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抬頭間》

《幸福就在抬頭間》

人生,如浪里行船,逃避只是一時的安逸,毀亡是注定的命運。與其坐而待斃,不如迎難前行,對著礁石去,所有的挫折、困難、折磨、險阻,甚至流言、譁變、失意和失敗等等,都會因為我們的勇敢面對,而淡如雲煙。行走在紅塵路上,匆匆復匆匆,不經意間,與歡悅、美滿和快樂,擦肩而過。不妨換個方式,仰起頭來,去思索,去追尋。抬頭間,那滿滿的幸福,一如春風千里拂人間。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陳志宏,男,漢族,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江西東鄉人,大學教師,《讀者》雜誌簽約作家,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有多篇文章入選《讀者》、《意林》、《青年文摘》、《青年博覽》、《中外文摘》、《今日文摘》、《心靈雞湯》和《向著太陽歌唱》等文摘類書刊。有多篇文章在中央電視台、江西衛視和美國斯科拉電視網等電子傳媒播出。出版有哲理散文集《不可能的可能》、《沒有愛到不了的地方》等。

媒體評論

簡約為至美。大自然的線條,古老而鮮活的禪語,質樸的人際關係等等,無不因其簡,而美,而舒心快意,幸福綿長。
——《簡單最美》
多少年過去了,那夜,那一路的燈光,總讓我感到溫暖,而且讓我第一次堅信,這世上有一種光亮是有硬度的,支撐這一奇特的硬度,是人間大寫的愛。
——《那夜,那溫暖的燈光》
煩惱的時候就去看看雲!雲在何方?當然是在天上。抬望眼,他看到藍天白雲,看得人心曠神怡,煩惱頓消,看得人豁達開朗,幸福悠遠。
——《幸福就在抬頭問》
自卑和自信不是敵我對立的,在適當時機,它們可以相互轉化,有一個秘密通道把二者緊緊連在一起,這就是自知和自強。通過秘密通道,自卑者就能走出自卑的陰影,步入陽光燦爛的自信天地。
——《自信的背後是自卑》
苦擇天日的春花,期待欣賞的目光,期待讚美的話語,唯有如此,才不枉美艷一場,滿載智慧走一回。是的,花開躲寒冷,花盛報天候,不是智慧嗎?生存的智慧,美的哲學
——《一樹一樹春花開》

目錄

第一輯 人生風雨一肩擔
1.年輕不是藉口
2.羞澀是最美的心靈燈盞
3.知止而後進
4.雲在低處飛
5.橋上有水,水上有橋
6.墊高自己
7.最危險的地方
8.屋檐
9.母親傳給我的兩滴水
10.懼者生存
11.掀開那層蒙住心靈的布
12.半塊薄荷香味的橡皮
13.喝酒的孩子
14.火車沒有方向盤
15.世上事沒有想像得那么複雜
16.對著礁石去
17.智慧不斷檔
18.當竹子遇到繩子
19.誰都不是你的天使
20.腳比賓士走得快
21.奇蹟是愛開出的一朵報春花
22.插秧哲學
23.武術的最高境界
24.一條道走到亮
25.簡單最美
26.女兒是父親最自豪的別墅
第二輯 愛在原處誰痴等
27.我們身邊卑微的生命
28.那夜,那溫暖的燈光
29.孩子,媽媽不讓你上法庭
30.雕刻在深秋的愛
31.謝謝你給了我一個值得回憶的日子
32.高牆邊上那條河
33.第48個義士
34.活著
35.妙手仁心
36.菖蒲綠·菖蒲香
37.就讓世界少一點恨
38.AIDS是外星人的感冒
39.第101張彩票
40.前院薪柴後院火
41.煙火愛情
42.也是思念
43.敢愛
44.在原處等愛
45.像30年前那樣說一聲我愛你
46.奶奶的銀元
47.你是哪裡人
48.守望愛情
49.愛情啞語
50.我最寶貴的
51.從眼裡流入心中的善良
52.一滴水的堅守
53.媽媽的心就這么高
54.肩上的人生盛景
55.蝴蝶之心
56.挖樹洞·藏怒
57.心靈的呼喚
58.永遠在你身邊
59.我用溫暖的目光撫摸你
60.紅櫻槍
第三輯 恬淡安然幸福來
61.年少夢想都不賤
62.幸福就在抬頭問
63.幸福,經不起追問
64.淒風苦雨穿得過
65.活著的意義
66.尊重
67.七年一閒田
68.需要什麼
69.幸福三重三
70.牆上的母愛
71.被人記住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
72.愛到極處成陌生
73.家在哪裡
74.廉價的幸福
75.幸福糯米
76.活著是一種福
77.愛丁堡的長椅
78.冬天曬太陽是件幸福的事
79.遲到二十年的感恩
80.天下誰人靠得住
81.舊物
82.救命的尼龍繩
83.英雄
84.少女的微笑
85.俗路通向高雅
86.父親的下弦月
87.泡澡鴨
第四輯 暖化冷漠舞歌行
88.人生動力
89.電梯是不可調戲的
90.為什麼總是傷你那么深
91.不可能的可能
92.美麗不問出處
93.偶遇山間一涼亭
94.舞歌
95.對自己幸災樂禍
96.善良是人生的橫財
97.貨櫃效應
98.自信的背後是自卑
99.打造屬於自己的那一版
100.安心的最高境界是心安
101.人生大小年
102.承擔
103.“最好”不可及
104.最軟處的痛
105.一尺深的熱愛
106.日內瓦的堅守
107.一滴水的溫暖
108.書之四味
109.一樹一樹春花開
110.碗來了
111.莫家有女愁怨深
112.橫塘
113.江南瓦

