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有價值的11種投資智慧》

《巴菲特最有價值的11種投資智慧》

從100美元到620億美元的財富神話,“投資者的枕邊書,炒股者的必讀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沃倫·巴菲特於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從小就對數
封面封面

字非常敏感,而且極具投資天賦,十幾歲的時候,對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過了他的父親——一位非常富有經驗的股票經濟人。
19歲時,沃倫·巴菲特遵從父命到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後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在這裡·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師——著名投資學理論家班傑明·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鄉創辦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1962年,巴菲特與人合夥的公司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美元日疋巴菲特的私人資產。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資產已經是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1965年,巴菲特收購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從這時起,巴菲特正式開始締造真正屬於自己的伯克希爾王國。2008年3月,巴菲特所持股票大漲,身家猛增100億美元至260億美元,問鼎全球首富。

出版信息

作者:志剛 編著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5-1
信息信息

版次:1
頁數:276
字數:200000
印刷時間:2009-5-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802228245
包裝:平裝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把握正確的投資心態
 1.冷靜面對股市跌宕,切忌急功近利
 2.適時調整投資理念,與時俱進
 3.目光遠大才能屢戰屢勝
 4.不計一時之失,方可長久獲利
 5.增強保密意識,切勿泄露投資策略
 6.樹立風險意識,降低投資風險
 7.心態決定成敗
 8.耐心是投資成功的法寶
 9.投資大師和失敗者的區別
第二章:聚焦卓越的投資企業
 1.對目標企業進行全面剖析
 2.投資目標是企業而非股票
 3.重視企業升值潛力,鎖定投資目標
 4.尋找管理層品質優秀的企業
 5.如何選擇優秀的企業
 6.投資消費者青睞型企業
 7.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
 8.切勿觸摸複雜的企業,注重專業化企業
 9.選擇投資企業的兩個基本點
 10.注重企業的投資回報率
第三章:長期是投資,短期是投機
 1.要投資而不要投機
 2.堅持長期投資,才能真正獲利
 3.理性投資,拒絕投機
 4.短期投資,風險巨大
 5.持有態度取決於企業價值增值能力
 6.投資收益和持有時間成正比
 7.清醒認識長期投資的誤區
 8.如何進行長期投資
 9.長期投資的優勢所在
第四章:正確評估企業價值,結合市場進行投資 
 1.股票投資就是價值投資
 2.價值投資的精髓
 3.經濟商譽重於有形資產
 4.利用現金流量貼現模型評估企業價值
 5.高成長造就高價值
 6.如何衡量企業業績
 7.可靠的價值評估取決於穩定的公司經營
 8.買價是關鍵
 9.如何做到準確評估企業價值
第五章:專注集中投資,拒絕分散投資 
 1.什麼是集中投資
 2.集中投資安全可靠,有利可圖
 3.集中投資可使長期收益率變高
 4.合理搭配投資組合
 5.集中投資要做到出手快、下手準
 6.準確評估,集中投資,降低風險
第六章:掌握投資技巧,捕捉套利時機
 1.結合實踐,掌握“5+12+8+2”投資法則
 2.評估套利條件,善於併購套利
 3.懂得借雞生蛋
 4.用機率決定套購策略
 5.廣泛閱讀,獲取投資信息
 6.挖掘新領域,尋找新商機
 7.公司商譽是投資的重要依據
 8.選擇簡單的投資方法
 9.選中之後大膽投資勿猶豫
第七章:尋找安全邊際,確保投資安全
 1.安全邊際確保投資不虧損
 2.安全邊際來自於低價買進
 3.耐心等待安全邊際
 4.善用套利方法,規避套利風險
 5.收益穩定才是投資盈利
 6.高回報源於低成本
 7.如何進行價值與價格的分析
第八章:掌握市場規律,利用市場信息
 1.正確掌握市場的價值規律
 2.不要顧慮經濟形勢和股價跌漲
 3.有效利用市場無效,戰勝市場
 4.堅持自己,拒絕盲從
 5.如何從通貨膨脹中獲利
 6.多頭與空頭市場無足輕重
 7.預測市場,徒勞無功
第九章:堅守投資原則,迴避投資風險
 1.運用理性思維進行決策
 2.在別人後退時前進
 3.利用市場情緒,抓住機遇
 4.戰勝市場的絕招
 5.如何判斷股票的盈利能力
 6.堅持投資原則是成功的保障
 7.投資者的心理
第十章:相信直覺,獨立判斷
 1.獨立分析,冷靜思考
 2.相信直覺,大膽投資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自我檢查、親自調查的習慣
 5.在生活細節中尋找機會
 6.敢於挑戰權威
第十一章:把握進退之道
 1.趁股價大跌時投資
 2.把握準回購時機,掌握好回購策略
 3.正確把握退出時機
 4.把握賣出時機才能穩賺不賠
 5.善於止損,降低損失
附錄:巴菲特經典投資語錄

