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是一部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讀物,於2003年11月發行。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作品簡介

ISBN: 9787222018068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3年11月

作者簡介

 【作 者】:歐仁.蘇(Sue)著;孟昌

作品簡介

一九七一年,真是個怪異的年頭。在這一年裡,天上地下出現了多種多樣徵兆,預示著某些不尋常事件。在巴黎,中國大使館的人員都神經亢奮,睜大著眼睛,期待著、搜尋著某些異常事件。
事情變得神秘莫測 這一陣大小的波瀾,都是因為黃鎮大使在七月里匆匆回國又匆匆趕回引起的。他一向守口如瓶,對此行更諱莫如深,而臉上卻帶著狡黠而神秘的微笑。 這一來,使館的年青人便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推測、打聽,所有的人都流露出要在未知事件中扮演一個角色的興奮和緊張表情,活躍的氣氛充滿了使館的每一房間。然而,誰也不敢冒昧地去探大使的口風,一則外交的戒律不允許;二則問也是白問,說不定會招來一陣“雷霆”。 於是,這件密不透風的事情一開始就變得神秘莫測。連黃鎮的夫人朱霖都一無所知。她只知道黃鎮回國只用了三天,回來後只對她說,在蘇聯簽證時,本來要等一星期,他說了個謊,說母親去世,急著回去弔唁,蘇聯破例一天就辦下了簽證,其實他母親已去世四十多年了。其餘的他什麼也不說,她自然也不問。 所以,懂英文的一秘曹桂生和法文翻譯韋東被叫到黃鎮辦公室時,他倆興奮得眼裡放光,臉上帶笑,嘴上滔滔不絕地說。 黃鎮側身看看門外,把門關緊,在椅子上端坐著。他目光挑剔、冷嗖嗖的,有點咄咄逼人的樣子。他儘量壓低聲音,平靜而激越地說: “現在,有一項重要任務要你們倆和我一道去乾。” 他再次舉目,撲入眼帘的,是兩張剛強的臉,他滿意地繼續告訴他們,中美雙方商定巴黎作為兩國秘密聯絡渠道,中央決定由他作為中方聯絡代表,美方的聯絡代表是美國駐法武官沃爾特斯將軍…… 一說到沃爾特斯的名字,他們三人相視一笑。這個名字對他們並不陌生。今年四月,這位將軍在波蘭使館的一個招待會上,總盯著中國武官看。等到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沃爾特斯就走到中國武官跟前,用法語說:“我是沃爾特斯將軍,美國武官,我有一封敝國總統致貴國政府的信。”中國武官毫無準備,按以往慣例沒有接受信件,只用法語說:“一定轉告,一定轉告。”說完上了賓士牌轎車,回到大使館,將情況報告黃鎮大使,大使立即將此報告了國內。 因此,聽說要與美國武官打交道,兩位助手一下變得加倍警惕。 巴黎作為秘密渠道 “這是中央的重託,除了要不折不扣堅決執行外,我特別要求你們保密。你們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人透露!記住,有關渠道的事只向我匯報。” 黃鎮的話一出,室內頓時一派沉寂。他把目光轉向韋東,盯囑:“事關重大,要慎之又慎。” “大使你放心,我平時再馬虎,這件事可不敢。”韋東挺起胸脯,扶了扶眼鏡,一副士兵接受任務的神態。 黃鎮又望了望曹桂生,說:“翻譯主要用法文,但如果有不清楚、沒把握的地方要用英、法兩種文字問清楚,萬不可主觀想當然。” 