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野史》

夏商野史,又名《夏商合傳》,為明代文學家鍾惺著。 該書版本主要有清嘉慶甲戍(1814)年稽古堂《夏商合傳》剎本,輯《有夏志傳》四卷十九回與《有商志傳》四卷十二回,二者合計三十一回。 作者:題“景陵鍾惺伯敬父編輯”,“古吳馮夢龍猶龍父鑑定”,均系偽托。書中屢屢提及“後人余季岳”如何如何“贊之”“笑之”,是否其人即為作者,存疑。

簡介

作者:鍾惺

前十九回敘述夏朝歷史,重點比較了聖君賢臣與昏君小人兩類角色;後十二回敘述商朝歷史,重點描述了周滅商的經過。...

內容

話說禹王乃黃帝的玄孫,姓姒氏,鯀之子。母名志,號修己,有莘氏女。修己未生禹時,見有流星貫昂,夢接而意感有孕。又吞神珠薏苡,至歲壹月--堯帝戊戌五十八年六月六日,修己胸坼而生禹於僰道之石紐鄉,即今四川龍安府、石泉縣石紐村,禹穴是也。禹生得身長九尺二寸。堯時,洪水滔天,鯀治水無功,被舜所殛。禹降在匹庶,舜舉禹,使續父業。禹傷父鯀功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欲蓋父愆。當時,他應帝命,去治水。

禹始娶塗山氏之女,名憍,生子啟。甫四日,禹往治水,別塗山氏而去。啟呱呱而泣,禹弗視而去。帝舜又使伯益掌火,領朱虎,熊羆偕禹行水。禹又用方道彰宋無忌二人為風火二將,道彰能降風百里,無忌能口吐烈焰。又用馮遲、馮修、江、江妃為水將,二馮多力善決,二江多巧善淚。又用禺強、庚辰二人為左右將,二人俱力舉萬鈞,能鞭山鑿石,驅凶捉怪。又用章亥、鑒亥為步將,日行千餘里。這恰是天地合該成平,大禹合該有天下,故天降之多神人助他。因用禹治水時,不怕山靈水怪,深淵可以見底,幽洞可以開門,鬼幻可以使他,主形神異可以識他。性情行劃幾多奧妙,山川識盡幾多幽玄。精物至德愈明,聖身無癘,所以叫作神。禹初治洪水,先觀於河,見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圖而退,人於淵。

