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約:《聖經》中的做人道理》

《守約:《聖經》中的做人道理》

《守約:《聖經》中的做人道理》為讀者開闢了一條通往《聖經》的捷徑。書中選取了《聖經》中最富有啟示性的金句、典故、故事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詮釋,把《聖經》中的人生道理融人現代生活。相信這本書會讓你動容,讓你思考,它擦亮你的眼,點明你的心,讓智慧之光圍繞你,永久不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方文明得益於《聖經》,其政治,法律、文學、經濟等方方面畫無不打著《聖經》的深深烙印。西方國家元首就職、證人法庭作證要手按《聖經》宣誓,婚禮上神職人員要用《聖經》為新人祝福,葬禮上神職人員要手捧《聖經》為亡者靈魂祈禱,大街上有人手拿《聖經》向路人宣道,旅館內每個房間赫然端放著一部《聖經》,每個家庭都必備一部《聖經》,人與人交談中常常引用《聖經》中的話或典故。數千年來,《聖經》更是文學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素材……《聖經》是上帝和人類立下的約定,即使你尚未皈依基督,你也可以在《聖經》中明悉生命之道。人生喜樂的秘決不過二字——守約。
《守約:《聖經》中的做人道理》為讀者選取了《聖經》中最富有啟示性的金句、典故、故事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詮釋,把《聖經》中的人生道理融人現代生活。相信這本書會讓你動容,讓你思考,它擦亮你的眼,點明你的心,讓智慧之光圍繞你,永久不散……

目錄

第1章找尋福音——審視你的心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清心的人有福了
要常常喜樂
不要為明天憂慮
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在苦難中喜樂
警醒感恩
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地獄
第2章聆聽福音——完善你的品格
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
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
積攢財寶在天上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溫柔的人有福了
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第3章感悟福音——成事之道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懈怠的人,必受飢餓
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重要的是準備
智慧比珍珠更美
好奇是柄雙刃劍
第4章遵循福音——言行的智慧
不可傳舌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
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
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
凡因酒錯誤的,就無智慧
不可貪戀他人的一切
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第5章回歸福音——愛永無止息
七十個七次
愛你們的仇敵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自己才能愛人如己
要孝敬父母
浪子回頭
駱駝穿針眼的比喻
行善不可喪志
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前言

