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舞》

中國漢代舞蹈。渝也作俞,又名俞兒舞,原為古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晉代改名為《宣武舞》。

《巴渝舞》

內容

《巴渝舞》

中國漢代舞蹈。渝也作俞,又名俞兒舞,原為古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華陽國志?巴志》上說,周武王伐紂時,“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劉邦在平定三秦之後,招募一批人為前鋒,他們勇猛善戰,又喜愛歌舞,劉邦命樂工學習改編了他們的歌舞,由於人就是生活在巴郡渝水一帶的,故稱《巴渝舞》。
 漢代《巴渝舞》已成為表現軍旅戰鬥、歌頌帝王功德的宮廷舞蹈。表演時,舞者身披盔甲,手持弩箭,口唱人古老戰歌,樂舞交作,邊歌邊舞。漢代表演時舞者36人,南朝梁時改為12人,梁以後又減為 8人。伴奏樂器以銅鼓為主,配合擊磬、搖鞀、撫琴。舞曲有《矛渝》、《弩渝》、《安台》、《行辭》等4篇歌曲。
 《巴渝舞》流傳到三國時期,在曹魏時名昭武舞,晉代改名為《宣武舞》,但已完全變成廟堂祭祀性質。梁又恢復舊稱,隋文帝曾予廢止。唐代宮廷的清商樂中還有《巴渝舞》。

配圖

所屬分類

舞蹈
漢代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