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邏輯》

《市場的邏輯》

《市場的邏輯》,張維迎著,2010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收錄了作者16篇重量級文章,分為解讀市場經濟、思考改革過程、理解金融危機、把脈未來發展四個篇章,能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市場經濟,堅定對中國市場化改革的信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市場的邏輯》《市場的邏輯》

中國最富爭議的經濟學家張維迎最新力作,深度解讀中國市場經濟的來路與前途。

改革開放導致不平等嗎?市場=價格+企業家?市場如何創造財富?陌生人之間憑什麼分工合作?中國經濟如何步入市場化?腐敗是必然的嗎?金融危機是市場犯的錯還是政府惹的禍?政府在市場中的功能是什麼?中國未來增長潛力有多大?中國世紀真會到來嗎?

市場經濟是人類最偉大的創造,是人類進步最好的遊戲規則!

什麼是市場?市場就是好壞由別人說了算、不由你自己說了算的制度。

市場的基本邏輯是:如果一個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須首先必須使別人幸福。市場的這一邏輯把個人對財富和幸福的追求轉化為創造社會財富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本書收錄了作者16篇重量級文章,分為解讀市場經濟、思考改革過程、理解金融危機、把脈未來發展四個篇章,能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市場經濟,堅定對中國市場化改革的信心。

作者簡介

張維迎,1959年生於陝西省吳堡縣。1982年獲西北大學經濟系學士學位;1984年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家體改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參與了對中國經濟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學讀書;1992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博士學位;1994年8月回國到北京大學任教。 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院長,北京大學網路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包括:《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1995),《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1996),《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1999),《產權、政府與信譽》(2001),《信息、信任與法律》(2003),《大學的邏輯》(2004),《論企業家》(2004再版),《產權、激勵與公司治理》(2005),《競爭力與企業成長》(2006),《價格、市場與企業家》(2006),《中國改革30年》(2008)等。另有數十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

編輯推薦

提起中國經濟改革,張維迎這個名字是繞不過去的。

他親歷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他首次提出價格雙軌制,他對市場經濟堅定不移,他被稱為中國最富爭議的經濟學家。——責編推薦

經典語錄

★ 現在好多人都在“賣拐”。這個拐是什麼?就是政府對市場的任意干預,就是大量反市場經濟的言論。大量所謂市場經濟的矛盾,都是被賣拐的人賣出來的。
★ 修建經濟適用房,甚至還有限價房,不能解決普通人的住房問題。幫助低收入者的最好辦法是直接給他們貨幣補貼
★ 人為限制房價、物價,最後只能讓少數有特權的人得到好處。
★ 金融危機是政府政策的失誤所致,解決危機最好的辦法是讓市場自發調節。
★ 我們國家現在的情況非常奇怪,越是水平差的大學,學費越高,越是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支付的學費越高。
★ 中國經濟什麼時候能夠走出低谷?有人說是V型,有人說是U型,也有人說是W型,最悲觀的說法是L型。
★ 我們國家,現在有太多的財富集中在政府手裡,而不是國民手裡。我想,可以利用這次危機推動國家財富向國民財富轉移。首先,要考慮實行減稅;其次,應將國有企業股票一部分分給老百姓。
★ 國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容,中國經濟已踏上了非國有化的不歸路。
★ 官員是改革中相對受損最大的利益集團。
★ 寡頭競爭對社會有利。
★ 推動經濟成長的是生產,是供給,而不是需求;是供給創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創造供給。如果刺激需求就可以發展經濟,我們早就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