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作為首部全景反映北京城市風貌的大型舞台演出,《天安門》由陳維亞、朱海、卞留念、孫天衛、沙曉嵐、沈晨等國內頂級專家團隊集體創作,並將首次在國內舞台上運用全息技術、幻影成像、現場3D等高科技手段,為觀眾帶來超乎想像的震撼視聽體驗。

簡介

《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作為首部全景反映北京城市風貌的大型舞台演出,《天安門》由陳維亞、朱海、卞留念、孫天衛、沙曉嵐、沈晨等國內頂級專家團隊集體創作,並將首次在國內舞台上運用全息技術、幻影成像、現場3D等高科技手段,為觀眾帶來超乎想像的震撼視聽體驗。歌唱演員丁毅、鄭詠、麼紅、常石磊、李輝、湯非等和十餘位獲得國家級舞蹈大獎的領舞演員

《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參加演出。演出以“天安門”這一北京獨有的城市精神地標為歷史文化索引,綜合運用音樂、舞蹈、詩歌、戲曲、雜技、音樂劇等藝術形式,還原老北京人文歷史風貌的同時,展現新北京奧運之都和世界城市的獨特魅力,彰顯“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演出看點

演出最大的看點,是一面寬60餘米、高20米的巨型LED大螢幕。利用全息技術、幻影成像和現場3D等科技手段,大螢幕隨著音樂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畫面:從傳統四合院、大宅門到新北京地標鳥巢、國家大劇院;從老舍筆下的北京市井街坊到充滿現代科技元素的中關村高科技網路空間、T3航站樓等。其中,滄桑厚重的北京紫禁城、如血殘陽下的祈年殿、寧靜安詳的盧溝曉月等畫
h《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面,栩栩如生,觸手可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演出陣容

《天安門》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演藝集團出品。主創團隊陣容強大――陳維亞任總導演,朱海撰稿,卞留念任音樂總監,孫天衛任舞美總設計,沙曉嵐任燈光設計,沈晨任執行導演。著名歌唱家莫華倫、丁毅、麼紅、鄭勇、譚晶,以及來自北京歌舞劇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京劇院、中國雜技團等單位的演員同台獻藝。
1《天安門》[大型情景音舞詩畫]

《天安門》從2012年5月16日開始在國家體育館演出三場,在徵求觀眾意見並修改完善後,再進行第二輪演出。屆時,演出將面對中外觀眾公開售票,並逐步實現長期駐場演出。

幾大看點

結構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天安門》共四個篇章,80分鐘。但一改以往大型演出分段落的特點,演出幾乎是一氣呵成無縫銜接。從硝煙瀰漫的過去到日新月異的新北京,僅用幾分鐘便流暢過渡。為了體現北京人生活的多姿多彩,演出還以春夏秋冬四季來表現,很有新意。

影像照片拼出天安門

劇組曾向社會徵集照片,在演出現場展示。在演出的第一幕最後,四萬張從千家萬戶徵集來的、在天安門前拍攝的老照片,剎那間從舞台螢幕外飛入,逐漸拼出天安門的影像,這一創意別出心裁。

技術“北京人”時光穿梭

這次舞台上會出現一個虛擬的北京人,帶領觀眾在北京3000年相互交錯的多重時空間任意穿梭。為了製造這個“時間旅行者”,視頻特效使用了最新的高科技技術“全息影像”。而這個影像只存在於一個肉眼都很難看清的超級薄膜上。

3D新老北京就在眼前

高科技視效是演出最為突出的看點之一。這次的舞台科技做到了把皇城文化和現代3D影像、多媒體相結合。浩瀚宇宙中“天宮一號”對接的壯觀情景、A380空客從天而降的精彩瞬間等大場面都被搬上了舞台。還有老北京的紫禁城、四合院、胡同以及新北京的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T3航站樓等地標性建築,都通過三維效果展現了出來,觀眾足不出戶坐在劇場就能把北京城逛個遍。

表演真人與影像互動

除了三維影像,《天安門》帶給觀眾的視覺衝擊並非只有影像本身,而是因為三維效果與真人表演同台進行,因此才會帶給人更多驚喜。如表現“天宮一號”在宇宙中遨遊的情景時,演員也會被“太空人”牽手拉上天空,令人產生無限遐想。再如A380空中客車“降落”在國家體育館的舞台上時,LED屏上神奇地出現了幾處伸縮台階,外國演員會從舷梯中走出,仿佛變魔術一般神奇。

演員明星普通人同台

此次演出陣容十分強大,為了突出“老百姓自己的舞台”這一概念,演員除了來自各大院團的專業演員,還有莫華倫、麼紅、譚晶等明星,也有普通的老百姓,也許其中就有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而自稱“新北京人”的曹操、郝歌以及“五洲唱響”組合等外國友人也為此次演出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