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的論述中,廣泛引述了正統的文本。這些文本包括《瑜伽經》、《奧義書》、《薄伽梵歌》、《烏達瓦之歌》、《分辨寶鬘》、《對實在的直接經驗》、《室利·羅摩克里希那福音》、《室利·羅摩克里希那大師》、《維韋卡南達:瑜伽與其他作品》、《神聖母親室利·莎拉達·戴薇的教導》、《摩奴法典》等。還有一些冥想主題的教導分散在其他文本中,為了方便靈性探索者,也一併放在本書中。我對這些文本的解釋都是基於瑜伽和吠檀多的正統解釋。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不管我們到哪裡,世界都跟隨著我們。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1925年出生於印度,在加爾各答大學接受教育,在那裡獲得了文學碩士學位。1954年他加入室利·羅摩克里希那修道會,1963年成為一名僧侶,被授予梵文名字:斯瓦米·阿迪斯瓦阿南達。1966年他來到喜馬拉雅山的修道院,他在那兒擔任一份關於宗教與哲學的英文月刊的聯席編輯。1968年,他被派往紐約的羅摩克里希那一維韋卡南達中心,在該中心他成為靈性領導人,直到2007年去世。

目錄

概論第一部分 冥想過程第一章 冥想的意義第二章 冥想的狀態第三章 冥想的目標第四章 冥想的益處第五章 瑜伽系統中的冥想第六章 吠檀多中的冥想想第七章 關於冥想的神聖文本第八章 冥想中的三個關鍵要素第二部分 冥想對象第九章 瑜伽和吠檀多中的冥想對象第十章 冥想神的形象第十一章 冥想神聖的化身第十二章 冥想神為內在深處的自我和至高無上的導師蛹第十三章 冥想原人第十四章 冥想聖言喳第十五章 冥想歌雅特瑞曼陀羅第十六章 冥想偉大的吠陀聖言第十七章 冥想一段神聖的經文、一個聖言,或者一個神秘的音節第三部分 意識的中心第十八章 冥想的中心第十九章 二元論、非二元論和中心第四部分 專注的方法第二十章 心意的撤回與專注第二十一章 體式第二十二章 時間和地點,靈性振動和地理方向第二十三章 身體狀況、飲食習慣和實踐第二十四章 自我分析第二十五章 神秘的崇拜第二十六章 持咒第二十七章 調息第五部分 冥想中的進步第二十八章 進展的里程碑第二十九章 神秘體驗和覺悟第三十章 性格的轉變第三十一章 聖典里描述的冥想進展第六部分 冥想中的障礙第三十二章 冥想中的障礙以及克服方法參考文獻譯後記

