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錢莊問題深度解析》

《地下錢莊問題深度解析》

《地下錢莊問題深度解析》能為金融監管層、學術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和所有關注中國金融穩定健康發展的人們,在觀察、思考和分析地下錢莊及其相關的洗錢、金融違法活動問題時,提供參考,希望《地下錢莊問題深度解析》成為一個新的起點,促進相關領域內產生更有厚度的理論成果。

基本信息

目錄

第一章 地下錢莊問題源流:監管者視野及其歷史脈絡
第一節地下錢莊的歷史源流:中國古代錢莊
一、我國封建社會中的金融業態
二、我國錢莊的起源和發展
三、錢莊的衰退
四、舊時錢莊的特點
第二節改革開放初期出現的私人錢莊
一、私人錢莊的出現
二、私人錢莊的發展
三、銀背的運作
四、對私人錢莊的取締
第三節地下錢莊界定問題初探
一、地下錢莊的界定
二、概念類比
三、我國地下錢莊的分類
第四節從專項行動到反洗錢體系:監管視野中的地下錢莊問題
一、最早偵破地下錢莊的專項行動及其啟示
二、地下錢莊工作經驗在反洗錢框架體系設計中的運用
三、反洗錢工作與打擊地下錢莊工作的良性互動
第五節地下錢莊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值得關注和探討
一、地下錢莊對熱錢流入可能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
二、地下錢莊對從緊貨幣政策效力的影響值得關注
三、地下錢莊對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推進外匯體制改革的影響需要探討
四、地下錢莊對反洗錢工作機制的影響將持續
第二章 存貸型地下錢莊運作概要
第一節存貸型地下錢莊運營概況
一、存貸型地下錢莊的組織形態
二、存貸型地下錢莊的運作方式
三、存貸型地下錢莊的基本特點
四、存貸型地下錢莊的規模概覽
第二節標會
一、基本運作形式
二、標會運行悖論
第三節合會
一、合會的組織形式
二、合會的組織和運作
第四節對縫
一、對縫的組織形式
二、經濟轉型期的對縫現象
三、對縫發展的新形式
第五節存貸型地下錢莊的生存基礎
一、存貸型地下錢莊生存的信用基礎分析
二、商業銀行的信貸門檻日益加高,增大了存貸型地下錢莊的生存空間
三、地下錢莊更能直接滿足客戶的需求,投其所好
四、私人財富快速增長和投資渠道有限,為地下錢莊提供了資金來源和造血機能
五、改革開放初期私人錢莊發展的利弊觀
第三章 匯兌型地下錢莊運作概要
第一節匯兌型地下錢莊的存在形態
一、以公司為幌子的地下錢莊
二、以個體商業店鋪作掩護的匯兌型地下錢莊
三、以“地下代理行”形式出現的匯兌型地下錢莊
四、直接以地下錢莊形式出現的匯兌型地下錢莊
第二節匯兌型地下錢莊的運作狀況
一、家族色彩濃郁的匯兌型地下錢莊
二、匯兌型地下錢莊的資金運作方式
三、匯兌型地下錢莊資金交易的具體方式
第三節匯兌型地下錢莊非法經營活動的特點
一、本外幣資金清算在境內外擁有各自相對獨立分割的融資清算系統
二、經營成本低廉,交易方式簡單、快捷
三、“信用”已成為地下錢莊非法經營活動的重要基礎
四、行蹤隱蔽,具有很強的反偵查意識
五、外匯資金的源頭相對固定,其流向逐步集中
六、正規銀行機構容易充當地下錢莊“資金流”的重要載體
七、與當地黑社會有組織犯罪集團的聯繫十分密切
第四節匯兌型地下錢莊生存發展的原因
一、非法活動的高收益吸引著匯兌型地下錢莊的經營者鋌而走險,藐視國家法律
二、善於調整“非法經營策略”,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及社會轉型期非制度化整合機制帶來的負面產物
四、反洗錢工作起步晚,相關配套制度不完善,影響打擊效果
五、其他因素的影響
第五節存貸型地下錢莊和匯兌型地下錢莊存在原因比較
一、存貸型和匯兌型地下錢莊在產生原因和生存基礎上的共同點形成了兩類地下錢莊經營活動的非正規性、違法性
二、產生原因和生存基礎上的不同點促使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非法經營方式
第六節匯兌型地下錢莊與周邊貨幣流通問題
一、韓幣問題
二、中越邊境的地攤銀行
三、新台幣流通問題
第四章 地下錢莊與洗錢的惡性互動
第一節洗錢與反洗錢概述
一、立法對洗錢的規定
二、洗錢的基本過程
三、洗錢常見形式
四、反洗錢措施
第二節地下錢莊已成為我國洗錢的主渠道之一
一、地下錢莊明暗兩條線並存的資金運作路線,造成監管部門無法掌握關於資金來龍去脈的完整信息
二、地下錢莊為不法分子的洗錢活動保密
三、地下錢莊為犯罪分子轉移非法所得贏得“時機”,實現洗錢等非法目的
四、匯兌型地下錢莊刻意地幫助違法犯罪分子隱匿交易的過程
五、地下錢莊與黑社會有密切聯繫,開展洗錢業務順其自然
六、反洗錢工作部門對地下錢莊的打擊
第三節地下錢莊與洗錢上游犯罪
一、地下錢莊與毒品犯罪
二、地下錢莊與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
三、地下錢莊與恐怖活動犯罪
四、地下錢莊與走私犯罪
五、地下錢莊與貪污賄賂犯罪
第五章 反跨境洗錢視野中的國外匯兌型地下錢莊:國際上對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的研究及整治實踐
第一節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基本概況
一、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的定義
二、關於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的研究
三、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的運作方式
第二節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的起源、存在、發展原因
一、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的起源
二、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產生的原因
第三節哈瓦拉系統概述
一、哈瓦拉與漢底
二、哈瓦拉的運作
三、哈瓦拉對犯罪收益的“清洗”
四、美國對哈瓦拉的態度
第四節國外其他形式的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
一、澳大利亞私人匯款中心
二、新加坡私人匯款中心
三、境外私人匯款中心與我國經濟的關聯及影響
第五節國際上對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的監管政策
一、對非正規價值轉移體系監管的難點
二、國際上的監管實踐
三、國際反洗錢組織的建議
第六章 地下錢莊的整頓和治理
第一節反洗錢體系在我國的初步確立,使地下錢莊得到有效遏制
一、完善打擊地下錢莊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
二、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建立起有效的反洗錢及打擊地下錢莊的工作機制
三、我國打擊地下錢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四、地下錢莊非法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規範了金融市場秩序
第二節制約地下錢莊打擊效果的體制性因素分析
一、打擊地下錢莊的法律基礎需要進一步夯實
二、職能部門的手段有限,職能與手段不匹配
三、部門間協調配合不夠,覆蓋全社會有效的嚴密監控
第三節地下錢莊治理的國際經驗
一、我國台灣地區合會治理經驗
二、日本輪轉儲蓄和信貸協會向商業銀行演變的經驗借鑑
三、亞洲四國小額信貸模式的成功經驗
四、美國的社區金融活動在中小企業和家庭融資方面的經驗借鑑
第四節多方聯動共同營造打擊和取締地下錢莊的法治環境
一、加快打擊地下錢莊的法制建設,健全相關組織保障體系
二、注重金融監管機制的完善與創新,壓縮地下錢莊生存和活動的空間
三、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部門間和國際間的合作
四、加大宣傳力度,淨化社會環境
第五節建立疏導機制辟正道斷邪流從源頭上為地下錢莊的暗流涌動“斷流”
一、對沿海地區以跨境匯兌為主的地下錢莊活動,應堵疏並重
二、“草根信貸”走進陽光地帶
三、加強金融生態建設,最佳化金融服務環境
附錄:國外考察研究報告