曹桂生抿嘴深深地點頭,似乎要把大使的每句話銘刻在心。 黃鎮感到放心,但還是強調:“外交工作授權有限,談話中要多聽少說,傳達中央的訊息時不得任意發揮,這幾點切記勿忘!” 研究首次接待沃爾特期的細節時,氣氛活躍起來。這時候,黃鎮喜歡聽聽下屬的意見。最後他決定,為了掩人耳目,官邸前院大門保持半掩半開狀態,以免沃在門外等候過久,暴露目標。布置韋東在院裡佯裝散步,一俟沃出現在門口,立即開門迎入。曹桂生則在樓門口等候,把客人引入客廳。最後又研究了上什麼點心。 害怕再吃閉門羹 與此同時,沃爾特斯在接受此項任務時,心中不免嘀咕。多年來,在外交聚會和正式場合,美國人和中國人故意互不理睬,甚至從來不打招呼。進餐時,極力相隔老遠就座。聯想到不久前在中共武官面前吃了閉門羹,估計這一次也不會太順利。 七月十九日上午八時二十分,沃爾特斯自己開車,先將車停在遠處,然後徒步走來。他打量著這座大使官邸,它坐落在花園中央,離街面有一段距離。他的圍牆很高。臨街鐵欄桿高豎,門上還釘了金屬板,以防行人窺視。他推開大門,大門虛掩著。頓時,看見面前站著一位穿中山裝戴一副深度眼鏡的中國青年。沃爾特斯以緩慢的語調用法語說:“我是美國武官,我帶來敝國總統致貴國政府的一封信。” 一時間,沃爾特斯以為自己又將重演上次碰壁的場面。 然而,中國青年確認面前就是沃爾特斯將軍時,他伸出手來,握了一下,用法語說:“我叫韋東,是大使的助手,請您跟我來。” 韋東領著沃爾特斯穿過花園,來到官邸大樓的正門口。 曹桂生將沃爾特斯引進會客室一間牆上裝裱著紅綢、中國氣派十足的大房間。韋東和曹桂生在沃爾特斯面前放上食品和飲料。 一會兒,黃鎮從樓上下來,跟沃爾特斯握手。沃爾特斯身材高大。不同的是,黃鎮已有些紅顏白髮,頭髮直立向上,沃爾特斯卻頭髮自然彎曲,一副美國軍官的派頭。相映成趣的是,沃爾特斯面部凹陷的地方如眼窩、嘴巴,黃鎮的卻稍稍突出。沃爾特斯雖然只比黃鎮小八九歲,但資歷卻淺得多。於是,他在黃鎮面前反而顯得拘謹。 傳遞訊息通白宮 黃鎮拉他並肩坐在矮沙發上,右邊坐著韋東,左邊坐著曹桂生。黃鎮請沃爾特斯喝茶,說: “你是軍人,我也曾是軍人,軍人對軍人,我們一定很談得來。” 沃爾特斯聳聳肩膀,雙手一攤:“你是長征出來的老將軍,我在你的面前只是個小兵。”黃鎮搖搖頭,笑了:“我自己也只是毛主席的一個小兵”。 黃鎮說話時,給人一種寧靜、親切的莊重之感,就好像每天他都要和司機、廚師打招呼一樣。他已經養成習慣,不論來的是社會賢哲還是政治家或慈善家,他都以他從童年時代起就特有的溫淳真誠的態度相待,無拘無束地跟他們交談他早已準備的題,或即興想起的事情,他的原則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對我不尊,我則對你不敬。他跟沃爾特斯談著雙方內心深處久蓄的話,不知不覺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在那股子熱情感染下,沃爾特斯也熱情澎湃起來。他向黃鎮他們介紹,他精通八國語言。黃鎮接過他的話茬說:“希望你不久也精通中文。” 兩人哈哈大笑。 沃爾特斯側過臉,神色莊重了些:“我的行動十分保密,連美國駐法大使也不知情,只有我的女秘書南希·馬萊特小姐知道。”他說,他今天來館,把車子停在不遠的一個拐彎處。因為,他的車牌照號是CD6,外人一看就知道是美國使館的,法國情治單位和記者無孔不入,慣於捕風捉影,他得處處提防。渠道來往的口信都將繞過國務院和國防部直通白宮。 