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之神》

《大船之神》

18集電視劇《大船之神》描寫了中國造船業由夢想變為現實的日日夜夜。

基本信息

演員表

劇照劇照

畢彥君鄭大海

高惠彬飾陳書記

陳旭飾李 遠

劇情簡介

劇照劇照

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中國船舶工業歷經風雨路程,走向世界經濟舞台,並創下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進入九十年代中期,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本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圍繞北方造船廠在改革大潮的衝擊下,為與國際市場接軌,通過與韓國M企業集團合作改裝集石油、天然氣開採、加工、貯藏於一體的海上設施,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

空白。在合作過程中,北方造船廠在學習別國先進經驗的同時,通過企業內部體制改革,開拓進取,再創輝煌,從而構築了一個嶄新的工人群體。

外輪船方代表金斯因船廠焊工資格認證問題和車間主任梁浩發生爭執。船廠的研究生李遠恰巧看到,並主動與金斯協商,這一舉動引來梁浩和大學畢業的年輕工程師林聰的不滿。廠長鄭大海了解到梁浩由於為了趕工期,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聘用了外包工隊,雖然通過簡單的技術考核得到認可,但他們中大部分焊工沒有焊工證,鄭廠長對此表示不滿,並要求梁浩立即糾正。

工藝員黃小玉因輪機組裝方案,向汪師傅提出質疑,並希望按工藝圖安裝。汪師傅僅憑几十年的工作經驗,不相信黃小玉的設計,但始終不能讓輪機運轉。金斯認為如果北方造船廠無力解決,他就要另換廠家。李遠研究了黃小玉的方案,認為可行。在鄭廠長的支持下,經驗服從了科學,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廠長鄭大海通過實際工作中發生的問題,清醒地意識到船廠潛在的危機,同時李遠的工作表現也引起了他的注意。為了企業的發展,為了能儘早與國際接軌,他大膽地提出打破舊的生產模式,加強科學管理,實行幹部聘任制。準備起用有知識、並具有一定生產實踐經驗的年輕知識分子。此舉在船廠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李遠因結合本廠實際撰寫了一篇企業管理文章,並發表在廠報上。以鋼結構車間主任梁浩為代表的部分中層幹部為此表示不滿。李遠為增長實踐經驗,向梁浩提出離開車間辦公室到生產第一線鍛鍊,梁浩順勢同意了他的想法。

李遠發表的文章得到了鄭廠長的重視。鄭廠長求賢若渴,將要把李遠從基層調到廠辦發揮其專長的想法告訴廠黨委陳書記,得到了陳書記及其他廠黨委成員的支持。

李遠到廠辦報到時,和廠辦秘書陳菲談起對廠長的意見,正巧被路過門口的鄭廠長聽到。鄭廠長將李遠叫到辦公室,非但沒有生氣,相反認為李遠很有見地。李遠將他在國外的同學提供"海洋工程"這一信息告之廠長,認為北方造船廠應該設法參與這一工程。並提出如能完成這一工程,不僅使船廠改變目前靠拼體力贏得一點低利潤的現狀,而且也是對中國船舶業填補該項空白作出了貢獻。鄭廠長沒想到李遠的想法也正是自己近來所思考的問題。

鄭廠長與陳書記研究決定,將上級給船廠去韓國M企業考察的名額交給李遠和陳菲,讓他們在學習別國先進經驗的同時要蒐集新的信息。

在考察學習期間,李遠得知韓國M企業集團已通過激烈地競爭,中標巴西石油公司五艘改裝船中的兩艘,但因自身條件有限,欲在東南亞尋求合作夥伴。他立即將此信息傳給鄭廠長。得到廠領導的指令後,在考察團團長李局長的支持和參與下,李遠在與韓國M企業集團的接觸中,巧妙地提出北方造船廠有意與韓方合作,承接改裝工程的意圖。韓國M企業集團立即向北方造船廠發來了合作垂詢。

北方造船廠能否與韓國M企業集團合作改裝巨輪這一當今世界尖端的"海洋工程",在船廠幹部、職工中引起了強烈地反響。

“海洋工程”是一項科技含量高、工作強度大、非常艱苦而複雜的工程,相當於建造一艘航母的工作量。而技術指標接近核潛艇和宇航設施。乾好了,不僅本廠能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而且對國際船舶市場來說,也將在這一新領域搶灘登入;乾不好,那將是傾家蕩產,工廠倒閉。是安於表面的穩定,還是抓住機遇放手一搏?

