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報》

《南京晨報》

《南京晨報》隸屬於新華報業集團。是新華報業集團旗下的一份深受南京及周邊城市讀者歡迎的都市報。

基本信息

(圖)《南京晨報》《南京晨報》

隸屬於新華報業集團。是新華報業集團旗下的一份深受南京及周邊城市讀者歡迎的都市報,在南京城區的發行量超過50萬份,以其龐大的讀者群、高度的公信力、巨大的影響力,成為南京地區公認的主流媒體之一。《南京晨報》於2004年10月25日全新改版。“我們關注每個人”成為《南京晨報》新的品牌定位。

基本信息

·國內統一刊號:CN32-0095
·郵發代號:27-134
·新華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網址:www.xhby.net

發展歷史

2000年11月28日創刊,其間,《南京晨報》一直以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堅守黨的輿論宣傳方針,不斷提高辦報水平,不遺餘力實踐“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理念,把擺脫同質化、創新內容和形式當作提高報紙質量的主要途徑。至今,《南京晨報》總發行量已超過70萬份。

版面設定

·A疊:重大新聞,晨報獨家重大策劃,江蘇新聞,言論,國內新聞,國際新聞。
·B疊: 娛樂新聞,體育新聞。
·C疊: 財富新聞,證券,服務新聞,衛生保健,分類信息。
·D疊: 時尚,副刊,專刊。

運營過程

截至1997年,與1978年相比,我國報紙的種數已經增加了12倍,但同期報紙的全年總印數隻增加了約一倍,總印張只增加了1.5倍。 這就是說,報紙的總數雖然大量增長,但市場上報紙的實際容量卻沒有同步增長。顯然,我國的傳播業已經進入了“買方市場”的時代。於是,媒介如何在激烈競爭的傳媒市場上搶灘占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便成為新聞界尤其是傳媒經營者特別關注的話題。

(圖)《南京晨報》《南京晨報》

1999年歲末,南京報業價格大戰曾經倍受注目,單從“1毛錢報紙”、不要錢的報紙(隨主報贈送),就可想見競爭的慘烈。價格鏖戰才趨平息,2000年11月起,在發行大收訂高峰到來之前,南京報業市場又燃起熊熊戰火:11月15日,《服務導報》實行新一輪改版;28日,《每日橋報》改版推出《南京晨報》;12月1日,《現代快報》推出“迎接新世紀快報讀者特別服務月”活動;12月7日,一向按兵不動的《周末》改版,52版豪華包裝不說,還開展“買周末,送蘋果”等系列促銷活動;12月8日,《揚子晚報》大型讀者節拉開帷幕;12月29日,《南京日報》推出南京地區首份116版報紙……本文旨在對改版較為成功的《南京晨報》(該報在南京地區的發行量以每周2萬份的速度增長,截至12月28日,該報在南京地區的發行量已達18萬份 )進行分析,從報紙行銷的角度,思考都市報在激烈競爭中的應對策略。報紙行銷有抽象層面和具體層面。前者是行銷理念(在本文第一部分著重介紹),辦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編輯發行出版物,辦報首先是滿足讀者信息需求的過程,而報紙獲得效益的關鍵,是比競爭對手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後者是實際操作,就是報紙的行銷組合(見本文第二、第三部分)。

而我們分析的理論工具是行銷學的4C理論(美國學者勞特朗在1990年提出了新的行銷組合要素:消費者的需要與欲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s)、消費者滿足需求所付出的成本(Cost)、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方便(Convenience)、與消費者的溝通(Communication))。細分市場,開創報紙發展新理念。

運營概念

(圖)《南京晨報》《南京晨報》

針對人群

如《南京晨報》自己的廣告語所言,《南京晨報》就是要“讓南京讀者換換味道”,它以“說南京的事,寫南京的人,傳南京的情,為南京人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為鮮明特色。細讀它的改版方針,我們發現,晨報改版重心是“南京(主要是城區)”、落點是“服務(南京市民)”,目標是通過錯位競爭,以報紙個性(換個味道,強調差別)贏得市場。短短28字的改版方針,包含的卻是辦報理念的突破與躍升。首先是區域化競爭策略,這意味著發行理念的變革。傳統觀點認為,報紙發行量越多越好,覆蓋範圍越大越好,實則不然。廣告商看重的不是讀者的絕對數量,而是讀者群的商業價值。

