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服裝設計作品鑑賞》

《國際服裝設計作品鑑賞》

《國際服裝設計作品鑑賞》,作者陳彬,2008年12月由東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涵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服裝設計專業課程,突出理論與實踐、模組與案例、現實與前瞻的結合。

(圖)《國際服裝設計作品鑑賞》國際服裝設計作品鑑賞

作者: 陳彬 編著
出 版 社: 東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2-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177
印刷時間:
開本: 16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811114836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藝術 >> 設計 >> 服裝設計

編輯推薦

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是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本校服裝設計學科創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我國最早致力於培養高級服裝藝術設計專門人才的學科之一,服裝設計系列課程被列為上海市精品課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積累,本學科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三級人才培養體系。
本系列教材集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全體教師20餘年專業教學之經驗,涉及30餘門服裝設計專業核心課程,由我國服裝設計領域首位博士劉曉剛教授擔綱主編,整個系列涵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服裝設計專業課程,以專業通識類、專業基礎類、專業設計類、專業延伸類和專業提高類五大板塊構成立體框架,突出理論與實踐、模組與案例、現實與前瞻的結合。部分教材首次面世的課程而撰寫,使服裝設計專業學生能夠“快、準、實”地成為我國服裝行業的生力軍。本系列教材也專為我國服裝行業高級從業人員編寫。

內容簡介

服裝產業素來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今天的中國不再是世界服裝的初級加工廠,已從“中國製造”走向了“中國創造”。中國的服裝設計師、中國的服裝品牌、中國的服裝教育紛紛登上世界舞台,嶄露頭角。在服裝產業繁榮發展的今天,無論是本土的還是世界的服裝設計教育格局都出現了很多變革性的因子。產業環境對我國的服裝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既要符合全球化、國際化的趨勢,又要堅持本土化的中國特色。
服裝設計學科是東華大學的特色學科。作為中國最早設立服裝設計學科的高等學府之一,學校以“崇德博學、礪志尚實”為校訓,自覺承擔起培養我國優秀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引導我國服裝設計學科發展的重任。中國的服裝設計教育從20多年前的借鑑與摸索期發展到如今的成熟與創新期,離不開我校幾代服裝設計學科專業教師的耕耘與奉獻。
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上海繁榮的都市產業與時尚產業成為我校服裝設計學科成長的沃土。秉承“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我校服裝設計學科帶頭人劉曉剛教授領銜,服裝學院專家教授共同參與,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大型的服裝設計專業系列教材。此套教材涵蓋服裝設計的方法、思維、技術、品牌、審美、行銷、流行等各個方面,理論與實踐並舉,內容全面,時代性強。可以說,此套教材凝結並展示了我校服裝設計教育精英的集體智慧、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以及嚴謹求實的學術風範。

作者簡介

陳彬,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款式設計、畢業設計等專業課,上海市服裝設計師職稱評定負責人,為多家公司設計服裝
曾獲第一屆。中華杯”服裝設計大賽上海賽區金獎
(1994年)等獎項
1965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
1995年獲碩士學位
1997年赴丹麥研修毛皮設計
1997年獲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1999年獲上海市“育才獎”
1999年獲上海市高級服裝設計師稱號
  已出版有《時裝效果圖技法》、 《服裝設計》、《服裝設計(初級)》,《服裝設計(中級)》等九本專業書。

目錄

第一章 巴黎時裝設計師及作品分析
第一節 巴黎時裝設計師概述
一、關於巴黎
二、巴黎時裝設計師的風格
第二節 設計師及作品分析
一、A.F.Vandervorst(凡德沃斯特)
二、Akira Onozuka(小野冢秋良)
三、Alber Elbaz(阿爾伯·艾爾巴茲)
四、Andrew GN(鄧昌濤)
五、Ann Demeulemeester(安·德默勒梅斯特)
六、Antonio Marras(安東尼·馬拉斯)
七、Atsuro Tayama(田山淳朗)
八、Barbara Bui(芭芭拉·布)
九、Christian Lacroix(克里斯汀·拉克魯瓦)
十、Clements Ribeiro(克萊門茨&瑞貝羅)
十一、Dries Van Noten(傑斯·凡·諾頓)
十二、Elie Saab(埃利·薩伯)
十三、Guy Laroche(紀·拉羅什)
十四、Haider Ackermann(海德·阿克曼)
十五、Ivana Omazic(伊凡娜·歐曼茨科)
十六、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讓·查爾斯·德卡斯特巴傑克)
十七、Jean Paul Gaultier(讓·保羅·戈爾捷)
十八、John Galliano(約翰·加里安諾)
十九、Jun Takahashi(高橋盾)
二十、Junya Watanabe(渡邊淳彌)
二十一、Karl Lagerfeld(卡爾·拉格菲爾德)
二十二、Martin Margiela(馬丁·馬傑拉)
二十三、Naoki Takizawa(師瀧澤直)
二十四、Nicolas Ghesqui~re(尼古拉斯·蓋斯基埃)
二十五、Olivier Theyskens(奧利維·希斯肯)
二十六、Peter Dundas(彼得·鄧達斯)
二十七、Phoebe Philo(菲比·菲洛)
二十八、Rei Kawakubo(川久保玲)
二十九、Sonia Rykiel(索尼亞·里基爾)
三十、Stefano Pilati(斯特凡諾·派拉帝)
三十一、Vanessa Bruno(凡妮莎·布魯諾)
三十二、V6ronique Branquinho(薇羅尼卡·布朗奎霍)
三十三、Veronique Leroy(薇羅尼卡·里洛伊)
三十四、Victor&Roff(維克特&洛爾夫)
三十五、Yogi Yamamoto(山本耀司)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二章 米蘭時裝設計師及作品分析
第一節 米蘭設計師概述
一、關於米蘭
二、米蘭時裝設計師的設計風格
第二節 設計師及作品分析
一、6267——Roberto Rimondi&Tommaso Aquilano(托馬索·阿奎拉諾&羅伯特·里蒙迪)
二、Albeaa Ferretti(艾伯特·菲瑞蒂)
三、Alessandro Dell’Acqua(亞力山德羅·戴拉夸)
四、Antonio Berardi(安東尼奧·貝拉爾迪)
五、Christopher Bailey(克里斯托弗·貝利)
六、Consuelo Castiglioni(康斯薇洛·卡斯蒂廖尼)
七、Dolce&Gabbana(多爾切&加巴那)
八、Donatella Versaee(唐娜泰拉·范思哲)
九、DSQUARED2(D二次方)
十、Ennio Capasa(伊尼歐·卡帕沙)
十一、Franco Malenotti(弗朗克·馬勒諾提)
十二、Ffida Giannini(弗里達·賈尼尼)
十三、Gianfraneo Ferre(詹佛蘭科·費雷)
十四、Giorgio Armani(喬治·阿瑪尼)
十五、Graeme Black(格內木·布萊克)
十六、John Richmond(約翰·瑞奇蒙德)
 ……
第三章 倫敦時裝設計師及作品分析
第四章 紐約時裝設計師及作品分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