在船總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北方造船廠又召開了全廠職工代表大會,贏得了多數代表的擁護。廠黨委決定,成立以鄭大海、李遠為核心的談判小組,在韓方談判小組到來之前作好各項準備工作。廠里有些幹部和技術人員為未能進入談判小組流露出不滿情緒。陳書記為使談判小組安心工作,親自做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指出他們未能進入談判小組的原因只有一條,那就是不懂外語,看不懂談判材料,無法與韓方交流。為了調動這部分人的積極性,陳書記與鄭廠長研究決定,讓他們作為談判桌下的技術顧問,利用他們的經驗和技術,為廠方談判小組出主意、想辦法,當好他們的參謀。這一做法,不僅打消了這部分人的顧慮,同時也促使更多的人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這次談判,連單身宿舍的管理員劉師傅都在為談判小組裡的單身漢們增加了多種服務項目。

以韓國M企業集團副總裁趙先生為首的代表團終於來到北方造船廠進行談判和實地考察。談判工作進行地非常艱難,甚至幾度進入僵局,全廠上下無不為之牽動。支持的、懷疑的、否定的各種態度交織在一起,已成為全廠近萬名職工、家屬議論的話題。

為了取得談判的成功,以鄭廠長、李遠為核心的談判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他們分析了雙方的具體情況,在對方一再壓價等不合理的要求下,以我方目前的情況與對方當年的情況巧妙地進行對比,無論是在談判桌上還是在談判桌下不卑不亢地與對方鬥志、鬥勇,最終變被動為主動,首戰告捷。

當韓國M企業集團中標改裝的30萬噸級的巴西油輪被北方造船廠的拖輪拖進港池碼頭時,全廠上下無不歡欣鼓舞。但這只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是參與大船改裝工程的所有工程技術人員要得到外方的資格認定,外方要求此項工程要有百名懂英語的技術人員,另外所有焊工必須要經過美國檢驗師嚴格的考核並取得ABS證書方可上船。

北方造船廠是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廠,鋼結構車間主任梁浩是全國有名的焊接狀元,在他手下培養了大批技術能手,但因工程大,現有的人手遠遠不足。陳書記、鄭廠長在會上點將,要梁浩在短期內培養一批合格的焊工。梁浩本來就對此項工程持懷疑態度,又因對鄭廠長破格提拔年輕幹部有看法,因此態度消極。陳書記及時做梁浩的思想工作,梁浩又為鄭廠長的坦誠所打動,終於變消極為積極。

為了解決焊工人手不足的問題,鄭廠長不拘一格,通過嚴格的考核聘用了以趙國恩為首的一批外廠下崗的焊工組成外包工隊。這些工人十分珍惜再就業的機會,也為能參與這項偉大的工程而感到自豪。因此,他們虛心學習,任勞任怨,成為了大船工程的又一支生力軍。

在施工過程中,韓方技術質量監理人員嚴格執行國際通用的無差錯檢驗標準。大船工程的部分人員開始極不適應,甚至認為是有意刁難。鄭廠長和陳書記以此為課題,及時調整了這部分人的心態,使他們從不適應到適應,直至主動自檢,最終贏得了韓方監理人員的敬佩和尊重。

由於大船改裝工程面積大,多工種同時作業。而我們仍按原有的生產模式,缺乏統一協調,因而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中、韓雙方工程技術人員多次發生爭執。李遠大膽地提出採用模組式管理的方法,得到了鄭廠長和陳書記的大力支持,並任命李遠為大船改裝工程總主管,林聰、黃小玉、尹鐵山等一批熟悉生產過程、又有一定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年輕大學畢業生,也分別擔任各生產摸塊的主管。

大船改裝工程在實行了模組管理之後,做到了統一指揮、協調作業,迅速提高了工程進度。

焊工班班長汪虎是梁浩最得意的徒弟,汪虎班組又是船廠的一面旗幟,他們與趙國恩班組搞起了勞動競賽。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吸引了廠里的幹部職工,使大船改裝工程的全體員工倍受鼓舞。

正當工程順利進行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劃破了夜空。為了保住大船,全廠幹部職工冒著狂風暴雨投入了搶險。大船終於保住了,但鄭廠長終因積勞成疾,倒在了搶險現場。

大船改裝工程到了最後的攻堅階段--塔樓安裝。它的分布複雜,垂直誤差只允許在2至6毫米,而且要與底部分段進行高精度合攏。設計者稱之為海洋工程的心臟。韓國專家認為,如此複雜地安裝工程,就是在機械化程度很高的尾浦船廠,也需要上百名工人乾一個半月才能完成。可此時,北方造船廠只有40天的時間了。如果不能按期交工,根據國際慣例,船東可以要求棄船。那將使北方造船廠造成上億美圓的慘重損失,後果不堪構想。

塔樓安裝總指揮梁浩率領著由40人組成的隊伍站在鮮艷的紅旗下。巴西船東揚先生和韓國M企業副總裁趙先生對40人30天就能完成塔樓安裝表示懷疑,並對幹活還要打紅旗表示不解?大船改裝工程終於按期完工了。美國m公司總裁、巴西船東揚先生和韓國M企業集團趙先生高興地接過驗收合格報告。望著滿載中國造船人勤勞的汗水,並以全新的面貌和生命徐徐駛向大海的巨輪,他們樹起了大拇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