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不一樣的男孩 》

《培養不一樣的男孩 》

書名,作者是陳冠傑,中國華僑出版社。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培養不一樣的男孩》培養不一樣的男孩

作者:陳冠傑 編著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版次:1
頁數:308
字數:250000
印刷時間:2011-1-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511309075
包裝:平裝

編輯推薦

男兒當自強,沒有經歷過“窮”的男孩是長不大的。
作為父母,誰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吃苦受難,但誰都有“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男孩該如何養?是給予“人家都有”的教育、最奢侈的教育,還是最適合他的教育?怎樣讓孩子跳出自身局限,進入屬於他的廣袤天地?也許真理並非絕對,但希望本書能對讀者有所幫助和啟發。

內容簡介

男孩終究會長大成人獨自闖蕩社會,他的未來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現實不相信眼淚,成功只能憑實力。培養孩子挑戰壓力的能力,未來才會有所作為,成為人上之人。“窮”養男孩,就是為他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孩子更容易適應環境、承受逆境,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目錄

第一章“富”對男孩是陷阱:為什麼不能富養
1.生活安逸的男孩經不起風吹雨打
2.過於依賴的男孩生存能力差
3.從小習慣享受的男孩外表光鮮內心混沌
4.物質上過於富足往往會造成精神上的空虛
5.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
6.莫讓“富貴”毀了孩子的人生
第二章“窮”對男孩是財富:男孩為什麼要“窮”養
1.艱苦環境中長大的男孩處世泰然
2.出身貧寒的男孩懂得自強不息
3.挫折和磨難鍛鍊出鋼鐵般的意志
4.經得起大苦大難方能成就輝煌人生
5.小時候受“窮”,長大才能享“富”
6.今天對孩子不“狠心”,明天怎能“放心”
第三章胸懷大志者,方能成大事:培養有理想有主見的男孩
1.理想和信念是人的靈魂
2.引導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3.有理想就要付出行動,不要誇誇其談
4.聽取孩子的意見,讓他更有主見
5.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自己作決定
6.有主見的人懂得適時放棄
第四章讓男孩成為自己人生的舵手:增強男孩的自我控制能力
1.幫助男孩改掉懶散的毛病
2.幫助男孩克服浮躁的毛病
3.幫助男孩糾正任性的毛病
4.教會男孩判斷是非的能力
5.培養男孩自我約束的能力
6.讓男孩遠離生命的“毒素”
第五章培養男孩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1.讓男孩成為像父親一樣的男子漢
2.體育鍛鍊是男孩陽剛堅強的助推器
3.挫折和逆境造就頑強不屈的男子漢
4.是男子漢就不怕丟臉出風頭
