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心太吵:感悟生命的21天靜心課》

《別讓心太吵:感悟生命的21天靜心課》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饑渴的靈魂,驅使你不斷向外尋找,期盼未得到的,惋惜已失去的,拋棄已擁有的,忘記曾珍愛的。究竟,是這世界太喧鬧。還是你的心太吵,不知什麼是自己想要?不是世界太喧鬧,是你的心太吵。一部讓你在浮躁世界中重塑身心、感悟生命真意的枕邊書。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與神對話》系列作者尼爾?唐納德?沃什最推崇的美國心靈女作家、《紐約時報》排行第一的心靈暢銷書作者黛比·福特最新力作、“榮格陰影課程”三周實修手冊、一部讓你在浮躁世界中重塑身心、感悟生命真意的枕邊書。

內容簡介

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每天,我們都在疲於奔命,適應著迅速變化的世界。夢想總是很遙遠,現實永遠很殘酷。你看到了太多的成功人生,卻從未明白什麼是成功。你經歷過太多痛苦經歷,卻從未明白什麼是經歷。你期盼過太多幸福生活,卻從未明白什麼是幸福。
不是這世界太喧鬧,是你的心太吵。當你的心像一杯裝滿水的杯子,只有清空,才能看到本質,發現心底的呼喚。全美暢銷書作家戴比?福特在本書提供了一套為期三周21天、實用有效的心靈輔導。第一周回望與釋懷,你將會體驗和回望往昔塵封的傷悲、痛苦的積怨、抱恨終身的遺憾,這無異於心靈排毒,將負面情緒釋放清除。第二周立足當下、審視自我,生命將從這一刻重新開始,你將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世界和自我。第三周構想未來、發現真我,當你的心不再充斥各種聲音,不再喧鬧,你便知道生命真正的意義在哪裡。

作者簡介

黛比·福特(DebbieFord)全美暢銷書排行第一的作家。年輕時曾經放棄自己,過著嗑藥與放縱的生活,性、毒品、搖滾樂,曾是她奉行不渝的信仰與高喊的口號。原本可能因墮落而葬送她的年輕生命,或在戒毒所里虛度青春。然而,有一天,她獲得了自己的生命禮物,經由內在的力量發生了蛻變,成為一個成功而完整的人,寫出成名作《追光者之黑暗面》(TheDarkSideoftheLightChasers)。從此,她一直致力於心靈寫作和演講,教導大眾:只要揭露陰影、擁抱黑暗,就能整合內心,活出全新的自己。其他著作有《生命最好的一年》《最佳提問》《離婚的心靈法則》。

媒體評論

戴比·福特探索了與生命建立深層連結的方式。該方式簡潔易行,充滿智慧,你會發現生活變得富有意義,找到人生的終極目標。
——狄巴克·喬布拉,當代最具深度的思想家之一、心靈導師
進入當下,發現內心真正的召喚,這並不是遙不可及、不切實際的觀念。在戴比·福特這本新作中,她將與你一同走過自我發現之旅。隨著自我的外殼逐漸脫落,你會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寶藏。
——莫瑞娜·威廉姆森,美國暢銷勵志作家
無論你信仰為何,若能依照作者所開“療方”進行心靈靜修,都會獲益匪淺。本書內容清晰,方法具體,系統性強,幫助你醫治心理傷痛,促進心靈成長。
——哈維爾·亨德里克斯博士,《獲得你夢想之愛》作者
戴比·福特的這部新作為改變自我的內心狀態提供了有力指導,並設計了非常實用的實施步驟。它振奮心靈,激勵思想,不僅指引你追求個人的至善,而且將自己的生命融入人類至善的追求之中。
——切利爾·理察森,《自我關愛的藝術》作者

目錄

感悟生命的21天旅程
遊戲準備
旅程承諾
旅程安排
旅程準備
旅程模式
心靈工具
回望往昔
第1天心懷渴
第2天獲得自知
第3天釋懷往昔
第4天學會寬恕
第5天尊重身體
第6天交託情感
第7天肯定自我
立足當下
第8天歡送過往
第9天擔負責任
第10天心懷謙卑
第11天接納自我
第12天擁抱變化
第13天進入當下
第14天尋找真相
構想未來
第15天實現夢想
第16天堅定意願
第17天心志虔誠
第18天超越自我
第19天發現使命
第20天心懷悲憫
第21天萬事皆有可能
結語心靈的力量

