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軍連歌》

《娘子軍連歌》

《娘子軍連歌》是由梁信作詞,準作曲,電影《紅色娘子軍》中的插曲。電影《紅色娘子軍》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鬥爭業績為素材,娘子軍的原型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共和國成立以後,導演謝晉籌備電影《紅色娘子軍》的拍攝。1959年初春的一天,謝晉在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找到了黃準,後者在海南體驗生活後創作了《娘子軍連歌》。

基本信息

簡介

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

娘子軍連歌

作詞:梁信

作曲:黃準

電影《紅色娘子軍》中,鏗鏘有力的《娘子軍連歌》響起的時候,觀眾立刻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當代電影發展史上,有的電影流傳下來了,但是歌曲不為人所知,有的歌曲傳下來了,電影卻默默無聞。《紅色娘子軍》的插曲《娘子軍連歌》卻是歌曲和影片互相依存相映生輝,一直流傳至今。

歌詞

《娘子軍連歌》譜《娘子軍連歌》譜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

奴隸得翻身奴隸得翻身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

奴隸得翻身奴隸得翻身

---music---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

奴隸得翻身奴隸得翻身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仇深

創作背景

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怨仇深……”當年,這首《娘子軍連歌》隨著影片《紅色娘子軍》紅遍了大江南北,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對這首歌都會哼上幾句。

電影《紅色娘子軍》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鬥爭業績為素材,娘子軍的原型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1931年5月1日,在海南省瓊海市內園村國小的操場上,“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召開了成立大會,組成了三個排,九個班,共一百多人。這一百多位窮苦的農村女孩子,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在共產黨組織領導下,勇敢地拿起了槍。最初,她們由當時的海南瓊崖師部直接管轄,主要任務是保衛領導機關、看守犯人和宣傳工作等一些特殊任務。然而隨著戰鬥形式的變化,她們很快投身到了戰鬥中。就在女子軍特務連成立後僅一個月,她們參與了消滅樂會縣國民黨“剿共”總指揮陳貴苑盤踞的沙帽嶺伏擊戰,此後又參與了火燒文市炮樓等一系列戰鬥,威震了海南島。1932年8月,國民黨警衛旅,陳漢光部圍剿瓊崖革命根據地,鬥爭形勢變得白熱化。剛剛成立一年零三個月的女子特務連與紅軍一營奉命在馬鞍嶺進行阻擊,迎來了最為慘烈的一戰。戰鬥中,她們留下了一個班的十人打阻擊,直至彈盡糧絕,全部犧牲。不久,海南紅軍主力作戰失利,娘子軍只存在了五百天即被迫解散,散落於民間。

共和國成立以後,導演謝晉拍攝完電影《女籃五號》後,就籌備電影《紅色娘子軍》的拍攝。1959年初春的一天,謝晉在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找到了黃準,謝晉激動地說:“我拿到了一個好本子,你一定會喜歡!”謝晉之所以找黃準為《紅色娘子軍》作曲,其原因是在此之前,黃準為他拍攝的《女籃五號》所創作的插曲《青春閃光》很受觀眾歡迎。然而黃準並未像謝晉那樣激動,只是答應先看看劇本再說。可黃準回家看完了劇本後,心情卻無法平靜了,她深深地被劇中人物的命運和戲劇情節所吸引了。第二天,黃準就找到謝晉,說十分喜歡這部作品,並希望能早日去海南體驗生活。

在最早的文學劇本中,劇作者的目的是在娘子軍連成立時,由新參軍的娘子軍們自己演唱的佇列歌曲,只是為了增加一點成立典禮的莊嚴隆重氣氛,本來並不是很重要的。因此,當謝晉專門召集攝製組討論音樂構思時,就有人提出《紅色娘子軍》是一部反映革命體裁的影片,在插曲上不必創新,最好以一首革命歷史歌曲代替,這樣才能使整部片子更有歷史感、莊重感,這個主張也得到了在場絕大部分人的贊同。然而,黃準卻對此不以為然。她說:“革命歷史歌曲雖好,但卻沒有本劇的特點,也沒有海南特色。”她主張影片《紅色娘子軍》一定要有一首娘子軍自已的連歌,並且當眾承諾:“我一定要寫出一首能夠流傳下來的,為民眾喜愛的新的革命歌曲。”黃準此言一出,大家也不由得被她的決心鎮住了,一致同意由她來為影片創作一首新的“娘子軍連歌”。

