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溝通技巧是這樣激發出來的》

《孩子的溝通技巧是這樣激發出來的》

溝通的目的是共贏,溝通的前提是心態,溝通的技巧是傾聽,溝通的基礎是人性。溝通需要共鳴和共識,需要心心相印,需要了解,讓孩子領會溝通的必要,理解溝通的技巧,是父母的職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善於溝通的孩子,擁有開朗的性格、健康的心態,能夠贏得周圍人人的喜愛和幫助,這樣的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目錄

一、性格好,做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讓孩子喜歡並接受自己嫉妒會使人變得心胸狹窄迎著每一天的朝陽,樂觀向上用內心的平靜來主宰自己的言行正確評價自己就能戰勝自卑用愛心告別冷漠培養孩子不懼困難的個性自私自利會影響孩子的未來膽怯的孩子難有大作為二、習慣好,養成準時守信第一印象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學會更合理地分配時間言而有信的人才能受人尊敬對錯誤不停地狡辯會養成說謊的習慣說話算話才能受人尊重說謊的人會失去別人的信任誠實比分數更重要教育孩子說真話培養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的好習慣用行動教會孩子誠信三、心態好,才能積極樂觀地與人交往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自信而不自傲良好的心態,讓孩子健康一生熱心的孩子人人愛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虛榮會讓孩子迷失純真的本性保有一顆平常心四、口才好,有理有據有效溝通把握住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期讓孩子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給孩子一個發言的機會培養孩子說話的習慣說真話需要看場合允許孩子爭辯敢於提問的人才是勇敢者傾訴是最好的緩解心理壓力的辦法別阻止孩子插嘴允許孩子直接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不滿不要打斷孩子的訴說五、學習好,孩子溝通中有自信幫孩子跨過厭學的泥潭引導孩子正確化解對老師的誤解學習一定要專心致志勤思考才能有進步高壓只會讓孩子選擇逃避在閱讀中求知好成績來自於耐心地學習有好奇心才有求知慾開動自己的大腦把自信找回來六、精神好,朝氣蓬勃人見人愛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別讓孩子輕言放棄腳踏實地,才能成功遠離怨恨走進人群,遠離孤獨孩子必須要有良好的品德只有專注才能成就大事做人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教孩子學會自我激勵七、頭腦好,機智幽默受歡迎小腦瓜考慮大問題有想法的孩子更聰明智力是第一生產力培養愛因斯坦那樣的右腦學習音樂有助於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拼圖遊戲是開發孩子智慧型的重要手段學書法和繪畫能夠增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提升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全方位地健全孩子的心智給孩子表現潛能的機會學會積累幽默感解放孩子的手和腦不要扼殺孩子的天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為什麼”八、懂禮儀,文明健康有禮貌培養孩子文明禮貌地待人塑造孩子彬彬有禮的氣質罵人是最可恥的行為引導孩子做一個落落大方的小主人動手打人是錯誤的用訓誡改變孩子不講禮貌的習慣使孩子學會主動道歉要學會說“謝謝”別讓孩子變成“小霸王”讓孩子學會打招呼讓孩子養成文明禮讓的好習慣九、興趣廣泛,與別人有更多的共同話題興趣就是天才的開始主動培養孩子的興趣小興趣左右大發展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要知道孩子的真正興趣在哪裡不要隨便干涉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的興趣,家長首先應當做個有心人尊重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按自己的興趣去做十、具備集體精神,做個合群的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幫助孩子正確理解合作理解和寬容是合作的基礎讓孩子學會與家人密切合作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從自我為中心到角色轉換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人際交往中如何保持最佳的、主動的狀態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要成就偉大的事業,必須要有崇高的友誼幫助人是為了給人快樂,不是為了獲得金錢為孩子的交往提供必要的幫助融入到集體中去

前言

溝通能力是一種人性善行的心理結構。善行能得到眾人的認可,知識能博得人們的尊敬,溝通則能得到人們的理解和支持。其實,溝通能力是人性在精神軌道上對外的“宣言”,更是成就事業的基礎。一個在家裡善於和父母、兄妹、親屬溝通的孩子,日後走上社會也一定善於和同事朋友及領導溝通。溝通是交換思想、表達意識的工具,溝通的境界是善為,溝通的目的是共贏,溝通的前提是心態,溝通的技巧是傾聽,溝通的基礎是人性。和下級溝通需要關心和支持,和同級溝通需要謙虛和暢言,和上級溝通需要視野和膽識;和平輩溝通需要理解和包容,和晚輩溝通需要慈愛和引領,和長輩溝通需要傾聽和尊敬。一個性格孤傲、自私、自大的人,是很難與別人溝通的,而一個沒有耐心、沒有修養、沒有品格的人自然就會產生溝通的障礙。關心和被關心是人類基本的需求,關心別人需要溝通,被別人關心同樣也需要溝通。溝通是做事的基本能力,也是讓人認可的必要手段。