黃鎮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點點頭說:“我們也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使館裡除了我們三人和極個別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員外,無人知情。” 沃爾特斯也理解地點點頭,把一封信交給黃鎮,說:“我對中國人的保密本領深信不疑。” 他的代號為“約翰” 黃鎮答應把信件轉交北京。 沃爾特斯說:“我來是為了執行白宮的命令,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的。” 黃鎮說:“我讚賞你的坦率,我們都為各自國家的處益服務,但這並不防礙我們雙方找到共同點。” “只要有事,我將隨叫隨到。”沃爾特斯向黃鎮告辭時說,“如果我不在,也要千萬通過南希小姐找到我。”他寫下了南希小姐的電話號碼。並商定,今後見面前先電話聯繫,他的代號為“約翰”。每次由他來黃鎮官邸。 “此事關係重大,預祝我們合作成功。”黃鎮匆匆地說,他懂得,會晤應該到此結束。 信件很快發往北京。此時已是凌晨。他回宿舍時又交代值班員,只要國內有指示來,不論何時,都要立即通知他,走到半路,他又折回,對韋東、曹桂生說:“不管什麼情況,不得拖延與沃爾特斯的聯繫。” 如何入巴黎成難題 黃鎮大使在半夜裡被告知:基辛格博士要來拜會他。這是基辛格秘密訪華時和周恩來總理商定的。(在巴黎秘密渠道時期,他曾四度來巴黎會晤黃鎮大使。每次那樣神秘,那樣神出鬼沒,連無孔不入的法國新聞界對他幾度拜訪中國大使竟毫無所知。) 黃鎮把兩個睡眼惺忪的翻譯叫到自己屋裡來。商量接待的具體工作。他的意見是:不卑不亢,熱情接待,禮賓規格要高於接待沃爾特斯。幾天的忙碌,他在他倆眼睛裡看到一層黑霧,連他倆的話音也比從前小多了。他自己的眼睛也有些發澀,一切看上去都是模糊的、流動的,一切都捲成一團,向四處流去,和巴黎陰沉沉的天空融成一片。“趁天還沒亮,你們先去睡一會兒。” “你呢?” “年紀大的人覺少。你們養足精神,到時候別打盹,翻譯一定要準確,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問,不厭其煩地問明白。” 他倆默不作聲地走了。他躡手躡腳在他們門上貼上“昨晚加班請勿打擾”的紙條。自己回到屋裡,沖杯茶提提神,開了檯燈,一字一句推敲國內電報,準備與基辛格交談的要點。 在另一方面,沃爾特斯要將基辛格悄悄帶進巴黎也成了難題。因為老謀深算的法國情治單位控制著每一關卡。只要發現基辛格到了巴黎,新聞界就會騷動,秘密渠道也將曝光。他們只好求助於法國總統蓬皮杜。蓬皮杜幫了忙,只讓法國情報機關的最高層知道這件事。 七月二十五日,沃爾特斯安排基辛格先在華盛頓露面,然後乘坐打著飛行訓練幌子的“空軍一號”總統座機,從法國鄰國進入了巴黎,當晚在納伊區沃爾特斯居住的公寓下榻,沃爾特斯瞞著工作人員,把自己的臥室讓給基辛格,自己在起居室的沙發上過夜。 “我們好像見過面?” 第二天(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六日)早晨,基辛格和兩名助手在公寓吃了早餐,就興沖沖地去見中國大使。為了怕人發現,沃爾特斯特地從車行租了一輛舊車,由沃爾特斯親自駕駛。基辛格則戴上一幅黑色墨鏡,一頂普通的法國帽,把帽檐拉得低低的,遮住了半個臉,頗有點大偵探的味道。 黃鎮站在客廳門口迎接基辛格,然後一道進入充滿幽香和中國音樂的客廳。當沃爾特斯把上述情景一描述,黃鎮哈哈大笑,連連點頭:“你想得周到,保密工作做得好。” 沃爾特斯喜形於色。 