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

《周姓》

《周姓》是周祖祥先生主編的周氏宗譜集,本書記載了周姓源流、得姓始祖、前夕等詳情。語言通俗,圖文並茂,吸收傳統文化之精華,適合姓氏文化研究者、愛好者及具有中等文化水平者閱讀,是世代編修、續修族譜及尋根問祖的必備讀物。本書於2012年8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內容簡介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她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與我國歷史上社會形態的演進以及歷代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習俗的發展變化等,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周姓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第三次全國人口抽樣調查後列為全國第九大姓,上溯至宋朝列為百家姓第五位,再上溯至商朝有太史周任,再上溯至黃帝時有大將周昌、周書皆為古周國(山西太原)人。不論周姓源於何時何地,但她確是個帝王最多,執政時間最長的民族和朝代。
為探究周姓源流、得姓始祖、遷徙等詳情,經參閱《姓氏譜考》、《氏族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急就篇》、《中華百家姓秘典》、《廣韻》、《路史》、《中華家譜綜合總目錄》、《汝南安城周姓譜》及《中華名人大辭典》等不論地域、得姓早晚、民族遷徙、均列入調研蒐集範圍,經過分析認為,周姓映射出的躬身耕讀、忠孝傳家、仁德處世、遇事免訴訟等頑強不屈的精神是很強烈的和諧族群。而篩選出族譜世系表40餘張,圖片近百張,歷代人物近千名,行成文字30餘萬,為世代編修、續修族譜及尋根問祖的必備讀物。語言通俗,圖文並茂,吸收傳統文化之精華,適合情有獨鍾于姓氏文化研究者、愛好者及有中等文化水平者讀之。

導讀

一、 周姓溯源

(一)黃帝直系後裔,源於姬姓。根據《史記·三代世表》、《周本紀》的記述:黃帝生玄囂,玄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帝嚳,配姜嫄生后稷(名棄)。舜帝封后稷於邰(別姓姬氏)。后稷的嫡孫是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因周太王被狄所逼,率族人自邰遷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改稱為周族。以上史書的記述事實證明,周姓是黃帝直系後裔。后稷改為姬姓古公亶父又改成周族,是周姓的始祖。因古公亶父(周太王)被狄所逼,緊急選孫子姬昌為繼承人,立周文王,而後傳給姬發,立周武王。周武王繼承祖上和父親的遺志聯合各路諸侯,發起牧野大戰,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史稱西周。西周曆經12世13王,至周平王時,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陽,史稱東周,東周曆經22世29王。實際周朝歷34世42位帝王加上西伯文王在位55年及厲王、宣王之間共和14年周朝共治國937年。為此,周姓人口大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經過春秋、戰國時期,周姓氏族分為三支,分出的族人遷居三地,一支在原地洛陽另外二支分別遷於汝州、上蔡。以上資料說明,分遷三地的周氏族人都是黃帝直系後裔,都是以姬姓改為周姓。因此,后稷、古公亶父(周太王)為周姓始祖。
(二)周姓族人中還有另外兩個源頭:
1.如黃帝時期的大將周昌、周書,商朝的太史周任,這些周姓人均無世系可考。
2.是中華民族中的其他姓氏人口改為周姓,
①如北周有周瑤,他是從普屯姓改為周氏:唐朝時還有的姬姓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而改為周姓。
②是少數民族改為周姓,北魏鮮卑族從東北地區遷至中原,建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時,在馮氏皇太后支持下。進行漢文化改革,改鮮卑族的姓為漢族姓氏,如以普姓改為周姓。
二、周姓是中華民族百家大姓之一,更是歷史上稱帝稱王人數最多之一,亦是治國安邦時期最長,對中華民族興旺發展做出最大貢獻的姓氏之一。

周姓人口在全國人口統計的百家大姓中宋朝列第五位,現代列為第九位,全國周氏人口有3800多萬人(包括僑居世界各地的周姓華人在內全國大約5000萬人,約占全世界總人口的0.6%),占全國總人口的3%,加上與周姓有血緣關係的198個繁衍分支,其總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河南省周姓人口320萬,占總人口3.3%,周口市人口15萬餘人,占總人口1.4%。周姓氏族不僅是人口眾多而且歷代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詩人等名人也多,尤其是周氏歷史上稱帝稱王者人數多,以上統計西周、東周相加,人們公認為40多位帝王,共治國安邦870餘年,這在中國發展歷史上屬於各朝的首位。周朝帝王治國主要是以德治國,有古語聖訓為:“得民者昌”周朝相當多數帝王,以德治國,每位帝王還年高壽長,治國在位的年代長……
三、周姓不僅是中華民族百家大姓前九名,又是與歷朝歷代稱帝稱王者相比,而帝王人數多、安邦治國時間長的優勢。其基本優勢是周姓一族從古至今代代名人多,英雄人物多。如今周姓一族中的名人名譽更高,貢獻更大,在全世界全人類中都影響深遠、享譽最高。

當今周姓一族最有名、最偉大的人物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書記、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他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最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全中國人痛心大哭;外國的領導人亦痛心大哭,聯合國也下半旗致哀。
歷史上周姓人在朝做官任宰相的也有30多人,如周昌、周勃、周亞夫、周必大等。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長河中,周姓在各行各業的名人、英雄人物亦很多……
總之,周祖祥同志所著《周姓》一書,是他三下荊塗、四涉江淮,千辛萬苦行程數萬里,走訪千村萬戶堅持廣泛收集周姓資料圖片百餘張,各界名人千餘名等資料、經二十餘年的構思、多年潛心分析、研究的成果。這本書不僅按一般姓氏文集編寫體例,周祖祥同志在編寫總也有創新。周祖祥同志收集了數百部族譜,在《周姓》書中列入了周氏一些族譜的世系表,還列入了姜嫄、太任、姒氏、姚妮等一大批即偉大又彪悍的外姓女子周母“萱堂“卷。該書不但增加了可讀性,認祖的實用性、更有補史之缺、糾史之錯的寶貴价值。

作者簡介

周祖祥,譜名相臣,筆名向農,1934年生於太康縣馬頭集岐黃世家,本人大專,解放前曾任兒童團團長罷又村乾、鄉醫民師公務員。1953年參加工作,從事計畫、統計、物價管理四十餘年,1997年退休,科級。著有《計畫統計教材》、《價值規律與物價政策》、《物價基礎知識》的呢過五本教材,均收入方誌;自1980年從研究本家成員姓氏開始搜集姓氏文化資料約300萬字,退休後所著《天下袁氏出太康》(2003年12月中國經濟文化出版社出版),12萬字;《袁姓》(2004年4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3萬字;與河南省科學院柴存才教授合著《柴姓源於高柴、根在太康》(2007年6月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17萬字;《柴姓》(2008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0萬字;《符姓》(2008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3萬字;《高姓》(2010年4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0萬字。除出版社以上六本姓氏書外,《周姓》一書30萬字,已經省志辦主任、省姓氏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靜琦同志於2009年10月賜序。
社會兼職: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中華全國譜牒學會會員,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河南省老年協會理事等。

基本信息

主編:周祖祥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徐傳洲
裝幀設計:李小麗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787×1092mm1/16
字數:340千字
印張:22.00
版次:2012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78.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