據《南京晨報》總編秦繼東介紹,改版旨在強化南京地域概念,改版前的《每日橋報》發行主體在南京(約占70%到80%),改版後的《南京晨報》更要加強在南京地區(包括郊縣)的滲透力,並輔之以完善的售後服務,形成高密度發行,從而吸納更多的廣告投入。其實,早在1980年,美國哈特——漢克斯世紀報集團的總裁就公開聲稱他們正在拋棄傳統的“偏見”——“傳統的觀點要求編輯把重點放到總銷量上,而我們今天的編輯要更多地把重點放到發行的質量上”。 在我國,市場化程度高的報紙對於自己的讀者都有一個較明確的界定,而不是貪大求全。《精品購物指南》把讀者定位於“現代意識強、有高等教育背景、收入豐厚的城市中青年群體”。據了解,得益於報紙明晰的讀者定位,《北京青年報》的發行量只有《北京晚報》的三分之一,廣告收入卻是《北京晚報》的3倍 。晨報採用區域化競爭策略,進行有效發行、控制發行(2000年12月7日起,南京地區報價為0.2元,外埠的報價上調為0.5元,現在晨報90%的發行都在南京),報業發行理念實現了從粗放到集約、從求量到求質的根本性變革。

市民化的辦報理念

(圖)《南京晨報》《南京晨報》的漫畫

《南京晨報》將自己定性於“新型都市報”,眾所周知,都市報是伴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而逐漸發展壯大的,這就表明了晨報的總體定位:它必須真誠地面對300萬南京城市居民;同時也決定了晨報的根本宗旨是全方位、多層次地為廣大南京市民提供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娛樂、生活信息服務。正如總編輯秦繼東所言,“報紙要有親民意識”,要給讀者提供他們“應知欲知而未知” 的新聞,要特別關注讀者直面人生遇到的社會熱點問題;報紙一定要寫民情、說實話,一定要為大眾提供實用信息。報紙要立足服務,從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讀者出發,滿足大眾的信息需求(具體分析見本文第二部分)。再次,是對早晨報紙特性自覺而清醒的認識。與先前改版不同的是,橋報的改版還改了報名,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名稱的改變,而實質卻是《南京晨報》在把握市民清晨讀報的特殊環境(如:或是行色匆匆之時,或是在動盪的車廂里,或是在等待紅燈的剎那)後,對於報紙的總體定位。秦繼東總編輯聲稱,晨報的優勢在於對於鮮活新聞的追求、對於信息量的追求,以“快捷、新穎、鮮活”取勝,這同時也表明了都市報開始實現自身的突破:先前只是自己走路(很大程度上是晚報的翻版),現在都市報開始走自己的路(辦報理念等的創新與超越)。內容為王,營造報業發展新空間。

競爭思路

每天,大大小小的報攤上,南京本地的綜合性日報就有10份,除了《新華日報》、《南京日報》、《揚子晚報》外,其他7家打的全是“都市牌”,而且無一例外地都是清晨出報。在激烈的競爭(筆者曾對南京的10家日報作了兩周的追蹤統計分析,以其中一天即12月19日星期二的統計為例,便可窺見南京各家報紙的競爭之一斑)中,報紙強烈的針對性和不可替代性,才是其生存的依託。因此,要在報業叢林中脫穎而出,《南京晨報》只有製造相當的“必讀性”,才能走出“同質化競爭”的泥淖。