且說神禹每行一地,先自己登高相視地脈。見有山林蒙翳,陰氣晦昧,土脈難明。水勢難通處,又見有川澤草莽多藏怪物,人民難到處,這原都是乾地,被大水浸沒久了,如此紛雜,因此人無行道,水愈不行。俱命伯益領風火二將方道彰、宋無忌放起一把無情火焚之,神鬼精怪、毒蛇猛獸奔竄而去。為禍者,命左右將擒之;不為禍者,驅逐他去便休。凡異禽奇獸,命伯益記其聲名,異寶取供用。山川之神,用物祭祀之。水淺處,命二馮決去其壅滯;深處,命二江直窮到底。山石為梗處,命左右將攻去之。遠近程途,使章亥步之。
話說神禹治水,書所記始於壺口之山,其治龍門也。鑿呂梁之石為砥柱,為三個門,以通水。南曰鬼門,中曰神門,北曰人門,是為禹門。閒話休題
且說治水在中山的事跡說起。你道先到哪一個地方?先到甘棗之山。這山,洪水所出處,其西流至於河。山上出些什麼對象?出杻木,葵本而杏葉,黃花而莢實。又有個獸,生得如(雖犬)。有個老鼠,背上有文,名叫作(雖犬),被眾人拿住。禹王卻也不知,叫諸將來問:“這鼠叫甚名?這獸叫甚名?”諸將未及答應,不知這些獸皆自古至今成了精的,所以它會說話。那□精便道:“聖人,我名叫作虺,那文鼠叫作熊。這鼠,人吃它,可醫治得病癭的症。”文鼠在旁道:“你害殺人,若此中有人病癭的,卻不誤了我性命?”禹王道:“勿驚,我們視眾生如一體。你既不害生靈,我也決不殺汝。”虺又報了這些草名,禹王便發放虺、鼠二精去了。(雖犬)精去了又回,報禹王道:“蒙聖人赦宥,此去二十里,有個歷兒山,其上有個木,名楝,又名櫪。這木生得莖方葉圓,開黃花,結實似棟,如指頭大,色白而黏,可以浣洗衣裳。人吃它不會忘記事。又東十五里,有個渠豬山,多豪魚,生得似鱔一般模樣,喙是赤的,尾是赤的,它的羽毛醫得白癬。前去脫扈山,有草如葵,名植楮,鼠見它則懼。吃了這草,令人不昧。金星山多天嬰,生得如龍,骨可以醫癰病。牛首山有勞水,西注於潏水。這水裡多飛魚,生得如鮒。吃他可已痔衕之疾。我只曉得這些,其它不曉得了。”禹王道:“這也是你好意,前面也不勞你說。”虺精叩頭去了。禹王歷這幾處,果如虺精所言。至了霍山,有個獸,生得似狐狸,是白的,有鬣,名朏朏。這朏朏養它在身旁,可以止憂悶。
話說這狐狸性淫,見人便要搏,它欲與他交媾。它見治水有許多人,它性淫起來,手持木棍,跳躍向人前,兩腳並立起來。禺強見了,呵呵冷笑道:“這狸精命蹇,遇著我。”舉刀來殺,狸精全不驚懼,舉棍相迎。戰至二十合,卻被禺強雙手拿過身來,見丁禹王。禹王道:“你在此山多迷惑人,本當殺汝。第前面山中妖魔你是曉得的,早報與我知,我便饒你命。”狸精道:“前去五十二里,有山名陰山,多岩石、文石。這陰山中有小水出,中有草葉如柳,而四方結實,如赤菽,吃它,耳聾的便好。此去四百八十里田地,乃鼓鐙山。山上有歷兒冢廟,過它地,卻要祭賽它。又此去八百里田地,有座鮮山,有個鳴蛇王。它生得似蛇,有四翼,聲音如擊磬,這是主大旱的魔王。鮮山去三百里田地,有座陽山,陽水出其中,北流注於伊水。其中有個化蛇王,生得面似人,身如豺也,生有雙翼,聲音如叱呼,這是主大水的魔王。它兩個是相交的好朋友。大聖前去治水,卻要防這兩個。”禹王道:“我自理會得。”狸精叩首去了。於是禹王自霍山,北五十二里,至合谷山。又三十五里,至陰山。東北四十里,至鼓鐙山。但見:金谷多薝棘,未審是草是木兒。陰山有雕棠,食之治聾,更為奇。礪石、文石皆所產,少水出兮無障陂。鼓鐙赤銅,榮草地草,食治風,更足奇。迤揚來至冢兒廟,神靈顯赫阻山。禹王與眾兵將來至鼓鐙山腳下,忽然煙霧四起,陰風颯颯,白日當天,昏黑不見路。眾人皆道:“好怪!好怪!”禹王道:“這是冢兒廟裡神來討供獻也。”出令道:“到廟查明邪正,備物奉祀。”此令一出,煙霧四散,陰風收了,時日正中天。禹王大眾上山,果然有一所廟宇。時將黃昏,禹王下令安歇。自己與諸將安插廟內,獨步迴廊,靜察氣色,煞有清象。顧宋無忌、朱虎曰:“是非惡神,當用享祀。”二更時候,宋無忌、方道彰二人掩了陽氣,同入廟後殿來。謁冢兒神。有青年童子守後殿門,道:“二位將軍來此何事?”宋無忌道:“特來拜訪尊神。”童子道:“容先通報。”頃刻,冢兒神頭戴金冠,身被綠袍,迎二人進。分賓主坐定,道:“二位將軍下顧小神,有何見教?”方道彰道:“特欲問前程路耳。”冢兒神道:“有大聖天威,百靈鹹助,何所忌憚?特陽山化蛇,它好大水。諸君來治水,是彼對頭矣!”無忌道:“有什麼神通?”冢兒神道:“化蛇甚多,有神通者只是一個頭目,它在伊水上三千年了。且與鮮山鳴蛇為友,彼必來相助,此在鮮山也三千年了。它鮮山多金玉,遍身玉飾金妝的,便是鳴蛇精;遍身用五色寶石妝飾的,便是化蛇精。擒化蛇則水勢消矣。”方、宋二人道:“承教承教。”辭冢兒神,出祠前不提。次日,禹王設祭禮,和毛吉玉宰大牢為獻,祭畢前去。三四日到了鮮山,不見動靜。不兩日到了陽山、伊水。
話分兩頭,這化蛇精早已查得禹王來治水,卻要分它水源,似不便它。它率了千千萬萬化蛇,各執兵器,在伊水上顯起神通。禹王要將水壅塞不通處開導,它卻壅起波浪令人掘不得。禹王道:“這是水裡怪。”命婔、妃二人去捉它。江婔輪刀,江妃持戟,沒水殺入。正逢化蛇王,果然遍身用五色寶石妝飾滿身。江婔喝道:“妖蛇速退,免受分屍。”化蛇大叱一聲,輪戟相迎。戰了兩個時辰,化蛇戰兩人不過,力乏而走,躲入伊水洞內藏了。二江上岸報知禹王。禹王道:“此小怪耳,且看它有甚伎倆。”禹王又一邊令人治水,終日並不見化蛇一個影子。到第二日早,忽聽得伊水下、陽山上喊殺連天。方道彰道:“此必是請得幫手來了。”宋無忌道:“必是邀那鳴蛇精來。”二人乃走上陽山一看,但見那鳴蛇遍身金玉,聲如擊磬地硜硜然響道:“你不該上門來欺人。”手持金劍一口,舉起四翼,對宋無忌面上撲來,好不疾溜。宋無忌將劍撥開,方道彰拔刀相助。他四個翼搏來搏去,飛上飛下,翅闊膀大,收拾不來,被方道彰一刀砍下一翼。鳴蛇喊聲救命,跌下地來。方道彰向前命眾縛了。那化蛇精仗著鳴蛇威力,也驀上岸,與江婔二人戰。聽得鳴蛇被捉,驚得腳酸手軟,即忙舉翼飛上雲端要走。禺強見得明白,一箭向空射去,射中化蛇左翼,也跌下地來,被眾人捆了,俱押來見禹王。禹王道:“一旱虐為災,一擁水害民,罪在不赦。”發出斬首。下令道:“罪魁已除,其余饒它,再不許兩家族類水旱害人。”眾小妖各個唯唯,藏身而去。