精彩書摘

1957年,泰國一座寺院遷址,一群僧人負責搬運一尊巨大的泥塑佛像。在搬運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佛像表面有一個裂縫。僧人們擔心毀壞佛像,決定停工一天。其中一位僧人對此很擔憂,便拿著手電筒查看。當手電光照到裂縫處時,僧人吃驚地發現有東西在反光。好奇之下,他拿著錘子和鑿子將佛像上的泥一點點剝去。隨著泥一塊塊剝落,佛像變得光亮起來。幾小時之後,僧人抬起頭,吃驚地發現,眼前居然是一尊稀世罕見的巨大金鑄佛像。據歷史學家推斷,幾百年前緬甸攻打泰國時,泰國僧人將泥塑於整座佛像表面,使其免遭被盜之災。那些僧人在隨後的戰爭中均遭殘害,所以,時至今日,這尊佛像的價值才被發現。
正如佛像的泥塑外殼,你的“外殼”也保護你免受世界的種種傷害;但是你發自內心的所思所行卻被隱藏起來,而那才是你真正的價值體現。不知不覺中,心靈的“金子”深埋在人為外殼之下。如果你勇於將外殼剝落,就會發掘出心靈的閃光之處,實現自己的真正價值。外殼遮蔽了心靈之光,而心靈之光才是你的本真,是你力量的源泉和真正的價值所在。由於不能明晰地認識自己,看到真我,你就無法突破自我,只能承受現狀,忍受巨大而無謂的痛苦。
在你遭遇困苦之時,生命的外殼往往會產生“裂縫”,這正是你發現“真我”的良機。唯有此時,你才會探求內心,深入自省。在此過程中,你會看到自己的善,也會發現自己的惡;會明白自己的所得,也會理解自己的所失;會感受到所享有的幸福,也會慨嘆往昔的失落。但是痛苦在經過反省和消解之後,將化為精神的嚮導,激勵你開啟新的旅程,最終獲得情感的自由與心靈的解放。然而,你不必等到生活出現危機或遭遇巨大痛苦之後,才歷經轉變,獲得心靈的自由與解放;因為淨化心靈之旅能夠幫助你消解不願直面的情感和經歷,引導你突破自我,衝破這一難以逾越之牆。每日的清潔項目將帶你走進“真我”的廣闊領域,發現創造美好人生的種種可能。因此,你應停下追逐外在世界的腳步,重新規劃精神目標,從而擁有充滿靈性、身心合一的生活。希望你能全身心地投入這21天之中—這僅僅是你全部生命中的21天—踏上探索內心的旅程,重建與心靈世界的緊密聯繫。為此你付出的時間雖少,但收穫會甚豐。如果你勇於淨化心靈空間,就會享有關愛,富有同情心,擁有愉悅的心情與泰然的心境。你將富於靈感,敏於創造,展現出獨特的天賦。心靈淨化之後,你會發現建立、滿足“真我”所需的一切早已存在於內心,無須依靠外在世界來獲取。
此時,如果你正在認真考慮開啟淨化心靈之旅,那是因為你心中渴求更為廣闊的天地,希望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你也許正經歷著痛苦,也許強烈渴望突破自我,不願看到自己的生命黯然無光。你知道自己的心靈在渴求,也期待回應它的呼喚。淨化心靈之旅是一劑精心設計的療方,藉此你將淨化心靈空間,感受到最靈動的自己。那么,今日就開啟淨化心靈之旅吧,由對外在的關注轉向內心,與充滿活力的心靈世界重建聯繫。
對你而言,無論生活是挑戰還是快樂,只要對生命充滿熱愛,你就會願意剝去有限自我的堅硬外殼。我深深記得威龍?詹尼斯歌詞中的一句:“我尋找愛,但找錯了方向。”這句歌詞在我心中縈繞數月,最終我明白了一個隱含的道理,對它的感悟也改變了我對生活本質的認識。威龍不只是在歌唱浪漫的愛情,更是道出了我們應明白的道理:我們都在渴望關愛與成就,尋找幸福與快樂,但都找錯了方向。我從教15年,接觸過成千上萬看似生活光鮮的人。憑我的人生閱歷,可以這樣斷言:幾乎人人都找錯了生活的方向。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更有可能告訴你,外在的成功並不能帶來內心的滿足與價值感,原因就在於心靈的滿足無法用外在的成功、占有的財富或所具有的魅力來換取,他人也不能夠給予你心靈的滿足。真正的幸福純淨清澈,永不止息,充滿了無條件的愛。幸福的源泉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心靈。擁有這一源泉,我們只需付出的是:忠實於自己的內心。
這看似簡單,但在這個外在利益驅動的世界裡,人們很容易忽視內心的呼喚,過著刻板而機械的精神生活。忠實於自己的內心應為一生的渴求和每日的企盼。這似乎難以做到,因為你已習慣依賴外部世界滿足內心渴求,以此獲得期待的良好內心狀態。你認為,只要身體健康,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完成了某一項目,擁有財富與愛情,就會擁有幸福;因為你堅信追逐某一外在目標定能滿足心靈的渴求。