5.敢於自嘲的男孩才是真正自信的男子漢
6.把大理想分為小目標——增加前進的動力
第六章培養男孩的樂觀心態,給他一盞人生的心燈
1.給男孩一句承諾,一個精神支柱
2.好勝心是男孩的天性,但更需要父母正確地引導
3.警惕男孩青春期抑鬱症,及早預防是關鍵
4.培養男孩的幽默感,給他受用一生的財富
5.苦與樂,取決於生活的態度
6.用不斷的激勵堅定男孩成功的信念
第七章讓男孩成為敢負責敢擔當的男子漢
1.讓男孩敢於承認錯誤,好漢做事好漢當
2.讓男孩改掉找藉口逃避責任的毛病
3.懂得信任和尊重才會有責任感
4.勞動,培養男孩責任感最簡單的方式
5.提醒男孩做一名合格的家庭成員
6.別讓誠實毀於責罵
第八章讓男孩成為一個品德高尚、舉止優雅的小紳士
1.有紳士風度的男孩首先要學會正直
2.男子漢要有大海一樣寬廣的胸懷
3.讓男孩學會寬容,學會原諒他人
4.成大事者必先磨掉稜角,學會忍讓謙和的處世態度
5.讓男孩懂得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6.從小培養男孩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九章懂得愛和感恩的男孩才有出息
1.從小對男孩進行愛心教育,讓愛心陪伴男孩一生
2.讓男孩從小有顆感恩的心
3.善良不代表脆弱——讓善良的男孩學會堅強
4.讓男孩從國小會付出和給予
5.讓男孩克服自私心理,走出自我中心
6.讓孩子學會珍惜別人的付出
第十章、從小培養男孩獨立自主的能力,該放手時就放手
1.讓男孩從小就有獨立選擇的權利和能力
2.讓男孩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3.家庭勞動和社會實踐讓男孩更獨立
4.莫讓“陪讀”毀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5.青春期的男孩更需要獨立
6.每個男孩都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7.懂得自律和求助的男孩才會真正地獨立
第十一章有壓力才有動力,有競爭才能生存
1.讓壓力一路隨行,讓動力一路追隨
2.培養男孩的競爭意識,讓男孩勇於競爭
3.有競爭就會有合作,培養男孩的團隊合作精神
4.有競爭就要有創新,就要有標新立異
5.學會欣賞對手,學會感謝失敗
6.警惕壓力過度帶給孩子的危害
第十二章懂得理財才懂得生存:培養男孩的理財能力
1.讓男孩學會理財首先要有正確的金錢觀
2.讓男孩從小就有獲得財富的意識和能力
3.從小就讓男孩學會精打細算
4.讓男孩學會節儉杜絕奢侈浪費
5.從小教男孩學會花錢
6.家庭經濟狀況無須向孩子隱瞞
7.給孩子獨立理財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儲蓄
第十三章讓男孩體驗矢敗,給他一次破釜沉舟的機會
1.讓男孩勇往直前,給他一次體驗失敗的機會
2.鼓勵孩子走出失敗,吸取教訓,從頭再來
3.世間最美麗的風景莫過於風雨之後的彩虹
4.只有勇敢的水手才敢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5.失敗和挫折就是成功路上的一道門檻
6.跌倒了爬起來再為自己的過失買單
第十四章挫折教育雖重要,講究方法是關鍵
1.莫讓“折磨”與“虐待”相等同
2.設定挫折也要注意實施的“對象”
3.對孩子的教育不要錯過每一個挫折
4.設定挫折也要講究“出牌的順序”
5.給他一個巴掌再給他一顆甜棗
6.明確的“禁令”和溫柔的“挫折”
7.注意傳統挫折教育中的錯誤