又二百里,至昆吾山,山多赤銅,有獸,生得似彘,有角,有音如人號哭。一般見人來,成群在那裡躑躅。禹王見了道:“這物叫作讋蚔,人吃它心,不昧。”於是眾人都去捉來烹吃,俱有百餘斤重。又百二十里,至葌山。疏通葌水,北注於伊水。三百八十里,至蔓渠山,伊水從中出。禹王命眾疏通蔓渠水,使東流於洛。忽山中跳出兩個獸,人面虎身,叫聲如嬰兒,要來搏人吃。禹王見了道:“這獸名馬腹,性好吃人。”命禺強、唐辰往捉之。禺強先往,唐辰也去。那馬腹對面撲來,禺強側身避過,馬腹嚇了一跳,被禺強攔腰一大木棍,馬腹負痛,回身又對禺強一撲,禺強又閃在一邊,亦被攔腰一棍。禺強力大,這兩棍卻夠馬腹受用。馬腹腰疼,不能再撲,被禺強幾棍完成了命。那一隻也被唐辰打死。禺強、唐辰又尋上山去,撞著二三個人面鳥身的神。前相迎曰:“予三四人此山神也,二凶既已除去,幸勿殺別生靈。”獻上金玉竹箭曰:“此蔓渠小山產也,”禺強、唐辰俱辭不受。禺強乃擇用毛色禽獸,投一吉玉祀之,而不用糈奉供。

又至敖岸山,破牝羊,祭熏地之神。至青要山,珍水出其中。禹命導珍水北流,注於河。有武羅神,名魈,生得人面豹文,小腰白齒,穿兩耳戴金銀器,他聲如鳴玉。禹祀之,磔羊一頭以祭,雄雞一個瘞之,糈用稌米。東十里,騩山,正回之水出其中,禹亦命導,北注於河。回水多飛魚,飛上則眾網之,或杖擊之,狀如豚而赤文。禹王曰:“你們怕雷震,食此魚則不怕雷,且可以御兵,不傷損也。”於是各取其肉而啖。又東四十里,至宜蘇山,山多金玉,玉之水出其中。禹命導向北,流注於河。