精彩書摘

一、性格好,做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讓孩子喜歡並接受自己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那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自卑、嫉妒別人等等。因此,父母們要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優點,要讓孩子喜歡自己,這樣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對生活。有個叫拉塞爾·康維爾的美國牧師,曾以“寶石的土地”為題在美國演講,他的演講使整個美國卷人了激情的漩渦。據說他做了多達五萬次的演講,其中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以前印度有個叫阿里·哈弗德的富裕農民,為了尋找埋藏寶石的土地,變賣了家產,出外旅行,終因貧困而死。可是,結果在從他賣出的土地里發現了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所以,讓孩子接納自己,實際上就是讓他們相信自己身上也具有埋藏的“寶石的土地”。心理學家指出,在人們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評價意識有很大作用。自尊的人經常會把自己看作是有價值的、令人喜歡的、優越的、能幹的人。人們很容易發現,人生的許多痛苦,往往來自於不接納自己。一個人生下來會有不少遺憾:為什麼是女孩不是男孩?或者為什麼是男孩不是女孩?為什麼是單眼皮不是雙眼皮?為什麼生在農村沒生在城裡?為什麼生於平民之家未生在富豪之家?據有關調查發現,15.3%的城市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相貌、體形;38.7%的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學習狀況;15.9%的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健康;15.8%的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性格等等。這說明,表面上快快樂樂的孩子們,內心還有不少苦悶事兒,不接納自己就會難以走出誤區。有一次,北京一所名校請講師給初二學生講課。老師說道,該校不少女孩子為形象不如意煩惱。於是,講師講了電影明星索菲亞·羅蘭的故事。喜歡看電影的人,對於這位榮獲過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明星一定不陌生。她的《兩婦人》、《卡桑得拉大橋》在中國有廣大觀眾。可是,她16歲第一次拍電影時,卻遇到了不少麻煩。索菲亞·羅蘭是一個義大利的私生女,她在第一次試鏡頭的時候,就失敗了。所有的攝影師都說她夠不上美人的標準,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沒辦法,導演卡洛只好把她叫到辦公室,建議她把臀部減去一點兒,把鼻子縮短一點兒。一般情況下,演員都對導演言聽計從。可是,索菲亞·羅蘭卻沒有聽導演的,她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認為這就是她自己的特色。她曾在自傳中記述了這段經典的挑戰:一天,他(卡洛)叫我上他的辦公室去,我們剛剛進行了第三次或第四次試鏡,我記不清了。他以試探性的口吻對我說:“我剛才同攝影師開了個會,他們說的結果全一樣,噢,那是關於你的鼻子的。”“我的鼻子怎么了?”儘管我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但我還是問道。“嗯,咳,如果你要在電影界做一番事業,你也許該考慮一些變動。”“你的意思是要動動我的鼻子?”“對。還有,也許你得把臀部削減一些。你看,我只是提出所有攝影師們的意見。這鼻子不會有多大問題,只要縮短一點,攝影師就能夠拍它了。你明白嗎?”我當然懂得,因為我的外貌跟已經成名的那些女演員頗有不同,她們都相貌出眾,而我卻不是這樣的,我的臉部有太多的毛病,但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會更有魅力呢,如果我的鼻樑上有一個腫塊,我會毫不猶豫地把它除掉。但是,說我的鼻子太長,不,那是毫無道理的,因為我知道,鼻子是臉的主要部分,它使臉具有特點。我喜歡我的鼻子和臉本來的樣子。“說實在的,”我對卡洛說:“我的臉確實與眾不同,但是我為什麼要長得跟別人一樣呢?”“我懂,”卡洛說,“我也希望保持你的本來面目,但是那些攝影師——”“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麼也不願意改變。”“好吧,我們再看看。”卡洛說,他表示抱歉,不該提出這個問題。“至於我的臀部,”我說,“無可否認,我的臀部確實有點兒過於發達,但那是我的一部分,那是我的特色,我願意保持我的本來面目。”