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台桐柏觀》

《宿天台桐柏觀》作品簡介,創作年代:唐代。作者:孟浩然。作品體裁:五言古詩。內容簡介:詩人學老子長生之道、脫離官場、隱居山林的喟嘆,表現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宿天台桐柏觀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宿天台桐柏觀(1)
海行信風帆(2),夕宿逗雲島(3)。
緬尋滄洲趣(4),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5),輟棹恣探討(6)。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7),雞鳴信潮早(8)。
願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
紛吾遠遊意(9),樂彼長生道(10)。
日夕望三山(11),雲濤空浩浩。

作品注釋

(1)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縣東北。西南接括蒼山、雁盪山,西北接四明山、金華山。《臨海紀》:“天台山超然秀出,山有八重,視之如一帆。高一萬八千丈,周回八百里。”桐柏觀:即桐柏宮。觀:道教之廟宇。
(2)信:任憑。
(3)逗:停留。
(4)緬:藐遠。滄洲趣:謝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呂延濟註:“滄洲,洲名,隱者所居。”
(5)捫蘿:捫,攀援。蘿,女蘿,生長在山中的一種地衣類植物,常自樹梢懸垂,全體絲狀,呈淡黃綠色或灰白色。
(6)輟棹:停船。棹,划船工具。恣探討:盡情賞玩。
(7)唳:鶴鳴聲。
(8)信潮:《異物志》:“伺潮雞,潮水上則鳴。潮水依時而至,故曰信潮。”
(9)紛:盛多的樣子。
(10)長生:生命永遠存在。《老子》:“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11)三山:古代傳說中的三座仙山。

作品賞析

詩人泛舟遠行,在桐柏觀休憩。這裡可以採摘靈芝仙草,享受聽鶴唳、聞雞鳴、觀早潮的樂趣。這種閒情意趣,與當時紛擾的塵世生活、黑暗的官場爭鬥形成鮮明對比,由此詩人發出學老子長生之道、脫離官場、隱居山林的喟嘆,表現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時遊歷長安,參加進士科考落榜。他在太學賦詩的時候,名動公卿,滿座為之傾倒。後因寫詩引起唐玄宗不悅而被放歸襄陽,於是漫遊吳越一帶,遊覽名山勝水。734年(開元二十二年),襄州刺史韓朝宗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準備向朝廷舉薦他,但他不慕名利,到期竟然失約不赴,終究還是沒有成就功名。孟浩然生活在盛唐時期,早年曾有遠大的抱負,但在政治上困頓失意,終生過著隱士的生活。他潔身自好,不樂於趨附權貴,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當時和後世所傾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