前言

冥想已經成為亞洲的主要文明,它是中國和印度文明的基石。在一代又一代人那裡,各種人,包括學者、藝術家、運動員、軍人、家庭主婦,他們已經學會用專注和靜心構成創造性生活的基礎。人們以一顆平靜的心就能面對任何障礙,並且,通過冥想,人們通常會在他的意識之中突然發現難題的解決方法。正如我們所知,其他諸如僧侶和修行者長時間的冥想,其目的都在於獲得更深的深度和智慧。這樣的平靜、深度和智慧,相信今日比過去更為需要,因為我們都面臨著來自城市生活、失業、污染和工業疾病等等的壓力。如何正確學習冥想?可以在古代典籍中尋求指導,也可能會有機會偶然遇到一位好老師。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在複雜的古典傳統中,有一個體系完整的指導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對於印度之外的讀者來說,有機會接近印度靈性思想的兩個主要傳統——瑜伽和吠檀多,對它們進行嚴肅、精湛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幸運的是,中國讀者現在有了《冥想與實踐》的中文譯本,這本書是精深和系統的,同時對那些想研究冥想的人也有著實際作用。本書的作者1925年出生於印度,在加爾各答大學接受教育,在那裡獲得了文學碩士學位。1954年他加入室利·、羅摩克里希那修道會,1963年成為一名僧侶,被授予梵文名字:斯瓦米·阿迪斯瓦阿南達。1966年他來到喜馬拉雅山的修道院,他在那兒擔任一份關於宗教與哲學的英文月刊的聯席編輯。1968年,他被派往紐約的羅摩克里希那一維韋卡南達中心,在該中心他成為靈性領導人,直到2007年去世。斯瓦米十分智慧:他寫了7部著作和許多文章。他的另一個興趣是信仰間對話,他經常參加此類活動。在1993年的世界宗教會議上,他說:宗教褊狹和誤解令這個世界分裂,阻礙了世界文化的和諧。在任何地方我們都發現苦難、不團結和絕望。以委身於上帝和宗教的名義而來的仇恨和暴力是人類歷史的恥辱。團結和相互理解的需要從未像今天這樣強烈。我們住在一個既非西方也非東方的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所有文明的傳承者。一個新世界的景象需要一個新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需要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其他宗教傳統之上。這箇中文譯本的出現,要感謝一些人的辛勤工作。首先,所有對印度哲學和文化感興趣的人都要感謝浙江大學的王志成教授。在過去數年中,王教授成功地組織翻譯和出版了缽顛閣利(《瑜伽經》)、斯瓦米·維韋卡南達(《瑜伽之路》)和室利·羅摩克里希那(《室利·羅摩克里希那言行錄》)的著作。正如前面所解釋的,我們相信這本書能給印度靈性哲學的兩個主要傳統——瑜伽和吠檀多,在當代權威性的研究以獨特的貢獻。最後,譯者和所有關心本書的人要感謝以下人士的鼓勵和幫助,他們包括:新加坡的陳裕福博士和陳靜芬博士、羅摩克里希那傳道會副會長斯瓦米·沙馬拉阿南達、紐約羅摩克里希那一維韋卡南達中心的斯瓦米·維達阿南達和斯瓦米·瑜克塔阿南達。

