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法國音樂劇]

《十誡》[法國音樂劇]

《十誡》的故事,就是聖經里Moise(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分紅海,定下’十誡’,回復自由的傳說。

基本信息

簡介

法國音樂劇《十誡》法國音樂劇《十誡》
法國音樂劇《十誡》於2000年10月開始在巴黎正式公演,爾後展開了在法國全境的巡演。獲得不俗成績後,又前往比利時、瑞士等法語地區巡演。於2003年1月重返巴黎進行凱鏇公演。成為公演場次高達400多場,觀眾多達200餘萬人的音樂劇佳作。

特點

該劇與其他法語音樂劇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把法語音樂劇所特有的抒情性和宗教史詩性的厚重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音樂大氣磅礴,舞台布景突出了地域性和歷史性,導演手法簡潔明了而又不失真實性,劇中的舞蹈安排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劇情,不再給人以生搬硬插之嫌。演員的演唱技藝嫻熟,極富魅力。是法語音樂劇里不可多得的音樂劇大作。

主創

該劇曲作者帕斯卡爾·奧比思博PascalObispo本人就是一位流行音樂歌手,也是詞曲作家,此外還有流行音樂製作人、社會活動家等諸多頭銜。《十誡》導演ElieChouraqi多年來一直在電影圈內打拚,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舞台表演製作。Moise的扮演者DanielLevi是83年開始出道的歌手,一直很受觀眾喜愛,由於《十誡》的演出,更使他揚名四海。

評價

每一個讀過聖經,或是了解西方宗教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段既具有個人戲劇性,又充滿民族史詩性的故事,所意涵的則是基督教早期的倫理基礎。而要把這種具有厚重的價值觀及權力和民族鬥爭的主題,用通俗的流行音樂形式來表現,可以說是一種挑戰。
整部音樂劇中,以Moise誤殺埃及士兵的一場為轉折點,之前是兩個天之驕子的友誼,與美麗的Nefertari的愛情,即將成長為未來的法老;而之後的Moise則歷經苦難,成為了希伯來民族的精神領袖,在第二幕里,帶領他們反抗已經繼承法老的Ramses的殘酷壓迫。在國家與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Moise與Ramses的兄弟之情,與Nefertari和Sephora的愛情,以及養母Bithia和生母Yokebed的舔犢之情交錯期間,譜寫一首個人與民族的史詩。全劇可貴之處就在於,編劇沒有過多的加入愛情糾葛等通俗虛構,也沒有過於強調布景和舞蹈復原歷史,而是把重點放在刻畫摩西的心理變化,和以Josue為代表的希伯來人民的反抗,和回歸時所受的各種磨難,基本忠實於聖經故事。

主題曲

音樂劇《十誡》主題曲《L'envied'aimer》“愛的渴望”譯詞:
最簡單的是愛,最輕易的是愛。
側耳傾聽,翹首期待,愛就這樣到來。
讓人琢磨不定,卻又讓人痴情。
愛能讓人忘記痛苦,用一生去追尋。

愛是明天的帆,愛是腳下的路。
因為有愛,我們相互付出,付出愛的全部。
愛在夜空閃亮,愛在心中激盪
因為有愛,我們一同分享,分享愛的全部。
最短暫的是愛,最脆弱的是愛,
一旦失去不能重來,別給愛留下遺憾。
愛是明天的帆,愛是腳下的路。
因為有愛,我們相互付出,付出愛的全部。
愛在夜空閃亮,愛在心中激盪,
因為有愛,我們一同分享,分享愛的全部。
最堅強的,最完整的是愛,
為愛等待,桑田滄海。
就從今晚,從現在。
愛是明天的帆,愛是腳下的路。
因為有愛,我們相互付出,付出愛的全部。
愛在夜空閃亮,愛在心中激盪。
因為有愛,我們一同分享,分享愛的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