節選

第一章 把握正確的投資心態
1.冷靜面對股市跌宕,切忌急功近利
巴菲特曾經說過:“當人們貪婪的時候,他們時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買進股票,某些股票的長期價值取決於企業的經濟發展,而不是每天的市場行情。”巴菲特的言外之意就是在告誡投資者要冷靜面對股市的跌宕,切忌急功近利。
貪婪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所以大多數人在面對巨大利益誘惑時,都會變得失去理智,躁動不安。而對於充滿萬千誘惑的股票市場來說,似乎就更加愈演愈烈。可能出現的滾滾利潤,總是在攪動著成千上萬個投資者的心。出於對利潤的無止境的渴望,使得大多數的投資者在面臨瞬間萬變、起伏不定的股票市場時,總是情緒占據著上風。所以投資者在面對有利可圖的大好時機時總是變得毫無理智,從而使自己以愚蠢的價格買入股票而無法脫身,而當股票價格開始下跌時,那些持有大量股票的投資者又會變得心急如焚、誠惶誠恐。
巴菲特認為正是人類自身所固有的恐懼與貪婪的心理才導致了股票市場的風雲變幻、毫無定數。股票價格在公司的實質價值附近跌宕起伏。由於人類這種複雜的心理就像是傳染病一樣無法預測,所以投資者總是出於一種迷惑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就更加加劇了人們的不安全感。為了讓人們遠離這種不安全感的困擾,能夠做到信心十足地進行投資,巴菲特建議投資者,在進入股票市場時,要冷靜面對股市的跌宕,切忌急功近利。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股票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頓時電子類股票和科技類股票的價格驟然增高,並且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面對著巨大利益的誘惑,大多數投資者的情緒再也無法保持往常的平靜了,他們陷入了恐懼和貪婪之中。而當貪婪擊敗恐懼的時候,他們就像是飢餓至極的野獸,直向這類股票衝去,頓時把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都拋在了腦後。原來的風險意識瞬間就煙消雲散了。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很多投資者在明明知道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控制風險的情況下,還仍然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貿然闖入。於是股票交易所頓時變成了人山人海,大量的買賣單據使股票交易所的人員忙得喘不過氣來。
而此時的巴菲特卻對他的合伙人說:“如果我要參與到從眾中去,我就會身不由己地進行競爭。但我明白,我並不想畢生都在忙於超越那隻投資的兔子,要讓我放慢腳步,唯一的辦法就是停下來。”
所以儘管此時的巴菲特已經獲得了巨額的贏利,但是他卻並沒有迷失方向。當他意識到此時在股票市場上已經找不到一家值得投資的股票時他便毅然離開了。他對此解釋說:“現在的投資時尚並不完全令我的智慧所滿足,而大多數無疑是不合我的胃口的。我不會以這種途徑投入我的資金的,因此我也確信不會用你們的錢來做這件事。”所以,出於安全性的考慮,當股票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時,他就在這時消失了。
當別人在面對股市跌宕而顯得焦躁不安時,巴菲特卻總是能在起伏跌宕的股市中永遠保持著一種冷靜平和的心態,輕鬆地在股市中遊走。
而事實證明巴菲特的選擇是正確。當股票市場的泡沫在短時間內破滅時,所有當初貿然闖入的投資者頓時成了這場股災的犧牲品,他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一向以保守穩健投資著稱的巴菲特在這場股災面前卻安然無恙,原因就在於當他面對極大的利益誘惑時,當所有人都對那巨大的利益趨之若鶩時,他能夠使自己做到絕對的冷靜與理智,從而在這場巨大的災難面前倖存了下來。
巴菲特認為,高額的投資回報對於每一個進入股票市場的投資者者來說都是非常嚮往的,但是作為一個投資者最忌諱的就是盲目冒進,不懂得適可而止。因為這樣會使投資者在股市里迷失方向,做出非常愚蠢的投資決定,使自己蒙受損失。比如一些利慾薰心的投資者在股票價格達到最頂峰的時候,還盼望著價格抬夠再往上漲而捨不得拋售手中的股票。
面對利潤的誘惑,及時退出市場並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巴菲特隱退的勇氣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因為他從不追求市場的短期利益,不會因為某種股票的一時大漲而心動,更不屑做投機家們做的事,他所注重的是市場的長期效益。只要是他認定了的股票,不管在短期內是漲還是跌都會長期持有,因此避免了一次次股市泡沫給投資者帶來的巨額損失。
正是巴菲特推崇穩健的投資策略、反對投機,所以他能夠較好地規避風險。所以巴菲特提醒所有投資者要冷靜面對股市跌宕,切忌急功近利。
2.適時調整投資理念,與時俱進
