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共30冊,是張之路等編著的作品,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在2009年7月1日出版。該書集中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兒童文學創作的優秀成果,所收作品,具有較為久遠的藝術生命力,為少年兒童所喜聞樂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30冊)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30冊)

編選《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的目的,是為了集中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兒童文學創作的優秀成果,把它們更好地推廣到少年兒童讀者中去,同時,也是為了留下較為系統、完整、彌足珍貴的資料,便於兒童文學工作者借鑑、研究。“金獎文庫”所收作品,力求思想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完美統一,具有較為久遠的藝術生命力,並為少年兒童所喜聞樂見,在小讀者中產生較為廣泛的影響。編選作品強調質量第一,選精拔萃,努力選編代表新中國兒童文學主流的優秀之作;同時顧及作家代表性的廣泛和不同的藝術風格、特色。

編輯推薦

見證共和國兒童文學的偉大成就,勾勒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基本脈絡。30部經典之作,留下60年永恆的記憶。
閃閃的紅星(美繪版)——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還沒有一部小說剖析過現代中國奇特的生活方式和有意義的組織結構。回過頭去注意一下一個小伙子的故事是令人新奇的。 
 ——德文版《閃閃的紅星·前言》

神筆馬良(美繪版)——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見證共和國兒童文學的偉大成就,勾勒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基本脈絡。30部經典之作,留下60年永恆的記憶。
洪汛濤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在一起……人們尊稱他為童話大師。
——新加坡《聯合早報》

青銅葵花(美繪版)——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見證共和國兒童文學的偉大成就,勾勒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基本脈絡。30部經典之作,留下60年永恆的記憶。
魯兵的童話繼承了傳統,又不拘泥於傳統,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經過了精心的琢磨,使人感受到他鮮明的創作宗旨,那就是:為幼兒。

曹文軒的文學世界,一半是水,一半是火。但,水火是不相容的,水火是無情的。如果沒有水,曹文軒的作品就會幹涸。有了水,他的作品就有靈魂,就有了精氣神。《青銅葵花》是一本優美的、反映人至情至性的經典之作。
——安武林

狼王夢(美繪版)——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見證共和國兒童文學的偉大成就,勾勒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基本脈絡。30部經典之作,留下60年永恆的記憶。
在我們這些兒童文學作家裡頭,金近是一個最接近兒童的人……他寫出來的東西,我看沒有一句典故的,沒有一句成語的,都寫得很通俗。我覺得我現在重新看起來,可以說我們寫兒童文學的最成功的就是金近。
——冰心

野葡萄(美繪版)——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見證共和國兒童文學的偉大成就,勾勒當代兒童文學發展的基本脈絡。30部經典之作,留下60年永恆的記憶。
濃郁的抒情色彩,細節的詩意描繪,優美的意境創造,短小精微的結構和富於音樂性的語言,構成了她童話鮮明的藝術特色。
 ——金波

叢書書目

本套書還包括:蟋蟀、B我消滅A我豬八戒新傳駱駝尋寶記狐狸打獵人下巴上的洞洞、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寶葫蘆的秘密、小溪流的歌親親我的媽媽、小巴掌童話、小布頭奇遇記、雙筒獵槍、外星鳥雷吉孫悟空在我們村里沒有不好玩的時候、女中學生三部曲、飛向人馬座故鄉的蘆葦媽媽不知道的事情賈梅的故事、櫻桃雨紅草莓的夏天獨船