價格比較

報紙 價格 版面 開張 彩版比 頭版圖片 本地新聞 廣告版面新華日報 0.5元 12版 對開 91.7% 20% 8.3% 4%

南京日報 0.5元 12版 對開 16.7% 16.7% 16.7% 4%

揚子晚報 0.5元 48版 4開 47.9% 8.3% 8.3% 45.8%

現代快報 0.2元 28版 4開 無 無 14.3% 57.1%

南京晨報 0.2元 20版 4開 15% 25% 30% 10%

江蘇商報 0.2元 16版 4開 無 10% 12.5% 12.5%

服務導報 0.3元 16版 4開 無 10% 12.5% 25%

金陵晚報 0.4元 20版 4開 10% 10% 15% 25%

經濟早報 0.2元 16版 4開 25% 10% 15.7% 12.5%

江南時報 0.2元 8版 對開 無 2% 12.5% 6.25%

市場性分析

什麼樣的報紙才具有“必讀性”?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近期做的讀者調查回答是:一張具有“必讀性”的報紙應該兼有好看、有用、重要三個基礎要素,其中“好看”是形成報紙市場競爭力的軀體,而“有用”和“重要”則是構成報紙市場競爭力的靈魂。 在全面分析南京報業市場的情況後,《南京晨報》依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長人之所短,略人之所長”的價值特色(離不開對於報業行銷組合要素的第一個C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贏得了一方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首先,《南京晨報》對於新聞性的要求更加明晰。一是體現在新聞的絕對數量上(從統計表中也可得到印證)。《南京晨報》有6個版的南京新聞,其中3個版是純信息版(南京特快、時政要聞、都市新聞),每個版有18—20條信息,每天集納50條以上的南京當地新聞,以最大信息量的南京新聞在南京報業市場上獨樹一幟。二是體現在對於新聞價值標準的重新審視。

(圖)《南京晨報》《南京晨報》

決定新聞價值大小的因素除了真實性、時效性、重要性以外,新聞事實的接近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種接近性主要是指新聞事實與客群在利害關係上、地域上、職業上和心理上的距離。如果新聞事實在這方面與客群的距離越近,其價值就越大,反之則越小。循此,《南京晨報》找到了通向客群和吸引讀者的最佳通道。一些在傳統觀點看來無足輕重的“小事”和“怪事”,只要它們和客群關係密切,就會受到高度重視,被選作頭版頭條甚至整版處理。出現在晨報頭條的新聞,大都是與南京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掐死煩人噪聲 百姓有法可依》、《大規模流感可能爆發》、《南京有了片兒警 一警“承包”3000人》、《“煤氣殺手”昨又“殺人”》(分別見11月29日、12月1日、12月6日、12月15日晨報頭版頭條)。這些發生在市民身邊的新聞以強大的力度衝擊著讀者的視覺,震撼著讀者的心靈,對讀者無疑有巨大的吸引力。

《南京晨報》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它採取“錯位競爭”(尋找報業市場的“空檔”)對策,以大量提供有用信息,具體服務於廣大市民,以特色新聞(晨報維權網、經濟民生、公眾視線)在實用性與服務性上做足文章,強化“必讀性”(這其實是在強調與客群的溝通,即第四個C)。

“晨報維權網”強調的是新聞干預生活的力度和實效,意在解決讀者的實際問題。尤其可貴的是,晨報在進行輿論監督時,特別注意把目光投向社會的底層,替社會弱勢群體伸張正義,幫助他們克服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工資拖欠、就業困難、生活用水、小區環境、車站黃牛等)。由於新聞傳媒的介入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愛,不少社會問題得到了解決,無依無靠的社會弱者得到了救助,社會的愛心得到了弘揚。“經濟民生”以類似於生活別別竅(如何購買商品、如何鑑別產品質量、如何買保險)的實用新聞吸引讀者,由此,我們不難體會“貼近要具體、貼近要真切”的含義。“公眾視線”則是專題新聞,屬於深度報導。與一般的深度報導不同的是,它往往從市民關注的話題切入,依然是緊緊圍繞貼近做文章;與一般是都市新聞相比,“公眾視線”的特別之處又在於它著重分析公眾事務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分析其意義並揭示新聞事件對百姓實際生活、利益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們如何面對愛滋病》、《百姓難買降價藥品》、《市長好,還是市場好?》、《大學生求職新動向》正是因為對公眾事務的透徹解釋和深度報導而受到歡迎的。勇於創新,拓展報業行銷新生面。