又東二十里,至和山,太吉泰逢氏所居地,九水所都處。這九水曲回五重,合而北注於河。泰逢氏沒,遂為此山之神,生得如人而虎尾,好居於荀山之陽,出入有光。遠語眾將曰:“善扶大聖治水有功,生靈之幸也。”眾人見之,望空而拜。禹王遂設牡羊一副,陳飾吉玉。又用一雄雞瘞之,糈用稌以祭。曰:“此泰逢神,動天地氣也。”又經鹿蹄山,山亦多金玉,甘水出其中,令北流於洛。又五十里,扶豬山,虢水出焉,令北流注於洛。又西一百二十里,有獸如蒼牛,名犀渠,性好食人。正逢章亥、豎亥二將先行開路,犀渠施它猛力,見他二人來,喜不自禁,自如嬰兒一般叫跳。章亥正到,犀渠從山岡上來,張牙露齒,不分好歹,向前便咬。章亥掄起鐵錐來斗,你看它:犀渠性狠,劈頭跳來,向人撩。將軍威,大鐵錐無情如風飄。犀渠道:“我山中獸王曾千載。”將軍道:“我天上魁宿下九霄。”犀渠道:“貨送上門難捨割。”將軍道:“路逢不平怎相饒。”一往一來,一舞一跳,霎時間獸王力乏伏山岡,低頭乞憐把尾搖。

那犀渠力怯,伏在路中,如嬰兒叫得可憐。章亥說道:“不知你害了多少生靈,今撞著我,也是你命合該盡。”犀渠聞得此言,爬起便走。章亥趕上,又斗上半晌,被章亥幾鐵椎結果了。於是大眾上山看水源,滽滽之水出其中,而南注於伊水。走出一個獸來,生得似獳犬,身上有鱗,毛如豬鬚生鱗間。大眾喊道:“麟也!”禹王見了道:“此獸名,非麟也。”離鹿蹄山,直抵立扈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玄扈之神生得人面獸身,人過此山者,神要索人肉供獻。知禹王為此經過,他顯起神通,半空里起了一陣旋風,霍的一聲響亮,走石飛沙,鍾伯敬有詩云:淘淘怒卷水雲腥,黑氣騰騰閉目明。

嶺樹連根都拔盡,野梅帶乾悉皆平。

黃沙迷目人難走,怪石傷殘路怎行?
滾滾團團平地暗,遍山禽獸發哮聲。

當時,開路前隊將軍章亥、豎亥,他二人見這風來得不善,按住腳步,只見空中一人面獸身的神道:“還我人肉供獻來。”章亥對豎亥道:“原來是這個毛神,舞弄神通。”答道:“供獻少不得,你要的人肉卻是沒有,我大聖志在安民,豈害生靈?”玄扈神道:“我這例卻壞不得。”章亥道:“今遇大聖,必須倒了這例,還須送我們些過山錢。”玄扈神大怒,落下雲頭,手拿巨斧,攔住去路道:“誰敢過此?”章亥掄起鐵椎來斗,斗上二十合,豎亥也持鋮相助。玄扈神氣力不敵,被章亥額門一椎,化作一道清煙走了。豎、章二人尋向清煙趕去,到山凹處一石洞前,神現出本像,入洞藏了,把洞門緊緊閉住。章、豎二人喊叫毛神出來,玄扈大驚道:“他如何尋上門來,卻不尷尬?”叫兩個小妖門內復道:“恁大聖過去也罷,莫上我門來索我的過山錢。我立扈不比柄山、白邊山多金玉,熊耳山多水玉,牡山多文石竹箭,得把來送與大聖。我玄扈之水只出些馬腸之物,不敢褻瀆大聖,煩將軍發慈悲方便吧。”章、豎二人聞得這言,笑道:“煩你對玄扈神說,不要你金玉文石,再不許吃人肉,我便休。”小妖走去,來回報導:“我家大王道‘遵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