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是全國有影響的綜合性中醫藥學術刊物,1959年創刊,由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設有學術探討、臨床研究、方藥研究、針灸推拿、醫史文獻臨床報導、經驗交流等專欄。

基本信息

學報信息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主管部門:江蘇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

編輯部:《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輯部

主編:范欣生

地址:南京市仙林大道138號(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輯部108信箱)

國內統一刊號:CN32-1247/R

簡介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是全國有影響的綜合性中醫藥學術刊物,1959年創刊,由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設有學術探討、臨床研究、方藥研究、針灸推拿、醫史文獻臨床報導、經驗交流等專欄。《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雙月刊)系由山東中醫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高級中醫藥學術期刊。本刊為雙月刊,逢單月20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採用國際標準A4開本,內文80頁碼,為60克書寫紙印刷。《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77年2月創刊,創刊時刊名為《山東中醫學院學報》。學報1989年前為季刊,自1989年1月起改為雙月刊。1996年山東中醫學院更名為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於1997年更名為《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學術特色

繼承與創新並重,重視理論探討和方法論研究,提倡學術爭鳴,突出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套用研究,關注中醫現代化探索和發展,及時報導重要學術動態和科研成果,面向高級中醫藥臨床、科研、教學人員。

主要欄目

專家論壇KaV醫家園

博士生導師訪談錄KaV醫家園

學術探討KaV醫家園

臨床研究KaV醫家園

方藥研究KaV醫家園

針灸推拿KaV醫家園

醫史文獻KaV醫家園

臨證集萃KaV醫家園

獲獎情況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KaV醫家園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KaV醫家園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KaV醫家園

南京中醫藥大學概況

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於1954年,歷經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江蘇省中醫學校、江蘇新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等歷史時期,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也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半個世紀以來,南京中醫藥大學為新中國高等中醫教育培養輸送了第一批師資、主持編寫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學大綱,培養並誕生了新中國中醫藥界最早的學部委員,為新中國現代中醫高等教育模式的確立和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學校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擁有漢中門和仙林兩個校區。現有各類在校生18000餘名,設有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藥學院、經貿管理學院、護理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心理學院共9所直屬學院,20個本科專業,涉及醫、管、理、工、經、文等6個學科門類,初步形成了以中醫藥為主體、中西醫結合、多學科為支撐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面向未來,南京中醫藥大學將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辦學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水平,通過辦學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建設“國際著名、國內一流”的研究教學型中醫藥大學,努力躋身於全國具有特色的重點大學行列。

投稿事宜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是由山東省教委主管、山東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中醫藥綜合性學術刊物,以及時報導中醫藥科研、教學、醫療成果及學術動態,反映中醫藥學術水平,著重理論研究和臨床研究,繼承與發展並舉,重視學術爭鳴,扶植中醫藥人才成長,不斷促進中醫藥學術發展為宗旨,以中高級中醫藥科研、臨床工作者、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及中醫藥院校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1977年創刊,公開發行,讀者覆蓋12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家中醫藥優秀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和山東省優秀期刊。為了進一步提高作者來稿撰寫水平,特將本報2003年報導重點和撰寫要求公布如下,供參考。

報導重點

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中醫方法研究,臨床研究和疑難病症經驗報導,中西醫結合臨床及實驗研究,重要學術問題的爭鳴和商榷,中藥及方劑研究,專家述評及展望,理論研究及臨床研究綜述,醫史文獻研究與考證等。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的論文優先報導。

內容要求

①理論研究性文章視點要高而有指導性,論題不求大但要有深度,觀點鮮明且有自己的見解,不囿於以經解經,不牽強於現代學說。②臨床研究應資料翔實,數據真實可靠,一般應設有對照組(應具體說明隨機方法),研究和觀察應採用最新方法和指標,診斷標準、療效標準要註明引用依據。③學術爭鳴應著眼於理論研究與方法研究中的重要學術問題,不小題大作,不摳字眼,不意氣用事,以明辨是非為目的。④專家述評應高瞻遠矚,述評結合,能反映重大論題的前沿水平。⑤醫史文獻研究與考證應注意學術價值的發掘和現實指導意義。

格式要求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01-12印發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的規定,本刊對刊出論文的標識、結構和編排格式要求說明如下,請在撰寫稿件時參照執行。
3.1 題名 居中寫,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3.2 作者及工作單位 如系一位作者,可居中寫,姓名下另起一行寫工作單位(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加“,”分隔,整個數據項目用圓括弧()括起。如系多位作者,署名之間用“,”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多位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並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應的數字。如:張學蘭1,董 平2,王 苓1(1.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濟南250014;2.濟南鐵路中心醫院,山東濟南250001)
3.3 作者簡介 對文章的主要作者(一般是文章的第一位作者)按以下順序寫出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及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簡介置於文章首頁地腳處,與正文以線隔開。
3.4 摘要 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及綜述文章應寫出100~200字的摘要,並在文後附英文摘要及關鍵字備用。
3.5 關鍵字 一般文章均應寫出3~8個關鍵字。關鍵字之間套用“;”分隔。
3.6 中圖分類號 此項具體內容由編輯填寫,但作者應在列印時列出此項目。
3.7 文獻標識碼 要求同第3.6條。
3.8 文章編號 要求同第3.6條。
3.9 收稿日期 要求同第3.6條,具體位置在首頁地腳處。
3.10 基金項目 獲得基金資助產生的文章應標識註明基金項目名稱,並在圓括弧內註明其項目編號。具體位置在首頁地腳處。
3.11 參考文獻 各類參考文獻條目著錄格式如下:
(1)專著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號,年,卷(期):起~止頁碼。
(3)學位論文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論文集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其他

4.1 本刊不退稿,請自留稿底。投稿3個月後未收到採用通知,可自行處理。
4.2 投稿請署寫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和作者姓名,以便聯繫。
4.3 凡在本刊發表的論文,如果在省級以上優秀論文評比中獲獎,望能及時告知本編輯部。
4.4 本刊已入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Info)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CNKI)”和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來稿不同意入網和入編“光碟版”者,請予聲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