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奏鳴曲集》

基本信息

1圖書信息

書名:小奏鳴曲集
作 者:上海音樂學院鋼琴基礎課教研室 編,董海珠 注釋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小奏鳴曲集小奏鳴曲集

出版時間:2010-4-1
ISBN:9787806925225
開本:16開
定價:25.00元

內容簡介

《小奏鳴曲集》選自六位生活在歐洲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的鋼琴家、教師、作曲家的作品。他們是克列門蒂(1752~1832)、庫勞(1780~1832)、杜舍克(1760~1832),及海頓(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貝多芬(1779~1827)三位大師的作品。這些小奏鳴曲是既動聽、又有訓練價值的初級鋼琴教材,深受鋼琴愛好者的歡迎,所以二百多年來經久不衰。為了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並從初級階段開始為學習古典音樂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董海珠老師對樂譜作了大量細緻的注釋,以幫助琴童們正確地看懂樂譜的符號和演奏。

圖書目錄

克列門蒂
庫勞
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

2圖書信息

作者: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頁碼:133
·版次:2003年1月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8開
·套裝數量:1

內容簡介

小奏鳴曲是對奏鳴曲而言,因為它相對短小、單純,故稱為小奏鳴曲。它由一至三個樂章構成,各樂章之間有對比的主題和對比的速度要求。
彈奏小奏鳴曲會提高演奏耐力,豐富音樂表現力,擴充演奏技術範圍。是進入奏鳴曲學習階段必不可少的練習。

曲集目錄

小奏鳴曲
1.庫勞:小奏鳴曲Op.20No.1C大調
2.庫勞:小奏鳴曲Op.20No.2G大調
3.庫勞:小奏鳴曲Op.20No.3F大調
4.庫勞:小奏鳴曲Op.55No.1C大調
5.庫勞:小奏鳴曲Op.55No.2G大調
6.庫勞:小奏鳴曲Op.55No.3C大調
7.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No.1C大調
8.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No.2G大調
9.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No.3C大調
10.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No.4F大調
11.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No.5G大調
12.克列門蒂:小奏鳴曲Op.36No.6D大調
13.海頓:小奏鳴曲C大調
14.莫扎特:奏鳴曲C大調
15.貝多芬:奏鳴曲Op.49No.2G大調
16.貝多芬:奏鳴曲Op.49No.1g小調
17.杜舍克:小奏鳴曲Op.20No.1G大調
迴旋曲及其他
18.巴赫:前奏奏曲C大調
19.海頓:柔板E大調
20.海頓:優美的行板bB大調
21.海頓:快板F大調
22.海頓:行板(驚愕)C大調
23.莫扎特:回族曲D大調
24.貝多芬:回族曲Op.55No.1C大調
25.貝多芬:行板(選自《第一交響曲》)F大調
26.舒伯特:即興曲Op.142No.3bB大調
27.舒伯特:行板(選自《A大調奏鳴曲》)b小調
28.威柏:變奏曲Op.7C大調
30.孟德爾頌:幻想曲Op.16No.1a小調
小奏鳴曲的進度
克列門蒂:Op.36No.1第一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1第二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3第二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3第三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2第三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2第二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2第一樂章
庫勞:Op.55No.1
克列門蒂:Op.36No.5第三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3第一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4第一樂章
庫勞:Op.20No.1
克列門蒂:Op.36No.4第三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4第二樂章
庫勞:Op.55No.2
庫勞:Op.55No.3
克列門蒂:Op.36No.5第一樂章
克列門蒂:Op.36No.6
莫扎特:奏鳴曲
庫勞:Op.20No.2
庫勞:Op.20No.3
杜舍克:Op.20No.1
海頓:小奏鳴曲
貝多芬:OP.49No.2
貝多芬:OP.49No.1

