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寶潔學什麼》

《向寶潔學什麼》

本書作者選取了大量關於寶潔公司品牌理念、品牌管理的實際案例,從品牌理念、品牌開發、品牌維護、品牌戰略等多個角度對寶潔的經營之道進行詳細的闡述,對“寶潔為什麼這么做”的問題加以點評,不但讓讀者知道“我們的差距在哪裡”,更主要的是讓讀者知道“我們該怎么做”,這對中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品牌運作具有非常實用的指導作用。

基本信息

看點

向寶潔學什麼向寶潔學什麼

全球品牌500強、世界“品牌教父”——寶潔的品牌管理真相

是什麼理念成就了今日的寶潔帝國?是什麼基因奠定了寶潔品牌的全球地位?是什麼力量讓寶潔獨占日化世界的半壁江山?

內容簡介

寶潔公司有著一百七十餘年的歷史,從默默無聞到舉足輕重,從製造商到品牌之王。寶潔,無疑是當代日化帝國的王者。

成功的公司必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我們從寶潔那裡學什麼呢?本書作者選取了大量關於寶潔公司品牌理念、品牌管理的實際案例,從品牌理念、品牌開發、品牌維護、品牌戰略等多個角度對寶潔的經營之道進行詳細的闡述,對“寶潔為什麼這么做”的問題加以點評,不但讓讀者知道“我們的差距在哪裡”,更主要的是讓讀者知道“我們該怎么做”,這對中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品牌運作具有非常實用的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王磊,中國量化管理創始人。組織進化專家,夸克(中國)企業顧問公司董事長,CCW評選”十大曹銷專家”,現任清華大學、復且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MBA及總裁班教授。

個人簡介:1967年生於北京,1991年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畢業,同年取得計算機雙學位,後獲得香港中文大學MBA碩士學位。1991年至1996年服務於P&G美國寶潔公司,歷任市場研究部、產品發展部高級經理,參與了飛柔、玉蘭油、舒膚佳、汰漬、碧浪等多個品牌的上市、研究及發展工作,具有豐富的品牌規劃、新產品上市管理經驗。1996年創建夸克(中國)企業顧問公司,為國內上百家大中型企業擔任管理及行銷顧問工作,期間創造性地將中西方管理思想有機結合,以系統量化的思想,整合哲學、心理學,系統工程學理論,創立了量化管理的思想體系。

媒體評論

王磊先生對市場行銷策略、企業經營有著獨到而深刻的理解,與他的每次交流,都令我受益匪淺。  

——美的生活電器副總裁 陳小平

“品牌量化”對大多數中國企業管理者而言絕對是個全新的概念。通過為企業建立以量化管理為核心的科學管理體系,從而改變企業的經營模式,使企業真正實現基業長青的企業價值觀,這是王磊先生始終為之努力的方向。開卷有益,多年困擾企業管理者的問題,在這本書里終於找到了答案,書中眾多的管理辦法讓人茅塞頓開!

——九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蔡默

多年來與不少諮詢公司合作,夸克的王磊先生給我印象最深刻。他對管理體系理解的深刻性、完整性令人驚嘆,對行銷管理體系所有環節透徹到位的理解令人嘆服,他既精通管理體系又精通品牌行銷操作,前所未見。借鑑人類進化理論而獨創的組織進化論,對民營企業管理升級。突破成長瓶頸無疑是一座航標。  

——流行美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賴建雄

量化管理是品牌從成功到卓越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國企業集體面臨的困境。王磊先生的新作觸動了中國企業成長的痛處,它使我們更加意識到,能夠持久的公司是那些把經營“運氣”成功轉變為經營“能力”的公司。這本優秀的著作將使我們知道如何將量化管理付諸行動,並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的前景。  

——《X-IN》超級品牌雜誌創辦人、董事總經理 朱星海

品牌管理現今被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所重視,如何通過科學的品牌管理,提高品牌的溢價能力,積累豐厚的品牌資產?品牌量化管理無疑為企業品牌之路提供了理論基礎、實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為企業品牌成長指明了方向。  

——義大利DOKENI(廣州市裕盛隆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雪芬

寫作背景

全球製造業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和東亞三大地區,在東亞製造行業圈,基本上以中、日、韓三國為主要代表。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製造經濟突飛猛進,在世界製造業領域所占的比重從1990年的3%增加到2007年的13.2%,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製造業國家。但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在2009年度全球500強的前200名卻沒有一家中國的製造企業,而歐美、日、韓的製造型企業卻名列前茅,豐田汽車、通用電氣、大眾汽車、三星電子,都在前100名之內。為什麼一個製造業大國,卻沒有強大的製造型企業呢?

其實,“製造業”這個概念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所認識的那么簡單。這個產業鏈分為設計、生產、物流、倉儲、終端零售、服務等眾多環節,而中國所謂的“製造業”,絕大多數只是製造產業鏈中的某一環節,還是其中最不起眼、最不賺錢且最費時費力的那個環節——生產。舉個例子來說,中國的玩具工廠常年向美國OEM加工玩具產品。一件玩具的生產成本大約是90美分,出廠價格是l美元,毛利潤只有10%。而經過運輸、倉儲、渠道行銷等環節之後,最終在沃爾瑪的零售價格是10美元。這說明在玩具製造業產業鏈中,生產僅僅占到零售價格的一成,絕大部分利潤被鎖定在產業鏈上游,中國的企業只是在為歐美等已開發國家打工而已!

如何才能向產業鏈的上游延伸?這是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之後,一直尋求解決的最關鍵問題,而“經營品牌”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由之路!全世界70%的鞋幾乎都是在中國生產的。耐克運動鞋的出廠價格大約是15美元,耐克公司將這些運動鞋貼上商標之後再賣給中國的消費者,零售價格就會達到200美元甚至更多。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反觀有些中國企業的品牌溢價能力,實在是低得可憐。中國的家電在北美很暢銷,但是,中國液晶電視所有品牌的總利潤還沒有索尼液晶電視一個品牌的多。中國企業經營品牌的能力不容樂觀。這與很多人對品牌的認識有關,他們還停留在“廣告宣傳,促進銷量”的初級水平,其實這只是得到了品牌經營的“形”,而遠未得到其“神”。我們可以注意到,可口可樂在體育競賽中的巨額廣告投入,它已成為大部分夏季奧運會的最大廣告贊助商。我們可以問這樣的問題:“這是最經濟的經營行為嗎?這家飲料公司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擴大銷量顯然不是可口可樂追求的最終目標,0.3美元一罐的飲料,如要抵平動輒數億美元的贊助費,實在是力所不及。那么可口可樂公司能得到什麼?——那就是炎炎夏日裡,體育帶來無限的激情,更帶來冰爽的可口可樂的暢銷。只要有體育,有激情,就有——可口可樂;有體育,有激情,就有——可口可樂……這種反覆的強化就是為了讓人產生行為的習慣。如果你每吃一次義大利托斯卡納牛排前,必喝一杯甜酒開胃,重複一百次之後,當你看見甜酒時,就必然會想起精緻的牛排大餐。這才是可口可樂真正的廣告目的——奧運贊助商只是餐前的甜酒,塑造品牌精神價值才是最後的大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