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兵法:實用口才提升寶典》

《口才兵法:實用口才提升寶典》

《口才兵法:實用口才提升寶典》從交際、情感、說服、演講、辯論、談判、求職、公關以及推銷九個角度,針對具體的社交場合和說話對象,選擇最恰當、最巧妙、最有效的口才技巧方法,全面系統地進行闡釋,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實用性,從而達到傳遞智慧,為大家提供口才表達範例的效果,供大家更好的學習和借鑑。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會說話,然而把話說好並非易事,《口才兵法》“兵”力十足,“兵”釋恐懼,“兵”醒你沉睡的語言藝術細胞。

目錄

交際篇:創造語言“強磁場”/11.巧妙地說“不”/32.“俗語”不“俗”/53.善用語言“魔方”/84.“裹著糖衣”的批評/105.良言一句三冬暖/136.怎一個幽默了得/157.調侃自嘲化尷尬/178.不要隨便說“隨便”/199.讓道歉成為高明的補漏劑/2110.誇獎適度方人心/2311.說話留點餘地/2612.讓聲音表情達意/2713.讓自己的話具有吸引力/3014.借別人的口來問/3215.會說更要會聽/3316.使用成功的表達方式/3617.口才練兵勤奮始/38情感篇:甜言蜜語,煲一份愛的養生湯/4318.“醋言醋語”/4519.善意的謊言/4720.用讚美做愛情黏合劑/5021.巧言撒嬌愛升溫/5222.“吐”出“loveyou”/5423.爭吵有“度”,和好有方/5624.“鬥嘴”是增進感情的語言遊戲/6025.別讓嘮叨“嚼碎”愛情/6226.委婉化解家庭矛盾/6427.幽默二重奏/6628.“廢話”不廢/68說服篇: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7129.說服他人巧開口/7330.將心比心/7531.“激將”說服法/7832.找個高帽給他戴/8033.有針對性的說服術/8234.巧設圈套,請君入甕/8435.順毛摸“驢”最省勁/87演講篇:當一回出色的演說家/9136.開篇抓住聽眾的耳朵/9337.文采飛揚顯魅力/9538.名言潤色,警句生輝/10039.三分鐘演講最精彩/10340.煽制情感共鳴/10541.彌補口誤有妙招/10742.讓結尾餘音繞樑/11043.為即席發言做好“準備”/112辯論篇:雄辯駁論的角逐/11544.先發制人/11745.以迂為直/11846.順水推舟/12147.雙關語暗藏殺機/12348.巧用“二難推理”/12449.偷換概念,移花接木/12750.巧用類比,直指要害/12951.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13152.反客為主,變被動為主動/133談判篇:談判桌上的“語言大餐”/13753.聲東擊西計/13954.上演雙簧戲/14255.不傷和氣,直述利害/14456.耐心才能贏/14657.以退為進法/14758.引蛇出洞,誘敵上鉤/14959.詼諧幽默:談判氣氛的潤滑劑/151求職篇:妙語出“佳作”/15360.“禮”不可少/155公關篇:公關者,“攻關”也推銷篇:“談”平推銷之路參考

前言

什麼是口才?口才就是說話的才能,是一個人綜合素質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定要走進社會,走入市場,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而想要與別人溝通,就需要說話,在這時,口才就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口才好的人,能言善道,說話讓人愛聽、耐聽,辦起事來也是無往而不利;而口才不好的人,就總會吃虧,不是失去了朋友,就是耽誤了生意,口才的重要由此可見一斑。人若沒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就好像鳥兒沒有羽翼一樣,舉步維艱。不過,口才並不是天生的,而是要從現實中鍛鍊出來的。想要擁有口才,就需要付出大量的學習與實踐。首先,只有重視學習,善於學習,才會有廣博的知識,這就是好的口才的堅實基礎。其次,有知識不等於就有好的口才。因為好的口才是從實踐中鍛鍊出來的。因此,必須注重在實踐中練習,不斷地改進、總結,有意識地運用口才的策略與技巧,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說話的水平。那么鍛鍊口才應該怎樣入手呢?在不同的交際環境下,又該採用何種語言去應對呢?如何用好的口才說服別人?如何用好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

