本。
第二節經濟核算
1.主要內容:概述:經濟核算制的性質:獨立經營權、物資利益、經濟責任,經濟核算制的要求:企業全部經濟核算、企業生產全過程經濟核算、全員經濟核算,經濟核算制的主要作用;經濟核算的內容和方法:經濟核算的內容:生產成果核算、生產消耗核算、資金運用核算、企業盈利核算,經濟核算的方法:會計核算、統計核算、業務核算。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經濟核算制的要求:企業全部經濟核算、企業生產全過程經濟核算、全員經濟核算,經濟核算制的主要作用;經濟核算的內容和方法:經濟核算的內容:生產成果核算、生產消耗核算、資金運用核算、企業盈利核算,經濟核算的方法:會計核算、統計核算、業務核算。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經濟核算制的性質:獨立經營權、物資利益、經濟責任。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工程成本及其管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預算成本、計畫成本、實際成本。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
第九章計算機技術在施工組織與管理中的套用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學習後,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國內常用項目管理軟體、項目管理軟體套用等;
2.熟悉項目管理軟體在施工項目組織與管理中的作用、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系統功能分析等;
3.了解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系統與施工組織管理等。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述
1.主要內容: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系統與施工組織管理、項目管理軟體在施工項目組織與管理中的作用:施工項目自身特點適合項目管理軟體的套用、數據管理維護方便快捷、有利於施工項目全過程管理、計算與調整及時方便、成果分析報告可隨時提取、實現施工項目管理的閉環動態控制、有利於提高施工項目管理工作效率;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系統功能分析:初始數據處理功能、組織與管理功能、報表輸出功能、系統兼容功能。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項目管理軟體在施工項目組織與管理中的作用:施工項目自身特點適合項目管理軟體的套用、數據管理維護方便快捷、有利於施工項目全過程管理、計算與調整及時方便、成果分析報告可隨時提取、實現施工項目管理的閉環動態控制、有利於提高施工項目管理工作效率;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系統功能分析:初始數據處理功能、組織與管理功能、報表輸出功能、系統兼容功能。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系統與施工組織管理。
第二節項目管理軟體及其套用
1.主要內容:國內常用項目管理軟體簡介:清華斯維爾項目管理軟體、PKPM項目管理軟體:工程導入、工程設定、進度控制、成本控制、資源最佳化、其他業務功能、兼容幾輸出功能,易建工程項目管理軟體:產品特點、產品優勢;項目管理軟體套用簡介:軟體基本操作流程圖、軟體基本操作流程:軟體啟用、新建工程項目、分解項目的工作任務、建立項目的WBS結構、確定任務的持續時間、確定任務間的邏輯關係、任務資源分配及成本計算、網路最佳化、確定項目規劃、進度追蹤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軟體套用實例:工程結構分解、繪製橫道圖、繪製網路圖、繪製流水網路圖、編制資源需求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PKPM項目管理軟體:工程導入、工程設定、進度控制、成本控制、資源最佳化、其他業務功能、兼容幾輸出功能,易建工程項目管理軟體:產品特點、產品優勢;項目管理軟體套用簡介:軟體基本操作流程圖、軟體基本操作流程:軟體啟用、新建工程項目、分解項目的工作任務、建立項目的WBS結構、確定任務的持續時間、確定任務間的邏輯關係、任務資源分配及成本計算、網路最佳化、確定項目規劃、進度追蹤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軟體套用實例:工程結構分解、繪製橫道圖、繪製網路圖、繪製流水網路圖、編制資源需求圖。
3.問題與套用(能力要求):熟悉清華斯維爾項目管理軟體。
(三)實踐環節與課後練習
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系統與施工組織管理、熟悉清華斯維爾項目管理軟體。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堂討論。
五、各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教學環節
教學時數
課程內容講







實驗
其他教學環節


第一章
2.5
0.5
3
第二章
2.5
0.5
3
第三章
5
0.5
0.5
6
第四章
2
2
第五章
1.5
0.5
2
第六章
1.5
0.5
2
第七章
2.5
2.5
5
第八章
0.5
4
0.5
5
第九章
2
2
工地現場教學、參觀
15
15
合?計
20
5.5
4.5
15
45

推薦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源

教材:
曲賾勝主編.《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參考書:
1.曹吉鳴,徐偉.《網路計畫技術與施工組織設計》.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
2.成虎.《工程項目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3.林知炎曹吉鳴.《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4.劉小平.《建築工程項目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齊寶庫.《工程項目管理》.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6.項建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7.張貴良,牛季收.《施工項目管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其他說明

授課方式:多媒體教學,輔以課堂練習、工地參觀的現場教學手段。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建築工程流水施工、網路計畫技術、施工準備工作、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為畢業後從事本專業的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網路計畫技術、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教學難點: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現場管理。
授課分工:吳全科講授全部章節
本課程的學習方法:本課程是一門與生產實際密切相關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時應注意:
1.注意掌握施工現場質量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繫。
2.注意授課過程中涉及到的有關規範條文及其套用條件。
3.通過有限的工地現場參觀學習的機會,多看多想,加深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4.自覺完成作業,掌握網路計畫技術、施工現場管理與控制。
5.要培養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和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6.學會利用網路和其他專業期刊、書籍不斷補充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大綱修訂人:吳全科

修訂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大綱審定人:

審定日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