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有辦法,寶寶就聰明》

《媽媽有辦法,寶寶就聰明》

《媽媽有辦法,寶寶就聰明》是由作者李卓著作、華文出版社出版的育兒類圖書,深受當媽媽的女性喜愛與推崇。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 李卓
《媽媽有辦法,寶寶就聰明》立體書封
《媽媽有辦法,寶寶就聰明》立體書封

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04
定價 32.80元
書號 978-7-5075-3475-7
上市時間 2011.05

作者介紹

李卓
幼兒思維教育專家,暢銷書作家。
現任某教育機構全國市場總監、執行校長
《寶寶聰明就這樣簡單》作者
《愛家廣播》等欄目特約嘉賓
愛好文學創作,發表職場勵志、歷史文學、調查報告等作品300萬字,出版作品十餘部。近年來一直從事幼兒早期思維教育研究及實踐,並有獨到見解。
曾獲中國著作權博覽會2008年十大優秀文學作品獎,2010年以一部幼兒關鍵期思維教育筆記《寶寶聰明就這樣簡單》再掀熱議,上市初起至今持續熱銷並榮獲噹噹網終身五星圖書及年度暢銷榜前列。

編輯推薦

每一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奇蹟。
做最有辦法的媽媽,寶寶聰明其實很簡單!
36個成長中父母與寶寶真實案例
32個開啟心智、鍛鍊思維的精彩遊戲,
讓寶寶獲得最佳人生開端
國內第一本品格教育與思維訓練的雙讀本。
培養優+寶寶,讓孩子擁有得第一的能力,保持得第二的心態。
國內最權威思維學校校長李卓老師繼《寶寶聰明就這樣簡單》後又一教養力作
每一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奇蹟。
做最有辦法的媽媽,寶寶聰明其實真的很簡單!

媒體推薦

用愛的眼睛來觀察孩子,用愛的語言來鼓勵孩子,耐心和平等是送給孩子一生受益的禮物。——思維教育轉機、東方之星思維教育機構總裁楊文澤
教育的目的正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來看,用自己的手指來做……只有用寶寶自己的小腦瓜想的、自己動手創造的,才是自己的!
——美國SOI-IPP學習能力中國套用中心總裁余紅
為人父母莫不希望孩子聰明智慧,李卓女士憑藉其職業經歷,選取大量實例,為80後新手媽媽解惑答疑,值得推薦。
——《時尚育兒》雜誌總編沈宇
科學育兒第一步,好媽媽要獨具慧眼!
——搜狐教育頻道主編馮志軍
以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你會發現世界真的很好;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進步真的很大;以孩子的視角看自己做媽媽,發誓一定要做孩子的同齡朋友,跟孩子成長。
——《當代親職教育報》總編、副社長李國琴
孩子的教育不要強求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拔苗助長”,循序漸進,時刻關注孩子,珍視點滴進步,因為這才是他一生成長堅實的基礎。
——北京數字博識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少兒英語)商務中心總監高培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
古往今來傑出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無不都是靠自己學習,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誰能教莎士比亞成為莎士比亞?誰能教愛因斯坦發現解釋宇宙的根本原理?誰能教魯迅先生刻畫出阿Q的形象?自己的學習和創造是前進的一種動力。
——著名的英語教育家,《許國璋英語》主編,許國璋
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後,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於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

內容簡介

《媽媽有辦法,寶寶就聰明》這是一本幼兒早期品格教育與思維開發相結合的圖書,也是作者李卓從事幼兒早期教育歷時多年的一部工作筆記,是繼《寶寶聰明就這樣簡單》之後第二部育兒案例。
本書從一個幼教經驗豐富的教師角度,以實例的形式,從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出現而對父母來說又比較棘手的問題入手,給予了解決,特別針對當前6+1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的引導、針對家長常常易犯的錯誤一一進行了闡述。實用性強,也很有啟發,是一本難得地學前教育指導書。
文章語言生動平實,讓父母易於接受。通過寶寶身邊發生的事情入手,講述孩子成長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對比前一本《寶寶聰明就這樣簡單》增加了思維遊戲部分的內容,使寶寶和父母互動更多,寶寶學習更有主動性。

