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散文》

《史鐵生散文》

《我與地壇》是他代表作,《病隙碎筆》這是史鐵生散文中最優秀的代表作。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史鐵生散文史鐵生散文

作者:史鐵生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7-03-01

頁數:267

定價:21.0

裝幀:平裝

叢書: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

ISBN:9787020059508

內容簡介

史鐵生史鐵生

《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叢書每二十萬字,另輔以反映其人生歷程的珍貴照片若干幅。可為美文與華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賞之佳作,又為珍藏饋贈之上品。《我與地壇》是他代表作,《病隙碎筆》這是史鐵生散文中最優秀的代表作。

圖書目錄

1991年8月,史鐵生在北京家中。(資料圖)1991年8月,史鐵生在北京家中。(資料圖)

秋天的懷念
我的夢想
我與地壇
好運設計
隨筆十三
愛情問題
記憶迷宮
牆下短記
“足球”內外
私人大事排行榜
說死說話
病隙碎筆1
病隙碎筆5
輕輕地走與輕輕地來
消逝的鐘聲
二姥姥
叛逆者
老家
廟的回憶
八子
看電影
老海棠樹
比如搖滾與寫作
想念地壇

內容摘錄

史鐵生史鐵生

我與地壇

作者:史鐵生

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
許多年前旅遊業還沒有開展,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
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撤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裡,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亘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讀後感

愛情

在早期作品中,史鐵生較少涉及愛情,即使寫到了愛情,也沒有深入下去,而是淺嘗輒止。1988年《文學評論》發表了吳俊的《當代西緒福斯神話——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吳俊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解讀史鐵生小說,認為小說中存在自卑情結,尤其是性自卑:“史鐵生對於他原本能夠意識到的美妙的性愛竟表現出了如此明顯的悲觀與恐懼心理,以至於使他的性愛意識或態度處於相當苦惱的兩難境地。”文章發表之前,《文學評論》編輯徵求了史鐵生的意見。史鐵生在1988年9月22日給編輯部的信中說,“吳俊的文章我看過了,確實寫的不錯。文中論及的那個史鐵生很象我,我看乾脆就認為那是我吧。”與一些諱病忌醫的作家不同,史鐵生勇敢而坦誠。

也許是因為別人的批評,史鐵生開始直面“愛情問題”。

“心靈間的呼喚與呼應、投奔與收留、袒露與理解,那便是心靈解放的號音,是和平的盛典是愛的狂歡。”“性是愛的儀式,愛情有多么珍重,性行為就要多么珍重。”“永恆孤獨的現實,才能承載永恆愛情的理想。所以在愛的路途上,永恆的不是孤獨也不是團聚,而是祈禱。”(《愛情問題》)

“愛情並非有形之物,愛情是一種心愿,它在思念中、描畫中,或者言說中存在。”“喜歡不能證明愛情(但可以證明性),困苦才能證明。”(《給李健鳴的三封信》)

“愛,不是占有,也不是奉獻。愛只是自己的心愿,是自己靈魂的拯救之路。”(《無答之問或無果之行》)

“地獄和天堂都在人間,即殘疾與愛情,即原罪與拯救。”(《病隙碎筆之二》)

困境與超越

殘疾是一種困境,困境卻遠遠大於殘疾。史鐵生由個人的困境參悟人的根本困境。

“人有三種根本的困境,於是人有三種獲得快樂的機會。第一,人生來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來注定是活在無數他人中間並且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這意味著孤獨。第二,人生來就有欲望,人實現欲望的能力永遠趕不上他欲望的能力,這是一個永恆的距離。這意味著痛苦。第三,人生來不想死,可是人生來就是在走向死。這意味著恐懼。”(《自言自語》)

困境固然在折磨人,而人也正是在改變困境的努力中才會獲得快樂,才能體現價值。

“精神在超越肉體之時,上帝不得不永遠賜我們以藝術。”

“把握現實與自我,正說明不能指望沒有困境,可我們能夠不讓困境扭曲我們的靈魂。於是有一種具有更博大的胸懷、更深刻的智慧、更廣泛的愛心的人類,與天地萬物合成一個美妙的運動,如同跳著永恆的舞蹈。”(《自言自語》)

背叛

很多人在文革中做了錯事卻不肯承認與面對。史鐵生恰恰相反,直面自己內心與行為,他重新檢討文革中經歷的一件事。事件中他並沒有責任,但是,期間自己的猶疑、怯懦的內心、沒有主動作出為朋友掩護的行為卻成了永遠的愧疚。(《文革記愧》)這樣一件事,成為史鐵生思索人的背叛的感性依據,並且他的思索超越了背叛本身的道義準則,成為考驗人道主義的懸關。

“一邊是生,是永恆的恥辱與懲罰,一邊是死,或是酷刑的折磨,甚至是親人遭連累,我怎樣選擇?這問題白晝我不敢回答,在黑夜我暗自祈禱:這樣的事千萬別讓我碰上吧。”“在求勝的驅動之下,敵對雙方一樣的輕蔑了人道,踐踏和泯滅了人道,那么不管誰勝,得勝的終於會是人道嗎?”(《病隙碎筆之三》)

現實的殘缺是原罪的根源,追求神性卻無法逃避背叛的劫數,史鐵生的追索繼續在荊棘中進行。這裡仍面臨新的困境。

叛徒要懺悔。而懺悔,“不但是悔白晝的已明之罪,更是看那暗中奔溢著的心流與神的要求有著怎樣的背離。”“懺悔,是個人獨對上帝的時刻,就像夢,別人不得參與。”對於背叛,就算懺悔也是個人的事,可是人們往往不能抗拒“懲罰叛徒”的邏輯,以至於懲罰成為誘惑,導致更為殘酷的惡行。

叛徒自身要懺悔,他人如何對待他?看來,只有像那個被未婚妻拋棄的小伙子,由藝術而得到慰藉,淒涼的號聲日復一日地變化,終於變得生氣勃勃。(《病隙碎筆之三》) 寬恕使寬恕者得到拯救。

宗教與神性

“只要人不能盡知窮望,宗教就不會消滅。”(《隨想與反思》)

“宗教精神並不敵視智性、科學和哲學,而只是在這三者力竭神疲之際,代之以前行。……宗教精神天生不屬於哪個階級,哪個政治派別,那些被神化了的個人,它必屬於全人類,必關懷全人類,必讚美全人類的團結,必因明了物之目的的局限而崇尚美之精神的歷程。”(《自言自語》)

“有一天我認識了神,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精神。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惟有乞靈於自己的精神。不管我們信仰什麼,都是我們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導。”(《我二十一歲那年》)

“神拒絕‘我們’,並不站在哪一家的戰壕里。神,甚至是與所有的人都作對的——他從來都站在監督人性的位置上,逼人的目光永遠看著你。在對人性惡的覺察中,在人的懺悔意識里,神顯現。”(《病隙碎筆之三》)

現實的殘缺映襯出神的完美。是殘缺與困境的存在,是救贖與超越的渴望,成為神性的證明。“我想,神就是這樣的光吧,是人之心靈的指引、警醒、監督和鼓勵。”(《病隙碎筆之四》)

也許可以這樣描述,史鐵生散文中表現了一顆思索的心。他關注生命的根本,思考生存的困境,追問存在的意義,從自我救贖走向靈魂的超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