前言

悟是愛蓋在人生錦緞上的印章
(代前言)
每當冬天來臨,風寒雨冷,萬木蕭疏,人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給自己打氣:“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經典的冬日寬心話,是英國大詩人雪萊於凜冽的寒風中吟詠的。一語如春,給世人燃起一團溫暖的心火,抵禦嚴寒的侵襲。詩人怎能在冰天雪地里如此引吭高歌,吟唱春天?
是因為悟到了。
而悟是以愛來打底的。不可想像,沒有對春天的熱愛,雪萊何以有如此自信與希望;沒有對春天的熱愛,人們何來輕鬆走過嚴寒的勇氣與力量?
悟是先覺。悟是摯愛。
悟是電光火石的瞬間。悟是大幕初啟的舞台。
悟的淵源,是愛。
愛是溫暖的子宮,悟是宮中頻頻跳動的生命胚胎;愛是不絕的清風,悟是風中流淌的花香;愛是綿延的沃野,悟是野地里盛開的鮮花;愛是廣袤的大漠,悟是獨自挺立千百年的胡楊林;愛是堅實的河床,悟是滔滔東去的河流;愛是無塤的天空,悟是劃破天際的磅礴雷電……
愛是種子悟是芽,愛是白紙悟是畫。
在人的一生中,須臾離不開悟,亦不能短一分一寸的愛。愛到,方能悟到。悟是愛蓋在人生錦緞上的印章。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是悟到了愛的真諦。
“甘願做,歡喜受。”——是悟到了愛的境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是悟到了愛的輪迴。
“來不及。”——是悟到了愛的急切。
人生錦緞上,有多少枚愛的印章,我們就擁有多少顆晶瑩剔透的生命珍珠。每一粒珍珠都是上帝給予愛人者至高的禮遇。
人的一生,在愛的旗幟下,經歷無數次的悟——感悟,領悟,覺悟,醒悟……直至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悟性,煉就屬於自己的悟力。
悟性決定個性,悟力孵化活力。
悟的過程,是愛烘焙的過程。悟的境界,是愛營造的氣場。愛之初,乃遠古時代的鴻蒙,心境朦朧,思維模糊。啟動愛的程式,悟亦發動引擎。愛之深,方邁過領悟之檻,跨入覺悟之門,踏進醒悟之廳。愛化成悟,人生馨香如夢,生命綺麗如春。
在每一寸光陰里,品味悟之美,感受愛之深。
生活的每一天,請蘸上愛的印泥,用悟力在人生的錦緞上,蓋上一枚又一枚華美的生命印章。
陳志宏
2008年12月於南昌撫河畔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輯 人生風雨一肩擔
是的,年輕不是藉口。走錯一步,做錯一事,懺悔不需要理由。沒有藉口,寬恕才像一束開得燦爛的潔白的香水百合一樣,氤氳於良心,讓馨香瀰漫在那曾潮濕而陰暗的心空。
1.年輕不是藉口
一直以來,出行時我喜歡打摩的,除了省錢,更樂意與跑摩的的司機在風中閒談。如果說每個人都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書,那么跑摩的的人,就是一本以草紙為材質的邊角泛黃且微微捲起的通俗讀物。在這一本本書里,記錄著底層人生活的辛酸與不屈,無奈與奮爭。
他是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摩的司機。
上了他的車後,我探聽他的年紀:“你有30歲了吧?”在風中跑摩的的他們,面色與城市格格不入,經風經雨,顯得更蒼老一些。黑灰色的面龐總是虛假地展示著比實際年齡偏大的滄桑。所以,問他們的年紀,我總會說得比印象中更年輕一些,那樣會更接近實際。他說:“我已42歲了。”這多少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下面的一問一答就更讓我意外。我問:“那你孩子多大了?”風中傳來他的聲音:“4歲呀!”