精彩書齋

你知道一個人處於冥想狀態是什麼感覺嗎?心意就像連續不斷的油的流動——它只想著一個對象,那就是上帝。它意識不到其他任何東西。——室利·羅摩克里希那冥想具有異象的性質。根據吉瓦·哥斯瓦米的觀點,冥想只是“以一定的方式崇拜神聖者”。茹帕·哥斯瓦米在他的書中提到四類冥想,即:對神聖者具體形象的冥想、對神聖者品質的冥想、對神聖者神聖遊戲(lila,快樂的創造“遊戲”)的冥想,以及對神聖者服務的冥想。《庫拉那瓦坦陀羅》把冥想描述為:一個人在控制了所有的感官活動之後想著擇神的過程。擇神的意思是一個崇拜者最鍾愛的神性形象。例如在印度,有些宗派崇拜毗濕奴,而其他宗派的擇神是濕婆。因而,《大涅槃坦陀羅》中說,通過冥想求道者將自己和毗濕奴合一,而《濕婆往世書》中把冥想定義為對濕婆持久不斷地反省和專注。冥想不是普通的專注,它是靈性專注的最高形式。當專注是有意識的、活動的,並且集中於單一的靈性對象(不管這個對象對人來說是內在或是外在的),它就變得靈性了。在這一專注中,整個(身體的、精神的)注意力、神經系統和無意識的心意都活躍了起來,並集中於擇神上。當精神集中沒有意識和預備時,這被視為較低類型的專注。人們在看電影和聽音樂時,或是被憤怒或貪婪激發時,就會出現較低類型的專注。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潛意識的、較低的專注消耗了精神能量。如果體力工作和活動包含了物理能量的運用,那么擔憂、焦慮和精神不安則會耗掉精神能量。更進一步說,對不同對象的潛意識專注創造了散射性的能量通道,這些通道不是固定的和直接的。這種隨便的專注在身心中創造了無窮無盡的混亂。冥想可以恢復這一能量的平衡,它能夠消除錯誤專注的影響,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潛意識的。不同的形象被用於傳達不同的冥想狀態。普通心意反彈就像桌球,而冥想則是一種內在的三摩地狀態,心意在其中就像一塊麵團,固定在冥想對象上。《薄伽梵歌》把這一內在的三摩地比作無風之地,不會飄忽晃蕩燈火。《瑜伽經》的作者缽顛閣利把這一狀態描述為整個心意朝向專注對象持續的流動:它就像連續的油的流動,從一個容器灌入另一個容器。根據《聖典薄伽瓦譚》,這是冥想者和冥想對象合一的狀態。羅摩奴閣把這一狀態視為愛的冥想。冥想的狀態通過逐漸融入的過程達到。據說言語融入心意,心意融入理智,而理智最後融入內在自我。在冥想的頂峰,個體化的意識完全融入了絕對的、普遍的純意識的無限領域,這在瑜伽和吠檀多中都被稱為三摩地。三摩地通往與自我合一的終極目標,它就像一片冰,慢慢在海洋里消融。冥想不僅僅是眾多靈修之一,它還是所有靈修的成就,不論靈性探索者的哲學和信條是什麼。用室利·羅摩克里希那的話說,“山迪雅融入歌雅特瑞,歌雅特瑞融入唵,唵融入三摩地。”也就是說,儀式崇拜和祈禱融入歌雅特瑞,歌雅特瑞是吠陀中最高、最專注的祈禱。於是,歌雅特瑞進一步專注於神聖的唵,所有的詞都流自唵。最後,唵融入深深的、寂靜的三摩地之中。因而,冥想是所有崇拜的頂峰,是最後啟示之前的狀態。每一種形式的崇拜都有三個部分:崇拜對象、崇拜活動和崇拜者。開始時,三者明顯不同,但在最後融合為一。這種在崇拜對象中單一的三摩地狀態,是冥想的目標。在三摩地狀態,真理是以原始的純粹形式啟示出來的。冥想啟示我們,真正的本性是神聖的,真正的自我是普遍的自我之焦點。吠檀多稱這一啟示為自我知識;瑜伽稱之為自我實現;佛教指出它是菩提(喚醒一個人的佛性)或般若(智慧);在基督教中,它就是至福直觀。不是說靈性探索者達到了冥想狀態,而是相反:他或她被冥想所接管。就如一個疲倦的人被睡眠征服了,儘管他竭力保持清醒,靈性探索者也相似,對於世界及其虛假的許諾疲倦了,轉而被三摩地狀態,也就是無限的、深不可測的寂靜之海所接管。室利·羅摩克里希那說,正確實踐冥想的一個標誌是“一隻鳥停在你的頭上,認為你是不活動物體”。冥想者如此專注一處,以至於他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到:“他甚至意識不到觸感。一條蛇可能爬過他的身體,但他卻沒有意識到。他們彼此都意識不到對方的存在。”靈性探索者內在的三摩地的深度,是通過三種自發的超越之強度來衡量的。首先,當他在內在的三摩地狀態中失去自己時,他超越了時間觀念,所以會忘卻時間的流逝。其次,他超越了地點觀念,意識不到周圍環境。再次,他完全超越他的“我-意識”以及關於他自己的所有思想。處於三摩地狀態的心意,被比作一個清場的舞台,所有演員都已退出,但燈光依然亮著。在三摩地狀態,靈性探索者見證了純粹而喜樂的自我之真光。在冥想狀態,一個人擺脫了身體意識。冥想是將靈魂從身心的束縛中分離的唯一的直接方式。祈禱、禮儀之類的都只是間接的方法。《阿特曼之歌》通過類比的方式解釋了這一點:通過拔除身體,這個身體好比一塊巨石,理智好比鏟子,用鏟子挖出心意之地,就能揭示內在的自我之寶。正如除了挖土之外沒有其他方法能得到隱藏的財寶,除了冥想也沒有其他方法能達到一個人找到自己的自我這一最後目標。在冥想中,我們通過提升到更高層面,從而獲得靈性的高度。《吠陀經》描述了七個意識層面,它們都與身體中的能量中心(氣輪)相關。當我們抵達第四個層面靠近心臟部位時,冥想就開始了。當我們抵達頭頂,也就是第七中心時,我們的冥想達到頂峰。室利·羅摩克里希那解釋道:當心意陷進俗氣里,就會處在較低的三個層面——海底輪、生殖輪和臍輪。心意在這種狀態下就會失去所有更高的異象——它只會對“女人和金錢”念念不忘。心意的第四個層面就在心輪。當心意處於這個層面的時候,就可以看見靈性上的意識,會看見圍繞在其周圍的光。……心意的第五個層面是喉輪。心意處於這個層面的求道者,會從所有無知和幻象中解脫出來。除了神以外,他不喜歡談或聽其他話題。如果人們在談論世俗之事,他會立即離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