部分章節

第一章“富”對男孩是陷阱:為什麼不能富養
 3.從小習慣享受的男孩外表光鮮內心混沌
“富”著養的男孩,從小就養尊處優,他們往往已經習慣於在生活上接受過多的照顧和包辦,行為活動也受到了過多的限制和干涉,在需求上也得到了過多的滿足。這樣就使男孩越來越嬌氣,生存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心理素質越來越差。在面對困難時堅持性不夠,主動行動的能力弱,造成了男孩生存能力差的問題。
男孩依賴家長,本來是情理之中,但是過分地依賴,比如:總是纏著大人,不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則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家長縱容男孩的這種依賴,今後他將不能離開父母或家人的照顧去自立地生活。
現今一些男孩的依賴性很嚴重,他們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重視男孩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忽視了培養男孩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孩子處世做事是沒有好處的。“富”著養的男孩生存能力差,不會自己。打理生活。這些能力的缺失,家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華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魏永康的父親魏炳南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今年已七十有餘,三年前癱瘓在床,靠民政局發放的補助費生活。兒子永康是這個家庭的全部希望,而從小天資聰穎過人的他也確實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幸福。
魏永康可以算是當地有名的神童,13歲考上重點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三年後,他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被中科院勸退回家,他的母親深深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母親曾學梅認為,孩子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有出息,於是將所有家務活都包了下來,包括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魏永康讀高中時,曾學梅還在給他餵飯。讀大學時,下崗在家的曾學梅決定繼續陪讀,學校專門劃撥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供他們母子無償使用。上大學期間,曾學梅仍形影不離地陪在兒子的左右,甚至幫他洗頭。對於魏永康的肄業,曾學梅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去北京陪著他讀書,他就不會肄業回家,肯定能順利獲得博士學位。”
魏永康除了生活不能自理,在處世做事上也遇到了困難。母親不離左右的照顧,讓他缺乏集體生活的歷練。在學校里他從不和同學交往,看書看累了就一個人在教室里跑跑。經常有同學欺負他,前面踢他一腳,後面踢他一腳。有一次,老師沒來上課,一個同學就讓他給老師打電話,告訴他老師的電話號碼是“119”,結果把火警招來了。由於只埋頭讀書不與人交往,計算機考試時間改變了他渾然不知;連碩士畢業論文提交的時間他都錯過了。
魏永康在退學回家之後,性格變得更加孤僻。2004年,魏永康曾幾度離家出走,最長的一次,他帶著800元離開了家,一路上省吃儉用跑了16個省市,當身上剩下的錢被偷光以後,永康陷入寸步難行的境地,最後民警將他送回了家。這時,母親曾學梅才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她說:“現在我經常教他做家務,也歡迎其他同學找他交流,他自己的生活起居已能夠自理了,他還常常照顧癱瘓在床的爸爸。”
魏永康是一個典型的高智低能的例子。他除了學會書本上的知識,其他的生活本領都沒有學到。魏永康雖然有著讓人羨慕的學習成績,但他的遭遇也不值得別人的同情。因為這樣的不幸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父母不要試圖為男孩掃清所有的障礙,使他遠離挫折。實際上,即便父母想方設法,費盡心機,也不可能使孩子一丁點兒都不受挫折的打擾。男孩理應接受挫折教育,這是他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學習經歷。
這就意味著父母需要放慢腳步,給男孩充足的時間,以便能讓男孩自己從生活中探索和領悟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父母的幫忙,男孩很容易就能完成一項任務。當然,對忙碌的父母來說,他們很願意這樣做,因為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是,對男孩來說,他們失去了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所以,父母不應該橫加干預,更不能完全代勞。
抗震小英雄林浩,就是一個生活能力特彆強、對待工作有責任心的人。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小年紀,林浩會做很多家務,還會做飯。
父親林大坤說:“因為是班長,林浩一直管著教室的鑰匙。每天早上6點,鬧鐘一響,他會準時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飯吃,然後走半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他從來不遲到_說要是遲到了,同學們都會在外面等。”
很多貧苦家庭的孩子,不僅能夠照顧自己,而且還能夠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艱難困苦,磨鍊出他們超強的韌性。
今天的家長除了關注男孩學習外,還應該給男孩多補補生活課。家長要儘量讓他們多動手,多做家務活;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品格;教會孩子們與人交往的能力。家長愛自己的孩子是正確的,但這份愛如果過頭的話,會阻礙男孩獨立性的培養。獨立性是生存能力的基礎。家長應該從小培養男孩的獨立性,否則男孩長大後很難面對社會的激烈競爭。
現今,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孩子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環境中。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去引導男孩,利用生活實例教給男孩一些必要的解決問題的知識、方法和技能等。比如:培養男孩學會管理自己的用品,要求男孩將自己的物品等放在指定的地方,起床時,讓男孩自己穿衣服、鞋、襪,整理好床鋪等。家長可以從小事情培養男孩的生存能力,有目的地培養男孩完成某項具體任務,激發男孩做事的興趣。男孩做事有了進步,家長則一定要給予表揚和鼓勵。
“窮”養就是用挫折經歷來豐富男孩的成長過程,日常生活中處處潛藏著這樣的機會,家長要把握住每一次鍛鍊男孩的良機。未來是屬於孩子的,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創造。因此,家長要做有心人,絕不能“富”著養男孩,讓他在溺愛的襁褓中喪失了將來生存的能力。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