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遺產》

《奇想遺產》

為它們深深著迷的日本當代建築大師鈴木博之、藤森照信、隈研吾、松葉一清,為我們講述世界上最奇特的77個建築故事。

基本信息

看點

建築竟然這么有趣,咋一看嚇人一跳!

一個郵遞員花費畢生精力收集石塊建造一座迷宮,他的熱情從何而來?今天獲得高度評價的大師建築作品,在當時完成時為何受到非議?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當功能至上的現代主義建築已經無法再感動我們的時候,何不跟著日本建築大師遊走世界各地,尋找那些與眾不同、觸動人心的建築呢?鈴木博之、藤森照信、隈研吾、松葉一清都是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隨著四位日本當代建築家的腳步,我們馬不停蹄地橫跨世界各地,從日本、韓國、高棉、越南,到法國、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挪威、澳大利亞、俄羅斯等,遍訪77個風格各異的建築遺蹟。

有些建築是我們在旅行中經常在明信片裡就能看到?建築,但是可能你不知道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有些建築你會驚嘆於建築的創意,如岩石上的教堂、開滿小花的屋頂……每個建築物都是建築師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或當地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寫作背景

所謂旅行,一定是指為了觀賞遊覽地的“奇特的事物”而外出的活動。旅行時人們在目的地遊覽名勝古蹟之餘,還可以發現一些獨特之處作為珍藏,觀光因而不再是走馬觀花,而具有了別樣的快樂。這裡所說的珍藏,是指用日常生活中聞所未聞的“奇思妙想”建造的建築、紀念碑和地面造型。期待新鮮與驚喜的好奇心,不斷追尋不可思議的外形,正因為如此,旅遊業才能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產業。

奇想遺產”就是從這樣的旅客記錄本里,不可思議的珍藏中選出的古蹟。本書從古今東西選材,給讀者展示建築學專業出身的鈴木博之、藤森照信、隈研吾、我以及在美術方面造詣頗深的山盛英司在世界各地旅遊之時曾多次訪問的“勝地”。這裡有專業領域我們很熟悉的題材,也有不擅長的題材,選擇的標準在於“奇特”二字。本書的內容以每周一次的頻率,在近3年的《朝日新聞》上進行了介紹。

毫無疑問,20世紀接受藝術表現形式教育的人們都有過審美觀被模糊的經歷。近代以來的思想認為,裝飾是讚美執政者並反人民的,20世紀的工業主義更是將本土所固有的表現形式視為最無用的,並且讓人們認為這樣的表現形式對於20世紀所追求的現代主義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然而,捨去偏見讀一讀歷史就會發現,世界各處遍布不合理的欲望,追求讓人震驚的故弄玄虛,世界充滿了不受近代理性制約的奇思妙想。這樣的事實不由得使我們對於20世紀現代主義的狹隘感到愕然。

後現代主義思想突破20世紀的框架,肯定自由開放的多樣化價值觀。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希望能夠將從功成名就的大師名作到奇異的事物匯聚一堂,觀賞品味的想法就誕生了。本書中收集的77個“奇想遺產”如果能夠提供無法用普通手法捕捉的多樣化的價值觀,那筆者們的目的可以說就基本達到了。

令人嘆為觀止的“奇景奇觀”,可以看做都市奇異象徵的“奇塔奇門”,極盡想像之能事的“奇姿異態”,彰顯智慧的“奇思妙想”,讓人驚嘆自成一派竟然可以做到這種地步的“奇特風格”,展現神佛靈驗的“宗教奇觀”,如思想者一般突破既定概念的“新奇叛逆”,這正是將奇觀分成七類的齊備展品。讓讀者了解、熟悉這些地方是筆者最大的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