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幸福的日子》

《尋找幸福的日子》

《尋找幸福的日子》由曾執導過《大宅門》《日落紫禁城》《酒巷深深》等熱快播劇的郭寶昌擔任導演。演技派女星羅海瓊,實力派男星塗松岩,老戲骨呂中、宋春麗、劉佩琦,中戲新人韓丹彤等眾多明星助陣。這部劇著重刻畫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女職工紅雲遭遇了事業、愛情、家庭所帶來的重重考驗,但不畏困難,逐漸成為一名堅強女性,並成功創業的故事。

基本信息

簡介

《尋找幸福的日子》尋找幸福的日子

《大宅門》導演郭寶昌執導的《尋找幸福的日子》2010年在瀋陽熱播。導演郭寶昌表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強烈,也是最富戲劇性變化的時代,而老百姓最切身感到這一變化。描繪他們的心歷路程,展現他們人性的光輝,因此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個重大題材。
《尋找幸福的日子》是一部以改革開放為背景的家庭倫理劇,比較深層次的反映了在那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人性、人情、人際關係的撞擊和裂變。

故事梗概

故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紅雲姑娘,嫁給了已經有一個孩子的幹部子弟陳建軍,再婚家庭、門弟差異形成了婆婆媳婦、後媽養女、前妻後媳、兒女親家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紅雲用自己的真誠和善良、勤勞和智慧,化解一次又一次危機和困境,全家人終於找到幸福和諧的生活,紅雲自己也從一個擺地攤女人成長為一個女企業家。本劇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改革開放給中國普通老百姓,普通家庭生活帶來的劇變;同時也反映了女人地位和命運的變化。

人物介紹

《尋找幸福的日子》劇照《尋找幸福的日子》劇照

羅海瓊出演中國式“阿信”
紅雲的扮演者羅海瓊首次出演中國式“阿信”,把這位受苦受難的女性刻畫得入木三分。紅雲和鵬程市場經理陳建軍結婚後,陳建軍前妻及其母親跑到家裡大吵大鬧,紅雲根本不理睬她們的無理取鬧,反而視陳和前妻的女兒菁菁為己出,一心想伺候好婆婆寒春娥。後來,丈夫因輕易聽信他人讒言,在他鄉跑路。紅雲帶著女兒跋涉千山萬水勸陳建軍投案自首,後又在丈夫度過鐵窗生涯的同時,在家裡精心照顧孩子和老人,同時發展自己的事業。
塗松岩再次飾演“夾板男
本劇男主角陳建軍的扮演者塗松岩,是繼《雙面膠》之後,再次出演“夾板男”。在戲中,他不僅受到母親、妻子的埋怨,還受到前妻乃至前岳母的責難。他在本劇中同時面臨6位女性:妻子、母親、岳母、前妻、前岳母、女兒。面對這么多“夾板戲”,陳建軍是怎樣應付的呢?
劇中老演員們也沒閒著。呂中、劉佩琦、宋春麗三個老戲骨,在劇中結成兒女親家,細膩的表演功力、成熟的演技為觀眾展現了親家之間的勾心鬥角。

影視看點

當年郭寶昌導演的年代史詩巨作《大宅門》引發觀看熱潮,國內各電視台輪番在黃金時段播映,成為國內電視台重播次數最高的電視劇之一。而如今,郭寶昌導演則是把鏡頭對準一個平凡女性的一生,關注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回歸家庭,回歸“小人物”,郭寶昌表示這並不好控制,平凡人自有不平凡的閃光之處,得看怎樣去把握。

郭寶昌導演表示,老百姓看電視劇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喜歡看熟悉的生活,身邊發生的事情。這樣的故事觀眾會如臨其境,感同身受,甚至願意充當其中的一個角色。另一種是愛看陌生的領域,滿足求知和好奇,得到新的啟發;了解古今中外的世界。
電視劇《尋找幸福的日子》屬於前者。講述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三個家庭祖孫三代之間矛盾糾葛的故事。這一時期,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強烈,也是最富戲劇性變化的時代,而老百姓最切身感到這一變化,聽到這一變化實實在在的腳步聲的,應該毫不誇張的說,是從個體戶,甚至是‘倒兒爺’的身上感受到的。這一龐大的群體是戰戰兢兢、忍辱負重、摸爬滾打、披艱涉險、頑強拼搏、踉踉蹌蹌的走上歷史舞台的。編劇以大量的、生動的、細膩的,既是人所共知又是極易忽略的細節闡明了這一過程,滲透了編劇深摯的愛與恨,同情與憐憫、謳歌與批判。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不應忘記他們,他們是功臣,他們也應該在文藝作品中作為主角兒而出現。而羅海瓊和塗松岩在劇中扮演的角色,正是這樣的功臣。
郭寶昌導演表示,《尋找幸福的日子》是老少鹹宜,男女皆適的熱門題材,大多數家庭都可在本劇中找到自己的坐標。描繪這些平凡人在經歷重大歷史時期的心歷路程,展現他們人性的光輝,是一個重大題材。

