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忙人枕邊書:壓力緩結手冊》

《大忙人枕邊書:壓力緩結手冊》

本書語言凝練,結構嚴謹,科學性與趣味性並重.,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書中不僅剖析了各種壓力的成因,指出了它們的不同表現,而且還提出了極具操作性的減壓措施。讓我們仔細研讀體味,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從此遠離壓力的困擾,走出心靈的誤區,把握住生命中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沒有被壓力拖垮的人,只有被自己打敗的人。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聰明人做的,因為他們的心思過於縝密,思想過於複雜——於是平添了許多額外的壓力。
有壓力也無所謂,但卻一定要使之在身不在心。身體可以負重,但心靈絕不能塞車。緩解壓力的能力決定一個人成材、成功的幾率,這是一個最樸素的真相……

內容簡介

按照壓力的成因,結合人們的生活體驗和認知習慣,本書分別從認識、來源、心態、性格、情感、收支、挫折等九個方面深入剖析了壓力的各種表征。還在相關章節配以相應的趣味測試,你可以據此進行自我測評,然後帶著測評的結果,再回頭閱讀本書,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

媒體評論

有很多憑你怎么想都不可能成功的事,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壓力反倒會在"啊"的一聲中消失。
--《今日美國》
緩解壓力,只要在事前訂立目標,並按計畫去實施就可以了。只要專心致志地投入工作,就可以把所有壓力拋到九霄雲外。
--羅伯森·沃爾頓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能轉變自己的心態。沒有任何外界的力量能夠統治你。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森

