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圖解人腦使用手冊》

《完全圖解人腦使用手冊》

了解正確使用腦的方法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讓你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輕鬆掌握使用腦的正確方式。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完全圖解人腦使用手冊完全圖解人腦使用手冊

出版社:第1版(2008年7月1日)
平裝:191頁
正文語種: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44241625,7544241629
條形碼:9787544241625
產品尺寸及重量:23.8x17.8x1.4cm;640g
品牌:北京紫圖圖書
ASIN:B001BYDP6A

內容簡介

完全圖解人腦使用手冊》將通過妙趣橫生的文字,精美細緻的手繪圖解,將腦活動的過程完整直觀地呈現出來。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直接控制著人一切的意識、思維,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但是在生活中,由於認識的誤區,人們往往養成錯誤的用腦習慣,這些錯誤的習慣不僅使我們的腦不能物盡其用,更使腦受到損傷。

編輯推薦

圖文互動,一冊通覽,現代人不可不知的潮流新知。為什麼我不是天才,為什麼我的學習工作效率總是不如他人?我有沒有可能成為藝術家?
用對腦,笨蛋也可以變成聰明人!
《完全圖解人腦使用手冊》詳細的腦構造分析,清晰的腦功能流程
讓你了解是誰在控制著你的身體和思想。

目錄

序言:正確認識自己的腦
本書閱讀導航

第一章 腦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名稱

 1、肉體與心靈的司令官:腦
 2、一個千年未解的謎:腦和意識的關係
 3、挑食的貪吃漢:腦的“食物”
 4、掀起你的頭蓋來:腦的真面目
 5、皺巴巴的思想家:大腦皮層
 6、攜手並肩的F4:大腦的4個區域
 7、人類的本能地帶:大腦邊緣系
 8、藏在深處的珍寶:大腦基底核
 9、你我的生命線:腦幹
 10、人體激素工廠:腦垂體
 11、舞蹈家都有一個完美的小腦:小腦
 12、大腦的尾巴:脊髓

第二章 腦細胞和信息傳遞的結構

 1、腦的最小單位:腦細胞
 2、年齡越大,數量越少:神經細胞
 3、超能信息處理器:神經細胞的功能
 4、讓我們的心相連,讓我們的手相牽:樹突和軸突
 5、神經細胞的結點:突觸
 6、人人都有一張獨特的網:神經細胞的連線方式
 7、滿腦都是電信號在跑:神經細胞工作方式(1)
 8、跳躍傳導和軸突髓鞘:神經細胞工作方式(2)
 9、神經遞質:神經細胞工作方式(3)
 10、有快有慢的傳遞速度:神經細胞工作方式(4)
 11、被遺忘的英雄:腦神經膠質細胞

第三章 大腦皮層的功能

 1、紅男綠女的由來:男女大腦的差異
 2、多功能控制器:大腦皮層
 3、大腦偏愛“對著幹”:交叉支配
 4、理性的國王:左腦的功能
 5、感性的天才:右腦的功能(1)
 6、說出你的喜歡怒哀樂:右腦的功能(2)
 7、動、育、看、嗅、思考、知有管家:通過功能劃分大腦皮層
 8、運動指令庫:運動區
 9、運動區的上司:運動聯合區
 10、感覺這世界:軀體感覺區
 11、視覺分析師:視覺區
 12、空間測量儀:頭頂聯合區
 13、難以忘記你容顏:側頭聯合區
 14、綜合分析部:後方聯合區
 15、理性和意志的源泉:前方聯合區(1)90
 16、感情基地:前方聯合區(2)92
 17、語言中樞:布洛卡區(1)94
 18、活動區域:布洛卡區(2)96
 19、正確地說話:韋尼克區98

第四章 記憶和本能

 1、進化,從這裡出發:大腦邊緣系統
 2、海馬清楚你最近的行蹤:海馬與記憶
 3、記憶藏在哪裡?記憶的儲存
 4、流著淚的你的臉:記憶(1)
 5、工作記憶:記憶(2)110
 6、從來不需要的想起,永遠都不會忘記:程式性記憶
 7、本能的愛和恐懼:杏仁核
 8、行動發動機:大腦邊緣系統的扣帶回
 9、恰恰相反到好處地運動:大腦基底核的功能
 10、中轉站和指揮塔:丘腦的作用
 11、進食大管家:下丘腦中的攝食中樞
 12、明白饑飽很重要:下丘腦中的飽中樞
 13、伊甸園的鑰匙:下丘腦中的性慾中樞
 14、抗利尿激素:下丘腦中的激素
 15、控制自主神經系統:下丘腦是生命中樞
 16、激素工廠的產品:腦垂體的功能

