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以弘揚中醫藥學術、促進中醫藥科技進步為根本任務,以高校學術層次、學術成就、學術優勢為基本依託,通過不斷加強刊物的學術內涵建設、編排規範建設以及提高出版印刷質量,體現本刊品位與檔次;通過不斷推出專題組稿欄目,構築高層次、高水準、別具一格的報導網路,體現本刊風格與特色。

基本信息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系中央級的高級中醫藥學術刊物,1959年創刊,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現分別屬於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首批入選的315種期刊之一、北京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系統及全國高等醫藥學院校學報系統優秀學報等。主要反映中醫藥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動態,貫徹“雙百方針”,活躍學術空氣,促進中醫藥學術發展。

簡介

主管單位:國家教委
主辦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編輯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編輯部
主編:王永炎
主任:雷順群

期刊分類:雙月刊

創刊年份:1959

國內刊號:CN11-3574/R

國際刊號:ISSN1006-2157
郵發代號:82-414

定價:6元/期

一般狀況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從2006年開始改為月刊,每月30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標準16開本,72頁,每冊6.00元,雷射照排膠印。由北京報刊發行局向全國發行,國內代號82-414;國外發行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399信箱)辦理,國外代號BM734。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主編為中國中醫界學術權威王永炎院士;並另設3名不同專業的專家作副主編;擁有35名專家組成的編委會,並聘請一批國內外知名中醫藥學者為外審專家。編輯部有專職編輯5人,英文編輯1人,編務1人。編輯中有醫學博士2名,醫學碩士1名,醫學學士2名,編輯隊伍具有較高業務水平。

特色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以弘揚中醫藥學術、促進中醫藥科技進步為根本任務,以高校學術層次、學術成就、學術優勢為基本依託,通過不斷加強刊物的學術內涵建設、編排規範建設以及提高出版印刷質量,體現本刊品位與檔次;通過不斷推出專題組稿欄目,構築高層次、高水準、別具一格的報導網路,體現本刊風格與特色。我們在全方位、多角度報導中醫藥領域各學科、各專業學術研究成就與動態的基礎上,還開設了諸如“專家述評”“21世紀中醫藥發展戰略”“傳統生命科學研究”“科技之窗”“博士之光”“中醫藥實驗研究”“名師與高徒”等特色欄目,進一步體現了本刊的特色。

期刊宗旨

是為中醫藥教學、科研、醫療服務,主要反映中醫藥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動態,貫徹雙百方針,活躍學術空氣,促進中醫藥學術發展。本刊最適合高級中醫藥工作者閱讀參考。本刊以提高為主,兼顧普及。辟有學科展望、專家述評、21世紀中醫發展戰略研討、博士之光、名師與高徒、科研思路與方法、科技之窗、理論研究、臨床研究、經典著作、中醫藥實驗研究、中藥化學、製劑與炮製等專欄。

主要業績

截至目前,本刊屬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國內6大檢索系統10餘種檢索刊物的主要刊源,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首批收錄的315種期刊之一,中國科學技術信息所統計和分析用期刊,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等聯合開發的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CSTA)資料庫首批刊源。l998年、1999年我刊又分別被世界著名六大檢索系統之一的俄羅斯《文摘雜誌》(PЖ)和美國《化學文摘》(CA)列為正式文摘刊源。2001年本刊成為國家新聞出版署推出的首批“中國期刊方陣”期刊。

獲獎情況

1989年獲全國高等醫藥學院校學報編輯質量優秀學報一等獎;

1990年獲北京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編輯質量一等獎;

1995年獲北京市高校系統自然科學學報優秀學報一等獎;

1995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二等獎;

1996年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2000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4年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5年獲得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

聯繫方法

通訊地址: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輯部
郵政編碼:100029
聯繫電話:010-64287405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