目錄

第一章 認清壓力——揭開壓力的面紗
1.壓力有“度”
2.沉思的力量
3.解除心理“枷鎖”
4.受壓人群搜尋
5.保持樂觀心態
6.給情緒滅火
7.做點白日夢
8.勇於自我反思
9.運動、開心、微笑
10.測測你的壓力值
第二章 來源減壓——做無“壓"一身輕的人
1.不為名利所累
2.坦然面對現實
3.保持一顆平常心
4.綜合減壓錦囊妙計
5.輕鬆面對壓力
6.視壓力為轉機
7.將壓力作為“戀人”
8.及時地自我暗示
9.別讓“完美”毀了你
10.凡事不必太計較
11.不能為面子而活
12.過好每一個“今天”
13.不被流言所左右
第三章 心態壓力——不怕就不覺沉重
1.與快樂並肩前行
2.保持積極的心態
3.心理健康才是真健康
4.逃脫自卑的魔掌
5.消除無謂的恐懼心理
6.儘量敞開胸懷
7.積極進行百我暗示
8.學會自我調節:
9.不奢求絕對的公平
10.練就一顆平和之心
11.擁有健康的體魄
12.你的心理亞健康嗎
第四章 性格減壓——喜怒哀樂的一場釋放
1.遇事別鑽牛角尖
2.不做抑鬱的奴隸
3.克服急躁的性格
4.敞開封閉的內心世界
5.打造健全成熟的人格
6.品味與享受孤獨
7.知足者將常樂
8.主動給性格“打補丁”
9.打造最無憂的性格
10.你是性格巨人嗎
11.職場性格測試
第五章 情感減壓——背起甜蜜的負擔
1.冷靜處理感情問題
2.走出多疑猜忌的陷阱
3.給婚姻穿上防彈衣
4.與家人溝通順暢
5.愛需要將心比心
6.放棄改造對方的幻想
7.及時傾訴和宣洩
8.盡情發泄,回歸自然
9.掌握情緒的溫度計
10.自我情商小測驗
第六章 收支減壓——有錢沒錢都快樂
1.高收人也要做好儲備
2.以適度消費為原則
3.學生收支有計畫
4.有錢沒錢好好吃飯
5.投資需要收支有道
6.永遠不做寄生蟲
7.別和虛榮玩暖昧
8.以平常心面對金錢
9.別把賺錢當賭博
10.儘量使錢能生錢
11.與貪婪告別
第七章 職場減壓——只和自己做對手
1.創造輕鬆的辦公氛圍
2.別拿健康賭明天
3.籌劃自己的“效率帝國”
4.努力培養好人緣
5.拒絕做一個工作狂
6.綜合探究工作壓力
7.自我治療:職業厭倦症
8.摒棄嫉妒心理
9.駕馭壓力這匹烈馬
10.積極培訓分散壓力
第八章 挫折減壓——用愛融化堅冰
1.做一個負責的人
2.感謝教訓,忘卻仇怨
3.凡事豁達而堅強
4.在壓力面前堅持到底
5.積極地接受壓力
6.樂觀豁達地面對苦難
7.量力而行方能遠行
8.主宰命運,挑戰危機
9.宣洩不良情緒有絕招
10.不在同一處跌倒兩次
11.自制力測驗
第九章 壓力變動力——活出另一種精彩
1.不做欲望的“奴隸”
2.用幽默裝點人生
3.寬容三分又何妨
4.激流勇退,低調做人
5.享受富有彈性的人生
6.遺忘也是一種智慧
7.活在當下,把握現在
8.聆聽自己的內心
9.養成按摩、散步的習慣
10.變壓力為動力
11.積極測試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認清壓力——揭開壓力的面紗
1.壓力有“度”
人對不同度數的壓力有不同的反應:適度的壓力讓人興奮,
過度的壓力讓人崩潰,沒有壓力就成頹廢。
季節有溫度,空氣有濕度,壓力呢,是否也有“壓力度”?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不是具體的數值體現,但也可以切身地體會到。人人都有壓力,也有壓力“度”的問題。
這就好比調試一種弦樂。弦上得不夠緊會產生不理想的演奏效果,而弦繃得太緊效果也同樣不理想,甚至還有繃斷弦的可能。增加你對自身壓力程度的感知,然後有意識地調整你的壓力程度,從而使其始終處於最佳狀態,這是自我調控的另一關鍵。
適度的壓力能給人以激勵和鼓舞,它能讓人振奮,促進人們注意力的集中、提升工作的表現、引發正向情緒、增加成功後的成就感等。比如在一個團體中,如果大家的工作業績都比較突出,那么平庸的你就有了改變自己、奮起直追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你會查找自己的不足,尋求改進的辦法,制訂努力工作的計畫。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你的工作會有明顯的進步,並得到大家和上司的認可。
讓人難以承受的壓力是過度的壓力。比如一對打算結婚的男女,無房又缺錢,不得不通過貸款來買房結婚,但兩人的工資都不高,還貸的壓力月月緊逼,除了保證基本的生活外,沒有可支配的余錢。這種經濟上的窘境就是過度的壓力。所以說,打算過怎樣的生活,在選擇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貸款生活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的,如果計畫不周,貸款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給自己添加更多的壓力。 
很多時候,壓力大不是因為願望多,欲望多,而是因為承受力不夠。壓力的要點不在於願望的多少,而在於當事人的承受能力。不堪重負。美好的願望就會成為害人的壓力。學生有聯考的壓力,上班族有薪金壓力,老人有疾病就醫壓力……每個人都有自己難念的經。當這些壓力量變到一定數值時,人在身心上都難以承受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系列反常的現象,甚至不良的後果。比如,考試發揮不出水平,工作完不成定量,生了病不容易痊癒等等。
每個人都應該清楚自己能承受的壓力極限是多少。因為,不管在肉體上還是精神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崩潰點,而且它因人而異。有些人可以承受這種壓力,卻承受不了那種壓力。壓力出現後,自己能承受到一個什麼極限,應該一清二楚。一旦知道了自己的崩潰點,就要尊重客觀事實,千萬不要試圖超越極限。因為大家都是大幹世界中的普通人,而非所謂的“超人”,所以只能依照普通人的規律辦事。
在極限的範圍內,坦然接受壓力,並不等於在壓力面前退卻或讓步,而是有了困難時,不會為此困擾。在極限範圍內,樂觀地規劃未來,接受挑戰,戰勝壓力,你的力量將由此而產生,你也將因此而走向成功。認清自己的弱點才能排除壓力,只有當我們清楚自己到底“弱”在哪裡的時候,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才能夠克服壓力。