 投資理念對於所有的投資者來說,都是對自己投資經歷的具體反應,尤其是那些股票市場上的常客,他們的投資理念就似乎顯得更加成熟穩健。秉承著這種投資理念,他們在股票市場上駕輕就熟、遊刃有餘,隨著投資理念的一步步升華,他們也為自己積累了巨額的財富。天長日久,這種投資理念似乎就更加成為了他們愛不釋手的獨門武器。所以當突然有一天他們不慎失足時,他們也會認為這只是個意外,不至於大驚小怪。但是當一個個失敗接踵而至時,他們就變得心驚膽戰,無所適從,悲痛萬分的他們可能怎么也不會想到其實是他們的投資理念出現了問題。就像巴菲特所說的:“一個成熟的投資者大多會在長期的投資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這些理念或許曾經為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利潤,但是如果一直固守這些理念,不懂得隨時調整,就算不上一個成功的投資者。”
 巴菲特對網路股的態度就恰如其分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起,華爾街的股票市場颳起了一陣網路股的旋風。大多數的投資者帶著好奇的心情開始購買網路股,他們認為這種新興的東西肯定有利可圖。但巴菲特卻由於不了解網路股,而沒有加入到他們當中來。幾年過後雖然巴菲特曾因這樣的決定避免了重大的災難,但他也曾不無遺憾地說,他也因此失去很多賺錢的良機。由於伯克希爾公司的業績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下滑,巴菲特開始對於自己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投資理念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於是痛定思痛的巴菲特對自己的投資理念做出了調整,於是他以買進第一數據公司的股票為起點,邁開了向網路科技股投資的步伐。
當一向秉持傳統而略帶保守理念的巴菲特揮師向網路科技公司進軍時,他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好奇,似乎對於網路股一直持有偏見的巴菲特此時為何一反常態呢?
其實這在巴菲特看來是順其自然的。他覺得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了,隨著網路科技等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傳統行業已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更為重要的是不計其數的投資者都已經對這些新興的股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以看出這裡面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如果能夠選擇優秀的企業進行投資,那么其中的利潤也是大為可觀的。再加上美國線上公司在經歷了短暫的泡沫時期後開始出現盈利,從而使得整個網路科技領域的企業相繼進入了盈利期。所以巴菲特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理念正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做到了與時俱進。
當然他的投資理念的轉變是建立在他對那些網路科技公司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基礎之上的。其中他之所以選擇第一數據公司作為投資對象,是因為該公司是業內的佼佼者,它在電子商務領域具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所以它具有著超強的盈利能力,使得它可以為投資者創造出高額的利潤回報。而後來對於微軟的投資更是因為他看到了微軟公司作為新經濟時代的一個領軍企業,它預示了網路經濟時代的到來,而它本身所蘊含的巨大潛力也將在不久的將來釋放它耀眼的光芒。
所以巴菲特建議所有的投資者,要想使自己每一個投資獲得成功,就要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地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對自己的投資理念做出調整,以此來增強自己的適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有所作為。
3.目光遠大才能屢戰屢勝
 在美國紐約華爾街這個被稱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的地方,聚集著眾多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或者是億萬富翁。雖然他們擁有著令人艷羨的財富,但是人們卻並不能將他們的名字如數家珍的一一道來,然而巴菲特這個名字卻早已名揚世界,當人們提到比爾•蓋茨的時候便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巴菲特,因為他們是當今世界上最耀眼的億萬富翁。在華爾街這個臥虎藏龍的地方,巴菲特卻可以成為他們當中的佼佼者,究其原因,其實是他那獨到的投資眼光令所有的投資者都俯首稱臣,自愧不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