演員陣容

《尋找幸福的日子》劇照《尋找幸福的日子》劇照

羅海瓊飾演紅雲
塗松岩飾演陳建軍
呂中飾演寒春娥
焯勻飾演宋曉菲
魏春光飾演李明志
俞穎飾演戰國華
國明飾演於淑蘭
宋春麗飾演紅母
劉佩琦飾演紅師傅
徐美玲飾演宋母
王克飾演宋父
張佳誼飾演陳建榮
張衛飾演老史
王虎城飾演王鐵南
苗青飾演劉衛星
何勇生飾演沈鵬
王穎飾演黃經理
段玉璟飾演麗麗
韓丹彤飾演菁菁(大)
劉冠芸飾演菁菁(中)
可兒飾演菁菁(小)
丫丫飾演歡歡(大)
馬茵溪飾演歡歡(小)
李傑雯飾演歡歡(幼)
然然飾演歡歡(嬰)

主創介紹

出品人王焰張海閆和平
總策劃汪國輝魏平胡春桐
總監製周利明王平
監製楊新州劉瑋方偉馬睿
策劃劉鐵男匡文麗黃文華開元
執行製片人柳霄
製片主任牛京革
執行導演程曉蒙
責任編輯徐曉明
發行人曹娜
製片人陳立忠王平
導演:郭寶昌《大宅門》
編劇:翊辰《玻璃婚》
攝影指導:武斐斐《半路夫妻》《大生活》《大宅門》
攝影劉寶虎張放
美術:龐超《達達》《我們復婚吧》《玻璃婚》
錄音:關樹新《鐵人》《龍年警官》
錄音:宋寧寧《長征》《延安頌》《三國演義》
照明:南基哲《南京大屠殺》《仁者黃飛鴻》
造型設計:徐廣瑞《雲水謠》《霸王別姬》
服裝設計:趙文秀《如果愛》《金婚》《霧裡看花》
剪輯:王玥《無悔追蹤》《旗袍》
音樂:崔曉趙冰
職員表(二)
副導演石剛劉曉竹
場記楊帆
副美術會志勇馬立軍
道具王勇
攝影助理衛兆海張曉明白山
跟機員齊慶森
照明助理林勇楊天雷楊志國張鑫韓小毛
錄音助理董生亮王金龍周廣利
化妝助理楊跟娣王曉陽鄭俊彥
服裝助理安芳張慶蘭王磊磊
副道具胡德森
道具助理曹中輝劉樹武
現場道具王寧寧王紅亮
置景組長陳佳貴張泉
付組長李紅春王丹雲
置景王忠美塗勝伯張繼揚徐進卿
統籌董旭
現場製片周立傑
外聯製片江麗
生活製片周長征
後期製片杜寶峰
助理宋強
會計金昌育
場務林雨馮曉飛王鵬鵬於磊劉歡
司機李佩華胡情偉安寶河張琪李學良
張偉紅張衛民潘世芃韓永明龐建忠朱建華
法律顧問:張喜東律師
剪輯助理:何娜
配光調色:曹彥剛
字幕:劉輝
片頭片尾:兆明影像藝術
設計:明露
混錄:李元
配樂:北京松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著作權

幕後花絮

因為《雙面膠》熱播,在劇中飾演“夾板男人”李亞平的塗松岩,成了導演眼中好男人的代言人,很多類似的角色找到他的頭上,不過塗松岩表示,從現在開始到明年,自己將陸續有7部戲要開播,在《雪花那個飄》《理髮師》《老馬家的幸福往事》等作品當中,自己扮演的都是性格差異很大的人,“希望觀眾能從中看到我的另一面。”
中戲畢業之後在演藝圈闖蕩十餘載,塗松岩視表演為一種職業,在《尋找幸福的日子》這部戲中,未婚的塗松岩在劇中從二十幾歲演到年近半百,把陳建軍這樣一個普通的居家男人演得平實質樸,用他的話說,這來源於自己平日裡對生活中的細微觀察。
說到自己對“幸福”二字的理解,塗松岩很灑脫:“其實對我而言就是演一部好戲就很幸福。”他說,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樣,“比如買了一輛新車,做了一頓好飯,當下都會有幸福感,但持續的幸福來自良好的心態,過日子點點滴滴的瞬間都能獲取幸福。”至於36歲還未走進婚姻殿堂的原因,塗松岩用了“緣分未到”4個字來回應:“緣分不可強求,該來的時候自然會來。”
這幾年塗松岩多與實力女星合作,從《雙面膠》里的海清,到《幸福》里的羅海瓊,還有現在正在拍攝的《雙城生活》里的馬伊琍,都是人氣頗高的女星。說到彼此合作時的話題,塗松岩顯得頗為輕鬆:“明星和演員是兩個身份,戲裡的都是演員,生活中才叫明星。只要戲好,大小演員我都尊重,這和腕大腕小沒有關係。”