黃鎮請他倆喝中國茉莉花茶,吃荔枝幹和杏脯。黃鎮的目光掃過基辛格的高鼻子和大眼鏡,愕了一下說:“我們好像在戴高樂將軍葬禮上見過面?” 基辛格剝了顆荔枝,嚼著:“是的,當時我就想和中國大使說幾句話,但這會引起軒然大波。” “是的,那時時機還不成熟。” “但現在不同了,美國決定將中美關係建立在新的基礎上。” 黃鎮對基辛格的表示感到滿意,可以認為,在與基辛格進行一席微妙的談話之前,中國大使對於有可能談談自己構想的話題和把談話引到預定的目標,已經獲得信心。他表示:“中國政府同樣有著在新的基礎上發展中美關係的願望。因為中美關係的發展不僅符合我們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和平的利益。” 大使斟滿了茅台酒,提議為中美關係發展乾杯。基辛格拿起一杯酒,放在鼻子底下聞一聞,嘴唇挨著酒杯邊兒,腦袋一揚,酒杯就現底了。他眼鏡後面的眼睛放著迷迷離離的光,咂嘴道:“又喝到茅台酒了,我酷愛茅台酒和中國烹調。” 他說起秘密訪華時同周總理共進晚餐的情景,變得異常激動。他坦言之,在他生平所遇到的兩三個給他印象最深刻的人中,周恩來是其中之一。在他眼裡,周恩來敏銳、聰慧而含蓄,是一個目光遠大,不斤斤計較於細節的政治家。他欣賞周恩來的風度,特別記得他講的這句話:“現在天下大亂,我們有機會來結束這種局面。”真怪,他說這些話是為了和黃鎮大使交流感情,但是,後來卻突然忘掉了一切,激動起來了。他甚至瞅著透明的玻璃杯自言自語道:“不過我不知道周總理用來同我乾杯的杯子裡,裝的是茅台酒還是白水。” 沃爾特斯笑得咧開嘴,黃鎮笑時卻把嘴嘬圓了。 基辛格喜歡飲茅台 黃鎮談到正題時說:“周總理己同意這么辦:在尼克森總統訪華前,基辛格博士在十月下旬先到中國訪問。如果基辛格博士要訪華,我們建議你先到阿拉斯加,再從那裡而飛往上海。” 基辛格愉快地頜首,連他那雙鉻鞣革的新皮鞋也放出一種悅耳的嘎吱聲:“我準備先訪華,並建議在巴黎主持越南和平談判的布魯斯大使陪我一起去。” 黃鎮留神傾聽著基辛格所說的意思,感到很不自在。儘管他對同自己談話的人十分尊重,他還是有反駁他的念頭。 “請原諒,由於種種原因,這個想法難以接受。” 黃鎮說著,很氣派地把身子縮回,縮回到沙發深處。 基辛格沒有馬上回話,可還是一個勁兒用眼睛盯著,儼如是那黯夜森林裡的狐眼,在熒熒發光。他還是因執地爭取著:“布魯斯大使得到總統充分信任。” 黃鎮點點頭,算是回答。 基辛格接著說:“如果我們萬一和別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會談,美國將隨時通知你們,請你們將這一點轉告周恩來。” 黃鎮諦聽著,不知是這些話,還是茅台酒的作用,紅暈一下泛上臉頰,他的內心感到滿意。 送別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充滿喜悅。雖然他們在第三國邂逅相遇,可覺得,就在這一閃之間,他們都互相選中了。正如一位西方記者所說,當時美國與中國仿佛是一對熱戀中的年輕人,在相互吸引、相互追求中享受著甜蜜和憂慮,對未來既懷著希望又懷著鞏懼…… 八月十六日,基辛格又來到巴黎。這一次,他先到法國的一個鄰國。然後由沃爾特斯帶著繞過入境稽查員,進入法國。再由沃爾特斯駕駛一輛臨時租用的掛有私人牌照的小汽車,開進中國大使官邸,車停在院子裡。 他們現在正坐在一張鋪著白檯布的桌子邊。扁平陶瓷盤子裡的糕餅,正冒著熱氣。“基辛格博士,我們又一次見面,這很好。這在目前非常迫切。”黃鎮說著,一邊挪動著盤子,卻一點也沒有吃。“關於您要求訪華的口信我已轉回國內。”