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王法》

《執王法》

在封建時代,君主的王權和法官執法始終是一對不可解的矛盾。在這種矛盾衝突中,有的法官以身護法,力圖限制君主的個人旨意,甚至不惜被押上刑場;有的法官則以身賣法,甘願當君主的走狗,唯一的目的是自己加官晉爵。本書講述了三十一位有個性的法官與二十二位他們的君主圍繞著執法而發生的故事。

基本信息

看點

執王法執王法

在封建時代,君主的王權和法官執法始終是一對不可解的矛盾。在這種矛盾衝突中,有的法官以身護法,力圖限制君王的個人旨意,甚至不惜被押上刑場;有的法官則以身賣法,甘願當君主的走狗,唯一的目的是自己加官晉爵。

本書講述了三十一位有個性的法官與二十一位他們的君主圍繞著執法官發生的故事。

內容簡介

帝王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擁有立法、司法的最高權力。在中國古代,帝王與法的關係最簡單明了的表示就是王法。因此,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帝王還是官吏,所執之法均為王法。

本書所說的法官,和現代漢語中及現代審判制度中主持審判的法官官職是兩回事。在中國古代,很難從官僚階層中劃分出一個法官集團。但是,當法官,又確實是中國古代官員的主要職責。尤其鑑別級地方官員,審判中務一直是他們最重要的職責。甚至可以說,中國古代官員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是在充當法官角度的時候顯示出來的。在傳統戲典、小說里的官員角色,一般者是以他們的審判事務來出場的。公案戲、清官戲直到今天仍然盛演不衰,以至於一在般百姓的心目中,官員就是坐大堂、判案件的法官。

本書試圖通過講述三十一位有個性的法官司與二十二位帝王繞執法而發生的故事,反映中國古代社會的一人側面。

作者簡介

郭建,一九五六年九月出生於上海。一九八二年一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一九八五年復旦大學法律系法律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與教授中國法制史。主要著作有《中華文化通志·法律志》、《帝國縮影——中國歷史上的衙門》、《師爺當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