目錄

第一卷:品格教育與情商培養
01、理解我們的寶貝-牢記每個大人都是從孩子開始的。
02、為孩子選朋友一定要“擇勝擇優”嗎?
03、團體生活中小寶寶如何趨利避害
04、如何避免小夥伴之間的過分親蜜
05、危機教育讓小公主理解生存壓力
06、“幫”孩子做到哪一步才是最恰當的
07、身教先於言教-曾國藩育兒觀
08、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度過思想上的斷奶期
09、女高男低的家庭中如何塑造好爸爸形象?
10、讓孩子理解付出的含義,明白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11、如何幫助寶寶建立自信,以娛樂精神對待自己的“不如意”?
12、共情教育培養仁愛寶寶
13、關愛父母是一種美好的品德
14、教育孩子能否古為今用?
15、慎重對待隱藏在優勢中的隱憂
16、如何讓孩子學會“服從”。
17、微笑讓寶寶不再“孤獨”
18、寶寶闖禍了,要不要幫他善後呢?
19、怎樣糾正小傢伙的壞習慣
20、功過格教會孩子自省
21、如何面對孩子“我只要這一個”的要求
22、當孩子不被欣賞時該怎么辦?
23、孩子愛撒謊怎么辦?
24、“沒主見”寶寶怎樣才能自己作主
25、“小霸王”的改造方案
26、要人云亦云還是要“另類”?
27、怯懦小寶VS攻擊性傾向的寶寶
28、讓孩子學會踐證自我
29、孩子做錯了事,該怎么辦?
30、孩子被老師“不當批評”該怎么辦?
31、如何對孩子說“不”
32、愛傷的膝蓋會痊癒,受傷的膽量能復原嗎?
33、想要飛,不能靠別人施捨翅膀
34、如何消除無法規避的不良情境對孩子性格的負面影響
35、敏感寶寶的“脫敏”竅門-你的心事我願意聽
36、完美寶寶優計畫-客觀看待孩子的優勢與不足
附:隱藏在童言無忌中的教育黑洞(漫畫形式)
第二卷智力是可以培養的
寶寶聰明第一步:對外界信息良好的吸收能力是聰明的起點
寶寶聰明第二步:智力因子發展水平決定決定聰明程度
寶寶聰明第三步:兒童思維訓練讓寶寶更聰明
第三卷聰明有道-越玩越聰明
第三卷聰明有道-越玩越聰明
第一部分:語義類遊戲——培養語義能力讓孩子越說越聰明
越說越聰明的語義遊戲
遊戲名稱:詞語接龍
遊戲名稱:大筆小屋
遊戲名稱:看圖說話
遊戲名稱:推斷情景
遊戲名稱:圖片串燒
遊戲名稱:故事接龍
遊戲名稱:關係網
遊戲名稱:動物城堡
遊戲名稱:生活中的秘密
遊戲名稱:有趣的表情
第二部分
有趣的符號遊戲
遊戲名稱:比比看
遊戲名稱:汽車城
遊戲名稱:動物排隊
遊戲名稱:花朵方陣
遊戲名稱:動物樂園
遊戲名稱:卡片列車
遊戲名稱:買水果
遊戲名稱:配對對
第三部分:圖形類遊戲——培養圖形能力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好玩的圖形遊戲
遊戲名稱:捉迷藏
遊戲名稱:看我變變變
遊戲名稱:猜猜它在哪兒
遊戲名稱:猜殘像
遊戲名稱:猜猜我是誰
遊戲名稱:動物完形
遊戲名稱:勇敢者遊戲
遊戲名稱:哈哈魚
遊戲名稱:飛飛鳥看世界
遊戲名稱:有趣拼圖
遊戲名稱:功夫貓咪
遊戲名稱:拼圖排隊
遊戲名稱:圖案樂園
遊戲名稱:歡樂一家
思維能力。