他碰了一下餐叉和碟子,不過還是沒有吃。 “請說下去,大使先生……”基辛格停止了咀嚼,眼巴巴地望著黃鎮。他急切地想聽到下文。 黃鎮拿起餐巾,準備把它塞進上裝的衣襟。他做這一切時,是那么從容不迫,那么認真,這就使人特別注意這個精細的人的每一個動作,並且必然會對他準備說出的話極為關注。 對基要多聽多問少說 “我榮幸地轉告博士,我國政府已同意您於一九七一年十月下半月來華進行公開的訪問,為尼克森總統訪華作準備並進行政治會談。” 基辛格原先已準備把餐巾塞進衣襟,現在重又把它放回到桌上。 “我能會見……周恩來先生嗎?”黃鎮用叉尖碰了一下糕點。顯而易見,他是避開基辛格尖銳的目光,因為基辛格那雙眼睛,並沒有被厚厚的鏡片過濾得溫和些。 “周總理將就有關問題親自同博士先生會談。”黃鎮一板一眼地回答。 基辛格的眼鏡片閃了一下,眼角露出笑紋。“我感到十分榮幸。” 黃鎮大使笑了笑。 “那么,請您把這種情緒一直帶到北京去吧。”黃鎮還有一些話想說,但他嚴格按國內指示:要對基辛格多聽多問少說,一般不作具體承諾,涉及台灣、遠東等重要問題也只在必要時作原則表態。所以,他常常興致勃勃聊一些與雙方傳遞信息完全無關的話。 “好的,好的……”基辛格附和著說,現在他的情緒確實很好。 美方提出預報日期 黃鎮俯身做著啞鈴操,不再感到自己大腹便便。他一頭鑽進浴室,讓溫水從頭頂流下來,鼻子裡呼哧呼哧地響著,愉快地進行深呼吸。他用硬邦邦的毛巾,擦著身上結實的二頭肌,血液一下湧上皮膚——他那胖胖的身子很快就擦得通紅。儘管渠道事務繁忙,沃爾特斯每月要來六次,他還是給妻子去信說:“我的身體還好,體重還在八十七公斤,因醫生說減得太快不好,你以前說過去吃多了胃脹大了,的確兩個月來早飯不吃或少吃,中晚飯都是只吃六七分飽,好像胃也小了。因為偶而吃多一點胃就覺得發脹了,不好受了!這樣看來,到年底降到八十五公斤沒有問題,再經過一二年降到八十公斤,我看也沒有問題。” 早餐他只喝了一碗稀飯。到了約定的進間,他從二樓的窗戶守望著使館的鐵門。沃爾特斯晚到了一刻,他進門和韋東握手時,明顯地使了使勁,顯得精力充沛和堅定不移。黃鎮又在思索,他從沃爾特斯放慢的步履所看出的不安該怎樣解釋?看來美國人改變了以往的精確作風——沃爾特斯的鐘表是分秒不差的。是的。八月的這一天的任務對黃大使來說,也不是輕鬆的。前一次,沃爾特斯提出基辛格訪華的新聞預報頭號題。美提日期為九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或者十月五日,並明確提出傾向前者。國內考慮,美將在聯合國大會開幕時提出“兩個中國”的提案,所以我方堅決不能同意在九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公布基辛格訪華的預報訊息,而同意美提的另一個時間,即十月五日。 黃鎮順著走廊來到客廳,皮鞋無情地吱吱響著。美國武官無聲無息地、邁著步子,不是邁步,而是輕飄飄地走著。 “大使先生,您精神很好,瞧您紅光滿面!” “您的臉色也一樣,武官先生……”黃鎮笑了笑說。“可能是窗簾映的吧。”他對紅色幃幔搜掃了一眼。 沃爾特斯環顧了一下房間,把目光集中在窗簾上。在客廳里見到的東西中,這紫紅的窗簾最吸引武官的注意。看到這窗簾,美國武官的眼睛甚至流露出某種好奇的神情。“這象徵著什麼呢?”他好像在問自己。 黃鎮從桌邊站起來。他穿著一件淡黃的、柞蠶絲的夏衣,與客人身上穿的深色上裝相比,就顯得很隨便了。 “按我國習慣作法,一般是在基辛格到達中國時發布訊息,不另發預報。”黃鎮開始說正題。“為照顧美方需要,中方同意在十月五日各自發表內容相同的預報。” 