有了明確的市場定位、獨特的“賣點”還不夠,因為“酒好也怕巷子深”,由此,報業行銷被提上議事日程。《南京晨報》的行銷策略,主要是從為讀者閱讀報紙提供方便、儘量減少讀者的讀報成本兩方面入手的。

行銷策略

(圖)《南京晨報》《南京晨報》

現代都市生活對傳播領域產生著以下影響:一是都市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讀報時間越來越少;二是生活變動大,對報紙也難免“喜新厭舊”;三是高科技發展迅速,雷射照排、電腦排版、數位相機的運用,使得新聞傳媒的發展走在時代的前沿;而形象化傳播方式的走俏,引導著客群更樂於接受直觀、生動的信息。 因此,在都市背景中生存的《南京晨報》必須在生活化的基礎上,力求對報紙版面風格有所突破,方便讀者閱讀。首先是對圖片的重視。與斯諾同時代的我國著名報人戈公振就十分推崇圖片,認為圖片“最能吸引讀者而推廣一報之銷路” 。《南京晨報》採用“視覺新聞”方式,將圖片的作用推到極致:每天1版版心位置,都會出現一幅巨大的新聞照片或多幅相關的新聞照片,配以特大字號的新聞標題,輔助以簡潔的新聞提要,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波”(晨報頭版圖片往往占到版面的25%面積,11月28日改版第一天,頭版圖片所占版面比達到70%)。

試以12月20日《南京晨報》1版的新聞組照《管爆裂 水毀家》為例,洶湧的自來水給人以“水漫金山”的感覺,大水沖塌居民住房後的一片狼籍、居民被困家中的無奈、老太那張痛苦萬分的臉,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遠比任何單純的文字報導都直觀具體、生動形象。在這裡,圖片不再是文字的一種輔助和補充,而是有了自己的“表情”,有了自己獨立的地位。而反觀其他6家都市報,圖片的運用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參照表格中的圖片頭版所占版面比),有些報紙甚至1版經常沒有圖片,相比之下,無疑《南京晨報》更受讀者青睞。其次是簡捷明快的版面語言。最典型的是一版。除了前面所說的“視覺新聞”外,《南京晨報》還借鑑雜誌的優勢,製作標題新聞,以導讀形式將精彩內容在一版先予介紹,讀者瀏覽一版就能知曉當天的重要新聞和報紙主要內容,這樣就大大節省了讀者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為讀者帶來了方便。縱觀《南京晨報》的版面,我們發現,該報正文主要以基本欄為單位排列,欄線因而顯得整齊;由於欄線的使用,題文的歸屬比較容易分清;由於標題的攔截,斷欄很少;正文用清一色的字型和字號,正文一般呈長方形或正方形,偶爾有手槍式的多邊形,沒有雜亂之感。總之,一切都是為讀者閱讀提供方便。再次是制定適應讀者接受能力的報紙價格。

《南京晨報》改版第一周,市場回應並不是十分明顯,究其原因,3毛錢的報價是“瓶頸”。在南京,常見的是“快報、商報、早報,5毛3份”、“買揚子送快報”,對於廣大南京市民而言,清晨報紙的心理價位是2毛錢。在市場導入階段,《南京晨報》只有站在同一個價格平台上,才能迅速推廣。12月7日,《南京晨報》在南京地區實行“0.2元的推介價”,為此大作宣傳的不是報社,倒是大大小小的報攤紛紛豎起了“晨報2毛”的大招牌,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更值得媒介經營者去細細體味箇中滋味。還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晨報》的印刷,晨報的推出本身也是《新華日報》系統報業結構調整的一步棋,依賴母報的先進設備,《南京晨報》的印刷質量在南京早報市場中首屈一指,每天至少有2個彩版(有些報紙從未有過彩版,具體可參見統計表中的彩版比),紙張考究,無疑增加了報紙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提高了被選擇的機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