第五章 不知不覺中活動的腦

 1、保持平衡,精確運動:小腦的功能
 2、程式性記憶存儲中心:小腦和程式性記憶
 3、雙城記:大腦和小腦的關係
 4、信息通道和排尿中樞:脊髓的功能
 5、睡眠開關:下丘腦
 6、睡眠的成因:為什麼要睡覺
 7、身體的白求恩:不睡眠的腦
 8、睡眠也分類:睡眠

第六章 5種感覺和腦的關係

 1、情報員和國王:感覺和腦
 2、感覺都在腦里:感覺傳遞到腦的過程
 3、傳遞過程:視覺(1)
 4、色彩斑讕的世界:視覺(2)
 5、眼珠不停轉動的秘密:視覺(3)
 6、把耳朵叫醒:聽覺
 7、生存的重要手段:嗅覺(1)
 8、氣味攜帶的記憶:記憶(2)
 9、嘗出危險:味覺(1)
 10、腦嘗出的味道:味覺(2)
 11、最大的感覺器官:觸角(1)
 12、疼痛:觸覺(2)
 13、冷和熱:觸覺(3)
 14、直鋼絲的秘密:平衡感

第七章 藝術和腦的關係

 1、本能與假想:“誠實的腦”和“說謊的腦”
 2、音樂天使:創作音樂的腦
 3、動的不只是手指:演奏音樂的腦
 4、表現時空的藝術:畫家和文學家的腦

文摘

第一章腦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名稱
1.肉體與心靈的司令官

在武俠電影中,我們常常看到俠客們把手放在傷者胸口試探心跳,然後說:“他死了。”其實,現代醫學判定死亡的標準早已更改成了“腦死亡”。那么,這個決定我們生死存亡的“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在思考的時候會用到腦。哭、笑、生氣、下決心也都是由腦的活動產生的。可以說,所謂的“知、情、意”也就是智慧、感情、想法這些精神活動,全部都是由大腦來支配的。
那么,支配人類各種活動的大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將它的樣子和作用按順序進行講解。
腦和心臟、胃一樣也是內臟器官的一種。成人腦重約1200~1500克,占體重的2%~2.5%。有堅硬的顱骨保護,還有硬腦(脊)膜、蛛網膜、軟膜三層腦膜將其包裹起來。硬脊膜與椎管壁間的間隙為硬脊膜外腔,腔內充滿疏鬆組織、脂肪和靜脈叢。在蛛網膜和軟膜之間的蛛網膜下腔,充滿著一種叫做腦脊液的透明液體,這種液體保護大腦免受外部的撞擊。腦脊液是由脈絡叢上皮細胞分泌的無色透明液體,含蛋白質很少,但有較高濃度的鈉、鉀和氯,並有少許脫落細胞和淋巴細胞。成年男性約有100毫升腦脊液,它有營養和保護腦與脊髓的作用。腦作為人類活動最重要的部分,必須要受到非常嚴密的保護——我們常說,“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某某”,其實不如說“要像身體愛護腦部一樣愛護某某”。
腦不僅可以支配人類的活動,還可以支配那些與動物共同的感覺或欲望——比如想吃東西、疼痛和發燒等本能。也就是說,精神和本能兩方面的活動都是由腦來支配的。
可能會有人問:“那么,不安、心慌,在喜歡的人面前心咚咚地跳,這些心理活動也是由腦來支配的嗎?”
這個問題,我們在下一節回答。
一個千年未解的謎
腦和意識的關係
蘇東坡《題沈君琴》日:“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這也是人們對腦和意識關係的疑問。有腦的動物就都有意識和感情嗎?如果有,是在腦的哪個部位產生的?
上一節中,我們說到“不安、心慌,在喜歡的人面前心咚咚地跳”等心理活動是否由腦來支配?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廣義來說,包含“知、情、意”的精神方面的活動也是心理活動。說到心理活動,除思考外,像前面疑問中說到的那些情緒,總覺得是在胸部的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會在心臟引起相應的反應:心臟似乎會隨著情緒變化而加速或減速跳動。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心理活動是存在於心臟中的。在我們的漢字中,用“心”字做部首衍生出的“思”、“想”、“悟”、“怕”、“愉快”等字或詞語均是表示思索或情感的,就是這種認識的反映。
 但是,這些心理活動其實也是大腦的活動。
 讓我們來看一下腦和心的關係。簡單來說,腦的活動停止的話,心的活動也就消失了,思考、笑、不安等感覺也消失了——個植物人是不懂得高興或傷心的——所以可以說是由腦產生心理活動。
這樣的話,有腦的生物應該都會有心理活動,應該是人有人的悲歡離合、鳥有鳥的喜怒哀樂才對。可是,雖然科學家們一直在進行除人類以外的動物心理活動的研究,卻還沒有什麼明晰、確定的研究結果能夠證明這一點。
不過,至少我們知道了人類有心理活動以及心理活動與大腦功能之間的關係。
問題是與腦的哪部分的功能有關呢?比方說,看似沒有心理活動的青蛙的腦不夠發達,而人類的大腦卻具有發達的部分。所以,以此可以來推測心理活動和大腦某部分的關係。
接下來,讓我們從大腦和心理活動的關係開始,來看一看人類腦部的各種各樣的功能,在這之前,首先需要認識一下腦的基本構成。
挑食的貪吃漢
腦的“食物”
誰看過《忍者神龜》?還記得那個一號反面角色朗格嗎?他是外星罪犯,已經進化得只有大腦了——對於他吃什麼,編者現在已經沒有印象了。可是,編者還是可以告訴你,我們自己的大腦是吃什麼的。
腦的重量約占體重的2%,卻消費了整個身體將近20%的能量,與約占一半體重的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幾乎相同,真是個可以跟豬八戒媲美的貪吃漢啊!而且,它不僅“飯量大”,還很挑食。
