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

《害蟲》

《害蟲》是由鹽田明彥導演的日本劇情片。本片題為“害蟲”,意指引發周遭不幸且自身不幸連連的女主人公。在她周圍幾乎沒有正派的大人,而她自己也每每在關鍵之處做出消極的選擇。影片中的人物沒有太多的台詞,情節起伏也不大,所展現出來的基本都是日常生活的情景,然而導演卻不著痕跡地將陰暗悲苦的氣氛切實地傳達到觀眾的心中。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害蟲》《害蟲》

於我而言,學校或者家庭,甚至更多的地方,其實並無區別。沒有他人可以依賴,而我則不停的輾轉做戰。

國中一年級的女生,我正遭遇自己生命里的豆蔻年華。母親自殺未遂,不知道這是悲傷抑或笑話;緒方走進我的生活,我不知道這個國小時的老師,是我的戀人,還是一場莫名其妙。

不是不清楚學校里關於我的流言正滿天飛舞。

忍受到不堪的時候,就輕鬆的離開讓我氣悶的所在,象河水般隨意的流淌在大街上,從此日夜徜徉……

菊子閉上眼睛,用指尖輕輕划過一排書脊,她下意識地停了下來,拿出這本偶然碰到的書。

這是一部關於14歲菊子的青春物語,苦悶、掙扎、徘徊……在這個柔軟的身體里藏著太多倔強的力量。倔強,試圖突破生活的泥土,找到生之憑藉……

母親試圖自殺未遂之後,幸福就在這裡家庭里消失了,面對行屍走肉般的母親,菊子試圖自己面對生活,她認識了少年阿哲,離開學校,他們默默地一起度過了一些安靜而單純的下午,陽光從天窗照射下來,靜止的表情讓人感到了幸福……可是好景不長,阿哲不堪現實,在住所自殺。

重新回到學校的菊子試圖與同齡的男同學交往過上正常的生活,母親的男朋友強姦她未遂,母親無能為力的哭泣,這次菊子陷入更深的黑暗,她無法上學,無法在家裡呆下去,她跟阿哲的傻子叔叔用汽水瓶製作了燃燒彈,親手點燃了自己的家,然後搭上遠行的卡車……她去尋找那個一直有書信往來的國小老師,而這一次,她又錯過了……

拍攝於2002年的《害蟲》很平靜地描寫了一個小女孩所要面對的殘酷世界。世界正在無邊無際地逐漸展開,而她的生活似乎變得越來越狹窄,思春期的萌動,無法排解的家庭傷害,試圖與人交往而又一次次失敗的經歷……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令人困惑,同時自閉的圖像。

類似的主題,在近年的日本片中常有涉及,最著名的有《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壞孩子的天空》等等。“莉莉周”中的歌聲、“以太”、風箏、成片的綠色等等,都預示著,並代表著更高意義上的探尋,夢一般地將我們引導進入一個無法逃避的殘酷局面之中。

《害蟲》《害蟲》

而與夢幻而殘酷的“莉莉周”相比,《害蟲》則顯得更加平實,它不煽情也不虛幻,但是現實中的這種真真切切的無力感,卻更加讓人感到難受。

媽媽獨自在哭,聲音尖銳而冷清,此刻,菊子的目光,卻像個黑洞,反射不出任何光。

兩片都用到了大蘋果做為道具,“莉莉周”中的綠蘋果也許是對於希望的“反諷”,而《害蟲》中,那個躺在卡車后座上抱著蘋果的稚嫩的身影,孤獨,卻時刻呼喚著同行者的來到,讓人感到憐愛和感傷。

扮演菊子的女演員是個長相平常,卻富於靜態表現力的孩子,她面無表情的時候,散發著青草的味道。

於我而言,學校或者家庭,甚至更多的地方,其實並無區別。沒有他人可以依賴,而我則不停的輾轉做戰。

《害蟲》《害蟲》

國中一年級的女生,我正遭遇自己生命里的豆蔻年華。母親自殺未遂,不知道這是悲傷抑或笑話;緒方走進我的生活,我不知道這個國小時的老師,是我的戀人,還是一場莫名其妙。

不是不清楚學校里關於我的流言正滿天飛舞。

忍受到不堪的時候,就輕鬆的離開讓我氣悶的所在,象河水般隨意的流淌在大街上,從此日夜徜徉。

街頭上自有我的朋友,最心愛的是他們兩個,拚命掙錢的阿哲和神經衰弱的中年叔叔。我突然發現什麼是歡顏,所有的惡作劇,都讓我們的臉上輕易露出孩童般的笑容。我哈哈大笑,樂而忘返,這深夜以及白晝的街頭。