作者簡介

張之路,1945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集團一級編劇,中國安徒生獎獲得者(2005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獲得者(2006年),2006年被IBBY中國分會任命為中國推廣兒童閱讀大使。 主要從事電影劇本、小說、童話和電視劇本的創作。其作品不僅屢屢在國際國內獲獎,而且絕大多數被改編成電影、電視,風靡全國,擁有廣大的讀者。文學作品有長篇小說《霹靂貝貝》、《第三軍團》、《非法智慧》、《蟬為誰鳴》、《極限幻覺》等,已出版五卷本《張之路文集》,“非常感動”、“非常神秘”、“非常可笑”三個系列。作品曾獲中國圖書獎一等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獎、宋慶齡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等。小說《羚羊木雕》被選入中學課本,童話《在牛肚子裡旅行》被選入國小課本。 創作並拍攝完成的電影劇本有《霹靂貝貝》、《魔錶》、《暗號》、《足球大俠》、《揚起你的笑臉》、《瘋狂的兔子》、《媽媽沒有走遠》、《危險智慧型》、《我要做好孩子》、《烏龜也上網》等,電視連續劇劇本有《第三軍團》、《媽媽》、《好玩佳佳龜》、《有老鼠牌鉛筆嗎》等。曾多次獲電影華表獎、多次獲電影童牛獎、三次獲夏衍電影文學獎、電視劇飛天獎、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金獎等多項獎勵。

圖書目錄

第三軍團

插圖插圖

閃閃的紅星
神筆馬良:
 童話
神筆馬良
狼毫筆的來歷
 小說
蛇醫傳
葑溪三題
 劇本
神筆
大獎章
 散文
駱駝刺
我心中的偶像——神筆馬良
 朗誦詩
 願你也有一支神筆
青銅葵花:
 小木船
 葵花田
 老槐樹
 蘆花鞋
 金茅草
 冰項鍊
 三月蝗
 紙燈籠
 大草垛
狼王夢: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野葡萄:
 野葡萄
 雲中回聲
 唱歌兒的金種子
 雲中奇夢
 問海
 花孩子
 快活的小河
 孩子·魚·海螺
 小路·小草
 貝殼孩兒
 歪冠子小母雞
 小老鼠·鼠老大
 傷心的小狐狸
 發現
 小路字典
 飛上天的魚
 愛吹牛的小豬
 牛大伯·驢大嬸
 看不見的珍寶
 飛來的夢
 山林里的故事
蟋蟀
B我消滅A我
豬八戒新傳

插圖插圖

駱駝尋寶記
狐狸打獵人
下巴上的洞洞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寶葫蘆的秘密
小溪流的歌
親親我的媽媽
小巴掌童話
小布頭奇遇記
雙筒獵槍
外星鳥雷吉
孫悟空在我們村里
沒有不好玩的時候
女中學生三部曲
飛向人馬座
故鄉的蘆葦
媽媽不知道的事情
賈梅的故事
櫻桃雨
紅草莓的夏天
獨船

媒體評論

這是一部富於魅力的作品,一部在主題開拓上有獨特追求的作品。在以中學生學校生活為題材,以中學師生為主要人物的長篇小說里,《第三軍團》無論是從主題的開拓上,還是從藝術形式的選擇和完成上,都有自己的創意和風格。其思想品格和文學品位,都是高層次的。 ——韓少華

內容書摘

第三軍團(美繪版)——共和國兒童文學金獎文庫:
我們和重點學校的最大區別不是在產品的質量上,也不在產品的數量上,而是在產品的規格和花色品種上……
——教導主任
“輔民中學”並不是龍城市劃定的重點中學,但它是個老校。
如果談起歷史,它的成立大約要追溯到民國初期,袁世凱當總統,熊希齡任內閣總理的年代。如今算起,怎么也有七十多年了。

在這期間,輔民中學校門口的大牌子曾經幾度更改。解放後按全市統一規劃,改為120中;十年動亂時改為紅星中學;粉碎“四人幫”之後又按它所處的地點改為宋王墳中學,直到改革開放的號角吹起,它才應廣大師生的強烈要求和海內外校友的建議,返樸歸真——又重新恢復了“輔民中學”的名字。

現在,一塊凝聚著海內外廣大恢友關懷與希望的“輔民中學校友會”的大字牌匾與“輔民中學”的校牌一起並列在大門口的左邊。與白底黑字校牌不同的是,校友會的牌子是經過木工雕刻的,銅銹般的綠字,松脂般的黃底,顯得十分古樸莊裡。

