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剎鐘聲》

《古剎鐘聲》

《古剎鐘聲》是一部“反特片”,電影講述的是抗戰期間,偵察員王科長和虎子進入古廟和特務進行驚險較量的故事,其中,王科長的機智勇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烙印。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古剎鐘聲》《古剎鐘聲》

抗日戰爭期間的一個深夜,突然一聲巨響,槍聲大作,震破了沉靜的山谷,熊熊的火光沖天,八路軍的一座兵工廠被敵特炸毀了。我軍保衛部周部長立即發出追蹤偵察的緊急通知。黎明的時候,偵察科王科長在森林中一座古廟的東北角,發現了一具屍體。在死者身旁又發現有兩把刀,其中有一把是獵戶張中傳送給年輕獵人牛生海的,但是牛生海不知去向了。根據這一切情況,周部長決定派王科長以養病為由,帶著警衛員虎子深入古廟偵察。古廟中只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啞巴小和尚。有一天夜裡,山林中突然響起一陣槍聲,接著老和尚虛張聲勢地跑來勸王科長離開古廟。過了兩天,王科長又發現廟裡送來很多糧食。王科長斷定廟中不是兩個人,而是更多,但是這些人究竟在哪兒?這是偵察的關鍵。夜裡,小和尚突然在王科長的窗戶縫上塞了一張紙條。王科長打開一看,寫著“小心”兩個字b王科長知道小和尚了解廟中的一切秘密,就借小和尚出去打柴的機會,派警衛員虎子向小和尚了解情況。小和尚本來不是啞巴。五年前,他正和廟裡的和尚在大殿里念經,突然闖進來一群匪徒,為首的高旅長就是現在的老和尚。他們把廟裡的和尚全殺了,只留下小和尚一個人;但是他給小和尚一杯藥酒喝,從此小和尚就變成了啞巴。夜裡,小和尚偷偷地領著王科長進了大殿,恰好老和尚也來了。王科長聞聲躍身躲在佛像後邊,只見老和尚吹滅了燈,走到佛像下邊一按暗鈕,便鑽進地下室里去了。王科長看得很清楚,原來大殿下的地下室里潛伏著一個危險的特務集團。老和尚曾經受過日本高級特務訓練,潛伏在廟裡,假扮和尚,一直進行著特務活動。他們不僅炸毀了八路軍的兵工廠,而且在日本特務機關的直接指使下,還企圖破壞八路軍的被服倉庫j但是沒有成功。現在他們又準備在秋收之前,燒掉根據地的麥子。一切都偵察清楚了,王科長借檢查身體為名,準備回部隊報告。老和尚雖然知道王科長是來偵察廟中的秘密,但是惟恐暴露潛伏几年的地下工程,一直沒有敢在廟中殺死王科長。現在王科長要回去,老和尚認為時機已到,決定派人在途中打死王科長。當跟蹤的匪徒正向王科長瞄準的時候,匪特突然被暗地保護王科長的牛生海一槍打死。王科長向周部長報告了廟中的秘密。這時,敵人把小和尚和警衛員虎子吊起來,正在拷打。王科長率領隊伍包圍了古廟和所有洞口,救出了小和尚和虎子,把暗藏在古廟中的特務一網打盡。

影片看點

《古剎鐘聲》是一部“反特片”,是文革前最重要的電影之一。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當時有一幫日偽特務以古廟為據點,秘密進行騷擾破壞活動。偵察人員王科長以養病為掩護,帶著警衛員虎子,進入古廟偵察,最後,經過一系列驚險的較量,暗藏在古廟裡的日偽特務被我方一網打盡……

影片景點

《古剎鐘聲》 劇照《古剎鐘聲》 劇照

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內第一部驚險反特影片《古剎鐘聲》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而影片中的千年古剎正是取景於千山龍泉寺。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走過的人們,可能還記得在這座古剎中發生的神秘驚險的故事,以及影片中古樸清悠的寺院。
大雄寶殿
影片裡處處提示著一個秘密:“山上有座廟,廟裡不止有和尚”,不過最大的秘密原來藏在一座大殿的地下。原來大殿下的地下室里潛伏著一個危險的特務集團。影片結尾處,王科長帶著隊伍直搗大殿地下室特務的老巢,救出虎子與小和尚。這些情節中的神秘的大殿就是在龍泉寺的大雄寶殿。配上音效,影片中的大殿顯得神秘、恐怖,而真實的大雄寶殿寶相森嚴,也沒有藏滿特務的地下室,佛像旁邊也沒有按扭。
古井
影片中,小和尚經常到古井旁邊挑水,因此王科長便也很“湊巧”地出現在有小和尚的古井旁。不過,老奸巨滑的老和尚總是以種種理由藉故支開小和尚,讓王科長沒有辦法進一步向小和尚了解情況。在影片中,這口古井旁邊的人們各懷心事,倒顯得頗為熱鬧。
古鐘
影片中的鐘聲總是影影綽綽不時地敲擊著觀眾的耳朵,不過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清亮、悠遠的鐘聲並不只是單純地背景音樂。在這樣一部反特影片中,古剎里傳出的鐘聲總能引起觀者的一些情緒,神秘、恐怖,還帶著點意味深長,在影片開始的時候,鐘聲響起,意味著有故事即將上演,中間的鐘聲陣陣,也是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而王科長揪出了特務集團,古剎傳出來的鐘聲終於回復了原本的安寧與平靜。

