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心理掌控術》

《孫子兵法心理掌控術》

《孫子兵法心理掌控術》將《孫子兵法》與現代心理學結合起來,告訴你如何在細微處辨識他人的心理,如何巧妙駕馭他人的心理,如何掌控他人的心理為己所用。對《孫子兵法》別開生面的解讀,帶給讀者一種全新的處世智慧,助讀者在陷入困境之時輕鬆為自己贏來轉機。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以《孫子兵法》解讀心理掌控術不但人人都能看得懂,而且人人都能用得上最實用的《孫子兵法》,最有趣的心理掌控術一部《孫子兵法》,處處可見心理掌控術的精髓;諳熟《孫子兵法》,你可以輕鬆學到以下心理策略——獲得他人支持的心理策略迷惑對手的心理策略掌控他人的心理策略利用慣性思維的心理策略速戰速決的心理策略威懾的心理策略利用人性弱點的心理策略讓他人為你效力的心理策略控制自身情緒的心理策略哪怕你只想過平平淡淡的生活、從沒想過人際關係的複雜,學點《孫子兵法》、學點心理掌控術對你也是有益無害的。世界上第一部關於心理戰的著作

內容簡介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先闡述“心理戰”的著作,也是心理戰的奠基之作。《孫子兵法》處處可見關於心理戰術的精妙論述,可以說是最古老且最實用的心理學套用之作。

目錄

第一章上下同欲者勝——獲得他人支持的心理策略要想成功地做一件事,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他人的支持更可令你事半功倍。成功者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然而如何才能獲得他人支持卻大有學問。你可知胡雪岩發跡的秘訣是什麼?為什麼有人說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怎樣做才能讓人“不忍相欺”……本章為你——揭曉答案。《孫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勝。抓住人心,就把握了成功。1.胡雪岩的發跡與互惠心理/22.為什麼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63.你學會販賣希望了嗎/104.請君人瓮,讓對手成為你的同盟者/135.“人不忍欺”的心理策略/176.“免費品嘗”,幕後有詭/19第二章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迷惑對手的心理策略玩過撲克牌“詐金花”嗎?可能你手上並沒有一副好牌,但如果你敢“跟”,你照樣會贏;也可能你手上的確是一副好牌,但如果一眼讓他人看出,別人“PASS”了,你多好的牌也贏不大.所以孫子說,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的行為.能攻而裝作不能攻,要用某人而裝作不用他,想在近處行動,但要裝作想在遠處行動,想在遠處行動而裝作要在近處行動。總而言之一句話——想盡所有辦法把對方搞暈,讓他不知道你的底牌是什麼,這樣你離勝利也就不遠了。1.空城計,玩兒的就是讓你不知深淺/242.樹立強硬形象能給你帶來哪些好處/263.交出控制權有時對你更有利/304.當你表示自己絕不妥協時,對方往往就會妥協/335.孫臏裝傻與龐涓之死/37第三章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掌控他人的心理策略林則徐有句名言叫“無欲則剛”,用時下頗為流行的一句話來解讀,就是“不怕講原則,只怕沒愛好”。只要他有愛好,你就可以投其所好,用《孫子兵法》中的話講就是——利而誘之,亂而取之,熟練運用這一兵法原則,掌控他人心理絕不是什麼難事。1.為什麼男人下班就“失蹤”/422.主動退卻也是一種智慧/453.撐死膽兒大的與餓死膽小的/494.消費積分中的詭道在哪裡/535.人們更願意相信希望看到的/566.走出紛爭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的/60第四章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利用慣性思維的心理策略為什麼小偷能在先天化日之下,雇了個搬家公司把他人家裡搬空而沒有人懷疑?因為人們不相信小偷的膽子會有這么大。你聽說過一支艦隊可以越過一座山再攻陷敵人的城堡嗎?中世紀的穆罕默德二世就是用這種看似“不可能”的方法攻破君士坦丁堡的。最危險的地方有時最安全,對手自以為萬無一失的地方,往往正是你的突破口。《孫子兵法》中說的“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都正是告訴我們要善於利用他人的心理定勢來戰勝對方。1.常見不疑與見怪不怪/652.為什麼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最安全/683.最貴的就是最好的嗎/714.主動示弱,麻痹對方/745.“鐵達尼號”是怎樣撞上冰山的/776.順風順水好成功/81第五章兵貴勝,不貴久——速戰速決的心理策略孫子認為,作戰曠日持久,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挫傷,攻城就會耗盡力量。的確是這樣,我們做事也都講究一鼓作氣。如果做一件事時間拖得過長,人的心理也就發生變化。為什麼先斬後奏往往有效?為什麼我們常說“長痛不如短痛”?為什麼婚姻中會有“七年之癢”……無數的事實證明,有完美的開局,未必有完美的結尾,原因就在於如果過程太久,你的心理會發生一些奇妙的變化——如厭倦、懈怠、大意……這些都會使事情向著不利於你的方向發展。1.“生米煮成熟飯”與“先斬後奏”/872.為什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903.“斬首行動”為何能取得顯著成效/934.七年之癢是怎樣產生的/965.把目標分解才能讓目標更容易實現/996.為什麼“冤死不告狀”/1017.長痛與短痛哪個更好/1048.為什麼有人受了挫折會一蹶不振/106……第六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威懾的心理策略第七章將有五危——利用人性弱點的心理策略第八章置之死地而後生——讓他人為你效力的心理策略第九章不可怒而興師——掌控情緒的心理策略附錄

前言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去超市會買下一堆打折卻一時用不到的物品?為什麼原本不想答應他人某事,卻感到無法拒絕?為什麼一本書定價30元你會認為太貴了而遲遲不肯掏錢,定價29.5元你卻以為不貴並痛快地買回去……其實,這些都是由於別人對你運用了心理戰術的結果。所謂心理戰術,就是諳熟並掌控對方的心理,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說到對他人施用心理戰術,研究者認為中國的《孫子兵法》是最早提出心理戰術的著作。“兵者,詭道也”,講的就是如何利用人們普遍的心理特點,通過誘敵、示形、造勢、震懾等一系列心理戰術,掌控對方的心理,從而達到征服對方的目的。而“不戰而屈人之兵”,則被公認為心理戰術的最高成就。

精彩書摘

劉邦收買人心的本事一流,他的後代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劉備這個淪落到靠賣草鞋為生的皇族後裔的天下據說是“哭”出來的。論軍事謀略,劉備不及曹操、周瑜;論帶兵打仗,更比不上關羽、趙雲,可是他卻有一項技能是別人比不上的,那就是“哭”,整個劉備的發家史,打江山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哭”的過程。 眾所周知,劉備的前半生一直在跑來跑去的,到處依附他人,不是因為他願意依附,實在是因為自己不行,沒有占到一塊地皮。後來逮了個機會,聯吳抗曹,赤壁大戰取勝後,“借”到了半塊地——半個荊州。周瑜認為劉備占據荊州是東吳大患,命魯肅去向劉備討回荊州。劉備耍賴不給,見到魯肅就開始哭,聳肩搖膀,捶胸頓足,大放悲聲,哭訴自己雖是皇叔,但是卻沒有立足之地。魯肅是厚道人,見劉備哭得臉都花了,動了惻隱之心,結果就答應了他請求暫時再借住荊州的要求。《孫子兵法》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意思是說,行軍打仗取勝之道是要讓士兵與將領有著共同的目標。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共進共退,同生共死,而不會有所畏懼。只有讓所有人,與自己感同身受,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本來魯肅是來要地的,是劉備的對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