蘇格蘭小說家司各特臨終前說:“把書拿給我!”人問:“哪一本書?”他說:“傻瓜,當然是《聖經》!”
是的,當然是《聖經》!無論從何種意義上來說,《聖經》在人類歷史上都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也只有它才配得上“theOnlyBook”(唯一的書)的美譽。
《聖經》遠超於世上一切的書,它是西方一切經典的翹首。它被描述為“最偉大的書”,目前為止,它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發行最廣、翻譯文種最多的書籍,也是世界公認的對人類影響最大最深的一本書。《聖經》的魅力在於,它不僅是一部基督教經典巨著,還是一部內涵豐富、意蘊精深的智慧百科全書。因此,我們可以說《聖經》是一本有關生命的書,也是一本指向生命之道的書。它雖然以神道為中心,卻是為了發揚人道的精神;它有許多來世的敘述,卻是為了教人如何活於今世。它的智慧恍如樹林裡的風聲、曠野中的天籟,純樸的人聽得到它的呼喚,熱愛生命的人感受得到它的活力。從古到今,《聖經》是世界上一多半人的精神支柱,無法統計《聖經》改變了多少個生命。“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119:105)這句話正是無數人的真實寫照。在充滿希望的時候,《聖經》鼓舞人心;在憂傷難過的時候,《聖經》提供安慰。它的光,在暗黑的歷史長夜中,照亮著人類的歸途。
“聖經”這兩個字是從TheHolyBible翻譯而來的。Bible一詞來自希臘文Biblion,它的原意就是“書”,加上冠詞以後,可以譯為“書中之書”。在漢語中,“經”指常道、常法。中國人將聖賢所著的書尊稱為經,所以用“經”字來表達它,是非常恰當的。
《聖經》包括《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前者是上帝耶和華與人的訂約,後者主要記錄了上帝之子耶穌的救世言行及其門徒的事跡。當然,《聖經》的內容不僅限於此。
它不是文學書,但其中文筆的獨特和優美是舉世公認的,許多偉大的文學作品的題材直接來源於《聖經》,更多的則從《聖經》中獲得取之不盡的文學滋養。
它不是哲學書,但卻是被哲學家引用最多,也討論最多的一本書。無論是柏拉圖還是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都無法與之匹敵。由《聖經》湧出的哲學潮流,歷經兩千年,至今依然經久不衰。
它不是歷史書,但《聖經》中關於猶太古史的記載,無論從詳盡性還是可靠度來說,都遠遠超過它周邊其他民族的古史書。
《聖經》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它為世界尤其是西方社會的發展、意識形態和文化習俗帶來巨大影響,它是打開西方文化和歷史的鑰匙。
沒有任何一本書,像《聖經》這樣遭受了無窮無盡的攻擊,它被懷疑、被誹謗、被責難、被查緝,幾乎沒有一個句子、一個詞沒被抨擊過。但是,幾千年來,《聖經》從不改版,隻字不改,這是任何書籍都無法相比的。
經典不會過時,經典不分地域,經典跨越民族。人類無時無刻不需要《聖經》的指引。每個人都有成為偉人或惡人的可能性,因為人性的兩面特徵。我們一生都在研究一個課題,就是怎樣縮小靈魂中的黑暗面,成就最美好的自我。那些臨終才恍然大悟的道理,若早些明了,生命會有不同的風景。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造,《聖經》是團好火。
研讀《聖經》並不意味著要皈依宗教,而是在《聖經》中尋找精神動力和處世之道。在現代,人們一邊享受著豐饒充沛的物質生活,一邊找尋著精神的庇佑。人們常常感到困惑: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么?每個人都會在生命中偶爾停下來這樣詢問自己。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費盡心思得到的東西,回頭看,不過爾爾。有的人得到的越多,靈魂越空乏。人們有時候被喧囂世俗蒙住了眼,遮住了耳,迷亂了心,看不清道路。真正的悲哀不是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東西,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真正偉大的作品,不是讓人在絕美中沉迷,而是還人清醒,讓我們看清這世間的真相和生命的本源,讓我們知道人生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可以摒棄的。讓生命輕裝而行,簡單而豐盈。
《聖經》正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典籍。
可惜的是,《聖經》原本不僅冗長,而且其中的古詞語和古語法阻礙了人們的理解,要讀完《聖經》原本,不僅需要極大的耐性,還要具備豐富的背景知識。因此,很多人對《聖經》望而卻步。
本書為讀者開闢了一條通往《聖經》的捷徑。書中選取了《聖經》中最富有啟示性的金句、典故、故事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詮釋,把《聖經》中的人生道理融人現代生活。相信這本書會讓你動容,讓你思考,它擦亮你的眼,點明你的心,讓智慧之光圍繞你,永久不散……

精彩書摘

所以,知足之心和擁有的多寡無關,卑賤和豐富,飽足和飢餓,有餘和缺乏,這些因素都不應該影響知足的心態。難得的是隨事隨在都能知足。“只要幸福,我便知足”,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懂得幸福的真諦。
一個猶太人住進一家客店。晚上,他聽到隔壁傳來音樂和跳舞的聲音。“他們準是在慶祝婚禮呢。”他想。第二天晚上,他又聽到了同樣的聲音。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此。“一個家庭怎么會有這么多婚禮?”他問客店的老闆。“喔。那所房子是座婚禮大廳。”老闆答道,“今天是這家舉行婚禮,明天則是另外一家。”
“啊,這正像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猶太人說,“人們總在享受幸福和歡樂,只不過有時是這些人,有時是另外一些人。沒有人能夠永遠幸福。”
世界就是一個婚禮聖堂,但我們不能天天結婚。幸福也是一樣的,不要奢求永遠。
一位農夫畢生都靠著一塊田地餬口,雖然那塊田土壤肥沃、年年豐收,但隨著時光的流逝,農夫心想:“可能還有更肥沃的田等著我哩!”他就開始外出尋覓,想找一塊更好的耕地來營生。
每天,他都找些理由來埋怨自己的田這樣不好、那樣不是,他最終決定把田賣掉。他把這塊田的資料交給地產經紀,經紀很快就繕寫了一份廣告,強調這塊田的種種好處:位置理想,設備現代化,家畜健壯,土壤肥沃,出產量高,馬棚豬圈與穀倉均保養一流,牧場附近的小山丘上還建有一座雙層住宅。
經紀人掛電話給農夫,給他念這份廣告,在登報之前徵得他的同意,農夫從頭到尾都仔細地聽,當經紀人讀畢,農夫卻說:“別登報!我臨時改變主意,不想把田賣掉,只因我窮一生尋覓的正是這樣的一塊田。”
欲望迷亂人的眼,它讓人踮腳瞻望遠處的,並產生種種美好的幻想,卻看不到眼前的珍寶。欲望也干擾了人的判斷,它讓人以未知的、想像出來的優越比對真實的存在。知足不是擁有你所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