腦幾乎只消耗葡萄糖。身體的其他部分幾乎是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為能源的,但是腦只吃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除了腦,血液成分之一的紅血球雖然也只以葡萄糖作為能源,但卻是循環利用的節約專家。而大腦在利用了葡萄糖之後,會將其變為二氧化碳和水丟掉。不僅挑食,還浪費。
腦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所以,為了維持腦的正常活動,將血液中的葡萄糖保持在適當的濃度是非常必要的。缺氧的話大腦會死掉,但是缺葡萄糖的話,營養達不到也會死掉。成年男子每天需要約2093千焦的能量,換算成葡萄糖大概是120克左右。因為紅血球也消耗葡萄糖,所以加上這部分每天大概需要160克葡萄糖。
但是,大腦只有葡萄糖並不是說就萬無一失了。為了保持腦的構造和功能,以及順利活動,蛋白質和脂肪也是必需的。
營養成分進入腦的旅程也是充滿驚險的!它們的路上布滿了陷阱和挑戰:
1.必須進入人體:如果人們不食用它們,腦也就不能吸收。
2.在胃裡,它們要經得起胃酸的攻擊,因為胃酸能將食物分解。
3.在消化道中,它們必須被腸壁的細胞所吸收,並且透過血管壁進入血液循環。
4.隨血液通過肝臟時,營養物質還得避免被代謝(破壞)掉。
5.一旦進入血液循環,營養物質必須穿過小的血管進入腦組織。營養物質從血液到神經元的過程還受到血腦屏障(見58、59頁)的限制。
掀起你的頭蓋來
腦的真面目
大家在各種媒體中都有可能接觸過腦部構造的圖像或介紹,但真正了解腦部構造的恐怕還不是很多吧。作為人體意識中樞,腦的構造必須足夠精細複雜才能承擔起這個重任。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它的真面目吧。
腦部的構造非常複雜。各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稱。如果不知道這些名稱,之後講解到腦的功能的時候,理解起來就會感覺很困難,所以我們先介紹一下。
從側面看,有一部分好像是電影裡面火星人的腦袋那樣充滿褶皺,這就是大腦,重量約1000克。外表呈粉色,用手觸摸的話會感覺像豆腐那樣軟乎乎的。因為從外表來看,大腦這部分幾乎占了腦的全部,所以說到腦,我們很快就會想到這部分。
但是,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在大腦後邊的下部,有一個充滿褶皺的隆起部分像懸掛在大腦上一樣,這就是小腦。重量約130克,大小約是大腦的1/10。從大腦正中心伸出來像粗管那樣的部分連線到小腦的前部,叫做腦幹,重約220克。其下連線著脊髓。
當然,大腦、小腦、腦幹、脊髓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連線、彼此聯繫盼。接下來,就來詳細看一看分為幾部分的大腦和腦幹。
皺皺巴巴的大腦並不是一整塊。從上方看就明白了,大腦分成左半球和右半球。右半球叫右腦,左半球叫左腦。雙方是由叫做腦梁的物質連線起來的。腦梁是位於大腦內部正中間位置的2億根神經纖維束,呈白色。
這樣由腦梁連線將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的並不只是人類,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是這樣的。
右腦和左腦的功能是不同的。在1960~1970年,對癲癇症會採取切斷腦梁的治療方法。當時對接受了這種治療的患者進行了各種研究,看到在使用語言或計算方面,只使用左腦的人成績會很好。相反,在堆積木或對立體物體的認知方面,使用右腦的人成績比較好。根據這項研究資料,可以了解到左右腦的功能是不同的。
皺巴巴的思想家
大腦皮層
在生活中,我們通常認為年齡越大的人越有智慧。看病我們喜歡找老醫師,讀書我們喜歡跟老學者……他們臉上的道道皺紋幾乎是智慧的代名詞。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全身都是皺紋的智者住在身體裡——那就是大腦。
褶皺可以說是大腦的特點,這層褶皺部分包裹在大腦的表面被稱做大腦皮層,厚度約2~3毫米。皮層表面高度擴展、捲曲,形成許多的溝和裂。下凹的叫溝,凸出的叫回。這部分在人腦中是最大的部分,是腦的最高中樞機構。如果把皮層剝離下來並全部展平,形成的灰色物質層有一張報紙那么大(1600平方厘米),而老鼠的只有郵票那么大。
這種大腦皮層的褶皺在老鼠的大腦上幾乎看不到,貓的大腦上只可以看見少許。只有人類和猿猴等所謂靈長類動物的大腦上才會充滿褶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擴展了大腦皮層的面積,但是由於容納大腦的容器(顱骨)的限制,只好摺疊起來使面積擴展,因此就增加了褶皺的數量。
那么,是不是褶皺越多越聰明呢?比較老鼠和人類的大腦的話,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結論。
但是,智商的高低和腦的重量多少是沒有關係的。否則的話,腦重比人腦重得多的大象會比人類還要聰明了。
那么,是不是和褶皺有關呢?褶皺的多少和智商的高低也不一定成正比。海豚的大腦褶皺比人類的多(是地球上動物中大腦褶皺最多的),但是智商卻比人類低。總而言之,褶皺的多少,換句話說大腦皮層的大小與人類進化的關係很深,但與智商的關係卻還不太清楚。
攜手並肩的F4
大腦的4個區域

