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白水西詩韻》

涇水秋更清②,清波照城郭。 詩人昔仙遊,江左苦漂泊。 邈矣不可追,苔封辨遺作。

作品原文

和李白水西詩韻

涇水秋更清②,清波照城郭。

謂言尋勝游,步躡秋霜閣。

詩人昔仙遊,江左苦漂泊。

壯志負青雲,浩氣橫碧落③。

邈矣不可追,苔封辨遺作。

珠玉湛冰壺,琅矸脫錦籜④。

千載挹清風,萬慮都空廓。

長嘯寄幽懷,山靈亦然諾⑤。

詞語注釋

①水西詩:指唐代李白詩作《游水西簡鄭明府》。水西,天宮水西寺,在今安徽涇縣之西五里水西山中,寺址尚存。

②涇水:指安徽涇縣一帶的河流。

③碧落:猶言碧空,天空。

④琅殲:指竹。籜:俗稱“筍殼”,竹筍時期包於筍外,在竹竿生長過程中陸續脫落。

⑤然諾:許諾,答應。

作品譯文

秋天的涇水更加澄澈,清清的波光映照城郭。

自稱打算去尋勝訪古,隨即便來到了秋霜閣。

詩人昔日仙遊四方,到了江左一帶貧困漂泊。

豪情壯志倚負著青雲,浩然正氣橫亘於碧落。

往日已遙不可及,透過封蓋的苔蘚辨認遺作。

珠玉使冰壺顯得清澄,竹枝上筍殼不斷出脫。

千載之間掬起一把清風,萬慮頓消變得空闊。

長嘯一聲寄託我的心懷,群山萬壑紛紛應諾。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和詩,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一至八句是前部分,作者想像唐代詩人李白當年遊歷山川、勝景之事。其中一、二句是寫涇縣之景,秋天,水清山秀,清波閃閃。三、四、五、六四句寫道,李白四處仙遊,尋勝訪古,來到秋霜閣,在江左一帶貧困漂泊。七、八句則讚嘆李白的“壯志”和“浩氣”,既有過人才華,又具有凌雲之志,一身的浩然正氣。九至十六句是後部分,作者主要抒發個人感慨。“邈矣不可追”,此句承上啟下,將前後兩部分緊密地銜接起來,同時,這句話又含有深意。時光如流水,把一切都給沖走,李白當年尋訪古蹟,如今,他的行蹤也成為古蹟的一部分,李白的題詩已經模糊不清,只能透過苔蘚依稀辨認,人生真是短暫,作者對此不禁流露出一絲無奈與悵失。十一、十二句明寫山、水、竹、木之景,暗中讚嘆李白詩句美如珠玉、性格耿直如青竹。最後四句富有禪意,意思是:李白這樣具有凌雲壯志、浩然正氣,又有過人才華的詩人,如今已變成一杯黃土、一陣清風,時間真是殘酷無情,人生真是如夢寐一般。在歷史長河面前,個人顯得多么的渺小,生命顯得如此的短促,計較個人的一點得失,留戀紅塵,看上去都是十分地可笑;只有放棄俗念,優遊于山林之間,修禪學道,才能得到超脫,得到永恆。

作者簡介

守訥,號莫莫,居涇(今安徽涇縣)之金峰。其生平事跡記載較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