在極限的範圍外,過度的壓力往往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破壞性後果,輕者造成視界狹窄、思維僵化;重者引起情緒與行為失控,時間長了會導致身心疾病等。壓力一旦超過負荷,人的戰鬥精神、良好情緒、控制力都會垮台,身心必然會出問題,嚴重地影響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
舉個簡單的例子: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競爭形勢的嚴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下班後加班或者去上夜校“充電”,這是因為人們在物質生活和工作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的同時,承擔的壓力也與日俱增,不得不選擇給自己增添些許自信。殊不知,這樣主動的態度可能會造成思想上的焦慮,仃為上的盲目。因為別人加班,我不加班就顯得不積極;因為別人在“充電”,如果我不去多學點就意味著被淘汰……雖然都有道理,但是每個人有各自的職業規劃和渴望獲得的生活狀態。正常而健康的狀態應該是:不管別人怎樣做,我們都要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提升自我。正視競爭並不意味著要犧牲自己。良性競爭是科學而有序的競爭,而不是盲目地比較和追趕。
總之,只有在適宜的壓力“度數”下生活、工作和學習,才可能獲得應有的人生收穫。
2.沉思的力量
沉思是不分性格的。沉靜的思考,不僅使思考變得清晰而透徹。連心也會輕鬆起來。
在人群中駐足凝望,在喧囂中歷練寧靜。一個自然的眼神,一顆平靜的內心,都是一種收穫。有評論說,世界上最讓人回味的雕像是義大利雕塑家羅丹手下的“沉思者”。據說站在這個雕像前可以很自然地引起參觀者的思考。或許,這就是沉思的力量。
在緊張而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在鋼筋水泥構築的世界裡,到處都是因為壓力而沉悶的人們。殊不知,這時最需要的不是沉悶而是沉思。沉思是一種平息激動情緒、使人身心放鬆的方法。近十年來,這種方法已逐漸為體育界所重視,並幫助很多運動員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對普通人而言,這種沉思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沉思的具體做法是:首先,找一個安靜的、能使身體放鬆和精神愉悅的地方,坐著或躺著,閉眼,全身放鬆。如果採取坐姿,則頭、頸、背三點需成一條直線,有節奏地深呼吸。然後,反覆地默念某一個單詞或簡短的句子,或者全神貫注於某一感觀表象上。要注意呼吸的頻率和暗示語儘量保持節奏上的一致。然後,當完全感到安靜和放鬆時,開始做下述動作:先慢慢地將頭傾向右邊,然後移至左邊,再回到中間,反覆幾次後,慢慢地將眼睛睜開。
一般的身體沉思是指包括力量、平衡、耐力及注意力在內的一種靜態的、有節奏的運動。當進行身體沉思時,人成站立姿勢,整個身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雙肘和前臂與地面平行,將右腳放至左腳的前面,以身體感到平衡和舒適為宜,同時全神貫注地注視你正前方的某一點。然後,左腳慢慢移到右腳前面,同時呼氣,慢慢地將前臂推離身體,掌心朝下,當左腳又返回到原來位置時,吸氣,掌心轉為朝上,將手臂“拉”向自己的身體。重複這一動作,並注意節奏的均衡。
一般情況下,如果每天能堅持進行二十分鐘的沉思練習,這對於消除過度焦慮情緒,使身體和心理放鬆具有顯著效果。此外,在已經感到緊張的時候進行沉思練習,也極為奏效。
你感覺有壓力並且心情煩躁了嗎?想讓自己靜下來就不妨試試上面的“沉思法”。
3.解除心理“枷鎖”
壓力的負荷度,視每個人的能力而定。聰明的人比愚笨的人,
通常更容易感到壓力的存在。
壓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多半都是人們自找的。聽過有人說閒著沒事自找麻煩的嗎?有那么傻的人嗎?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人自尋煩惱不是自願的,而是迫於現實的形勢和自身的要求,給自己套上無形的枷鎖,從而搞得自己疲憊不堪。只有解除這些枷鎖,為自己減壓,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一項任務時,壓力自然降低。有明確的目標,而且經過努力完全可以達到的時候,心理的壓力自然就小。當未來不可預知而又必須去面對的時候,壓力自然就大。這是因為要做的不是自己能力範圍能達到、而必須要倚賴其他人才能做到的事。
壓力的負荷度,視每個人的能力而定。在這個方面,反應遲鈍的人比敏感的人好一些。換言之,聰明的人比愚笨的人,通常更容易感到壓力的存在。這主要是因為聰明人容易就一件事產生廣泛而深遠的聯想,愚笨者往往想不到太遠的事情,因而壓力較輕。很多事物的存在都是一柄雙刃劍,考慮得越周到,事情進行時自然就比較有效率,但是也會因此而產生更多的煩惱和壓力。思考得比較簡單,那么事情進行時很容易手忙腳亂,但有問題時才思考如何解決,不過分操心,相對會省心很多。
壓力的形成與自身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聯。積極而自信的人即使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也會用自己堅定的信心去給壓力“打折”。對於這樣的人而言,最大的壓力莫過於被人過分期望或信任。為什麼優等生也會選擇自殺,工作精英同樣鬱悶?答案大多來自於此。因為沒有達到老師家,者上司同事的期望而感覺內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