大門口的右側並沒有空著,那裡非常富有時代感地掛著四塊招牌。一塊是校辦廠的“輔民教學儀器公司”;一塊是給了學校贊助,租房子還另給房錢的“眾生貿易公司物資部”;第三塊是教育局借用幾間房子辦的“輔民職工函授大專班”:最後一塊牌卻小,是塊只有一尺見方的銅牌,上面用中英兩種文字寫著“壞字信息交
流中心”。字倒都是朽法家的手筆,可惜太擠,使人免不了想起寺院的碑林,或什麼書法展覽的門廳……

“輔民中學”的校園是很大的。從校門口到學校的第一座建築物,大約要有七八十米的距離,坐北朝南的主樓與東西兩側的配樓一起圍出一片很開闊的地面,很有些大專院校的格局和氣派。

開闊地上左右對稱有兩棵巨大的綠蔭如蓋的梧桐樹,加上中心一個二十米直徑的花壇,使初來乍到的人一進校門,往往就情不自禁他說:“喲!這兒還有這么一所中學哪!”

沿著水泥鋪成的甬道繞過主樓,可以看見一個有二百米跑道的操場,兩側各有兩座比主樓略小但風格顏色相同的樓房,加上與主樓遙相呼應的禮堂,構成了“輔民中學”的主體建築群。建築群中所有的房屋都是灰磚綠窗,渾然一體。每當夕陽西下,學生離去,微風吹拂,樹影搖曳,它會使人們想起凝重、寂靜、幽深等等字
眼兒來……

如果把“輔民中學”的歷史算作一位七旬老人的話,那么這些建築才只是人到中年——他們誕生在五十年代。
“輔民中學”的校址原本在遠郊的南山,最早的名字叫“輔民公學”,是一所與社會救濟、慈善事業有關的學校,那時候在學校讀書的也大半是孤兒或是一些災民留下的少年兒童。唯此,這所學校也便成為當時社會的臉面。開始還好,社會名流捐贈的錢款,各個慈善團體贊助的實物,使這所學校得以維持。到後來,連年的戰亂和災荒,當人們發現肚子是比臉面還重要的東西的時候,也就無暇顧及這所學校了。解放的時候,這所學校財政拮据,人不敷出,校舍也已經破舊不堪。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孤兒雖然很多,但能進這所學校讀書的孤兒卻日慚減少。再加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可以理解的原因,比如這塊地皮將有更重要的用途等等……民政部門決定將這所學校由遠郊的南山遷到近郊的來王墳,政府撥款在這裡建設新校,名稱還是“輔民公學”。於是上面提到的建築群便在這裡出現了,公學的全班人馬也都搬了過來。

新校建成的一段時間裡,學校的性質基本沒變,到後來,社會的穩定,孤兒大量減少,學校也就允許父母健在的少年兒童來上學。因為這裡可以寄宿,許多公務煩忙的幹部和知名人士的孩子便成為了這所學校的主體。再後來,中央領導同志講了幹部子女不要特殊的話,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湧進了這所學校。也就是這個時候,”輔民公學”的名稱改成了“輔民中學”。沒過兩年,改成120中。“返樸歸真”的時候,有人提出要”真”就要”真”到家,乾脆叫“輔民公學”。有人不同意說,這已經很過分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多少次報告,上級才勉強同意。再說,你見國內有哪家中學叫公學的?再者說,又有哪家中學不是公家出錢辦的?一字之差將兩種思想、兩個方向分割得如此壁壘分明。嘴上不說破,心裡都明白。

學校的教室多,學生更多。十年動亂的時候,許多小東西趁著父母搞“革命”的當口,悄悄地出生,悄悄地成長。等文化革命一結束,他們全都到了上中學的年齡,而他們的哥哥姐姐中學還沒有畢業。

學校有六個年級,每個年級平均有十個教學班,每個斑按五十個人計算,學校大約三千名學生。文化革命是結束了,人卻茁壯地成長起來。他們要吃飯,他們還要讀書。學生多的時候,一個年級有十四個班。