精彩書摘

交際篇:創造語言“強磁場”1.巧妙地說“不”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交際關係並非合情合理,水到渠成,難免會發生一些拒絕與被拒絕的事情。而拒絕是一種難度極高的談話方式,因為直接拒絕別人會被認為不尊重對方,而遭到拒絕的一方,更會因此而產生緊張和不愉快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情緒都會對交際的發展產生許多不良影響。搞不好,就會斷情絕交,引人惡感,被人誤會,甚至種下仇恨的種子。因而,需要運用相當高明的技巧才能做得不顯山不露水,既不得罪對方,又能得到對方的諒解,同時,將對方的失望和不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內。這就需要“婉拒”,委婉地加以拒絕。它能使你輕鬆愉快地說出“不”字,也使對方高高興興地接受拒絕。婉拒可以幫你打破人際關係的僵局,婉拒有以下幾種常用方法:(1)把對方請求的根據。轉為拒絕的理由如,“這類工作你很有經驗,這次你一定要幫幫忙。”“能幫忙當然好,我曾經是乾過這類工作,但過去的經驗反而會成為一種束縛,有必要的話,我可以推薦一個優秀的人選。”這樣的拒絕既委婉,又有針對性,說服力強。(2)用拖延來表示拒絕比如不想去參加某人的宴會,可以對他說:“謝謝,下次有空一定去,可今晚我不去了。”表面並沒有拒絕對方的邀請,只是改個日期而已,但這個“下次”是沒有期限的。聰明人一聽就知道這是一種委婉的拒絕。這比“沒空,不去!”更婉轉一些,更容易讓對方接受。(3)讓對方明白你是贊同的拒絕對方難免會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傷害,有時還會引起對方的牴觸心理。所以在婉拒時要充分表現出你的真誠和對對方的同情,讓對方明白你對他的請求是贊同的,只是出於不可抗拒的原因無法幫助他。例如,一位在機場的售票員對訂不到票的旅客說:“我知道您非常需要坐飛機,我十分願意為您效勞,但票確實已經訂完了,實在抱歉,歡迎您下次再來乘坐我們的飛機。”這樣一番話,叫旅客們再也提不出意見來了。因為售票員是從旅客的角度考慮問題,贊同旅客的焦急心理,撫慰了對方。(4)轉移話題,表示拒絕一位胖姑娘穿了一件新做的連衣裙,自以為得體,高興地問:“漂亮不漂亮?”她自然是想得到你的讚美。你不能違心地稱讚她,又不能直說,傷她的心。怎么辦呢?你可以說:“世界上的女孩子都是愛美的,比如……”或者說:“啊,今年夏天姑娘們都愛穿連衣裙。你看過‘×××’電視節目嗎?那上面介紹的款式可真多,又時尚又漂亮……”這種“王顧左右而言他”的辦法就是轉移話題法。當然,這個新的話題必須和原來的話題有一定聯繫,還必須能引起提問人的興趣。否則,會引起對方的疑慮或反感。話題一轉移,對方自然不好再問同樣的問題。(5)答非所問,避實就虛球王貝利在踢進1000個球時,有記者問他哪一個球進的最值得他驕傲。貝利笑笑說:下一個。他的話音剛落,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個回答確實十分巧妙,看似答非所問,但卻深刻地表達了貝利的遠大夢想和追求。(6)預埋伏筆.適當時候再拒絕從人際關係的角度考慮,要儘可能把拒絕的理由講充分,從接受者的心理考慮,要讓他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為此,可以採取這個辦法:先不拒絕,充分闡明不利因素,埋下伏筆,再在適當時機,用適當方法加以拒絕,這樣,即使他的要求沒有達到,但感到至少你已經盡心盡力了,也不會恨你。比如,某人托你給找一份工作而你又難以辦到。他若問:“前些日子拜託你的事,現在怎樣了?”你答道:“不好辦啊。上次同你講了,你學歷不到規定,難度比較大。何況名額又那么少,僧多粥少哇。不過,我會盡力爭取的。當然你也不要太樂觀。”“學歷不到”、“名額太少”,充分展示了不利條件。“不要太樂觀”,埋下了伏筆。雖然沒有拒絕,實際上已為後來的拒絕作了充分準備,以後再拒絕他也順理成章了。中國有句古語:“君子絕交猶無惡言。”這話說得好。即便是拒絕對方,也要儘可能以最為友好、熱情的方式表示拒絕,不可有失風度。對於求助者的苦難和求援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後再坦誠說明幫不了忙的原因。如有可能,也可以幫助對方出一些主意或建議,還可以提供一些別的求助線索。這樣就能使他明白你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使你幫不了忙,求助者也會感激你,因為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2.“俗語”不“俗"俗語包括諺語、時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一些成語。