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場上的婚禮》

《刑場上的婚禮》

《刑場上的婚禮》發行時間是1980年,上映地區是在中國。電影公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影片選取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在羊城廣為傳頌的一則悲壯動人的革命浪漫故事為題材,以獨特的視角再現了上世紀20年代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風雲,著重描寫了周文雍、陳鐵軍的愛情故事。

基本信息

歷史事件

1928年2月6日,在廣州紅花崗畔的刑場上,兩個青年男女革命者,面對敵人槍口

從容不迫地舉行結婚典禮。就是廣州起義行動委員會負責人之一周文雍同志和當時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陳鐵軍同志。

陳鐵軍出身於華僑商人家庭,在“五卅”運動革命浪潮的衝擊下,她由一個追求個人上進的大學生,轉變為關心國家、民族前途,積極參加進步活動的革命者,並於1926年加入了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廣州也發生了“四·一五”反革命事件,白色恐怖籠罩著廣州。這時黨派她協助周文雍同志工作。周文雍是中共廣州市委工委書記,正夜以繼日地準備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政策。因為工作需要,黨指示周文雍和陳鐵軍合租一個房子,建立秘密聯絡點。為了掩護工作,他們假稱夫妻,秘密進行活動。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工作上的互相幫助和生死與共的鬥爭,把這兩個年輕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但在當時,他們都以事業為重,顧不上談個人的愛情。

1927年爆發的廣州起義失敗後,廣州陷入敵人大屠殺的血海之中。積極參加這次起義的周文雍和陳鐵軍,在起義失敗後,繼續在廣州堅持地下鬥爭。由於叛徒的出賣,兩人同時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們不屈不撓,堅持鬥爭。周文雍在牆上寫下了這樣的詩篇:“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驅為群裂!”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和陳鐵軍被敵人押上刑場。兩位烈士態度從容,昂首挺胸,高唱《國際歌》。在廣州紅花崗刑場上,陳鐵軍向周圍的民眾宣布:“我們要舉行婚禮了,讓反動派的槍聲來作為結婚的禮炮吧!”一對革命情侶,就以這樣的英勇氣概慷慨就義了。

人物簡介

周文雍,廣東開平人,1905年8月生。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廣東區委工委委員、廣州工人糾察隊總隊長、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兼市委工委書記等職。

陳鐵軍,原名陳燮軍廣東佛山人,生於1904年3月。1922年春,陳鐵軍考入廣州坤維女子中學國中部。1924年秋,她考入廣東大學文學院預科。求學期間,為追求進步,鐵心跟共產黨走,她將原名燮軍改為鐵軍。1926年4月,陳鐵軍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名電影

上映時間:1980年

《刑場上的婚禮》《刑場上的婚禮》

影片類型:劇情

片長:111分鐘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色彩:彩色

膠片長度:12本

製作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Changchun Film Studio [中國]

導演

蔡元元Yuanyuan Cai

廣布道爾基Erji Guangbudao

編劇

張義生Yisheng Zhang

蔡元元Yuanyuan Cai

趙玉嶸Yurong Zhao

演員

宋曉英Xiaoying Song .....陳鐵軍

佟瑞敏Ruimin Tong .....楊文

關長珠Changzhu Guan .....盧隊副

匡平Ping Kuang .....荔兒

李啟民Qimin Li .....周文雍

劇情簡介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陳鐵軍拒絕了胞兄為她安排的出國機會,和周文雍以假夫

《刑場上的婚禮》《刑場上的婚禮》

妻的身份開始了組織起義的機關工作。他們一方面掩護黨的機關,一方面準備廣州起義。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他們逐漸萌發了真摯的愛情。但在緊張嚴酷的現實面前,他們根本顧不上談私人感情,雙方一直克制自己。

樓下的保全隊長盧隊副常來找麻煩。一次,周文雍被捕後在醫院就醫,盧隊副闖進醫院,聲稱已查明周是共產黨員,把周押上了警車。後來才知道,盧隊副是我們的“內線”。

廣州起義後,由於叛徒告密,二人被捕。1928年2月,廣州起義工人赤衛隊總指揮周文雍和廣東婦協陳鐵軍夫婦在獄中被宣判了死刑。在獄中,陳鐵軍和周文雍互相激勵,經受住了敵人的威脅利誘和嚴刑拷打,在就義前,他們當眾莊嚴宣布在刑場上舉行婚禮。在刑場上,這一對革命者莊嚴宣布舉行婚禮。

同名粵劇

2007年8月3日,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暨廣州起義80周年,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提議,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局出品,廣州紅豆粵劇團創作的大型現代粵劇《刑場上的婚禮》經過大半年的精心籌劃與緊張排練,終於在黃花崗劇場與觀眾見面。作為該劇創作的提倡者和藝術總監,紅線女當晚也特地趕來觀看了首演。

《刑場上的婚禮》選取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在羊城廣為傳頌的一則悲壯動人的革命浪漫故事為題材,以獨特的視角再現了上世紀20年代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風雲,著重描寫了周文雍、陳鐵軍的愛情故事。

作為廣州市重點推出的劇目、作為一出大型現代粵劇,《刑場上的婚禮》在唱腔方面很注重突出粵劇本色,舞美方面也體現出嶺南文化特色,視覺上更呈現出水墨畫般的那種大氣、寫意。

隨著場景變幻,有著濃郁的嶺南文化氣息的珠江畔碼頭、廣州西關大屋等一一作為舞台布景呈現在舞台上。而隨著情節起伏,運用了現代科技的燈光效果則營造出不同的舞台效果。

對該劇的劇情,曾有人描述那是“滿城盡戴木棉花”,該劇的編劇、天津劇本創作室的國家一級編劇衛中老師把“木棉花”加以特別渲染,也是為了突出80年前那段生髮在南國廣州的“紅色回憶”。在演出結尾,隨著槍聲響起,漫天的紅棉花瓣徐徐落下,整個劇場似乎都瀰漫著悲傷和感動,過了幾秒鐘,熱烈的掌聲在劇場響起。

“好,非常好,《刑場上的婚禮》是我們粵劇界呵護出來的孩子,今天聽到有些觀眾讚嘆它,說它很有希望獲獎,我們聽了當然也十分高興;不過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寵壞了,現在劇目還在首演階段,應該好好提高,比如說這部劇後面那部分就還可以再研究,增強情感與思想衝擊力。”作為該劇的藝術總監,紅線女當晚觀看了首演。談到對這齣劇的觀後感,她豎起大拇指,給予這部紅色主鏇律粵劇非常中肯的評價。

據了解,該劇從8月3日晚起將在廣州黃花崗劇院首演5場,之後陸續在江南大戲院、廣州大學城及廣州市各區縣等地巡迴演出,計畫年內演出50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