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又名《大乘實義經》、《漸剎經》,隋菩提燈譯。 晚唐新羅僧人珍嵩說,《大乘起信論》即是據《漸剎經》所作。 明朝藕益智旭大師,著有《占察經疏》三卷,《占察行法》一卷。

基本信息

《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又名《大乘實義經》、《漸剎經》,隋菩提燈譯。地藏菩薩說投木牌占吉凶善惡之法,兼示懺悔之法,次示一實境界二道之觀道事理具備。
隋朝時,因此經並不在譯經目錄之中,譯者不詳,又涉及妖妄,故判定此經為偽經,列入疑惑部[1],唐宋時皆同,如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將此經列為疑偽再詳及妄亂真錄,因此皆未收錄至大藏經中。但至明朝時,佺之武判定它為真經,再度收入《大藏經》中。
後世學者考證,此經可能是由新羅僧人圓光所作。圓光是隋朝著名的攝論宗大師,精通《成實》、《涅盤》之學。隋開皇九年(西元598年),入長安,振興攝論宗,名重一時。後受新羅國王的敦請,回到新羅,設定“占察寶”,傳授大乘經論,對新羅的佛教有很大的影響。
晚唐新羅僧人珍嵩說,《大乘起信論》即是據《漸剎經》所作。
明朝藕益智旭大師,著有《占察經疏》三卷,《占察行法》一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