心靈世界賦予生命以意義,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你往往需要藉助外殼的裂縫才能重返心靈神聖之所。也許當你不能理解生命的意義,或是遇到難以應對的困難之時,生命的外殼才會出現裂縫。經歷外在世界的磨礪,你會逐漸明白:自己一直隱藏在外殼之下。也許只有當你失去工作或錢財時,當你痛失所愛或遭受情感背叛時,當你沉溺於某物而難以自拔時,你的外殼才會裂縫,迫使你推開緊閉的心靈之門,認識真我。可以說,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促使你回到心靈世界。或許通過實現某一願望,或許明白默默忍受的不幸,或者經歷了痛苦的自我反思之後,才能實現這一回歸。儘管每個人的回歸路徑不盡相同,但是,淨化心靈之旅會幫助我們與心靈世界建立聯繫,帶我們重返真我,認識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當我們一味渴求外在的成功與讚譽,而不顧內心需求時,往往會做愚蠢之事。我們日復一日地做著一些事情,雖然明白它們沒有什麼價值,但由於對此已產生依賴感而變得難以自控。有些人上網成癮,有些人瘋狂購物,有些人沉溺於情色,有些人以菸酒賭博為樂。深感空虛的人覺得生活毫無意義,自己也無甚價值,這些事情能夠排遣空虛,填補內心的“深洞”。然而這看似快速的“補洞”方式和膚淺的動機只會使我們把這“洞”越挖越深,以致深陷其中,忘記來時的路,遠離了本真的我。人們對外在世界不斷追求,不停索取也正緣於此。
在你的內心有一個饑渴的幽靈,它使你不斷渴望外在世界:渴望擁有更多的愛與金錢,渴望贏得人們的認可和尊敬,渴望獲得更多的物質享受。但是,無論擁有多少外在之物,如果情感匱乏、精神貧瘠,饑渴的幽靈都將時刻左右你的生活。你難以填滿它貪婪的胃口,也難以控制它、滿足它。
然而,當你傾聽心靈之聲,感到內心富足時,對外在世界的索求就會減少。如果你祈禱過、冥想過、叩問過生命的終極意義,所有那些在至高心靈境界中才會擁有的狀態—豐富的生命、寬容的心態以及平和的心境—將會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但是,如果遠離心靈世界,你就會渴求外在之物。認為只要擁有,就會幸福,然而這只是錯覺而已。事實上,消除內心饑渴、滿足饑渴幽靈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與更高的精神世界相連,回歸真我,讓大愛充盈你的生活。回歸真我,才會擁有歡樂,感到內心富足,找到維繫生命的精神之所,回歸真正的心靈家園。你也許曾經感到自己渺小孤獨,彷徨無所依,但是當你重返心靈家園,就會走出困惑,擁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如果你能認識到生命的終極意義,就會渴望將美好的一切給予這個世界。當你的關懷超越了自我的狹小世界,就會對自己和他人充滿愛心、善意和同情,感到信心滿懷、力量倍增。你的所思所為將映射出心靈的巨大潛能。
當你與心靈世界相連時,將會感受到20世紀偉大小說家弗朗茨?卡夫卡經典之筆所描繪的:“你無須離開房間,只需坐在桌前聆聽。你無須聆聽,只需等待。甚至無須等待,只需獨自沉靜。這個世界會以完全真實的面貌在你面前自由地展現。它不邀而至,以極致的歡樂在你的腳邊涌動。”當你走出追求外在世界的自我,回歸真我,就會感受到這一歡樂。如果你深信在我們居住的星球上,每個心靈都有神聖之處,你將明白神會回應每個靈魂的呼喚。如果你傾聽心靈之聲,就會擁有超乎想像的美好生命。
生活的確是鏇步於外在世界與心靈世界之間的奇妙舞蹈,它也是界於世俗需要和心靈渴求之間的旅程。你需要從外在世界獲得閱歷,求知成長,走向成熟。但是,如果僅僅追逐外在世界,忽視心靈的渴望,你終將感到空虛痛苦;如果完全隱退到內心世界,你會感到與世隔絕,為孤獨與匱乏所苦,除非你遁入空門或成為聖徒。最具有說服力的事實是:作為宇宙中充滿靈性的一分子,在宇宙的大合唱中,你渴望唱響自己最美的存在。如果希望真正擁有滿足歡樂、心懷感恩的生活,你需要認識到生活如同一場遊戲,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在這一遊戲中,如果你贏了,我也就贏了;如果我贏了,你也就贏了;如果我輸了,你也就輸了;如果你輸了,我也就輸了。可是,賭注很高,贏家寥寥,因為人們已經忘記了遊戲的基本規則。
我把生活比做一場遊戲,並非要淡化其意義,而是想使你意識到生活並不是一次冒險,而是有其“規則”。若以獲取外在成功作為價值標準參與這一遊戲,你會發現生活變成了一次艱辛勞頓的旅行。行程結束時,你會感到傷痕累累、少樂寡歡、茫然無助、前程渺茫。但是,如果透過心靈的眼睛看待生活,你會發現生命是一支歡快的舞蹈,是心靈成長的學校,它富於變化、豐富多彩。如果謹守“遊戲規則”,你會從所有人生閱歷中收穫快樂,而不會困於一事一物。理解謹守“規則”的重要性,會使你從淨化心靈之旅中獲益良多。
……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