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孫

衢:大路。 杜甫這首《哀王孫》,就是詠此事的。 全詩詞色古澤,氣魄宏大。

哀王孫

名稱: 哀王孫
作者: 杜甫
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出生於鞏縣(今屬河南)。官至工部員外郎。後人也稱“杜工部”。詩人迭經盛衰離亂,飽受艱辛,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被稱為“詩史”;他集詩歌藝術之大成,是繼往開來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為“詩聖”。
主題
主題詞或關鍵字: 唐詩
欄目關鍵字: 唐詩三百首
類別: 七言古詩 樂府
體裁: 詩
年代: 中唐 內容介紹

原文

哀王孫
杜甫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①。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得同馳驅②。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③。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④。
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⑤。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⑥。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⑦。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⑧。
竊聞天子已傳位,聖德北服南單于。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⑨。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⑩。
注釋
【注釋】
①延秋門:玄宗曾由此出逃。
②金鞭斷折:指玄宗以金鞭鞭馬快跑而金鞭斷折。
③寶玦:玉佩。
④高帝子孫:漢高祖劉邦的子孫。這裡是以漢代唐。隆準:高鼻。
⑤豺狼在邑:指安祿山占據長安。邑:京城。龍在野:指玄宗奔逃至蜀。
⑥臨交衢:靠近大路邊。衢:大路。斯須:一會兒。
⑦東風吹血腥:指安史叛軍到處屠殺。
⑧“朔方”句:指唐將哥舒翰守潼關的河隴、朔方軍二十萬,為安祿山叛軍大敗的事。
⑨花門:即回紇。剺(lí)面:匈奴風俗在宣誓儀式上割面流血,以表誠意。這裡指回紇堅決表示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狙(jū):伺察,窺伺。
⑩佳氣:興旺之氣。無時無:時時存在。

賞析

【賞析】
天寶十五年(756),長安面臨破城之危,玄宗同少數親貴出延秋門西去,長安大亂。安祿山部將孫孝哲占領長安後,大肆搜捕百官,殺戮宗室。王孫們隱匿逃竄,十分狼狽悽慘。杜甫這首《哀王孫》,就是詠此事的。先寫安史亂起,唐玄宗倉猝逃往成都的情景,再記敘王孫親貴避亂匿身,後寫國家亂極將治。作者在詩中極言王子王孫在戰亂中顛沛流離,遭受種種苦楚,既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又含蓄地規勸統治者應居安思危,不可一味貪圖享樂,致使子孫亦無法遮顧,實為可悲可嘆。全詩詞色古澤,氣魄宏大。明王嗣《杜臆》評這首詩:通篇哀痛顧惜,潦倒淋漓,似亂似整,斷而復續,無一懈語,無一死字,真下筆有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