說到這次接拍《尋找幸福的日子》,羅海瓊表示郭寶昌是吸引自己的重要原因:“我看過郭寶昌執導的《大宅門》後,特別佩服郭導,一部戲能夠讓張藝謀、陳凱歌、姜文這些著名的電影導演紛紛在其中客串,我就相信這位導演一定有他與眾不同之處。”

當聽說大導演郭寶昌把鏡頭對向一個平凡女性的一生,關注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時,羅海瓊更是大感興趣:“記得郭導曾經說過,平凡人自有不平凡的閃光之處,看怎么去把握。我每次和導演對話,都能無形中學到很多東西。他說話不緊不慢,但是你能感覺到那種閱歷,他在鏡頭前面那種沉思、專注會讓我們覺得特別高深。而不拍戲的時候,郭導又像個孩子似的,喜歡開玩笑我想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家風範吧。”
番首次與塗松岩合作,羅海瓊也是感觸頗多:“之前看過他演的《雙面膠》,就感覺這個男人應該很會心疼老婆吧?”羅海瓊至今還記得兩人第一場戲是她演的紅雲和塗松岩扮演的陳建軍一起“收破爛”:“我們一起往車子上搬紙殼,他很體貼地讓我休息,我要很甜蜜地說:‘沒事,我不累。’這場戲雖然短,但沒想到第一場戲我們拍了一條就過了,正因為彼此之間的這種默契,我們後面的對手戲越演越順。”

專家評價

《尋找幸福的日子》是家庭倫理劇,又超越一般家庭倫理。這不僅因為事業線也占了相當的比重,而且還在於它塑造了紅雲這個獨特的當代我國創業型女性形象。
紅雲的形象,超越常見的賢妻良母型和只顧事業不顧家庭的女強人型的模式,把家庭與事業,愛情與事業,愛人與創業,勤勞與智慧,務實與理想都有機結合起來,這一切都統一於她那特有的善良、智慧、堅韌和自強。她是在堅持自尊自強的同時把愛心貫徹到底,從一個特定高度把弘揚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開拓進取、不折不撓的時代精神融為一體,作為妻子、作為子女、作為母親、作為朋友,她把愛心和責任做到了極致。作為員工、作為經理,她把管理、把創業做到了極致。她的命運就是當代中國有為女性的命運,她的前進足跡就是構建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的足跡。
創作者給紅雲的前進所設定的主要對立物是陳的傳統觀念中的諸如血統論(不相信後媽)、反對二婚(一般否定離婚、二婚)、家長制(老人一人說了算、晚輩對長輩的絕對服從)、男權中心論(妻子只能聽命於丈夫、做家務)、對子女的溺愛、平均主義(不患寡而患不均)、槍打出頭鳥(對先行者的嫉妒和詆毀)和市場經濟發展中在觀念上消極東西,諸如唯利是圖、市場投機、同行是冤家等等。這些都是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進程的真實反映。雖然劇本把許多重大事件推倒了幕後,但通過對紅雲人生歷程的描繪,還是深入的多角度的揭示了時代矛盾,唱響了時代精神主鏇律。
顯然,編劇長於日常生活敘事和家庭倫理劇的寫作,即娓娓道來,從容不迫,又懸念不斷,波瀾迭起,於自然中流露真情,在平凡中揭示崇高,好看、好聽又耐人尋味。不論是作為主線的家庭敘事,還是作為副業的事業敘事,描寫內容都是與當代我國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通的。換言之,對於普通觀眾,它是有看點、有吸引力的。
編劇擅長於女性生活的觀察和女性心理的把握。劇中刻畫最成功的、最細緻入微的,除第一主人公紅雲、還有寒春娥、戰國華、宋曉菲、陳菁菁。此外,對於大姐和陳建榮兩個人物,雖著墨不多,也各有精彩之處。男性形象中,除陳建軍,李明志、方卓、王二彪、岳濤等,也是比較生動的。
人物台詞寫得很生活化,也樸實生動,沒有說教和冗長的東西,聽起來很親切,這也加強了作品的真實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