中方對台灣原則不變 “大使先生,既然中方同意發預報,早一些時候更能產生持久效應,為何不提前至九月二十三日呢?”沃爾特斯抬起眼睛,看著黃鎮——談判一開始顯然就沒有什麼好兆頭。這使沃爾特斯感到有點困惑不解。 “請你注意九月二十三這個日子。”黃鎮對沃爾特斯說。他稍稍欠起身子,以便向對方表示一定的尊敬。“九月二十三日前後,美國將在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提出我國政府堅決反對的製造‘兩個中國’的提案,在這個時候發表基辛格訪華的訊息意味著什麼?” “也許這是一個偶然的巧合……”沃爾特斯故意把說話聲音壓得很低。 黃鎮聽了韋東流利的法語翻譯,又讓曹桂生叫沃爾特斯再用英語說一遍。通過兩種語言的翻譯,黃鎮抓住沃爾特斯講話的確切意思,搖搖頭:“中方不能同意在這個時候發布基辛格先生訪華的預報。關於我們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沒有改變。” 雙方擬周基會談內容 黃鎮遞給沃爾特斯一份書面材料。沃爾特斯也回交黃鎮一份材料。黃鎮提起紙頁,透過陽光一看,現出法國水印。紙上寫著基辛格擬同周恩來會談的幾個問題:第一,尼克森總統訪華的時間、路線、會談形式等問題;第二,除台灣問題外,還要談遠東和國際問題;第三,雙方高級人員互訪,包括文化、科技交流等問題。 “很遺憾,我不知貴國為何把第三方面的問題提出來?”黃鎮凝視著沃爾特斯回答說。因為一九七一年七月十六日基辛格秘密訪華後發表的中美公告中提到“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謀求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就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為什麼又扯出個第三個問題呢?這著實令他不安。 “依我之見,在兩國關係沒有正式建立之前,這是一條擴大聯繫的途徑。”沃爾特斯把眼溜向黃鎮,仿佛想打他臉上捉摸出,這個問題成立的可能性有幾分。 黃鎮以銳利的,簡直是森嚴的目光,唰了武官一眼,說道:“基辛格博士訪華不應為枝節問題分散精力。台灣問題不解決,高級人員互訪以及種種交流等其它問題都無從談起。” 坐在兩邊的翻譯曹桂生和韋東,跟著大使,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他倆以精細的技巧翻譯,不但譯得十分準確,而且譯出語氣,使大使滔滔不斷的說話,變得像直接在講英語或法語一樣。 “事情總是有主有次。”黃鎮壓低了聲音說,低得差點聽不出。他能夠從大聲疾呼一下子轉入到低聲細語,這種低聲細語是能嚇唬人的。 於是桌子周圍的人都靜下來。 “我可以向基辛格博士轉達你們的意思。”沃爾特斯沒有爭吵,但帶點警覺的口氣說,“並不需要我們在此決定會么,重要的是傳遞。” “是這樣,”黃鎮指了指房間裡準備的茅台酒和小吃,微微一笑,“到我們解決次要問題並可以自我作主的時候了。” 黃鎮給沃爾特斯斟了茅台,但沃爾特斯擺擺手,“我還得開車回去,不願意因醉酒開車而被拘留。” 黃鎮讓沃爾特斯吃蜜棗,但沃爾特斯拿起一塊杏脯。黃鎮問道:“你是否陪同基辛格博士一起訪華?”沃爾特斯搖搖頭:“沒有得到這方面的訊息。” “我已向中國政府談過你的情況,你為打開這關閉了二十五年之久的中美關係大門出過力。” “我很希望博士帶我一起去中國訪問,可是他決定不這樣做。” “我喜歡同基辛格博士交談,博士談話很坦率,開門見山,而且很幽默。