前言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有關非正規金融、地下經濟的研究在全球範圍內開始興起。進入本世紀後,各國金融監管部門和反洗錢主管部門,發現恐怖組織越來越倚重於以哈瓦那為代表的非正規匯款機構進行恐怖融資活動,與非正規匯款體系相關的反洗錢問題日益引起各國監管部門的重視。隨著網際網路一步步降低金融的運作門檻,非正規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似乎得以進一步的延伸。各國對非正規金融現象的研究必會進一步加強。
中國金融監管和反洗錢監管的實踐,也為非正規金融體系和地下經濟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其中地下錢莊就是一種廣受關注的現象。中國的金融監管者和學者們對此並沒有缺位。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吳曉靈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兼廣東省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局長肖剛就敏銳地關注到“地下錢莊”等非法資金流動給經濟金融活動帶來的危害和影響,要求沿海的人民銀行和外匯管理部門加強對地下錢莊等非法資金流動進行研究和組織打擊。根據這些指示要求,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相關分局的同志較早地涉及了這方面的理論和實務探索。

精彩書摘

第二章存貸型地下錢莊運作概要
商業銀行是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存款、貸款業務在業務結構中占有絕對優勢,利潤收入也絕大部分依靠利差收人。利差型業務占歐美已開發國家商業銀行收人的70%左右,占我國商業銀行收入的80%以上。存貸型地下錢莊以非法吸存、非法放貸為主要業務,實際就是處於地下狀態的“商業銀行”,在正規金融體系之外存在和運行。
我國幅員遼闊,出現了異彩紛呈的區域性文化。與此相應,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金融現象:我國的絕大多數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有存貸型地下錢莊的存在,而各地方的存貸型地下錢莊在具有非法吸存、非法放貸這一“種群特徵”的同時,又因為各地經濟發展狀況、歷史人文傳統的不同,產生了許多的地方“亞種”,產生了標會、抬會、互助會、合會、排會等組織形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