習練導析

奏鳴曲(sonata)的原意是指被演奏著的套曲(多樂章的音樂作品),今指用奏鳴曲式寫作的器樂套曲。奏鳴曲式是樂曲的一種結構形式,包括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三大部分。奏鳴曲式有一種傳統的寫法,例如:呈示部中包括主部主題(第一主題)和副部主題(第二主題),主部主題如果是小調性,那么副部主題就要在主部主題的關係大調上;主部主題如果是大調性,那么副部主題就要在主部主題的屬大調上。展開部要有轉調或離調,再現部中副部一般要調性回歸,這種曲式結構邏輯本身就是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演奏奏鳴曲時,要注意曲式結構中的音樂起伏。
小奏鳴曲是指曲式結構規模較小,音樂形象較為簡潔(單一),音樂內容較為淺顯的奏鳴曲。鋼琴小奏鳴曲是鋼琴學習的必修內容。
本課次學習貝多芬的《G大調小奏鳴曲》,曲譜可見“鋼基”第一冊第86頁。
第一樂章要演奏得優美如歌,親切抒情,充滿著詩意。右手第2小節兩個音一連的小連線要注意語氣自然,第一個音用自然重量彈,第二個音用提手的自然離鍵動作帶起(下同)。倚音要彈得圓滑靈巧,占用本位音符的時值。右手第6小節中的二分音符同音換指要從容,注意虎口鬆弛及拇指主動。右手第25-30小節要注意保持音和連音的演奏,時值充足連貫,音樂情緒飽滿。左手第9-10小節和第11-12小節可以作為一個伴奏短句來彈,使其音樂進行有推動力。第10小節和第12小節右手第一拍上的縮指要準確舒暢。左手第13-15小節的雙音伴奏要注意節拍韻律,使其節拍重音與右手的四分音符同步。樂曲的第一樂章在延長的強勢中結束。
貝多芬這首小奏鳴曲的第一樂章譜首標有Moderato(中板,每分鐘88拍),練習時可以用每分鐘76-96拍的音樂速度。
《G大調小奏鳴曲》第二樂章譜首標有Andantino(小行板,每分鐘69拍),標題為“浪漫曲”。浪漫曲(Romance)是一種音樂體裁,它主要是指使用樂器伴奏的抒情獨唱歌曲,柴可夫斯基創作了多首獨唱形式的Romance。有時作曲家把自己創作的旋律抒情流暢優美的器樂獨奏曲取名為“浪漫曲”。如貝多芬創作的小提琴獨奏曲“F大調浪漫曲”和“G大調浪漫曲”、舒曼創作的“雙簧管浪漫曲”等。
貝多芬《G大調小奏鳴曲》第二樂意“浪漫曲”要演奏得舒展優美、清新流暢。左手的半分解和弦或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要掌握好節拍的韻律。右手彈奏第9小節的半連音上行音調,手指尖要貼鍵運行,並注意漸強走勢。第12小節第四拍至第16小節的重複變化進行,可以彈出弱——中強——強的三個力度層次,不要簡單地重複。第17-19小節左手上的分解柱式和弦的彈法要作為一種技巧練習,要彈得清晰俐落而有共鳴,猶如吉他的掃弦。第20-21小節漸慢要自然,第21小節回原速(atempo)前要有呼吸。第30小節右手上的復倚音要貼鍵滾動圓滑地彈出,右手獨立正確地保持好節拍與節奏。第34小節右手上的復倚音要與左手上的分解音型配合協調,倚音的彈奏不要失去旋律的歌唱與連貫。樂曲終止處的三個四分音符要保持兩拍的時值,八分休止符準確,音樂在八六拍子中結束。
在“樂聖”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中,充滿著豐富多彩、對比強烈的音樂素材,因而形成了貝多芬音樂中的戲劇性效果和哲理性思想,如鋼琴奏鳴曲《悲愴》、《暴風雨》和《熱情》等等。然而,貝多芬的這首《G大調小奏鳴曲》卻充滿了甜蜜的愛意及美妙的詩境,這是貝多芬風格的另一個側面,猶如他的鋼琴小品《艾麗絲》和第四交響曲等。
此課次可以彈奏bB大調與C大調音階的聽辨練習。
奏鳴曲的傳統式樣一般為“快——慢——快”三個樂章的套曲。第一樂章多為充滿活力的、有精神的快板,第二樂章多為舒展優美的慢板,第三樂章多為活潑歡快、樂觀向上的快板。樂章與樂章之間的風格對比,樂章之內的不同主題之間的性格對比,主題內部不同因素的對比,是奏鳴曲式寫作的重要原則,也是奏鳴曲藝術的邏輯特徵,例如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暴風雨》、《熱情》、《悲愴》等。然而,純古典的鋼琴奏鳴曲常常帶著宮廷室內樂的娛樂性藝術情調,比如海頓、莫扎特的一些鋼琴奏鳴曲等。