我知道跑摩的的人,大都是城市邊緣人,有的是失業工人,有的來自市郊的農民,甚至離城市很遠地方的農民。他們結婚早,生孩子也早,按說,他這個歲數,孩子至少有10多歲才對。我驚問:“怎么這么小呀?”他坦白地說:“我被關在牢里10年。”
聽到這兒,我多少有些驚懼,這曾經是一個服刑的犯人。他見我不吱聲,就自說自話:“唉,都是那時年輕氣盛,不懂事。”通過他的敘述,我才知道,他那時嫌掙錢太少太慢,就動了歪念頭,端著一把獵槍,到村里一個富裕人家“借”錢。他確實是想借錢,有了錢,就可以承包村裡的魚塘,然後發家致富。之前,他曾向此人開口借過,但人家嫌他窮,沒有償還能力,一口回絕了。
錢沒能借著,他被“借”進了監獄。
出獄後,找到現在的妻子,雖說她是個二婚,但人好,對他也好。他們現在養育一個4歲的孩子,一個跑摩的,一個帶孩子,生活安寧而溫馨。
下車後,我勸慰他:“那時你年輕啊!年輕人總會犯些錯誤的。你現在這樣生活,就挺好,好好過吧。兄弟,你是有福的人啊。”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他居然說出了一番非常有哲理的話:“年輕不是藉口。在獄中10年,我才明白,自己所做的是極為嚴重的持槍搶劫。所以,我用了10年光陰去反省。年輕不是犯錯的藉口,任何錯誤都要受到懲罰。你說得對,我現在過得很好,雖然日子苦點,但心情很舒暢。”
他一加油,機車消失在都市的霓虹里。
這讓我想起德國納粹頭目希特勒生前最後一位女秘書特勞德·瓊格(TraudlJunge)在紀錄片《盲點》中說的一番話來。
戰敗後,特勞德通過紐倫堡審判才知道納粹屠殺了600萬猶太人,戰爭讓500萬人喪生,但她沒有覺得這和她的過去有什麼聯繫。她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覺得自己並沒有“個人罪行”,因為她在為希特勒做秘書的時候,並不知道集中營的屠殺,更看不出希特勒其實“是一個罪犯”。
特勞德說:“有一天,我路過弗朗茲·約瑟夫大街的索菲·肖爾紀念碑,紀念_個反對希特勒的年輕女孩,我相信她和我同樣年齡,也就在我開始為希特勒工作的那一年,她因為反對希特勒被處以死刑。就在那一刻,我真的相信,在那個年代,找出真相,也許是可能的。年輕不是藉口。”
是的,年輕不是藉口。走錯一步,做錯一事,懺悔不需要理由。沒有藉口,寬恕才像一束開得燦爛的潔白的香水百合一樣,氤氳於良心,讓馨香瀰漫在那曾潮濕而陰暗的心空。
羞澀是最美的心靈燈盞。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掛一盞心燈,點亮一片光,美,便會如影相隨,永遠存續那份真誠與良善。
2.羞澀是最美的心靈燈盞
接到那個電話,我感到十分震驚,作為一名從教10年的老師,甚至還有點茫然無措,以致結結巴巴地應答。
她是我最為得意的學生之一,文章寫得飄逸,寫作水平遠在同學之上。我在課堂上,給予她極高的評價:“某某同學是我從教10年來,所教學生中,寫得最好的。日後,定能成為有出息的作家。”新聞班的大專生,個個文筆不賴,突然冒出一個被老師如許夸贊的同學,驚羨之情,讚許的目光,都幸運地向她投去。
遺憾的是,我教了這個班兩個學期,某某同學還沒有發表一篇文章,這讓我多少有些失望。班上的同學對她的讚嘆,也慢慢變成半是尊崇,半是嘲弄的戲謔:“大作家,又在寫作啊!大作家,又發表文章了嗎?”壓力一一向她襲去,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她柔弱的肉身。她是個性格極內向的孩子,這樣一來,她感到更加孤獨,獨來獨往,少與人交流。
也許是感到辜負了我的期望,她沒再和我聯繫,甚至也沒拿過習作讓我修改。
沉寂一年,她突然打電話向我報喜:“陳老師,《青年文摘》今年第6期紅版發表了我的一篇文章……”那篇作者與她同名同姓的文章我早讀過,寫得很棒,真正的作者是我四川的一個文友,她常有文章被《讀者》、《青年文摘》轉載的。
心想,某某同學,叫我如何說你呢?我一時無語。