他是否曾在軍隊服役?” “是的。” “是什麼軍銜?” 沃爾特斯思索了一下,把基辛格在二次大戰時最後的軍街告訴黃鎮說:“他是上尉。” “喔,”黃鎮說道,“這么說他得向我們兩人敬禮囉,我們都是將軍呀。” “是啊”沃爾特斯故作遺憾,聳了聳肩膀,“大使先生,或許他仍然會向您敬禮。可惜他不會再向我敬禮了。” “為什麼?”黃鎮詢問著。 “在美國,軍人在政治上沒有地位,不能競選公職,而且在參加政治集會時不能穿軍服。還有一條法律規定,在最近十年內曾在軍界供職的人不能當國防部長。這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 九月二十二日,沃爾特斯接到一秘曹桂生的電話,說有事商量。他把汽車停在五、六個街區以外的地方,然後再向大使官邸走去。他不時用小鏡子照照,或回過來看看後面有沒有人跟蹤。他會見了黃鎮大使,進一步交換了有關基辛格的飛機和上海虹橋機場指揮塔進行聯絡所用頻率的問題。不知怎么談起有關語言問題,沃爾特斯為不會講漢語感到遺憾,黃鎮也為不會講英語而懊喪。彼此探詢了各自會講的語言後,終於找到了一種彼此都懂得的語言,那就是俄語。於是他們試著用俄語交談了幾句,可不一會兒,兩人就對著眨眼,彼此都聽不懂各帶自己鄉音的俄語。 那一晚,黃鎮興致極高,舉起茅台酒,硬和沃爾特斯幹了一杯。他臉上放光,連說帶比劃,終於使沃爾特斯明白了這句俄語: “永遠也不會有人相信,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黎的大使和美國駐法武官會在一起用俄語交談!” 沃爾特斯告別時,己是深夜。黃鎮親熱地把手臂搭在沃爾特斯肩上,一直送到門口。沃爾特斯則提心弔膽,四外張望,他怕他的訪問會被蘇聯人、甚至中央情報局或聯邦調查局嗅出味道。幸好,外界一無所知。 中方提前釋放美囚犯 基辛格第二次訪華之後,尼克森訪華前,巴黎渠道變得更加繁忙,沃爾特斯將軍幾乎天天登門。 沃爾特斯將軍邁進使館客廳前,發現中國人也開始為他薰香了,心裡一喜,這標誌著他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又提高了,於是,臉上堆起笑容。 前幾天,沃爾特斯曾根據白宮的指示,通過渠道要求中國政府釋放理察·費史圖和約翰·唐內,這兩個人被指控為中央情報局的特務,已被監禁了二十多年。沃爾特斯轉達的訊息是,倘若他們能作出姿態,釋放這兩個人,美國將不勝感激。當時黃鎮大使答應轉達這個訊息。 今天,沃爾特斯又問及此事:“如中國能在釋放他們的前幾天通知美方,以使總統出訪前更好地準備回答公眾可能提出的詢問,我國政府將對此看作是一個不尋常的善意舉動。” “根據兩人在獄中的表現,我國政府決定於一九七一年十月中旬提前釋放。”黃鎮回過身來,生氣勃勃地回答說。 顯然,沃爾特斯對這個回答很感興趣:“對此決定,我表示深切感謝。” 以後,沃爾特斯把出席與中國人舉行會談的美方人員名單、飛行計畫表和隨總統訪問的辦事組人員名單交給黃鎮,黃鎮交給他一張尼克森訪問杭州的住房安排表。沃爾特斯又交給黃鎮一份新聞發布講稿和一面總統汽車的專用小旗。 黃鎮抖抖小旗,又用手捻捻,點點頭:“這綢子質地很好,鄉花技術也很精湛。”他又仔細和秘書交換對總統隨行人員的看法,對隨行人員和飛機數目之多感到驚訝。沿著這個思路,他警告說:“據我們得到的情報,台灣有人企圖擊落飛往中國大陸的總統座機,而戰機上則漆著我空軍飛機的標誌。很難斷定這個訊息是否準確,提供你們注意。” 沃爾特斯容光煥發:“非常感謝大使先生的及時通報。我們已採取防範措施。” 