奏鳴曲的第一樂章一般是作品的中心部分。樂思形象、藝術技巧及結構地位往往集中於此。所以,在鋼琴演奏學習及考試中,一般要求演奏奏鳴曲的第一樂章。然而,“樂聖”貝多芬繼古典大成又開浪漫先河,他的第三樂章常作為奏鳴曲創作的中心內容,例如:“月光”、“熱情”等。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被譽為“新約聖經”,是鋼琴藝術發展史上劃時代意義的作品。“交響曲之父”海頓和“音樂神童”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是傳統鋼琴專業學習中的不可跨越的修練域面。
在鋼琴奏鳴曲的學習中,先學習小奏鳴曲,繼而學習莫扎特——海頓——貝多芬等,這是教學中的一般操作程式與進度設計。小奏鳴曲的學習一般還要結合車爾尼“849”和“299”的進度而實施。在彈奏鳴曲的練習過程中,不可放鬆對音階琶音的練習。
在鋼琴演奏學習或考級中,往往只學習作品的某一個樂章(多見第一樂章或第三樂章),然而,在音樂會上演奏奏鳴曲,一般要完整地表演三個樂章的套曲形式。完整地演奏一部奏鳴曲要注意調節樂章之間的情緒轉換,要注意第三樂章對第一樂章的呼應關係,提高把握作品曲式結構的藝術表演能力。
克列門蒂(M•Clementi,1752-1832)創作的《C大調小奏鳴曲》(作品36之一,曲譜可見“鋼基”第一冊第94頁)是包含“快——慢——快”三個樂章的套曲。第一樂章為spiritoso(有精神的、熱情的),調性為C大調,二二拍子;第二樂章為andante(行板),調性為F大調,四三拍子;第三樂章為vivace(速板),調性為C大調,八三拍子。三個樂章的調性布局按照古典原則的對比統一規律,節拍對比也形成鮮明特點。“沒有對比就沒有音樂”在此得以證驗,演奏中要予以心理上的重視。
克列門蒂《小奏鳴曲》(作品36號之一)第一樂章活躍而富有朝氣,要注意旋律彈奏中的連音與跳音的對比效果。右手第9小節和第11小節的八度上行大跳旋律及重複保持要注意一五指彈奏中的重量轉移及四五指的輪指彈法。右手第20-21小節分解八度彈奏要保持手腕鬆通及重量轉動調整,不要彈得太重,此處要突出左手的分解和弦走向。右手第30小節要注意雙音跳奏整齊而富有彈性並奏出漸強超勢。主題的重複與發展變化,要注意強弱的起伏對比,例如第1-4小節與第24-27小節等。左手第1-5小節和聲功能低音不可彈得太短,手指尖有在鍵盤上“站一站”和“穩一穩”的感覺,聲音圓潤踏實,有根基有運動的傾向性。左手第16-19小節要作為一個旋律聲部來彈奏,手指尖在鍵盤上站穩鬆通,保持好手型,聲音貫通舒展。第一樂章的音樂有一種童趣形象,樂章在強勢中以肯定的音樂語氣結束。
第二樂章的表情術語為dolce(柔美的),dolce這個詞又多出現在奏鳴曲式中的副部中,這可謂是奏鳴曲藝術的常用音樂辭彙。這個第二樂章是優美柔和的行板(Andante),要仔細關切樂譜中較為細緻的力度記號的要求。左手第1-4小節三連音伴奏音型要有表情地襯托旋律,要均勻連貫且有起伏(下同)。第4小節右手接左手的三連音進行要準確自然(下同)。第3小節的右手顫音從上方音開始,與左手音型形成“右手兩個音對左手一個音”的立體(雙手)節奏關係(下同)。第8小節要注意段落呼吸,第9小節右手雙音不要彈成“分割式”的塊狀,可用貼鍵彈法的半連音彈出漸強的走句。第12小節尾處要呼吸,第13小節有重新起始音樂的感覺。第19小節是再現段落的開始,音樂語氣要有所強調,但不失dolce的韻味。第二樂章在dolce的飽滿情緒及美妙的意境中終止。
第三樂章是非常活躍的速板(vivace),彈奏中要始終保持八三拍子的節拍律動特徵。此樂章的主要技術課題仍然是連音與跳音的對比,連跳分明,連音圓滑流暢,跳音靈巧而富有彈性,是學習中進一步講究的運指規格與技術目標。彈奏中要注意主題反覆時的力度對比,第17-23小節要注意不同旋法及不同彈法的呼應式藝術口吻。左手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要突出節拍重音,均勻連貫面富有節拍起伏。右手第24-28小節音階式跑句要嚴格指法,可用一次性的彈奏動作狀態奏出,順暢華麗,清晰勻致。第三樂章在強勢的肯定與強調性音樂語氣中結束,收尾的柱式主和弦可用“推彈式”斷奏來彈。
建議鋼琴基礎學習者,把克列門蒂的這首《C大調小奏鳴曲》(作品36之一)的三個樂章作為一個完整的作品來學習與演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