製作花絮

《古剎鐘聲》在寺中的拍攝是在1958年, 片中共產黨員王科長几次進出的大殿,以及最後揭發出大殿下的地下室里暗藏的日偽特務集團的場景都出自於大雄寶殿。影片中大雄寶殿里暗藏乾坤。當年攝製組來龍泉寺取景的時候,還有個小插曲。因為聽說故事情節是日偽特務假扮僧人暗藏古廟進行破壞活動,龍泉寺的僧人曾猶豫過,後來經過攝製組及佛教界人士的勸說,才敞開廟門,也得以把龍泉寺的寺廟風光和文化帶到了全國人民的視野中去。從另一個角度,也為中國電影作出了貢獻。
《古剎鐘聲》里的鐘聲成為一種背景音樂,也暗合了某些情節,因此,來到龍泉寺探訪《古剎鐘聲》,鍾是必須一見的。

演員簡介

龐學勤龐學勤

龐學勤
1929年5月4日生於江蘇濱海。電影表演藝術家。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蘇北軍區文工團演員、創作研究組組長。參加演出《血淚仇》、 《劉胡蘭》等劇。1952年進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班學習,1954年北京電影學校表演班畢業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1956年調任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1962年被文化部評為中國電影22大明星,1971年任長影演員劇團團長,1973年任長影黨委副書記,1977年任長影藝術副廠長、藝委會副主任,1985年調任珠海市文化局局長,1989年任珠海市人民政府顧問,後任珠海市政協副主席。

田烈田烈

田烈
中國電影演員。原名田樹炎(1913--1977)。山東省肥城市東穆家河村人。出身於富裕之家。自幼酷愛文藝,多次到泰安、濟南等地戲園、書場打短工,有時扮演小角色,出台幫場。1928年考入山東省立民眾劇場學習表演,開始演員生涯。1929年為山東省立實驗劇院演員。畢業後,他去過徐州、南京等城市,在上海曾與趙丹同台演出。後到天津、北京、瀋陽、長春等地謀生。後相繼任北平晦鳴劇社,上海集美歌舞劇社、獅吼劇社演員。後在明星影片公司攝製的《生死同心》、聯華影業公司攝製的《新舊時代》等影片中飾演角色。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輾轉南京、徐州、武漢重慶等地演出抗日劇目,並自編自導自演話劇《東北的烽火》。1940年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先後參加拍攝《白雲故鄉》、《火的洗禮》、《青年中國》、《日本間諜》等影片。抗日戰爭勝利後,參加了人民文藝隊伍,成為東北電影製片廠 (今長春電影製片廠) 最早的演員之一。1947年至北平,任中電三廠演員,參加拍攝《滿庭芳》、《碧血千秋》等影片。建國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在影片中飾演反派角色,先後在《鐵道衛士》等20多部影片中飾演角色,深受觀眾的喜愛。1977年去世。

陳克然陳克然

陳克然
陳克然1941年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53年任東北人民藝術劇院話劇團演員。11歲成為電影演員,他是那個時代的童星。在電影《祖國的花朵》中飾演劉小天、在《羅小林的決心》中飾高個兒同學,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1955年調至長影演員劇團,在《紅孩子》中扮演男主人公。此後,他出演了《古剎鐘聲》、《畫中人》、《羌笛頌》等多部影片。1977年任製片,兼做場記工作。1983年調導演室做副導演。電影《十六號病房》、《中國的“小皇帝”》、《黃山來的姑娘》都有參與,他擔任副導演的影片前後有十幾部。
2008年8月19日15時58分,電影《紅孩子》中蘇保的扮演者、長影著名演員陳克然因哮喘病發在長春逝世,享年67歲。
浦克
浦克1930年於遼寧本溪縣立中學畢業,後在瀋陽當店員。1938年考入“滿映”,開始了演藝生涯。一年之後便成為當時“滿映”的青年明星。1945年,東北聯軍接管了“滿映”,他積極參加宣傳活動,他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 《阿Q正傳》曾轟動長春。1947年,他在金山編導的影片《松花江上》與張瑞芳合作,扮演爺爺,倍受讚賞。此後,他又參演了《寒山寺鐘聲》、《小白龍》、《碧血千秋》等影片。1949年他參加了北影第一部故事片《呂梁英雄傳》的演出。之後應東影之邀,出演了《豐收》、《沙家店糧站》、《夏天的故事》等影片。1955年,調至長影,接演了《新局長到來之前》、《國慶十點鐘》、《地下尖兵》(飾地下黨幹部陶乾)、《畫中人》、《馬蘭花開》、《寂靜的山林》、《風從東方來》、 《甲午風雲》 、《英雄兒女》、 《艷陽天》、《向陽院的故事》、《熊跡》、 《人到中年》等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