黃鎮伸伸指頭說:“我國負責總統座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以內上空的安全。” 會面四十五次 三月五日,是沃爾特斯住在巴黎的最後一天。他已被任命為中央情報局的副局長。黃鎮得知後,堅持要宴請他。他們在一間寬敞的餐廳里入座,牆上掛著一幅毛主席和少數民族在一起的大型絨繡。菜端上來了,把個圓桌面擺得滿滿當當,紅的,黃的,綠的,琳琅滿目。玫瑰酒和法國上布里尼翁城堡酒打開了蓋,倒在杯里紅殷殷的。黃鎮作了簡短的致辭。他說,沃爾特斯已成了他的老朋友,不管將來出現什麼情況,他們倆至少已使兩國的元首相互建立了接觸,他們都是軍人,這就使他倆更容易打交道和共事。沃爾特斯在答詞中表示感謝大使的好意和關照:“由於大使先生的協助,我在執行這個沒有先例的任務時才能一帆風順。我在新的崗位上將永遠效忠祖國,但我也將永誌不忘你們對我的友誼,永誌不忘我們兩國人民保持友好的重大意義。” 黃鎮微微一笑:“如果你不表示為國效勞的決心,我也許會看低了你。你有見識,想得也很周到。” 沃爾特斯卻又一次表現了他的直率:“要是你的武官收下了我想遞交的那封信,談判就可以提前得多。” 黃鎮聳聳肩膀,笑道:“當時時機還不成熟,水到渠成嘛。” 沃爾特斯頓住不說了,似乎他已經把主要的話說出來了。黃鎮為他斟滿了酒,舉起杯子說:“我們已經會面四十五次了,為我們將來不管在哪兒的第四十六次會面而乾杯!” 沃爾特斯喝了一口,用手背擦了擦嘴唇,動作像一個仁慈的主教。 “真沒想到,這項和平的事業,竟是由兩名軍人來完成的。”黃鎮呵呵大笑,笑得那樣富有感染力,使沃爾特斯掏出手絹擦擦眼角。“多年來,中美一直敵對相處,現在已能相互對話而不懷敵意了,在這件事上,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因此,不論你什麼時候到中國去都是受歡迎的。” 臨別時,黃鎮把一盒杏脯送給沃爾特斯,他笑了。因為杏脯的盒子上清清楚楚用英文寫著:北京第十三糖果廠出品。所以警覺的沃爾特斯不敢把它們放在家裡或辦公室時以免人們問起它是從哪裡來的。到今天,他已有了整整一保險箱杏脯了。他也曾回贈大使幾盒美國糖果、鋼筆,或鉛筆之類的物品。但誰也沒有互贈珍貴的禮物。沃爾特斯留意到,這種深厚的人情往來是行得通的。 杏脯可以公開 “現在你的那些果脯可以公開囉!”黃鎮拉著他的手,含蓄地說。是的,在尼克森訪華會談中,雙方商定,巴黎秘密渠道改為公開渠道,由美駐法大使沃森和黃大使建立聯繫。(從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沃森第一次到我駐法使館正式拜會,到一九七三年二月中新局面定互設聯絡處為止,公開渠道共聯繫五十三次。) 沃爾特斯走時,再一次回望站在台階上的黃鎮。大使背後一排細長的窗戶,面朝有枯黃的草坪和樹葉深色的冬青樹葉的花園。沃爾特斯想,在晴朗的春天和夏天,大使顯然是打開了窗子工作的。在那些日子裡,被太陽曬熱的樹葉和受陽光照射的青草的氣息,都會飄進屋子裡來。沃爾特斯的想像是浪漫的,卻未必真實。在大使敞開的窗戶里,飄進過花香,也飄進過霧霾。——黃鎮在法國九年,發生過林彪叛逃和中國重返聯合國兩件大事,而漫長卻又揪人心肺的,還是“文化大革命”。

喜歡"巴黎的秘密(上下冊)"的人也喜歡: ······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巴黎的秘密》《巴黎的秘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