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

黃準在眾人面前“誇下海口”,實在是她太喜歡這個劇本了。然而,她也知道要創作出一首好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創作好歌曲,黃準接受任務後,立即與攝製組及編劇梁信一起乘一架小飛機到海口體驗生活。當晚,他們觀看了海南地方戲——瓊劇版的《紅色娘子軍》。黃準看了演出後,不僅對劇中人物、情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被劇中音樂深深吸引了。優美而委婉的旋律、新穎別致的樂器音色,還有那帶有特殊風味及特殊效果的打擊樂都令她大開眼界、驚嘆不已,並由此確定了她為影片音樂創作的基調。此後,她又先後三下海南,遍訪當年紅色娘子軍戰鬥生活過的地方及尚健在的娘子軍戰士,收集了眾多海南民歌,仔細分析海南民歌的特點。“向前進,向前進……”一天她訪問娘子軍戰士歸來後,腦海中浮現著娘子軍戰士的颯爽英姿,她就開始了歌曲的創作。然而這首歌只開了個頭,她卻創作不下去了,一連數日她都只在這幾個字前徘徊,怎么辦?黃準為此大傷腦筋,她真想放棄這首歌。然而,當她想到自已的承諾,想到劇中的英雄人物,她又振作起來。終於有一天,在拍攝現場,當她看到影片中黨代表洪常青在烈火中英勇就義的場面時,那仇恨的火焰和青春的熾熱一下子就讓她找到了歌曲的創作靈感,隨即生活的積累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怨仇深。古有花木蘭 ,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向前進,向前進……”

經過反覆思索和艱苦創作,一首短促有力、濃郁深沉,且富有海南特點的《娘子軍連歌》在她的筆下誕生了。電影《紅色娘子軍》上映後,《娘子軍連歌》隨著影片的播映唱遍大江南北,成為電影插曲中的經典之作。

作詞梁信資料

前排為梁信夫婦,右一為梁信前排為梁信夫婦,右一為梁信

梁信,原名郭良信,曾用筆名金城,籍貫山東,中國電影劇作家,生於1926年,7歲喪父,唯讀5年國小,即做雜工、學徒自謀生路。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參加多次重大戰役。為了提高寫作水平,刻苦自學文化,1953年調中南軍區任專業創作員,並發表了《我們的排長》、《穎河兒女》兩個獨幕劇。1958年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紅色娘子軍》,1960年根據所作長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碧海丹心》。1962年調廣州部隊政治部創作組。1975年合作將話劇《南海長城》改編為電影劇本,並創作了電影劇本《特殊任務》。文革後,創作了《從奴隸到將軍》 (上、下集)等電影劇本。梁信不光創作電影劇本,還寫過長短篇小說《龍虎風雲記》等。

作曲黃準資料

黃準黃準

黃準,中國影視女作曲家,生於浙江黃岩。1938年9月到達延安。1944年畢業於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在戲劇繫結業後又進入音樂系學習。1946年離開延安去大連文工團。1947年進東北電影製片廠,為解放區的第一部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作曲,後在陳波兒的幫助下,於1948年完成主題歌《軍愛民、民擁軍》,這首歌在東北地區廣為流傳。1949年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作曲,幾十年來,為《家》《女藍5號》、《香飄萬里》等幾十部影片作了曲。她創作的《娘子軍連歌》產生了巨大反響。《小貓釣魚》主題歌獲全國兒童歌曲獎。另創作歌曲二百餘首,其中《在老師身邊》獲第二屆全國兒童歌曲評選一等獎。《蹉跎歲月》主題歌獲全國青年最喜愛的歌曲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