大家注意,“我為什麼要長得跟別人一樣呢?”這是一個美學見解,即世界上的美為什麼要一個樣呢?大導演卡洛被說服了。電影不但拍成了,而且,索菲亞·羅蘭一下紅起來,逐步走上了成功之路。2000年時,她還被評選為千年美人。悅納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保證,怎樣讓孩子悅納自己,得到由內而外的快樂?首先,讓孩子欣賞自己的形象。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態,隨時培養他們悅納自己的積極態度。父母應努力讓孩子喜愛自我的形象。讓孩子了解,自己可能並不“漂亮”,但很特別。父母也應努力引導孩子樹立一種現代的審美觀,即美是自然的,而自然是多種多樣的,不拘一格的。美是有層次的,而層次是可以修煉的。如氣質美高於相貌美,精神美高於物質美,氣質與精神都與人的文化修養密切相關。其次,稱讚孩子的特點。契訶夫說,大狗叫,小狗也叫,各叫各的。幹嗎非得和別人叫的一樣呢?每個孩子都是有特點的,而“特點”既可以成為“優點”,也可能成為“缺點”。它可以使人自信,也可能讓人自卑。父母應肯定、欣賞孩子的每一個特點,如他打電腦遊戲在行,如他做手工做得巧……讓孩子的特點真正成為“亮點”。再次,引導孩子閱讀名人傳記。歷史上許多成功者離不開悅納自己,而這幾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徵。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名人傳記,與名人或“偶像”為伍一起生活,讓孩子能從名人身上汲取悅納自己的力量。如果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麼都不如別人,處處低人一等,就會喪失信心,產生厭惡自己的自卑感,這樣的人就會缺乏朝氣,缺乏積極性。嫉妒會使人變得心胸狹窄楚菊班上新轉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不但長得可愛,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秀,而且對人很真誠,大家都喜歡和她交朋友。可是,楚菊卻是滿心地不喜歡她。因為,在她沒有轉來之前,楚菊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公主”。但現在“小公主”不再是自己了,而是這個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所以,楚菊自然非常不喜歡她,甚至還有點兒嫉妒她了。這天,楚菊把自己心中的煩惱和媽媽傾訴了一番,希望能得到媽媽的幫助。楚菊氣鼓鼓地說道:“哼,她有什麼了不起的!真討厭!”媽媽聽罷女兒的講述,隱約也能從她的話中感到酸酸的“嫉妒”。媽媽撫著楚菊的頭髮說道:“其實,你和她一樣出色,我覺得別人也是這樣認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對嗎?她有她的優點,你也有你的優點呀。所以,一個人不要因為別人在某一方面稍微比自己強一點兒,就去隨意批評別人。嫉妒會使人變得心胸狹窄。明白嗎?”楚菊聽了媽媽的話,倒覺得有點兒不好意思了。她點點頭,把母親的話牢記心中。後來,楚菊和那個女孩也成了好朋友,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楚菊發現她真是一個不錯的朋友喲。楚菊心中默默感謝媽媽當初的一番話語,讓她沒有錯過這樣一個知心的好朋友。嫉妒是一種消極情緒,有的孩子因嫉妒常會貶低、批評別人,以說明自己比別人好。有的還可能變得十分固執、武斷,試圖破壞別人的歡樂或限制他人的自由,形成怨恨、敵視等不健康的情感。如果孩子屢生嫉妒,日久天長,會成為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因此,家長要盡力幫助孩子擺脫嫉妒心理,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相比較。常會說:“小麗考試得了一百分你為什麼考不得?”“小宇的畫獲了獎你卻不會畫畫。”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身不同的特點,對不同的孩子做出同樣的比較,顯然是不合理的。既然嫉妒是來自不如別人的自卑,那么對比中的不當只能點燃孩子心中的妒火。此外,有的孩子在與別人的競爭中,獲得了成功就會沾沾自喜,看不起人,而一旦比不上別人就會認為事事不如別人,產生嫉妒的情緒。這時候家長應多關心、注意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要讓孩子懂得他不可能擁有生活中的所有優勢,當自己在某些方面即使超過了競爭對手,對手的優勢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價值依然存在。反之也會如此。讓孩子懂得無論自己成功與否,都要與人分享成功的喜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