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翼天使》[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六翼天使》[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六翼天使》是一部由作者於是創作的作品,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被定義為現代都市愛情小說的《六翼天使》帶著明顯的現代社會烙印。主人公的相識在英特網上,先鋒派的藝術家是九十年代開始才被公眾認識的職業,而主人公活動的場所更包括了現代社會年輕人熟悉的酒吧、畫廊、外資企業、時尚雜誌社等等。而伴隨著栗雲的成長,也透視出七十年代人的成長軌跡 — 初入大學時的舞會,英特網的普及,甚至作者還提及了那場經歷過的人都不可能忘卻的肝炎流行。於是的語言功力是不容置疑的。和她的散文作品相比,《六翼天使》的語言更為簡單,但深刻;不華麗,但有特點。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六翼天使六翼天使
六翼天使的傳說,不可深究原型。它是《聖經》里最撲朔迷離的天使
這樣的天使故事讓三個生活迥異的人認定了一條真理:最善良的,需要最殘酷的心。最忠誠的,也是最沒有感情的。愛和不愛都要一顆堅定的的心。
栗色空氣,Mili,拉努斯石——栗雲。她不知道究竟誰負責理智誰負責情感?誰在絕望的網裡愛,誰在陌生的城愛?
Serein,活物,Michael,斯璇——這個一次只愛一個女人的男人,認定現實是片虛無,在畫裡掩藏暴力的殘忍,在愛人面前永遠靈氣生動,溫柔痴情。
他們之間,有一個漂流異鄉的女人。
誰是誰的守護神?誰是誰的愛情台階?
這是兩個女人歷時八年的愛情故事。一個人一座城,在海島、在上海、又在北京的愛。
這更是一個女孩十年的成長曆程,從對愛情、自我的種種嘗試,最後變成一個寧願向平凡妥協的女人。

作者簡介

於是。1976年出生。自由撰稿人。現居上海。
著有中短篇小說集《同居筆記》、散文集《夜在窗外》、雜文集《休閒的城》。

書評

——評《六翼天使》/於是著
朱華年
對大多數生於七十年代的新生代作者來說,小說創作的原型通常是自己、周圍熟識或陌生的人。這對任何初涉文壇的作者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而不同作品的區別通常在於作者是否有意識地將自己通過小說中的人物暴露給公眾,或者巧妙地把自己隱藏在某個人物的背後,又或竭盡全力地讓生活中的真我游離於作品之外。
《六翼天使》是於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但已經是她的第五本著作,儘管她非常年輕。作為她中學六年的同學,一個按年齡算相識的時間比不認識的時間還要長的朋友,一個常常在書店的新書中和各類雜誌報刊上尋找她的作品的讀者,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我們這代人成長的印記,相熟的場景,甚至,作為她的朋友,找到了於是本身生活的影子;但更重要的是,我體會到了於是的努力,努力地創作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愛情小說,一部屬於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年輕人的故事,一部源於自己的生活積累但又和自己本身沒有太多牽連的作品。
如果你對《聖經》沒有過多了解的話,《六翼天使》聽上去是個有些玄妙的名字。六翼天使,傳說中有著六支翅膀的最高級別的天使,也正是串連小說的線索之一。
小說情節隨著主人公上海女孩栗雲的成長而展開,以年齡為界線,從十八歲到二十七歲,從一個高中畢業生到一個成熟的職業女性。
十八歲女孩在被保送進大學後,獨自去探望在異鄉G島的小姨,徐曉桐,一個為了擺脫刻骨銘心的初戀戀人而遠離家人的畫家。初進大學的栗雲,旁觀了也多多少少經歷了愛情,但真正的愛人的出現直到她二十歲,在英特網上以Mili的ID碰上Serein,一個先鋒派畫家,一個後來被栗雲當成夢想和愛情賭注的藝術家。小說中第一次出現六翼天使是Mili在二十一歲時在網上和Serein討論關於天使。二十三歲的時候,當栗雲終於了結了一段和她的韓國學生大陽的真真假假的戀愛後,她再次離開上海,到北京和在那籌備畫展的小姨重聚。而正是在北京,在小姨籌備畫展的畫廊,憑著Mili隨意發給Serein的一張吞口民族面具,栗雲感到了可能的和Serein的見面。當栗雲鼓起勇氣,以雜誌社記者的身份敲開Serein,也就是斯璇的家門時,她卻意外地碰到了小姨,發現這個被她視為生命中關於愛情、女人的指引,甚至是一個榜樣的人“恰巧”正是斯璇的現任戀人。而在另一個巧合中,小姨“恰巧”發現了Mili和Serein的真實身份。於是,栗雲選擇了躲開。二十五歲,踏上回家路。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回到上海的栗雲終究還是和斯璇有了一段真切的相處,而後,她又重返G島,探望也選擇躲避而離開北京的小姨,再一次的巧合,栗雲發現小姨和斯璇的兒子。再回到上海的時候,栗雲已然是成熟的職業女性,最終選擇了Tony,一個在工作中認識的體貼的朋友,成就了第一次婚姻。而往事永遠不可能如煙般裊裊飄散,斯璇送來的結婚禮物正是一幅六翼天使的畫。
小說講述了一個有些複雜的故事。除了以栗雲、小姨和斯璇為主線,還帶出了其他一些人物的故事;除了愛情之外,也講述了家庭的變故,包括栗雲外婆、外公的過世。
於是力圖在栗雲身上體現一個女孩到女人的成長過程,而愛情是這成長曆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從一個大學生對愛情的懵懵懂懂,到對網友的愛情憧憬;經歷著從編制自己生活和愛情的夢想,到親手打破夢想、接受現實,這樣的過程並不少見。
作為夾在傳統和現代中間的一代人,栗雲和她的同齡人接觸網路,也或多或少對虛無縹緲的網路有寫依賴,但她們對網路的態度多少有些曖昧—無法完全相信,但又無法徹底割捨。她們的愛情多多少少有些依賴巧合,或者說是所謂的緣分,這樣的愛情對父輩們來說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礎,而對更年輕的一代來說再正常不過。沒有必要探討這樣的巧合可信或不可信,因為它是真實的,如果你覺得不真實,那多半是因為你沒有經歷或聽說過。成長離不開愛情,但一旦愛情沒了,栗雲也可以生活得不錯—千萬不要懷疑現代人的獨立。
愛情是必不可少的,但並不代表全部。作者塑造的栗雲同樣是傳統的,從小說中對親情和外公外婆去世的描寫就可見一斑。家庭永遠是根,就如栗雲和小姨的相處,你可以說是超越兩代人的如朋友般的溝通,但維繫著她們的,聯繫著她們和親人間的歸根到底還是親情。親情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或許不如愛情那樣象疾風暴雨般刻骨銘心,但往往如同蠶絲般緊緊將你纏繞,看似若有若無,但常常更有力量。
染著黃頭髮,偶爾要有點酷地夾著煙的於是曾在她的另一本散文,《休閒的城》,的自序中說的,“我並不是一個所謂的另類的人。”栗雲也不另類,她很普通,普通地讓人感到有些似曾相識,但普通並不代表沒有個性—另一個七十年代人常常掛在嘴上的詞語。
有點象《六翼天使》,不是能一眼就理解的名字,講述的正是一個天使在人間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