試讀章節

智力是可以培養的
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有一句影響深遠的名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所以,孩子是否擁有一個會思考的大腦,是否會學習,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提供給孩子學習一切的平台;作為老師,我們也不能夠教授給孩子一切所需的知識。但是我們可以培養孩子具備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與持續進步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讓孩子更聰明,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寶寶聰明第一步:
對外界信息良好的吸收能力是聰明的起點。
為什麼孩子學東西的時候總是坐不住?為什麼常常會有小動作,小屁股在椅子上扭來扭去?為什麼講一遍總是聽不明白,要重複很多次?為什麼同一位老師、同一堂課程,每個孩子的成效不一樣呢?
家長會認為是孩子不注意聽講、貪玩、不喜歡學習……其實,孩子是被冤枉的。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有的孩子學得快、有的孩子學得慢?
首先,孩子通過視覺、聽覺兩個渠道接受新知識,如果這兩個渠道不是完全暢通,大腦所吸收的信息便打了折扣。每個孩子吸收知識的差異導致起跑線的不同,依靠刻苦努力重複學習並沒有改善大腦本身接收渠道的通暢。隨著學習難度的加深,對學習效果影響也將加大。
寶寶聰明第二步:
智力因子發展水平決定決定聰明程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將大腦智力分為120個智力因子,分別掌管著人們對不同信息的學習和理解。每個人智力因子的發展水平也是不相同的。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特別善於處理圖形類信息,一個200平米的大開間房子,設計師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進行空間的有效分割,設計出來的房間時尚美觀,對於色彩以及飾品的運用恰當好處,既新穎又不落俗套;有的人對於我們看來是枯燥複雜的數字、符號特別敏感,能夠輕而易舉地從數字中看出關聯、作出分析,並且常常讓人感覺很意外,為什麼我們沒有關注到呢?還有的人特別擅長寫作,寫出的文字生動流暢,並且能夠即興演講,對於某一話題展開滔滔不絕的評論,特別適合辯論。
這就是由於我們的智力因子發展水平不同,所以對於不同類型的信息在接收、處理、轉換、運用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就有所差異。
每天通過我們的感官系統輸入到我們頭腦中的信息非常多,我們將這些信息劃分為圖形類、符號類、語義類信息。思維其實就是指我們對輸入到頭腦中的各類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對信息加工的方式有多種,它們是認知、記憶、評價、聚斂思維和發散思維。在這個過程中運用到的能力就是思維能力,決定著我們的智力水平。
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單一的,而是組合發揮效果。舉個例子: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會遇到套用題解題,甲車時速80公里,乙車時速100公里,甲車開出600公里以後乙車出發,問乙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甲車?
這樣一道極為普通的“追及”問題,孩子在解題的時候運用到的是語義理解能力,在列出算式計算答案的過程中運用到的是符號能力,如果孩子解題有困難,畫出圖式來幫助理解,運用到的就是圖形能力。
正因為人們有了在處理信息類型上的差異,我們才看到孩子上學以後,有的語文好,有的數學好,有的社會性交往好等。而在語文好的孩子中,有的是語義理解能力突出,有的是記憶背誦能力突出,有的是綜合能力都較好等;同樣在數學好的孩子中,有的孩子解題思路多且靈活,有的歸納、推理能力強,有的分析判斷能力強等。
了解孩子在處理類別信息時的能力,有助於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優勢選擇以及弱項提升。及早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使孩子的思維結構趨於平衡,全面提升思維能力,才能在早期教育中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寶寶聰明第三步:
兒童思維訓練讓寶寶更聰明
孩子聰明與否固然會受到先天遺傳以及家庭生活習慣的影響與制約,但更為重要的是後天開發與培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兒童思維訓練在學前期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關注,什麼是思維訓練呢?
思維訓練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刺激孩子的智力因子,讓孩子在主動探索中,記憶力、創造力、發散和聚斂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均衡的發展,從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這種以遊戲為載體的培養方式可以讓孩子在自主探究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將幫助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更多的體驗,幫助孩子的思維更靈活,更具創造力,提升思維品質,為孩子今後進入長達十幾年的學習生涯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總是注重給孩子搭建知識結構,而思維訓練則注重孩子多種能力的培養。事實證明,這兩者是同樣重要的,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影響和補充的。
有個叫毛毛的小朋友,從3歲半開始參加思維訓練。以前毛毛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叫媽媽,不願意自己去想辦法。媽媽說,在進行了思維訓練後,孩子經常會自己尋求處理事情的方法了。比如,一天早上在洗漱之後,毛毛把衣服袖子弄濕了,怎么辦呢?媽媽想給她重新換一件衣服。結果毛毛說,不用了,這件衣服剛剛才穿上的,我把紙巾墊在袖子裡就行了或者媽媽用吹風機幫我吹乾袖子吧。
幼稚園里,老師給小朋友講故事,“青蛙弗洛格和小熊掉進了自己挖的大洞裡出不來了。一直等到第二天鴨子看見了洞,才找老鼠救出它們。”老師講到這裡,三歲半的果果說,青蛙弗洛格跟小熊不用在洞裡等一夜,它們可以自己出來。老師問她怎么出來啊。果果說,它們不是有鏟土的鐵鍬嗎?用鐵鍬在洞的四周挖兩排小洞,然後就能踩著小洞爬上來了。
思維教育的著眼點不是當下孩子會多少計算,識多少漢字,會多少英文單詞。思維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知識、變通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在關鍵期激發出的能力將伴隨孩子一生。今天的2~7歲的孩子50年後大多數還在為社會工作。今天我們為孩子建構怎樣的知識結構都將被信息和科技的發展所更新。思維教育所追求的是幫助孩子建構更高水平的獲取新知識、適應不斷變化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