很多時候,俗語聽起來就是一些淺顯易懂的大白話,但運用俗語卻並不低俗,俗語就像被埋沒在泥土之中的金子,它的價值和光芒只有在撥去污泥之後才會顯現。俗語有的表現了人們世世代代積累的生活經驗,有的蘊藏著發人深省的人生智慧,有的包含了令人終身受益的深刻哲理,如果在我們的語言中適當地運用俗語,既可以增強說服力,又可以使語言風格更加活潑,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親和力。不論是簡單的說教,還是闡述人生哲理,能生動形象地運用俗語說話的人,總有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在風趣幽默中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也給別人留下平易近人的好印象。不過,俗語雖好,卻不能夠隨意運用,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不少尷尬。(1)使用俗語應弄清俗語的意義很多俗語不能只從字面去理解它的意義。如“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是指臨時想辦法;“含著骨頭露著肉”是比喻說話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說出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俗語內在蘊涵的道理都和它們的字面意思相差較遠,因此弄清俗語的意義,是判斷俗語使用正誤非常重要的一步。(2)運用俗語切忌感情不當運用俗語可以增加語言的表達效果,但要適合整個句子的語境。特別是要注意俗語的感情色彩,應與整個句子或段落的感情色彩一致,以準確地表情達意。否則,會造成誤用而弄巧成拙。例如,“老李是我們科室工作能力最強的,他做起事來真是老牛拉破車,慢而有條理,讓大家非常佩服”。這句話本意是褒揚老李的工作作風,結果由於錯用了帶有貶義色彩的“老牛拉破車”,讓讚賞變成了譏諷,使聽者產生嚴重的誤解。(3)運用俗語要講究時機、場合、語言環境俗語是民間口口相傳的語句,口語化是它的一大特點,因此在做演講、做報告等嚴肅認真的時刻,就不應過多使用詼諧有趣的俗語;在比較莊重的場合,除非有調節氣氛的必要,也不應過多使用俗語,以免給別人留下輕浮、俗氣、不夠尊重人的惡劣印象。總之,對於生活中五彩紛呈、豐富多彩的俗語,我們應當用心捕捉,巧妙選用,才能達到俗語不“俗”的效果。常用俗語及釋義?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百聞不如一見:聽到一百次不如見到一次,表示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可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比喻不管對方用什麼計策、手段,都有辦法對付。也比喻針對具體情況採取相應對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秤砣雖小壓千斤:秤砣看來很小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作用很大。?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吃不了,兜著走:是說出了問題,要承擔一切後果。?吃一塹,長一智:是說受一次挫折,長一分見識。?打開天窗說亮話:比喻毫無隱瞞地公開說出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比喻當事人因為身處其境而對利害得失考慮太多,看不清形勢,而局外人卻比較明了。?乾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聲勢,沒有實際行動。?趕鴨子上架:比喻迫使(他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了或做不到;做得到的,又認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用於選擇工作或配偶)。?功夫不負有心人:是說只要用心去做某事,就會有進步或成績。?換湯不換藥:比喻只改變形式,不改變內容。?雞蛋裡挑骨頭:比喻故意找毛病。?腳踩兩隻船:比喻因為對事物認識不清或存心投機取巧而跟兩方面都保持聯繫。?舊瓶裝新酒:比喻用舊的形式表現新的內容。?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著某種旗號以張聲勢,來嚇唬人、矇騙人。?浪子回頭金不換:是說做壞事的人改過自新後極為可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