冷靜地想了一會兒,我覺得沒必要那么陝點破她的小秘密。我對她說:“陳老師要恭喜你了,居然把文章發到《青年文摘》去了,一定要把雜誌留好,找工作也會用得著。你的起點非常高,處女作居然就上了《青年文摘》。高起點,要保持高水準啊!”
某某同學說:“那文章是我過年在家裡寫的,回到學校後亂投亂投,就被《青年文摘》發表了!”
我問她文章原發何處,誰人推薦?她卻支吾過去。我告訴她如何索要自己的稿費,她說:“稿費就算了,反正沒幾個錢……”
都到這份上了,她顯然是有備而來。我嚴正地說:“做人不能貪圖虛榮,作文也要誠實。四川有我一個文友,與你同名同姓,發表了不少文章,已是一位成名的作家。”
她只反問了一句:“真的?”便不再炫耀,三言二語匆匆掛機。
第二天,我接到有生以來最長的一條簡訊,是某某同學發來的,言辭懇切,態度誠實,詳細說明了自己沒有發表文章的苦惱,辜負老師期望後的失落等等。最後,她說:“這事我從來沒對誰說,希望陳老師幫我嚴守這個秘密,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作文,以報答陳老師對我的鼓勵。”
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兩個字:羞澀。我明白,此生有救了。因為,羞澀已讓她自己完成了內心的救贖。
畢業後不久,她從老家給我寄來一封信,信中夾了當地的一份晚報,某某同學以《揭開我謊言的良師》為題,在副刊上發表了真正的處女作。是的,在寫作上,她揚帆啟航了。只要不停下手中的筆,上《青年文摘》還會遠嗎?
誰都有犯錯的時候,誰不會偶爾虛榮一下,這時,羞澀就是世間最美的一盞心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讓我們避開歧路,踏上正道。
羞澀是最美的心靈燈盞。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掛一盞心燈,點亮一片光,美,便會如影相隨,永遠存續那份真誠與良善。
向著一個目標飛速前進,關鍵時刻不知止,就有可能撞得頭破血流,甚至會摔得粉身碎骨。為了理想、信仰,我們得努力奮鬥,不過,在開動馬力之前,請認真檢查自己的制動系統,那是高速飛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3.知止而後進
朋友從北方旅遊回來,念念不忘北國的雪地,以及那新奇的山地滑雪。南方無雪,能夠在雪地一縱飛馳,確實是無數南方人夢寐以求的。
說到滑雪,朋友憾聲連連,他說:“雖說是套上滑雪板在雪地里由高往低滑動,但不出5步,就變成滾了。你不知道,那模樣十足的熊打滾。”我不明白為什麼會如此狼狽,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腳嗎?有高低勢能,吱溜一下,不就滑下去了嗎?朋友笑了,頗有過來人的滄桑,說:“滑雪真不是你說的那么簡單。沒滑過雪的人,初次滑,就覺得很難,其實難就難在如何讓自己停下來。該停卻停不下來,就得在雪地里像狗熊一樣翻滾了。”
在朋友的指導下,收看了幾場滑雪比賽的電視實況轉播,發現滑雪運動員總能在危急當頭讓自己停下。他們停滑的動作很簡單,稍稍一轉身,滑板向上,就嘎然而止了。然而,就這么一個簡單的收停動作,卻難倒了很多的初學者。
我才真正明白,沒有掌握如何停下來,就會在滑雪場出盡了洋相。
生活中這類現象比比皆是,可以這么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能夠讓自己飛速向前。
平時騎腳踏車就有如此感受,要讓車騎得更快,並不是蹬得更急,而是在關鍵時刻讓腳踏車停止不前。用力更大,蹬得更急,往往是災禍的開端,不是撞上行人、車輛,就是碰上燈桿、護欄。好的腳踏車,輕便固然是其一大優勢,但剎車靈敏、完善,那才是根本。
……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