沒有教室怎么辦?總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再當睜眼瞎吧!其它的事情都在其次,救孩子要緊。“輔民中學”忍痛砍倒了禮堂後邊那一大片枝葉繁茂、碩果纍纍的桃樹,蓋起了一座嶄新的教學樓。

剛剛落成的教學樓,新是蠻新的,但不講究,這是那種千篇一律、方方正正、呆頭呆腦、高低櫃一樣的建築物。幾乎每一個當過中學教師的人都可以背出它的外觀和內部格局一紅磚到頂,沒有任何裝飾物和水泥的覆差。右邊五層,左邊四層,每層八個教室,三層有物理實驗室,二層有化學實驗室,外加十間辦公室和四個兩個月以後保證不能用的廁所……這樣的教學樓在龍城市有近百座,好像是一個模子裡澆灌出來的,只不過安放在不同的學校罷了。

輔民中學歷史長,面積大,學生多,教學質量也算上乘。如果單按統領人數的多少計算宮品的活,大部分中學的校長最多是個團副,而輔民中學的校長起碼是個正師級。它之所以算不上重點中學,原因在於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它所在的這個區恰好是龍城市的文化區,有五六所大學都在這個區里。每所大學都沒有一所附中。附中的教學質量有大學做堅強的後盾,教學設備也都有大學來支援。將這些附中劃為重點中學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再說,重點又不能太多,都是重點就沒了重點。都是重點,誰來教育普通的學生呢?為此,輔民中學只好屈居”普通”了。

普通這個詞和受氣或委屈多少有點關聯。每當“輔民中學”的老師看到自己用全部心血培養出來的國中生不再報考本校高中而要往高枝几上飛翔的時候,心裡就免不了有幾分酸楚。錄取新生的時候,要等重點學校像採茶葉一樣把又鮮又嫩的尖尖全都摘走以後才輪得上普通學校,多讓人寒心啊!——那尖尖原本都是自己的心
血呀!

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輔民中學也毫不氣餒,全市舉辦的各種競賽中,輔民中學都能拿到前面的名次,第一名或第二名的獎盃也時不時地捧個把回來。每年考上大學的人數雖不能像重點學校那樣達到百分之百,但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考上名牌大學的人數也必定要占相當可觀的比例。因此,輔民中學在方圓十里也享有不大
不小的聲謄,許多優秀的學生因為離家近,也願意走進輔民中學的大門。

用教育局長的話來說,“輔民中學”雖非重點,但很重要,是比重點還要重要的學校。是非重點的重點,是普通中的冠軍……

由於“輔民中學”較為特殊的地位,“輔民中學”的校長與其它普通學校相比,身份也略有不同。雖不是”嫡系”,但也絕非“雜牌”,頗有點高級民主人士的味道……在選派校長的人選上多少要有點“資歷”。

解放後的第一任校長是位廣有影響的民主人士,如今已經故去。第二任校長是位老革命,在學校乾的時間最長,文化革命中也被斗得最慘,當過一次“叛徒”兩次“特務”還有一次“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最後含恨而死,可惜生前沒有看到昭雪平反的通知。以後又接連換了五位校長,最長的一位幹了五年,最短的一
位只有三個月,不論建樹大小,他們都曾為“輔民中學”的教育流下過辛勤的汗水。其中除了一位光榮離休,其他四位都有所升遷,職位最低的是市教育局的視察員。“輔民中學”現任校長叫顧永泰,他是一年前到任的。

目前,大多數人對新領導的到來,心情是複雜的,反映出的態度十分漠然。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們,對新領導不必企及過高,更不要盼望他們會做出什麼驚天動地或者哪怕是讓人心情振奮的事情來。他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他不會憑空變出房子和錢財來滿足大家的要求或改善辦學條件。面對整個社會的教育狀況,他也無
力回天……可大家又希望來個好領導——政策水平比較高,通情達理,處事公平果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