大腦不僅可以分為兩個半球,還可以分為4個部分:前額葉、顳葉、頂葉、枕葉。那么,劃分這4個部分的依據是什麼呢,它們又各自具備什麼功能呢?
大腦皮層褶皺的正式名稱叫做腦溝。但是,因為褶皺比較容易明白,所以就用褶皺來進行說明。褶皺有粗有細。細的褶皺因人而異,但是粗的褶皺卻大體相同。因此,以粗褶皺為基準,可以將大腦皮層分為前額葉、顳葉、頂葉、枕葉4個區域。
從側面看大腦,在正中間有一條從上至下走向的粗褶皺,這條褶皺之前的部分就是前額葉。動物越是高等,這部分的面積就越大。人類的前額葉占大腦皮層表面積的32.8%,是4個區域中最大的。
前額葉向後面擴展開來的部分是頂葉,再往後是枕葉,位於大腦左右兩側的是顳葉。以大小為序來說的話,前額葉之後是顳葉,然後是頂葉,最窄小的是枕葉。
前額葉負責思維、計畫,與個體的需求和情感相關;顳葉負責處理聽覺信息,也與記憶和情感有關;頂葉回響疼痛、觸摸、品嘗、溫度、壓力的感覺,還與數學和邏輯相關;枕葉負責處理視覺信息。
各個區域的功能不同,表面積的擴展方式也不一樣。前額葉以外其他各個區域表面積一直增加直到6歲,以後就不再擴展了。只有前額葉的表面積一直增長,到10歲左右才停止。
雖然說6歲,或者10歲各部分腦表面積的生長就停止了,但是腦的功能卻沒有同時停止生長,之後功能自身一直在穩定的生長。
太腦皮層的各個部分在功能上有所分工,但又是相互聯繫,互相補充,互相影響的。一個正常人是不可能僅僅使用大腦皮層的某一部分的。只有它們4個攜手並肩發揮作用,一個人才能過上健康的生活。
人類的本能地帶
大腦邊緣系統