安靜生活,波瀾如期而至。緒方在信里告訴我,他已辭去教職遠走高飛,一個遠方的原子發電廠,是愛著的男人如今生活的地方。

不可避免的回到流水似的生活里,那裡不溫也不熱,似乎一直如此。和正常年齡的男生戀愛,回到我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身處的學校,身邊有夏子,我可愛的友人。

我沉默,並且微笑以對。清楚的聽見內心所有呼嘯與澎湃的聲音。

而最諷刺的,是我連自己也無法信任。這個失去支點,面臨終點的世界啊。

溺水前,我做出最後的手勢,企圖自救,而遙遠的緒方,我已把他看作唯一的彼岸……

幕後製作

《害蟲》《害蟲》

鹽田明彥,他對電影不疾不徐的態度,讓我們在大多數搜尋引擎里都找不到這個導演名字,而他對電影的熱愛,卻是如此的一以貫之。大學時代,他和黑澤清開始親身嘗試電影製作,拍攝了《好姑娘》等幾部作品。大學畢業後,鹽田執筆做起了影評人,在日本組織了名為“電影之王”的影評中心,同時也做為助理導演參與黑澤清的電影製作。

其後,他一方面出演了大量的企業用VP,又拜日本已故的著名導演兼作家大和屋竺為師學習電影腳本的寫作,直到1991年開始了獨立寫作生涯。兩年後,鹽田開始涉足新的領域,在多部電影裡擔任攝影照明的工作,盡情學習和展露他在電影製作上全方位的才華。

1996年,他導演了《暴露狂的女人》,初試鋒芒;1998年,鹽田明彥借“東京國際映象文化振興會”的年度新人製作活動基金拍攝了《月吟》(Moonlight Whispers),未想同年本片即在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提名,同時攬獲當年日本所有電影展的新人大賞,鹽田也被日本電影界看作代表性的作家導演。而這一次的新作《害蟲》,則在2001年被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的現代電影部分做為正式作品推出,同時在南特三大洲電影節上獲評審團大獎,宮崎青也同獲最佳女主角獎。

《害蟲》《害蟲》

女主角宮崎青,4歲時開始做模特,拍寫真和各種CF集,1999年,她初上,和大林宣彥導演合作拍攝《那個夏日》;她有極高的演戲天賦,於次年的坎城電影節上以電影《EUREKA》榮膺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那年她剛滿15歲。

本片的監製中村雅哉亦是業界權威人物,將近八十高齡的他是日活公司第一部作品--熊井啟《愛情》的監製,知名作品包括《銅鑼平太》(市川崑);《赤橋下的暖流》(今村昌平);《望見大海》(日活公司九十周年紀念影片)等。他堅持“電影正是一國文化精神之所在”的觀點,為日本電影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並於1986年獲得日本電影最高榮譽之一的藍綬勳章。

影片評價

《害蟲》《害蟲》

按傳統的審美眼光來看,宮崎青實在算不上美女,她和你想像中日本美女的任何一個類型都差之甚遠,很難想像她從小就被星探挖掘,當模特有超過十年的經驗。而談論年紀如此之小的女孩的內在張力和暗涌的表現力--我忍不住想起蔡琴,她年紀輕輕的時候就開始唱一張破碎的臉和浪花的溫柔--她的臉孔可能並不特殊,那就請你注視她的眼睛,一個童年的阿修羅,在銳利的鋒芒下,可能也有掩藏不住的落寞傷心。所以,這樣的女孩,和她的電影,至少是我私人偏好的那個類型。

鹽田明彥,對這個導演所知不多,而他的經歷亦讓我對這個男人多所欣賞。八十年代的日本電影界,在勇奪多項國際大獎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定的浮躁心態。而鹽田,捨得用不短的時間,兜兜轉轉,他對電影好象對待真正的愛人,數十年的耐心幾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在現今的時代,堪稱異數。

其實一上來是想說這個電影的,現在反倒留到了最後。

《害蟲》《害蟲》

電影或者別的,總會不自覺的提到出路的問題,說著說著就改成敘述生命的體驗。大陸人念茲在茲的有一部《陽燦》,因為真實,所以動人;更因為,這段心路,是大家都必須挨的,也是所有成年人最容易淡忘的,有時候忽然提出來,就讓人心痛。前些日子看寫朱天文的文字,說她自己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標準的慘綠少年”,不斷的抽菸,非常鬱悶的彈吉他,不停的思索所有可能讓人迷路的問題。這段話從背後看過去,已經只有事過境遷的雲淡風清,讓人幾乎回想不起當年的殘酷和掙扎。《害蟲》和《十七歲的腳踏車》可能有些距離,它也許更接近於香港的《無人駕駛》,或者日本過去的老片,名字叫《澀谷24小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