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選集》

《孫中山選集》

《孫中山選集》是孫中山先生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錄了極為重要的《五權憲法》《建國方略》《三民主義》等著作。

基本信息

孫中山簡介

《孫中山選集》《孫中山選集》
孫中山先生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2000多年封建帝制在他領導的辛亥革命中被推下歷史舞台。在他的思想號召下,中國這巨人才開始真正邁開由傳統社會走向近代社會的步伐。孫中山先生不僅是一位百折不撓的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他一生至誠熾熱的愛國情感、救國救民的主義方略,凝聚於他的文集之中,今天讀來,仍覺一股巨大的熱流在涌動。

孫中山的書

 
孫中山先生的書,1949年以前出版印行過許多。新中國成立之後,孫中山先生的文獻得到更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孫中山選集》出了兩版,《孫中山全集》11卷本已經出齊,《孫中山集外集》等也已問世.對於不是專門研究的讀者來說,閱讀《孫中山選集》是很合適的。
 

《孫中山選集》

《孫中山選集》《孫中山選集》

初版是1956年為紀念孫中山誕辰90周年而出版的,1981年出了第二版,根據原文恢復了若干被刪略了的段落和詞句;編排次序、篇目標題、標點和分段等作了一些調整;選擇較好底本重新進行校訂,增添了一些題注、腳註和底本注。總的說來,第二版要比初版更完整、更準確。
孫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1925年逝世,風雨生涯60年。由他署名的文獻約五、六百萬字。《選集》從1894年的《上李鴻章書》起至1925年的《致蘇聯遺書》止,共收入文獻69種,計66萬餘字。孫中山先生一生最突出的特點是救國心切,時代感強,理論與實踐交相輝映。為了救國,他從一個和平的改革者轉變成武裝革命的領導者,從舊三民主義者轉變為新三民主義者。每一個階段都有閃光的理論遺產,每一次轉折都是審時度勢的自覺超越。將屈辱、落後的中國改變成獨立的、現代化的中國是他一生奮鬥中不變的主題。從1894年提出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到1905年明確闡述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從1917年至1919年撰寫《建國方略》,全面構想改造中國的現代化藍圖,到1923、1924年重新解釋三民主義,都無不貫穿這樣一條主線。閱讀《孫中山選集》要把握這條主線。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可重點讀《建國方略》。《建國方略》由《孫文學說》、《實業計畫》和《民權初步》三部著作組成。孫中山認為,這三部著作分別論述了"心理建設"、"物質建設"和"社會建設",也就是從哲學、經濟學、政治學三個方面闡發了孫中山的建設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主張和計畫。在《孫文學說》中,孫中山闡述了其"知難行易"的思想,要求人們既要勇於實踐,又要重視革命理論;《實業計畫》中,孫中山提出了他用心制定的實現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偉大計畫;《民權初步》中,孫中山提出,今後民國前途之安危,全看民權之發達如何。《民權初步》一書,正是教給國人行民權第一步的方法。

孫中山談五權憲法

《孫中山選集》《孫中山選集》
五權憲法是兄弟所創造,古今中外各國從來沒有的。諸君皆知近世一二百年以來,世界政治潮流趨於立憲。“立憲”二字,在我國近一二十年內亦聞之熟矣。到底什麼叫做憲法?所謂憲法者,就是將政權分幾部分,各司其事而獨立。各國憲法只分三權,沒有五權。五權憲法是兄弟所創。自兄弟創出這個五權憲法,大家對之都狠不明白。到底五權憲法有什麼來歷呢?講到他底來歷,兄弟可以講一句實在話,就是從我研究所得思想中來的。至講到五權憲法底演講一層,十數年前在東京同盟會慶祝《民報》周年紀念底時候,兄弟曾將五權憲法演講一過。但是兄弟雖然演講,在那個時候大家對於這個事情都沒有十分留心。此事說來已十餘年了。在當時大家底意思,以為世界各國只有三權憲法,沒有聽見講什麼五權憲法的,大家覺得這個事情狠奇怪,以為兄弟偽造的。但兄弟倡此五權憲法,實有來歷的,兄弟倡革命已三十餘年,自在廣東舉事失敗後,兄弟出亡海外;但革命雖遭一次失敗未成,而革命底事情仍是要向前做去。奔走餘暇,兄弟便從事研究各國政治得失源流,為日後革命成功建設張本。故兄弟亡命各國底時候,尤注重研究各國底憲法,研究所得,創出這個五權憲法。所以五權憲法可謂是我兄弟獨創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