有時候,我們會忍不住想去芳草青青的郊外遠足;有時候,面對沙漠或荒山,似乎能聽見內心裡涌動著野性的自由和快樂;有時候,快樂如此簡單,只是因為吃了一頓好飯……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情感?
 這些本能的衝動和感受,都來自於大腦邊緣系統。
 將大腦皮層的中心——腦千——包裹起來的部分叫做大腦邊緣系統。大腦皮層的外側部分叫做新皮層,內側的大腦邊緣系統叫做大腦的舊皮層。因為這部分具有進化成人類之前的時代的特性,換句話說,具有動物為了生存所必需的原始本能和感情功能,所以被稱為舊皮層。因為沒有大腦皮層的爬蟲類也有大腦邊緣系統,所以也有爬蟲類腦、鱷魚腦這樣的名稱。爬蟲類等的大腦邊緣系統是裸露著的,而人類因為新皮層的發達,舊皮層被推到大腦的裡面,所以從外面是看不到的。
大腦邊緣系統是由無數個組織構成的,這裡僅介紹幾個主要的組織,首先是位於大腦上部的扣帶回,下部是海馬、中隔核、杏仁核、腦島等以各種各樣不同的形狀存在。
這些組織當中,發揮最中心功能的是海馬。海馬是與記憶有關的重要部分。海馬這個名字很奇怪,是因為它具有海馬那樣的形狀,其功能卻與海馬沒有一點關係。海馬位於控制學習和記憶活動的中樞,主要負責形成和儲存長期記憶。海馬可幫我們根據現在的經歷,在記憶中尋找相同或相似的回憶。找到後,就把現在的印象認為是發生過的或認成這個典型的、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有時海馬也會因疏忽出現錯誤:它們將現在的觀感歸入到曾經發生的感覺中,即使這種“記憶”是從未發生過的,於是就產生了前世記憶般的“似曾相識”。
另外,杏仁核是因為具有扁桃的形狀而得名。大腦邊緣系統的各部分相互影響發生作用,關於這些功能將在第三章中介紹,接下來我們將目光轉向大腦邊緣系統的裡面。
藏在深處的珍寶
大腦基底核
跑、跳、行走、伸懶腰、打哈欠……你一定知道這些活動和你全身的肌肉有關。可是,你有沒有想到,在大腦的深處,有那么一群豆豆樣的核體,維持著你全身骨骼肌的張力,協調肌群運動呢?
往大腦深處更深處看,會看到位於大腦基底部有幾個比較大的核。這些核是構成腦的中心性細胞——神經細胞的組合。關於神經細胞將在第二章中詳細說明。
在這些核中有尾狀核、殼核、蒼白球、丘腦下核、黑質,這些總稱為大腦基底核。
尾狀核具有像蝌蚪那樣的大頭和長尾,殼核則具有桃核那樣的形狀,這兩者合起來叫做紋狀體。除了人類和猴子,其他動物這兩個核不是一分為二的,而是一個整體。另外,殼核和蒼白球也叫做晶體核。蒼白球與殼核的內側相接,因為其神經細胞的密度比尾狀核和殼核低,所以看上去呈白色。稍微下方一點有一個黑色的核,這就是黑質。這個神經細胞因為包含黑色素,所以看上去呈黑色,因此被稱為黑質。在黑質稍微上方一點,位於丘腦正下方的是丘腦下核。
腦是信息不斷傳遞的場所,尾狀核和殼核構成的紋狀體從大腦皮層或大腦邊緣系統、丘腦處獲取情報。另一方面,蒼白球和黑質向丘腦傳送信息。丘腦下核主要從蒼白球獲取信息,然後再向蒼白球或黑質傳送信息。這樣,大腦基底核內的信息流通就弄清了。
如果紋狀體受損,可能會發生兩種不同的症狀:
1.運動減少。例如震顫麻痹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震顫、肌張力高、隨意運動減少、動作緩慢等,系黑質病變後,新紋狀體神經元內多巴胺減少所引起的。
2.運動過多。如舞蹈病,主要表現是出現各種各樣不自主無目的的強制運動,肌張力下降。舞蹈病產生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損害紋狀體或底丘腦後,蒼白球失去紋狀體或底丘腦的控制,使蒼白球對脊髓前角的抑制性影響增強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